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晋商伦理是以信义为基础的、具有中国传统伦理精神和三晋地域文化意蕴的商业伦理道德体系,其形成受山西先天不足的自然环境、丰厚发达的文化底蕴、学而保商的社会风气以及商业发展的内在要求等因素的影响,既是晋商商业实践活动的历史产物,又是中国传统伦理文化和山西地域特色文化哺育的直接结果.  相似文献   

2.
康巴文化综述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康巴文化是我国藏族文化中的一个分支系统,具有较为鲜明的地域特色.它既是一个历史话题,又是一个时代命题.文章从"康"和康区的由来和发展作为引子,从康巴文化的基本定位、康巴文化形成和发展的自然因素与人文背景、康巴文化的基本特点等方面对康巴文化作了较为全面系统的归纳和深入浅出的发凡.  相似文献   

3.
晋商伦理是以信义为基础的、具有中国传统伦理精神和三晋地域文化意蕴的商业伦理道德体系,其形成受山西先天不足的自然环境、丰厚发达的文化底蕴、学而保商的社会风气以及商业发展的内在要求等因素的影响,既是晋商商业实践活动的历史产物,又是中国传统伦理文化和山西地域特色文化哺育的直接结果。  相似文献   

4.
浙江多样和多元的文化、悠久的人文历史,以及丰富的人文个性,造成"浙学"地方学派的兴盛和学术思想内在的差异,在具有一些共同的思想倾向和人文趣向的同时,又充分凸显自我的创造和追求.因此,一方面,"浙学"学派无不具有鲜明的思想个性,形成与中原理学差异明显的思想体系,另一方面,"浙学"自身也呈现出浓重的地域文化特征,每个学派都表现出鲜明的地方特色和地方思想倾向.千百年来,"浙学"在浙江这块土地上,受着浙江人文土壤的培育和熏陶,经过不断的求索、传承和创新,不仅集中展现了浙江的人文精神,并持续影响着浙江人的思想观念、社会价值、行为准则和生活样式;而且作为中国传统学术的奇葩,不但在中国文化历史上具有重要地位,弘扬、丰富了整个中华民族的文化,对于历史和当代全球人类文明的发展也起到过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论南岳衡山人文旅游文化资源及深度开发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数千年的历史文化积淀,使南岳衡山形成了其独特的地域文化即南岳衡山人文旅游文化.这些文化的内涵,不仅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儒、释、道的深刻影响,而且显示了南岳文化的地域特点。丰富多彩的南岳衡山人文旅游文化资源有其宝贵的开发价值。领导重视、全面规划、培养人才、推出产品、扩大宣传是南岳衡山旅游业迈上新台阶的重要举措.  相似文献   

6.
方言是地域文化的载体,文缘是地域文化的深层标志.透过方言形成和传播史及其所展示的地域文化,可以透析出闽台文化的三个基本特征.一、海洋文化的丰厚蕴涵:闽南人和客家人都有不畏艰险、勇于拼搏的海洋性格,走向海洋后都能与异文化的原住民友好相处,从而传播中华文化,实现中西文化的最早交流.二、多元复合的人文性格:从方言的文白读和外来词以及民间信仰可以体察闽台文化是中原文化、土著文化与外来文化的多元复合.三、在历史发展过程中的二元整合:主体文化和地域文化的整合,中小城市文化和乡镇文化的沟通,士族文化与平民文化的融合.海峡两岸的"文缘"是深层的思想情感和文学艺术、语言文字的三种质态的统一.  相似文献   

7.
草原文化是华夏文化的重要源头之一,在推动中华民族的历史向前发展中发挥了不可估量的作用.草原文化从历史、地域、影响、底蕴等诸多方面都体现了一个"大"字,要弘扬草原文化必须认识到一种文化的表现形式和内涵体现是多种多样的,只有这样才能做好这篇"大"文章.  相似文献   

8.
21世纪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学报与国际接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1世纪是全新的知识经济的时代,其表现形式是全球经济一体化。它为编辑出版业的发展提供了前所未有的高科技成果,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学报所处的各自的地域优势基本覆盖了中国历史和文化积淀的渊薮,学术研究的内容涉及了中国有代表性的独特的地域文化的诸多方面。在新的千年中,努力把祖国的优秀文化通过人文社会科学学报这个通道传递到世界各地,融会到世界文化的海洋中。  相似文献   

9.
我国地域辽阔,不同地区都在历史演变中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地域文化。当今,大部分高校每个学校自身的学生都来自全国各地,大学校园成了不同地域文化共存的社区,给大学生德育工作带来了挑战。但地域文化中也蕴涵着丰富的德育资源和教育理念,因此,高校应重视地域文化的差异性,挖掘和利用地域文化中的优势资源,以地域文化为载体,着力培养大学生的人文素养,增强高校德育的针对性。  相似文献   

10.
面向未来的景观建筑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所谓景观建筑就是将景观分析融入建筑设计的建筑形式,可分为历史型、纪念型、展示型、游乐型、公共空间型、宗教型、居住型七大类.景观建筑的设计理念强调建筑与景观环境的和谐统一,突出其地域特点与人文关怀.中国当代景观建筑存在着一些弊端,而中国传统的景观建筑理念值得借鉴,继承传统而又融入现代元素,才能设计出中国特色的景观建筑.未来的景观建筑应是体现人文关怀、结合地域文化、运用生态技术的新建筑景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