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哈贝马斯力图改变西方马克思主义以劳动的辩证法为主线的传统,提出区分劳动和相互作用的观点。他认为,黑格尔耶拿时期的《精神哲学》就创立了语言、劳动和伦理关系的模式,这些模式具有异质性、等价性,它们在自我的形成中起着各自的作用。黑格尔是在伦理意识的实践领域探讨自我意识问题的;是把自我理解为逐步形成的辩证过程;是对不合理的交往关系的反思批判。哈贝马斯的论述对于克服把实践简单地归结为劳动的观点具有一定的意义,但他却把劳动曲解为人对自然的技术性活动,把人与人的关系归结为伦理关系,排除了人与人的社会生产关系,把人类的解放寄希望于合理的伦理规范的建立。  相似文献   

2.
知识生产是人的积极的、创造性的活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知识经济的核心是知识的不断进步。不断创新能力,这种能力存在于人及其活动的创造性本质中。马克思根据对人的实践的唯物主义的理解,作出了"劳动是积极的、创造性的活动以。马克思恩格斯十集》第46舍卜,人民J.l,I版社1972。1,版,第116页)的论断。人的物质生产是包含着知识生产的劳动,人的精神生产是直接的知识生产的劳动,劳动、实践的创造性决定了认识、知识活动的创造性。因此我们可以说:知识生产是人的积极的、创造性的活动。精神、思维、知识作为自然界K期进化的"最高的精华",不是自然过程自发的产物,而是人在处理与世界…  相似文献   

3.
《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包含丰富的人与自然关系的思想,具体可归结为三个层面。而其中劳动实践是理解人与自然关系的核心。因为在劳动实践活动中,人与自然界相互作用、相互分离;在劳动实践活动中,人与自然的关系最终形成、丰富、发展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最终也只有在劳动实践中人与自然才能实现真正的复归。  相似文献   

4.
<正> 关于美的本质属性,现在不少文章着意从人类劳动史和主客体关系上来探讨,这个方向是正确和值得肯定的。但是,在具体论证和得出的结论方面,存在一些需要进一步研究的地方。比如,能否根据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讲的劳动不但创造世界、而且也创造人类本身,直接引伸出美是劳动的创造,是人的本质力量对象化?又根据人类劳动是一种自觉的有意识活动,产品所具有的审美特征是审美意识物化的表现,因而说美是审美感觉的物化,或社会和自然,实践和本能、认识与生理相结合的产物?我感到都是有不少问题的。笔者坚持美是实践基础上主客体的统一说(见《求是学刊》1982年第3期)。现在结合这些问题,再来谈谈自己的观点。  相似文献   

5.
毛主席在《实践论》中指出:“马克思主义者认为人类的生产活动是最基本的实践活动”。对这一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应怎样理解呢?我们认为这应从生产活动与其他一切实践活动的相互关系方面来认识。第一,生产活动是人类最早的实践活动。大家都知道,劳动创造了人和人类社会,而人在从猿转变成为人类后,又主要从事生产活动。在长期的生产活动中,人们逐渐地了解了自然,了解了人与自然的关系,并在生产实践中认识了人与人之间的一定的相互关系。随着生产力的不断发展,人们的活动范围也逐渐的扩大了。正如思格斯所说:“劳动本身一代一代  相似文献   

6.
马克思主义认为,主体就是自觉地、有意识地从事对象性活动的社会的人。人和自然首先是实践的关系,即一般劳动。马克思指出:一般劳动“不是把人当作某种驯服的自然之力来驱使,而是当作主体来看待,这种主体不是单纯地在自然的、自发的形态之下,而是作为支配一切自然之力的活动出现在生产过程里面。”(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大纲》,人民出版社1963年版,第3分册第250页)在这里,马克思把“主体”的劳动同单纯自然的、自发的形态之下的“驯服的自然之力”严格区分开来,二者的关系就是主体与客体的关系、支配与被支配的关系。生产活动无非是作为主体的人改造自然客体的一种实践活动。因而,生产力归根结蒂是主体的一种力量。  相似文献   

7.
从认识论角度考察主体与文化传统,不难发现两者之间存在着相关效应。探明这种相关效应的机理,对于提升认识的主体性、增强文化传统的活性具有重要意义。 一   认识是由多种要素构成的关系系统。一般来说,在这个关系系统中,处于主导地位、规定着整个认识活动过程发展方向的是认识的主体,也就是认识活动的发动者、承担者和执行者,即进行认识活动的社会的人。人作为主体之所以能够认识,是因为人不仅有脑和感觉器官 (认识主体的硬件系统 ),而且更重要的是这些天赋的生理器官之上形成了一定的精神结构 (认识主体的软件系统 )。只是由于…  相似文献   

8.
哲学界在争论实践的定义问题。有一种意见认为:要使实践概念“唯物主义一元化”,必须坚持实践是‘纯粹客观的物质活动”的观点。持这种观点的同志否定目的是实践的要素,否定能动性是实践的特性,主张从实践概念中彻底剔除精神因素。难道目的真的不是实践的要素吗? 我们看到无论是马克思还是列宁,都肯定实践是有目的的活动。马克思在分析生产劳动这一人类最基本的实践活动的过程时指出:“劳动过程的简单要素是:有目的的活动或劳动本身,劳动对象和劳动资料。”(《资本论》第一卷第202页)“有目的的活动或劳动本身”一语清楚表明,马克思认为劳动即是有目的的活动。列宁在评论黑格尔《逻辑学》一书中关于实践问题的论述时,也明确肯定实践的涵义包括两项:“实践=要求(1)和外部现实性(2)。”(《哲学笔记》第229页)这里的“要求”显然就是指的“目的”。  相似文献   

9.
在毛泽东哲学思想的宝库中,有关认识论的理论是丰富而珍贵的。我们在研究这方面的问题时自然会首先想到《实践论》、《人的正确思想是从哪里来的?》等专著。诚然,不研究这些文章便无从掌握毛泽东认识论的基本思想,但如果把注意力仅仅局限在这些文章上则是远远不够的。在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与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的过程中,毛泽东同志不但系统地论述了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的一般原理,通俗而深刻地阐明了认识从感性到理性的飞跃以及从理性到实践飞跃的辩证过程,而且形成了一套认识世界的科学方法。这种科学的方法贯穿在他的理论活动和革命实践之中,作为一种理论形态则被概括为认识  相似文献   

10.
《理论界》2019,(12)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核心是实践唯物主义。实践唯物主义的创立是哲学史上的一次伟大的变革,是对旧唯物主义的批判和超越。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一文中提出应当用劳动实践解释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的关系,产生了实践唯物主义的萌芽;而《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以"实践"贯穿全文,第一次系统地对实践的基本观点加以阐述,这标志着实践唯物主义的真正确立。探析其由产生到确立的两个重要发展阶段,理解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自身发展规律的实践阐述,对实践是认识的本质、人的本质以及社会生活的本质的深刻透析,为推动理解马克思唯物主义哲学的实践范畴以及实践批判和革命变革提供了科学的理论基础,为实现人的全面自由发展提供了根本遵循。  相似文献   

11.
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认为:主体同客体作为范畴是成对出现的,作为“存在”是相互建构的。人类社会实践历史地规定着它们用来标志认识过程相互影响和制约的两个对立面。所谓认识主体,就是一定实践和认识发展的历史阶段上,具有认识能力并进行着实践活动的社会的人。要唯物辩证地理解主体,应当从四个方面具体界说。第一,从客观方面(即本体论)说,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人本身是客观性的物质实体。第二,从主观方面说,人又不是一般的存在物,人的活动是有意识有目的的。人能够能动地加工感性材料,进行理论概括,形成主观观念,并通过实践,物化这些观念,达到能动改造世界的目的。第三,从实践方面说,人只有参与了感性的物质活动——实践,才能认识客观对象。离开实践,充其量只不过具有认识能力,而还不是一个现实的认识主体。第四,从社会历史性方面说,人的认识能力、手段、方法以及认识所能达到的结果,是受社会历史条件制约的。所以作为认识主体的人,都是一定历史阶段上个体性与社会性相统一的人。实践不仅界说了主体范畴的本质,而且,对客体的界说,也必须通过实践才能得到科  相似文献   

12.
关于认识对象,我国哲学界过去一般都把它规定为“客观世界”或“外部世界”。近几年来,一些同志认为,“从现实的认识过程来说,只有进入人的实践和认识活动的领域,与主体发生相互作用的、成为实践和认识活动的现实对象的那部分外部世界,才是现实的客体”(《认识论辞典》,第36页)。这种观点  相似文献   

13.
马克思关于人的本质的认识是不断发展的,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马克思从工人异化劳动的现实出发认为人的本质就是实践活动;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马克思从历史唯物主义出发认为人的本质就在于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正是基于对人的本质认识的发展,才使马克思实现了哲学思想的转变。  相似文献   

14.
想象是人们在认识和实践活动中离不开的心理机能。 马克思说:“蜘蛛的操作,和织工的操作类似:在蜂房的建筑上,蜜蜂的本事还使许多以建筑师为业的人惭愧。但是,使最拙劣的建筑师和最巧妙的蜜蜂相比显得优越的,自始就是这个事实:建筑师在以蜂蜡构成蜂房以前,已经在他的头脑中把它构成。”(《资本论》第一卷,人民出版社”63年版第172页)这个事实告诉我们,人与动物的活动之所以不同,就在于人有想象能力。所以,想象必然要介入到人的认识活动、生产劳动、科学研究、艺术创作以及其他实践活动中去,而且会发挥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陈冬 《理论界》2006,(3):195-196
针对《诗经·国风》作者是贵族还是下层劳动人民这个问题,本文通过研究,认为《国风》作者应为贵族阶层的人。文章第一部分概述了对这个问题前人的看法和研究;第二部分从西周土地制度以及当时祭祀过程的角度入手,论证了西周时期天子贵族参与劳动,为《国风》大量劳动诗出现提供了客观前提;第三部分着重讨论了《诗经》里的“君子”问题。  相似文献   

16.
人的认识与实践活动离不开方法。方法即主体把握客体的手段、方式与途径,方法是主客体相关联、相结合、相统一的中介与条件。方法无所不在,数不胜数,有多少种具体的认识与实践活动,就有多少种方法。人的活动是系统的整合活动,涉及到多种要素的作用与多个界面的关系,企图依靠某一种方法作为唯一的选择与不变的模式,是不可能取得实践的良好效果的。因此,掌握与运用方法必须立足于方法的系统性。  相似文献   

17.
《晋阳学刊》一九八三年第五期发表的李怀君同志的《“不应把工具、对象和结果纳入实践范畴”吗》一文,对拙文提出不同意见,这对于进一步研讨实践要素问题是有益的。李文认为,工具、对象和结果是实践的要素,应当纳入实践范畴,不然,那就必然导致“抽象、空洞的实践观”。我对李同志的论证仍有疑问,想再谈点粗浅看法,与李同志商讨,并就教于其他同志。李文也以马克思的这一论述为根据:“劳动过程的简单要素是:有目的的活动或劳动本身,劳动对象和劳动资料。”这里,马克思明明把“劳动本身”与劳动对象、劳动资料并列作为“劳动过程”  相似文献   

18.
本文从社会结构原理出发来讨论中国古代社会问题,是为了克服传统史学研究中那种单一因素决定论的简单化倾向。 这里的社会结构,是一个大的系统,它由经济结构、政治结构和文化意识结构的交互作用组成,从而获得整体性功能。 所谓经济结构,是指人们在经济活动(即物质生产活动)中结成的一定的社会结构。它包括三方面的内容,即:一是人的自然的劳动方式(即人与自然的关系);二是人的生产活动之间的关系;三是人对生产资料的占有关系(即劳动者与劳动资料的关系)。三层关系中,第三层是本质关系,第二层是本质关系的展开和具体化,第一层是基础关系,是一切关  相似文献   

19.
近几年来,国内哲学界在对“主体”范畴的讨论中,普遍认为认识主体是人,实践主体是人,历史主体也是人,三者指的是一回事。其实,认识活动、实践活动、历史运动是三种不同的活动,它们的承担者即“主体”也完全不同。把三个主体概念混为一谈,只能使讨论停留在表层,而不能由此对认识、实践、历史规律以及人的发展等问题作一深入探索。  相似文献   

20.
我国经济学界对经济效益定义的表述,到目前为止,可以归纳为以下几种:第一种,“经济效益是社会生产活动中劳动占用、劳动耗费和有用劳动成果的对比关系”。(南方十六所大学编:《政治经济学教材》1982年版,社会主义部分第203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