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本文以1996年—2008年中美贸易数据为基础,借助贸易特化系数详细考察了中美在具体分类商品上比较优势的动态变动情况,结果表明:中美两国有很强的贸易互补性,且有进一步加强的趋势。目前,中美间的巨额贸易是贸易互补的一种表现,只要坚持两国的正常经贸往来,在自由贸易的框架下,这种互补还存在很大的发展空间。  相似文献   

2.
为证明中关贸易发展的真正原因,本文计算分析了1999年到2005年中美贸易结合度、显性比较优势和互补性以及出口产品相似度等方面的测度指数值及其变动趋势,分析结果均表明,中美两国有很强的贸易互补性,且有进一步加强的趋势。目前中关间的巨额贸易是贸易互补的一种表现,只要坚持两国的正常经贸往来,在自由贸易的框架下,这种互补还存在很大的发展空间。  相似文献   

3.
从内部经济失衡和产业转移看中美贸易失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进入新世纪,中美两国的贸易失衡作为两国乃至世界的经贸焦点问题,引起了越来越多的关注。两国内部经济结构失衡是双方贸易失衡的内因,而外因则是由于全球化背景下产业结构的升级和调整,使其他东亚国家和地区向中国转移一部分对美顺差成为可能。要缓解贸易失衡,就必须通过两国的协商与合作,优先解决各自内部经济失衡问题。  相似文献   

4.
《江西社会科学》2019,(9):82-93
20世纪70年代末至21世纪中国向世界贸易大国迈进中,中美战略性贸易关系经历了四个演化阶段。特朗普政府执政以来,在美方"新重商主义"的影响下,中美贸易演化关系进入了极具挑战性的新阶段。回顾美国对外贸易政策的演化历史,美国"重商主义"政策理念具有200多年的发展渊源。客观而言,特朗普政府的"新重商主义"深刻反映了美国自身的国家利益特征与历史继承性。在了解中美贸易关系演化特征与现状的基础上,进一步基于均衡效应理论模型分析美国"新重商主义"背景下中美贸易进口税赋的政策效应,研究表明中美若实施以邻为壑的贸易税赋政策,对两国贸易福利会产生负面的冲击影响。因此,针对全球经贸新形势,应摈弃"新重商主义"思维,按照互利共赢原则深化中美大国间贸易合作机制。  相似文献   

5.
于蕾 《社会科学》2012,(10):44-50
中印经贸关系的实质是竞争还是合作?一直以来都是个困惑。2008年金融危机之后,两国的经贸关系再次陷入竞争性与互补性争论之中,这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中印经贸规模与两国经济发展水平的同步增长。基于竞合理论的分析,两国需要从贸易竞争力、贸易依赖度和贸易自由度几个指标去解析中印经贸未来发展的竞争和合作空间,两国的自由贸易制度将可以得到进一步的研究和安排。  相似文献   

6.
中国与蒙古国双边贸易结构演进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蒙建交60年来,两国在经贸领域合作友好.特别是近年来,中蒙双边贸易发展迅速,中国已连续10年成为蒙古国的第一大贸易伙伴国.利用显性比较优势指数、Lafay分工指数、贸易互补指数和贸易强度指教对中蒙双边贸易结构进行实证分祈.结果表明,中蒙双边贸易是在两国专业化分工基础上根据比较优势原则进行的,两国贸易具有互补性,贸易联系紧密.继续加强中蒙双边贸易发展对于推进我国的地缘能源战略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7.
中美两国互为对方的重要贸易伙伴。中国“入世”3年来,中美双边贸易的规模继续扩大,但贸易摩擦有增无减。由于中美两国经济存在很强的互补性,因此,尽管中美贸易的发展存在一些障碍,但总体发展前景是乐观的。  相似文献   

8.
中日韩作为东亚地区最重要的三大经济体,近年来三边贸易发展迅速。随着中日韩自贸区谈判的顺利进行,三国均在向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方向努力。文章基于三国的商品贸易和服务贸易进出口数据,分析三国的贸易结构,并计算三国贸易集中度指数和互补性指数,分析三国在商品贸易和服务贸易的依存度与互补性。实证分析结果显示,中国与日韩的商品贸易和服务贸易关系都比较紧密,三国贸易的互补性也较高,在自由贸易区建成之后中日韩之间的贸易潜力将得到更充分的挖掘。  相似文献   

9.
从比较优势与互补性看中俄双边贸易的现状及前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俄贸易长期以来一直在低水平的层次上徘徊,与两国大国地位极不相称.2006年,中俄国家年启动,两国领导人提出到2010年两国贸易额增长到600-800亿美元的宏伟目标.要实现这个目标需要进一步挖掘两国之间的贸易潜力,发挥两国间比较优势.通过使用显性比较优势指数(RCA)和贸易互补性指教等工具对两国贸易状况进行分析,发现两国具有长期贸易合作的潜力和基础,中俄贸易的前景是光明的.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中美两国在新型大国关系的框架下不断深化务实合作,在双边、地区,以及全球重大问题上加强沟通与协调,中美关系的各层次和领域取得了令人欣喜的成就。中美新型大国关系已呈现纵向分层、横向多元、纵横交叉、开放包容的立体化发展格局。展望未来,中美新型大国关系发展机遇与挑战并存。中美两国需要以发展的眼光看待新型大国关系,保持战略耐心,加强战略对话,有效管控分歧,用不断取得的现实成果为两国的关系发展夯实基础、铺平道路。  相似文献   

11.
中俄经贸合作向战略高度发展探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中俄经贸互补性较强, 90年代中后期在经历了经济涨伏后,两国经贸关系得到了长足的发展。但目前两国经贸的发展与其潜力相比仍存在较大的差距,影响中俄经贸关系发展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中俄两国在外贸多元化格局发展中没有把中俄贸易提到应有的战略高度。在经济全球化大背景下,中俄两国政治、经济发展为中俄经贸向战略高度发展提出了客观要求,同时也提供了现实的条件。  相似文献   

12.
经历过1998和2009年的金融危机让中日两国纺织服装产业联系更为紧密也让竞争更为明显,在此以两国纺织品服装进出口贸易数据为基础测算了两国比较优势和贸易互补性程度。结果表明:中日互为双方纺织品服装贸易的重要进出口市场,两国纺织服装产业比较优势各有不同,贸易互补性很强,产业合作会产生双赢局面。  相似文献   

13.
构建中美新型大国关系是中美两国领导人达成的战略共识。它力图打破历史上"国强必霸"和对抗冲突的定式,探索世界大国和谐共处的新路径。在中美建交35年的历史中,中美关系曾有过"建设性战略伙伴关系""建设性合作关系"等不同定位,中美新型大国关系则是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的新思维和新模式。亚太地区是中美国家利益高度汇聚、交往最密切的地区。构建中美新型大国关系将有助于加强中美战略互信,共同维护亚太地区的和平与稳定,促进亚太地区的发展与繁荣,实现中美两个大国的合作共赢。  相似文献   

14.
作为世界最大的双边贸易流,中美贸易发展影响着全球经济走势。现行的基于属地增加值的全球价值链收益核算框架,没有考虑跨国公司在中美贸易中的作用,会严重影响中美贸易收益测度的真实性,扭曲全球收入分配格局。为此,利用区分内外资企业的国际投入产出模型,测算中美属地和属权增加值贸易,以及中美经贸收入平衡的变化。研究发现:当前基于属地原则的增加值测算高估了中国参与全球价值链活动的收益,同时低估了美国的收益。在属权原则下,中国增加值贸易顺差和美国增加值贸易逆差都大幅下降,中美双边属权增加值贸易顺差仅为属地增加值统计口径下的65.7%。因此,在全球化背景下应积极推行基于属权原则的增加值核算体系,这为我国在全球化过程中改善收入分配和对外投资结构,以及双边贸易谈判提供了支撑。  相似文献   

15.
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美经贸关系发展出现两大“悖论”:不利影响增多,但双边贸易和投资仍然持续升温;摩擦不断,但双边合作更趋广泛和深入。本文分析认为,出现这两大“悖论”的主要原因在于:在世界经济发展进程中,中国经济、中国市场的潜力和吸引力日益突出;美对华政策逐步实现政经分离;中美两国经济结构互补性强;逐步建立起良好的经贸磋商机制。两大“悖论”及其原因充分表明:中美经贸关系正日趋成熟和稳固。  相似文献   

16.
中国同越南之间的经贸联系自古已经开始 ,两国的民间贸易往来十分频繁 ,但受各种因素的影响 ,两国的官方贸易发展缓慢。 1991年中越关系正常化后 ,双方的贸易关系开始迅速发展 ,正规贸易额基本呈直线上升趋势 ,但客观来讲 ,仍未达到应有的水平 ,特别是与两国日益强化的政治关系相比较为滞后。如何改变这种状况 ,一直是两国政府十分关注的议题。目前 ,随着双方政治关系的不断发展 ,加强经贸领域的合作已逐步提到议事日程。其实 ,中越双方在经贸领域有着十分有利的合作条件 ,只要双方相互重视 ,诚意合作 ,共同努力 ,相信中越经贸合作的前景是良好的。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随着中美经贸合作的不断增强,双边经贸摩擦呈不断加剧之势。如何看待中美经贸摩擦不仅关系到两国今后经贸合作的态势,还会对中美关系的大局产生不可忽视的影响。本文认为中美经贸摩擦在世界经济关系中完全是一种正常现象;中美经贸摩擦为中国经济的国际化提供了外在压力;中美经贸摩擦不会成为双边经贸关系的主流。  相似文献   

18.
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中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之一,正逐步融入到世界经济体系之中,利用国外金融资本已经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强大动力之一.中韩两国经济互补性强,地缘相近,文化相通,两国经贸关系存在着巨大的发展潜力.中国经济保持较高速度增长为今后两国经济、贸易合作提供了良好的环境,为中韩经贸及产业技术领域的交流与合作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中国各级地方政府正以积极的姿态推进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并根据本地区经济发展中需要解决的重大问题进行改善投资环境建设、加大吸引金融资本和国外先进技术的工作力度,以期达到加速产业协调发展、提高产业优化升级速度、加强地区整体优势、提高核心竞争力的目的.  相似文献   

19.
后危机时代中日经贸结构的动态演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中日经济体为主的东亚地区经济已经形成了功能性较强的国际分工网络,这一机制使得中日经济在此次世界金融危机中表现出相对的稳定性和一定的抵御外部冲击的能力.后金融危机时代,在东亚生产分工网络的推动下,中日贸易通过中间产品贸易的形式表现出了回归稳定的一种走势,这种"网络"功能在遭遇外部冲击或经济恢复时,起到了抵御风险的作用.因此,作为主导国家的中日之间也形成了功能性的相互供给机制,增强了两国经贸关系的稳定性.世界经济格局的变化虽然有时可能会给中日经贸合作带来冲击,但更重要的是它也带来了中日经贸结构的战略调整,随着全球经济复苏,中日经贸未来一个时期将会迎来总量的更大突破和更高的结构性升级.  相似文献   

20.
印度和日本都是中国的邻国,且三国都是亚洲乃至世界重要的经济体,彼此产业链、供应链、价值链相互连接、融合,共同利益广泛,进一步加强合作,对三国以及亚洲、世界经济的稳定增长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但目前印日两国与中国在相关领域都存在分歧或矛盾。如果印日合作加深,势必会影响中国的对外政策。特别是在“印太战略”背景下,印日两国签署了经济、政治、军事等领域的多个合作协议,对中印、中日等对外合作产生了较大影响。贸易是国家间合作的基础和利益纽带,关注印日贸易合作现状、发展潜力和趋势,有助于了解印日关系的发展动向。从目前贸易合作状况看,尽管印日贸易有互补性,贸易关系发展相对稳定,但贸易额并不大,还存在竞争性以及贸易摩擦等问题,在短期内要大幅度增加贸易额十分困难。但如果印日正确看待中国,并与中国共同构建新的合作机制或者签署自由贸易协定,不仅可快速扩大共同市场,促进贸易往来,而且可以进一步深化三国及本区域的贸易合作,促进互利共赢、共同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