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莫扎特的的音乐作品灵动多变,同时又大气恢弘,在其音乐创作进入到黄金时期时,已经能够在大气恢弘的作品中将自身的个性进行充分的体现。在古典音乐中,莫扎特的作品已经上升到了登峰造极的境界,在钢琴音乐史中,莫扎特占据了不可撼动的地位。本文主要对莫扎特钢琴奏鸣曲中的一些风格以及形成进行了简单的分析研究,从而分析了一些主要演奏特点,对其中的音色、触键力度、速度、装饰音以及阿尔贝蒂低音进行分析研究、全面的阐述。  相似文献   

2.
莫扎特的的音乐作品灵动多变,同时又大气恢弘,在其音乐创作进入到黄金时期时,已经能够在大气恢弘的作品中将自身的个性进行充分的体现.在古典音乐中,莫扎特的作品已经上升到了登峰造极的境界,在钢琴音乐史中,莫扎特占据了不可撼动的地位.本文主要对莫扎特钢琴奏鸣曲中的一些风格以及形成进行了简单的分析研究,从而分析了一些主要演奏特点,对其中的音色、触键力度、速度、装饰音以及阿尔贝蒂低音进行分析研究、全面的阐述.  相似文献   

3.
乔雪 《民族学刊》2022,13(6):117-123, 150
钢琴艺术指导是声乐活动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是保证声乐艺术完整性以及艺术性的重要元素。中国早期的民族歌曲是由从事劳动、狩猎、放牧等集体劳动的人们创作的,并通过口耳相传的方式流传下来。民族歌曲改编是人们结合现代美学和现代创作手法,对原生态民族歌曲作品进行的创造性变革,创作出符合时代发展特征、具有强烈生活气息、艺术性以及装饰性的声乐作品。声乐艺术与钢琴艺术的有效融合,能够充分表现音乐作品的内涵以及外延。好的钢琴艺术指导能够充分表现音乐作品情感的丰富性,甚至可以弥补歌词与演奏者声音的不足。在新时期,受各种因素的影响,中国民族歌曲的发展正面临青黄不接的状态。为了有效应对这一问题,本文运用案例分析法,对钢琴艺术指导在中国民族歌曲中的改编和应用进行研究,旨在强化中国民族歌曲的音乐表现力,为其进一步发展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4.
李斯特《十二首超技练习曲》是钢琴练习曲中魁首式的作品。其中在第3"风景画"与第5"鬼火"中李斯特已经进行了多调性音乐创作的尝试,这种20世纪空前流行与繁荣的现代作曲技法创作早在李斯特的音乐创作中显现。本文对两首超技巧音乐会练习曲的多调性音乐创作特点进行分析,深度解读蕴含在整套钢琴超技练习曲中的音乐内涵与价值,阐释其超技练习曲演奏中技巧性与鲜明个性艺术表现的独特魅力,以此更好地理解20世纪现代音乐作曲技法中多调性钢琴音乐的创作与演奏。  相似文献   

5.
舒曼是具有幻想力和诗人气质的浪漫派作曲家。钢琴曲"克莱斯勒偶记"是一首极具舒曼风格的音乐作品,作曲者借霍夫曼笔下的"克莱斯勒"成功地阐释了自己的音乐思想。本文通过对作品的分析,力求加深理解舒曼的音乐创作,了解舒曼的内心世界。  相似文献   

6.
在西藏当代史上,民主改革时期的历史非常短暂,然而就在这一时期西藏的音乐创作却进入了第一个高峰期,出现了众多颇具影响力的音乐作品。文章通过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原理,紧紧围绕西藏当代音乐事业的自身发展实际,以当代音乐事业中的翔实资料为其研究基础,对西藏民主改革时期的音乐创作进行客观分析和理论研究,试图揭示这一时期音乐创作的基本面貌和特点。  相似文献   

7.
高等师范音乐专业,培养的是未来的中小学音乐教师,社会音乐教育普及者,基层音乐文化的启蒙者.为此要加强中国钢琴音乐作品的学习.高师音乐专业的学生,普遍缺乏钢琴基础,为在有限的教学时间内完成教学计划,必须坚持因材施教原则.  相似文献   

8.
中国钢琴音乐创作历经百余年的洗礼与变革,逐渐别具一格、自成一派,既最大程度地保留、发挥着西洋乐器音色华丽、音域宽广的特色,又注入了独特的中国音乐韵味与风格。细数中国钢琴音乐的创作历程,其中大部分作品创作构思都源自民族民间音乐,有改编自少数民族民歌小调,也有选取民族器乐旋律进行延展、创新,甚至还有在戏剧、歌舞剧的赏析中迸发出灵感的火花,利用钢琴的交响性进行丰富的模仿与创作,这些作品无不体现出独特的民族化艺术特征。本文就中国钢琴作品中的民族化特点进行研究与写作,旨在熟悉中国钢琴乐曲的基础上提高演奏水平。  相似文献   

9.
科尔沁民族音乐是研究和发展蒙古族民族音乐不可缺少的重要部分.也是我国少数民族音乐保留传承比较古老文化遗产的重要特色区之一.科尔沁民族音乐表演形式和种类比较多,尤其调式调性的功能上转调和移调从容自如,很有发展性元素的旋律去让作曲家来开发和利用,特别是在大型音乐创作中适合引用和改变.建国以来在独唱、独奏、合唱、歌剧,电影、交响、现代等等很多种音乐作品里使用过.本文通过选用近代中国音乐创作作品中的最经典作品来分析和介绍、论述科尔沁民歌在当代音乐创作的融入特征.  相似文献   

10.
音乐欣赏和音乐创作同样是人类高级的、复杂的、特殊的精神活动。作曲家通过个人独特的审美经验、审美感受,从而召唤欣赏者相应的审美情感,这种召唤是具有一种特殊动力的。在严肃的音乐创作中,音乐作品中的每一个音符,都是创作者精神活动的结晶,都是为了表现的内容而组织到音乐作品中去的。任何音乐艺术作品都包含了创作者的表现意图。对音乐的欣赏不能简单地理解为对独立的听觉感知,它是通过听觉感受而唤起的整个心灵体验的审美活动。  相似文献   

11.
吴倩 《中国民族博览》2016,(20):101-102
塞缪尔·巴伯是一位既尊重传统,又具有创新精神的作曲家.在如今多元化的音乐面前,巴伯选择的是一种畅达悠然的"中庸"音乐思维——现代手法与浪漫色彩的完美并存.巴伯研究对我们理解现代音乐作品尤其是20世纪下半叶的音乐作品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是从浪漫主义色彩这个视角,置身于钢琴作品演奏及教育的背景,对巴伯的音乐作品《钢琴奏鸣曲op.26》的创作手法及风格特点进行分析与研究?.,兼本人对现代音乐作品与浪漫主义相结合的思考.  相似文献   

12.
塞缪尔·巴伯是一位既尊重传统,又具有创新精神的作曲家。在如今多元化的音乐面前,巴伯选择的是一种畅达悠然的"中庸"音乐思维——现代手法与浪漫色彩的完美并存。巴伯研究对我们理解现代音乐作品尤其是20世纪下半叶的音乐作品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是从浪漫主义色彩这个视角,置身于钢琴作品演奏及教育的背景,对巴伯的音乐作品《钢琴奏鸣曲op.26》的创作手法及风格特点进行分析与研究,兼本人对现代音乐作品与浪漫主义相结合的思考。  相似文献   

13.
贝多芬作为维也纳乐派的重要代表人物,是古典主义时期一颗璀璨的明星。他的音乐创作题材广泛,留下了大量优秀的音乐作品。例如《第三交响曲(英雄)》《第五交响曲(命运)》《悲怆奏鸣曲》和《月光奏鸣曲》等。其中《悲怆奏鸣曲》是贝多芬早期钢琴奏鸣曲创作的巅峰。他突破了传统的曲式布局,使音乐具有非凡的气势和力量,具有革命性。本文以《悲怆奏鸣曲》作者的创作背景为起点去分析作品的曲式结构以及演奏技巧等,从而进一步理解作者想要传达的思想感情,能够更加准确地把握好音乐情绪来演奏这首作品。  相似文献   

14.
钢琴曲是非常美妙动听的旋律,对于演奏技巧的准确把握是体现钢琴旋律的一大魅力条件,对于钢琴中的踏板,特别是右侧踏板是否做到有效使用与实现音乐作品的内在属性具有直接的联系.全文根据钢琴踏板操作动作的构成要素、踏板的种类和符号、运用踏板功能的日常规律、踏板的时代作品风格,对把握钢琴踏板的规范性操作的有关技巧展开了讨论.  相似文献   

15.
钢琴曲是非常美妙动听的旋律,对于演奏技巧的准确把握是体现钢琴旋律的一大魅力条件,对于钢琴中的踏板,特别是右侧踏板是否做到有效使用与实现音乐作品的内在属性具有直接的联系。全文根据钢琴踏板操作动作的构成要素、踏板的种类和符号、运用踏板功能的日常规律、踏板的时代作品风格,对把握钢琴踏板的规范性操作的有关技巧展开了讨论。  相似文献   

16.
对于中国钢琴作品的教学,除了需要重视技能技巧的训练以外,还更需要注重作品的思想内涵与民族精神的传达与表现。唯有如此,才能真正使中国钢琴作品既能为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文化做出贡献,又能真正立足于世界音乐之林。本文结合作者多年的钢琴教学与研究经验,探讨了中国钢琴作品教学中关于民族精的传达与表现问题。  相似文献   

17.
对于中国钢琴作品的教学,除了需要重视技能技巧的训练以外,还更需要注重作品的思想内涵与民族精神的传达与表现。唯有如此,才能真正使中国钢琴作品既能为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文化做出贡献,又能真正立足于世界音乐之林。本文结合作者多年的钢琴教学与研究经验,探讨了中国钢琴作品教学中关于民族精的传达与表现问题。  相似文献   

18.
20世纪80年代,在国家大力支持下开展了对于少数民族乐器的发掘、保护与研制工作。内蒙古、吉林延边、新疆等少数民族地区的专业演出团体及院校均开展了少数民族器乐教学工作。针对于少数民族乐器的音乐作品创作自此开始。按照不同时期与不同乐器的发展状况,依据乐器发展程度来看,中国传统少数民族器乐音乐作品创作大体可分为五个阶段:恢复期、萌芽期、初创期与发展期。立足于少数民族民间音乐文化,以此为创作源泉。不断探索创作更加成熟并具有一定技术性与艺术性的演奏作品。最终形成符合乐器演奏性能的少数民族器乐演奏风格。这是少数民族音乐创作的典型特点。本文以蒙古族传统弹拨乐器火不思音乐创作发展为例进行研讨述评。  相似文献   

19.
在中国的钢琴改编曲中,对民族器乐曲的改编占了很大的比重,因而中国民族器乐钢琴改编曲在中国音乐史上也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经过历代中国音乐家的发展,中国民族器乐钢琴改编曲形成了独具魅力的艺术特色,主要体现在二度创作时根据民族乐器类型的不同灵活运用钢琴的表现技法,在演奏时根据乐曲的音色需求,巧妙运用各类装饰音和琶音以及注重钢琴踏板的使用。中国民族器乐钢琴改编曲凭借其独特的艺术魅力为人们所喜爱,其蕴含的艺术价值和文化价值助力中国民族音乐走向更广阔的世界舞台。  相似文献   

20.
20世纪80年代,在国家大力支持下开展了对于少数民族乐器的发掘、保护与研制工作.内蒙古、吉林延边、新疆等少数民族地区的专业演出团体及院校均开展了少数民族器乐教学工作.针对于少数民族乐器的音乐作品创作自此开始.按照不同时期与不同乐器的发展状况,依据乐器发展程度来看,中国传统少数民族器乐音乐作品创作大体可分为五个阶段:恢复期、萌芽期、初创期与发展期.立足于少数民族民间音乐文化,以此为创作源泉.不断探索创作更加成熟并具有一定技术性与艺术性的演奏作品.最终形成符合乐器演奏性能的少数民族器乐演奏风格.这是少数民族音乐创作的典型特点.本文以蒙古族传统弹拨乐器火不思音乐创作发展为例进行研讨述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