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新时代的背景下,随着数字经济的高速发展和消费升级趋势的不断提高,民众对文化旅游的需求也开始逐步转变。本文以“双循环”理论为基础,通过阐述“双循环”的诞生逻辑为基础,简要分析在新时期“双循环”新格局下对文化旅游产业的潜在需求,并结合城市背景下文化旅游面临的问题,提出了在“双循环”新格局文化旅游发展的新途径,最后以天津大运河文化旅游为例,给出了天津大运河文化旅游的发展建议,为新时期文化旅游的发展提供了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2.
企业文化对企业兴衰存亡的重要性已开始为越来越多的企业所认识.在西藏国有企业的文化建设中,现代企业文化与西藏传统文化的碰撞、吸收、融合是不可避免的,但在碰撞、吸收和融合中我们必须注意坚持取其精华,弃之糟粕,使西藏传统文化中的积极成分为企业的繁荣发展服务.  相似文献   

3.
作者分析设计与文化之间的关系的同时,指出了设计师要坚持唯物史现,客观地看待设计活动;要本着一种谦虚的态度,深入地研究和体验我们人类所创造下来的宝贵文化,以保证设计的结果反映文化、遵循文化发展的规律,并积极推动先进文化的发展.  相似文献   

4.
现代化为壮族语言文化变迁带来了双重影响.一方面,生产方式的转变,逐渐消解了壮族语言文化赖以存在的经济基础;人口流动的加剧,逐渐瓦解了壮族语言文化赖以传承的群众基础;社会阶层的分化,逐渐解开了壮族语言文化赖以维系的情感纽带;现代教育事业的发展和大众传媒的普及,日益改变了壮族语言文化的生存土壤;现代化所滋生的工具合理性,日益使壮族语言文化发展受经济原则支配.另一方面,现代化为壮族语言文化的保护、传承和发展提供了机遇和条件.  相似文献   

5.
民族文化保护的悖论与超越——以基诺族文化保护为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民族文化保护的效果之所以不能尽如人意,一个重要的原因在于种种看似卓有成效的对策措施实际上蕴涵着对民族文化的解构,诸如生存方式的转变与民族文化保护、现代教育的发展与民族文化的保护等之间,存在某种意义上的"悖论";基诺族文化保护要想有所作为,必须对种种"悖论"实现有所消解和超越,通过文本化、舞台化、产业化、规范化、生活化,也许能让基诺族文化保护迈上新台阶.  相似文献   

6.
绿色和谐理念是一种新的哲学观,追求人与人、人与自然和人自身的和谐发展,因而为可持续发展提供了理论支持.在此视野下,人与人、人与自然及整个宇宙之间都处于一种现代生态学的观照之中.蒙古族的生态文化是从古代蒙古族所从事的游牧和狩猎的生产和生活的实践中产生并发展起来的,运用绿色和谐理念的相关理论对其进行探讨,可以使我们对蒙古族生态文化有一个更为全面、清新、深刻的认识.  相似文献   

7.
西部多元民族文化与教育发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中华民族的文化是多元一体的文化,西部多元民族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对于整个中华民族文化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西部教育的改革和发展必须适应西部多元民族文化的特点,西部多元民族文化的传承和发展也要依赖于教育。处于教育与文化互动状态中的西部教育必须按照现代民族文化的生成条件和方式去配备相应的教育教学设备,选择和运用适应民族文化传播的教育教学手段、方式、运行机制和实施方法,从而根本上保证现代民族文化的有效传播和教育自身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8.
藏传佛教传播区域、发展状况、所具优势和特色以及对青海文化旅游所起的作用和助推青海旅游文化大产业向前发展的思考和建议.  相似文献   

9.
处于全球化语境中的民歌具有重要的现代意义,它所反映的集体式生产方式保留的人类社会发展的合理因素,为解决后现代文化的危机打通了一条通道.南宁国际民歌艺术节为社会主义文化、经济和政治活动之间寻找一个适当的契合点提供了实践例证.南宁国际民歌节也是中国把优秀文化成果推向国际的一条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0.
文化存在着多链共生现象从横向上看,文化是由若干个文化环相互连接而形成的文化链现象.并且,每条文化链都是以多走向为主要特征的.从纵向上看,无论是不同地区的单一文化,还是同一地区的多元文化,无论这些文化处于什么样的发展阶段,都存在着不依赖于其他文化而获得和保持自身文化发展的特征,我称其为文化的共生现象.  相似文献   

11.
沈子华 《民族论坛》2008,(10):25-27
喀什是古丝绸之路重镇,是新疆少数民族尤其是维吾尔族聚居区,也是维吾尔民族文化的发祥地之一。自近代以来,随着各民族之间的交流频繁,其多民族文化精彩纷呈,本文通过对当地传统文化的介绍,分析探讨喀什多民族文化的现代发展。  相似文献   

12.
荡秋千是我国朝鲜族之间流传的一项重要的体育活动,并且已经成为我国少数民族体育运动会比赛项目之一.本文通过对朝鲜族秋千文化的起源发展历史进行梳理,旨在介绍朝鲜族民间秋千文化的起源、现代形式、社会功能,揭示秋千文化背后的朝鲜族社会团结友爱和勤劳勇敢的民族精神.  相似文献   

13.
东华大学族群所本于文化知识的实践行动,于1995年创所之初即规划"原住民自助文化研究计划".透过"原住民自助文化研习营"的活动和地方文史工作者的文化采集,以及借着观摩活动与鼓励自行研究,原住民自助文化研究有了初步的成果.1998年族群所创立了在职专班,提供地方教师与相关人员取得正式硕士学位的机会.由于课程的完整安排与独立的论文写作,原住民相关研究得以在地方开展.2001年成立之民族文化学系更透过一半名额保障原住民学生的措施,吸引了更多的原住民学子加入自助文化研究的行列.东华大学族群所十年来的努力过程,期许着人类学与原住民研究之间有更好的互动与发展.  相似文献   

14.
文章分别就中国少数民族社会组织制度文化的产生与发展、表现形式及其类型、功能与作用以及它所面临的现代变迁等问题进行了探讨。文章指出:制度文化是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中介或桥梁,缺少了制度文化这个中间环节,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发展很难取得令人满意的成果,而独具特色的中国少数民族制度文化不仅是中国文化,理所当然也应是世界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人们没有理由不去关注它、重视它、研究它。  相似文献   

15.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现代城市化进程,我国少数民族文化传承,尤其教育在其中发挥的作用引人忧思。文化相对论肇始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美国历史特殊论,期间还经历了阐释人类学和发展至今的后现代主义人类学三阶段。本文立足于文化相对论视角,探究民族文化传承的路径,主张构建家庭教育、社区教育和学校教育的平台,共促其发展。  相似文献   

16.
新的时期,广西提出"发展民族文化艺术事业"、"先进文化省区"与"民族文化强区"等文化战略,极大地推动了广西文化的发展,把广西当代文化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和层次。广西文化叙事不仅从民族性中融入了更多的个性精神,而且也逐渐融入了更多的现代文化精神,时代色彩更为浓郁,广西文化发展已逐渐由民间文艺为主体过渡到以现代精神为核心的多元发展的局面,广西文化的总体文化形象逐渐显现。  相似文献   

17.
21世纪,乃是一个文化转型的世纪。在21世纪,越来越清晰的世界各种不同文化之间相互碰撞和影响,由新媒体所带动的文化讯息传播和交流速度日益加快,由媒介的新物质性以及社会性所导致的文化表达呈现多样性。  相似文献   

18.
大众文化作为现代文化的主要形态,能够促进民族间的文化交流,更新少数民族的价值观和生活方式,借助现代传媒增强少数民族的文化自觉,推进少数民族的文化认同;在平等、创新氛围中实现少数民族文化的发展和繁荣;大众文化会导致少数民族文化一定程度的自我迷失,这应引起我们的注意。  相似文献   

19.
双音节词比喻义的学习,是现代汉语教学中,要掌握和理解的内容之一。从古至今,比喻思维都贯穿了人类的发展与进步,比喻更是汉语词义发展的重要途径之一。本文主要是以现代汉语学习中具有比喻义的双音节词作为研究的对象,以双音节的比喻义与本体之间的联系为出发点,从人类自身、自然界中的事物、人们的社会生活等方面对现代汉语中具体的来源进行探究分析,通过源自已有的社会生活比喻义的案例,进一步分析和探讨比喻在民族的特色文化发展中的内核,从而揭示双音节词的比喻义在历史的大背景下所积淀的文化知识以及物质需求方面的内涵。  相似文献   

20.
舞蹈能淋漓尽致地展现一个舞者的舞姿,使观众沉浸在优美的舞姿中忘却烦恼.丰富多样的舞蹈给我们带来了不一样的民族审美观念,极大地陶冶了我们的情操,解放了我们的心灵.我国各民族舞蹈有着独自的文化特色,集中反映了本民族的文化特色内涵.民族舞蹈与民族文化特色深深地融合在一起,舞者通过优美的舞蹈展现本民族的民族文化特色,促进本民族文化大发展.另外,民族舞蹈所带来的现代美学价值同样不可估量,促进着现代美学的发展,在现代社会中扮演着推动文化发展的角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