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9 毫秒
1.
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一直是高校教育的重点内容,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所必需的一项重要任务。红色文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取得胜利道路中展现的各种精神品质,一物质和非物质两种形式传承至今,并体现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对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而言,红色文化是一项重要教学素材,在文化育人工作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以下内容将立足于思政育人的视域,具体分析高校红色文化教育的内涵意义,结合高校红色文化教育工作面临的各种问题,探究文化育人视域下提升高校红色文化教育质量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2.
红色文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在新民主主义革命和建设社会主义实践中产生的特有的文化资源,红色基因薪火相传,珍贵的历史记忆需要保护,更需要传承。文化在一个国家与民族的发展过程中起到根本性作用,可以说失去文化的国家与民族是缺乏灵魂的。实现文化的繁荣需要文化自信,尤其是在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阶段,文化的传承与发扬十分重要。在文化自信视域下,加强对红色文化资源的保护与开发,实现具有地方特色的红色文化,能实现良好的文化效益与经济效益,确保红色文化的教育功能与社会效益等得以实现。  相似文献   

3.
红色文化作为一种革命文化具有丰富的内涵,并且也象征着革命精神,可以为文化自信增强提供动力,在高校思政工作中也扮演着重要角色。大学生作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不可或缺的力量,加强其红色文化教育同样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可以促进大学生思想水平的切实提升,引导其树立正确坚定的价值观念。尤其是在文化自信背景下,不断强化大学生红色文化教育已经成为大学生教育工作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本文以基于文化自信背景下大学生红色文化教育作为研究对象,对红色文化内涵进行简单介绍,然后分析了文化自信和红色文化教育之间的联系,之后介绍了基于文化自信背景下大学生红色文化教育的重要意义,在探讨基于文化自信背景下大学生红色文化教育现状的基础上,提出相应的教育策略,期望可以为相关教育工作的有效优化提供更多思路以及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4.
以科教兴国、以文化育人是加强大学生思想道德建设、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发展的基础。红色文化是中国优秀革命理念与马克思主义理论完美结合的宝贵历史智慧结晶。新媒体是具有时代感的一种特色符号。当下,如何结合新媒体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当中创新实践红色文化资源,以起到精神文明的倡导和引领作用,以丰富其应用性和和实用性价值,确保正确的社会价值观和方法论,是我们研究的重点。基于此,本文以新媒体视角为切入点,阐述高校红色文化资源运用的必要条件,分析其在实践应用中存在的现实问题,并具体阐述在新媒体背景下高校创新应用红色文化资源的现实路径及研究方法。  相似文献   

5.
红色文化是我国特有的文化,其是中华文明重要的组成部分,新时期下,高校教育肩负着立德树人的重要使命,弘扬与传播红色文化是其重要的任务,故而,在高校中,高质量的红色文化传播,能够有效强化中华文化的传播理与影响力。随着新时期下数字化信息化技术的快速发展,智媒时代在文化传播上更加智能。在高校中强化红色文化传播,从而提升中华文明的影响力与传播力,能够有效提升国民文化自信,为我国社会发展提供有效支撑。  相似文献   

6.
红色文化指的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人民在新民主主义改革和社会主义建设实践过程中,产生的文化资源。红色文化资源具备薪火相传的特点,并且有着珍贵的历史记忆,需要人们主动传承与保护。在国家与民族发展中,文化能够起到根本性作用,如果国家与民族失去文化,那么就好比失去灵魂一般。所以想要实现文化繁荣,其基础就是建立在文化自信之上。当前我国处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关键阶段,因此对于文化进行发扬与传承,显得尤为重要。在文化自信背景之下,对红色文化资源进行开发与保护工作,打造地方独有特色的文化,由此能够获得良好的经济效益与文化效益,保证红色文化的社会效益与教育功能得到充分的实现。  相似文献   

7.
文化自觉与自信在社会观念建设过程中具有的价值包括民族文化传承的认识基础、应对国际文化竞争的核心理念和提升国家文化实力的观念前提。文化自觉与自信视野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再认识体现在属性、目标、功能和资源等四个方面。用文化自觉与自信推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观念拓展是指育人观念、内容观念、角色观念;而用文化自觉与自信推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创新则包括借鉴教育心理学、教育人类学和教育社会学研究方法,强化文化自觉与自信的心理动因、族群意识和阶层认同,推动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不断提升。  相似文献   

8.
教师在学生文化学习以及个人成长过程中有着重要作用,教师要让学生对我国文化有充足的认知,加强个人对我国文化的自信。对此,本文主要探讨了文化自信与初中英语文化的相关性、文化自信对学生英语思维产生的影响以及文化自信视域下培养文化自信的策略,旨在为初中英语教师在进行英语文化教学时提供借鉴与参考。  相似文献   

9.
新时代文化自信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应该从价值意蕴、现实羁绊、实现路径三个维度理解并实现。文化自信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有其特殊的价值意蕴,存在的现实羁绊有核心价值观教育、理论课教育内容和方法、融入校园文化活动、校园网络新媒体、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等方面存在的问题。针对这些羁绊我们应从加强核心价值观教育、加强理论课主阵地建设、将文化自信融入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加强高校新媒体管理、加强传统文化转化和发展等方面加强文化自信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融入工作。  相似文献   

10.
红色文化资源是我国的宝贵财富。在数字媒体盛行的今天,红色文化传承迎来了新的挑战和机遇,将数字技术应用于红色文化资源保护与利用工作已经是大势所趋。阐释红色文化资源数字化传承的意义价值,对红色文化资源传承中常用的数字化技术进行分析,探析红色文化资源的数字化传承路径,对于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1.
红色文化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内容,是激励一代代共产党人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的宝贵精神财富。革命旧址类纪念馆作为凝聚和集中展现红色文化的重要窗口,具有重要的历史纪念价值和教育意义。在新时代,文博工作者需要牢记新的文化使命,坚定文化自信,砥砺奋进、继往开来,大力传承和弘扬红色文化,推动社会主义文化进一步繁荣兴盛。  相似文献   

12.
文化代表着一个国家的历史,中华文化源远流长.领导干部的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在我国的文化传承与发扬上有着重要意义.领导干部的文化自觉与自信,不仅有利于我国悠久历史文化不断传承和发展,更能提高广大人民群众的文化自觉与自信意识,增强中华的文化凝聚力,促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繁荣发展.文章通过对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的涵义阐述,探讨领导干部文化自觉与自信的重要性,提出实现领导干部文化自觉与自信的途径.  相似文献   

13.
郑堆 《中国藏学》2023,(1):9-15+210
文章在梳理文化自信和中国式现代化的提出过程、分析文化自信和中国式现代化的当代价值与意义的基础上,重点阐述了文化自信和中国式现代化在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西藏中的重要作用,以及在新时代新征程上如何更好地推动西藏长治久安和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14.
民族文化建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构建的基本内容。面对经济全球化的影响,我们必须从符合中华民族利益的角度出发,在认清民族文化优势的基础上,以开放的心态自觉地进行"和而不同"的文化整合,从根本上提升中华民族文化的创造能力和总体实力水平。这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构建的基本路径之一。  相似文献   

15.
红色文化是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在革命、建设、改革实践征程中的历史凝结,与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具有内在的耦合性,这具体表现为:内涵要义的同质性、文化底蕴的同源性、实践延展的同向性、价值指向的同构性。作为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形态的红色文化具有促进政治认同、培育经济理性、增强文化自信、营造良好社会风尚等多维功能特质。以红色文化推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需要坚持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同频共振,增强各族学生的历史认知;大力发展红色文化旅游新业态,增进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构建社区+家庭的红色文化教育机制,强化理想信念和责任担当意识;打造互联网+融媒体宣传教育平台,增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相似文献   

16.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主线。文化共同体是实现中华民族共同体的重要方面,且各民族文化的保护与传承工作是实现文化交融、文化输出的必要前提,更是体现民族文化自信的重要表现形式。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视域下,推进民族文化保护与传承工作有利于提高全民文化自信、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对讲好中国故事、营造大国文化氛围十分必要。  相似文献   

17.
周俊利 《民族学刊》2022,13(7):109-118, 150
中华文化是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载体,也是增强文化自信和涵养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根基和源泉。民族高校大学生是未来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精英力量,也是联系少数民族个体与中华民族大家庭的纽带,增强民族高校大学生中华文化认同与文化自信既是民族高等教育尤其是思想政治理论课立德树人的重要使命和任务,也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推动民族地区发展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需要。为此,增强民族高校大学生文化自信可从以下维度推进。在路径维度上,改革创新教学体系和方法,切实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主渠道作用;在平台维度上,有效利用网络新媒体,开辟提升文化自信新途径;在认知维度上,充分挖掘少数民族优秀文化资源,增强文化自信针对性;在行为维度上,加强实践教学环节,深化民族高校大学生文化自觉,坚定文化自信。  相似文献   

18.
文化是国家根,是民族的灵魂,在发展的各个阶段都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习近平总书记在第十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上提出要坚定文化自信,而红色文化作为我国传统文化中重要的一部分,对其的弘扬与传承显得尤为重要,是我们必须重视并且积极响应的,同时传承红色文化,对于社会的经济、政治、文化的发展都具有一定的推动作用。本文在分析了红色文化的内涵的基础上,着重研究了红色文化的历史演变进程,进一步揭示了弘扬红色文化的时代意义,并创造性地提出了弘扬红色文化的路径。  相似文献   

19.
田光辉 《民族论坛》2015,(2):95-98,103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指出要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形成爱学习、爱劳动、爱祖国活动的有效形式和长效机制,增强学生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如何将湖湘多民族文化的优秀成果融入湖南高校文化建设中,以丰富湖南高校文化建设内容,创新文化建设的方法,进而实现文化建设目标。就这一选题展开研究有着不同寻常的现实价值。依托三湘本土,打造湖南湖南高校文化建设的地域特色,凸显人文特质,促进湖南高校文化建设的品味抬升,突出典范薰陶,扩大湖南高校文化建设的正向影响,挖掘丰富资源,强化大学生对湖南高校文化建设内容的感性认知,对湖南高校文化建设的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0.
"如果没有中华五千年文明,哪里有什么中国特色?如果不是中国特色,哪有我们今天这么成功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从考察朱熹园、八廓街到参观红军长征湘江战役纪念馆,从察看福州三坊七巷历史文化街区到点赞非遗项目苗绣、藏毯、沙县小吃,从指出"要特别重视挖掘中华五千年文明中的精华"到强调"把红色基因传承好,确保红色江山永不变色"……在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新征程开启之际,让我们循着习近平总书记的"文化足迹",传承历史文脉,赓续红色血脉,激发时代活力,激扬文化自信,积蓄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深厚底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