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7 毫秒
1.
沉默不是金     
在社交艺术中,有一条经验为:沉默是金。而家庭内,特别是夫妻间,如果也“不苟言笑”,或感到“无话可说”,那你就该警惕了:两个人的感情是不是出现了危机? 我觉得有老婆的好处,就是半夜时分,两个人各抱一个枕头,说“枕边话”,话题从不受限制,身心放松,温情脉脉,却又自由自在。有些话与朋友、同事或上司进行交流,可能成为坏话、性骚扰或阿谀奉承,但夫妻间小声密谈,却是一种享受,也是一种亲切的沟通。 所谓坦诚相待,不交谈怎么体现?交谈让对方知道自己心里想什么,也从对方的言谈里了解她或他的需要、渴望,甚至忧虑。倾心…  相似文献   

2.
京京 《公共关系》2001,(3):26-27
女性被称为是天生的社交家,细腻、敏感、善解人意的心理特质,使女性在沟通过程中容易制造亲和,但许多时候,当我们诚心诚意去营建人际关系时,却又常常发现不经意间良好的气氛不见了。心理学家指出:“每个人都有交往的需要,但是否达成良好的沟通,关键在于你能否在接触的过程中,让对方产生与你交往的需要,而做到这一点,则有一个魅力和沟通技巧问题。它直接影响彼此能否建立稳定的社交关系。”可见,建立一个良好的人际交往关系,并不是一个良好愿望就可以,它还需要一个个人公关艺术的修养。  相似文献   

3.
卡耐基在《人性的弱点》中告诫,交谈不要从讨论分歧开始,要从双方都同意的事谈起,使对方立即就说:“是、是。”他多说一次是,就增多一次接受以后论点的机会。这是一种很有用的沟通技巧,英文叫“yes—yes”法(连续肯定法)。心理学给出了论证:每个人的内心都有一些核心的固有立场或观念,当沟通信息同既有核心相抵触,对方不是回避就是抵制。但在那核心的外围,却有一个变动不定的“可接受范围”。在这范围内,沟通信息是能够产  相似文献   

4.
生活,工作,离不开人与人的交往,而关系的融洽,需要沟通。夸张艺术,便是沟通的的桥梁,融洽温馨的纽带。亲友,尽管离别不久,在通话中,为了增进和出恰感情,一句“好想你!”便会使对方激动不已。妻子买了一套新时装或员了一个新发式,让你鉴赏,为了博得妻子欢心,便努力装出查内行的样子说:“哇,好漂亮!”那惊羡的语气、眼神和先睹为快的动作,顿时使她心里觉得美滋滋的。客人不约而至,出于礼节和客套,主人急步上前,一边热情地握手,一边连声说:“欢迎!欢迎!”那神态,尽管有些做作,却使客人心中涌起了一股温馨的暖流。夸…  相似文献   

5.
沟通,(下)保证家庭质量的秘诀染小美28沟通造成的效果比本意重要生活中,我们免不了有直言相告却被人误认为伤害对方的时候,“你为什么总是咬文嚼字,在我的话里挑毛病?“我们这样责备对方不识好人心”但是换个角度呢?我们或许会觉出,尽管好意,换了我们自己也一...  相似文献   

6.
生命的温馨     
大城市的人认为小城市的人是农民,小城市的人认为小县城的人是农民,小县城的人就无法“认为”了,因为他们面对的已是真正的农民和土地。所有这一切似乎都带有一丝鄙视,一丝不屑。他们似乎忘了,正是这片贫瘠的土地和土地上朴素的农民养育了我们,养育了所有城市的人们,养育了中华民族。这真是人类最大的悲哀,恰恰是于我们最重要的农民和土地,却往往被我们所遗忘,所忽视,所鄙薄。我们惯于忽视生活中那些细微而又平凡的细节,忽视美好而又真实存在的一切,也惯于忽视我们自己,任意犹害我们美丽动人的生命。拥有时不知珍惜,失去时才…  相似文献   

7.
人的认识总是有带感情色彩的,情感在思想交流具有及其重要的作用,是教育者与受教育者思想沟通的心理基础,教育者与受教育者感情融洽,彼此能深刻地理解对方的思想,就会提高思想教育工作的作用。而如果教育者与受教育者在情感上存在隔阂,存  相似文献   

8.
今日,电话已经成为人们日益依赖的信息交流工具。较之书信,电话更具有双向沟通的作用,两人无论距离有多远,提起话筒便能听到对方的声音,有如近在爬尺;而较之面对面的谈话,电话两边的人又都省略了许多细节,剩下的只是口语的传递。利用电话的这种特殊性质来处理一些事情,常常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事实一:王也是解放军某部刚从地方大学毕业后入伍的代职排长,代职排长有一项工作是担当连值班员时要每天下午向上级的政治处值班室报告全连干部当日在位情况。开始值班的那两天,当话筒那边响起“政治处值班室”的声音后,王也立即按…  相似文献   

9.
在沟通中,称呼对方是一个看似不起眼,却很重要的环节。称呼适宜,则往往能起到催化剂的作用,加快沟通的进行,反之则阻碍甚至破坏沟通的进行,使双方受到损失,出现“双输”的局面。在工作中,对对方进行恰当的称呼,可以起到很大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在各种交谈中,毛泽东经常发出妙趣盎然的提问,或使谈话按他的预想进行,让对方不得不接受他的观点;或曲折有致地在笑声中表述了自己的意见;或使人疑窦大开,进而积极思考;或打破僵局,顿现“柳暗花明又一村”的奇景……毛泽东幽默的提问技巧,常使他驾驭谈话的全局,左右逢源,潇洒自如。一、用问句驳斥对方,论证说理。1957年11月,毛泽东赴苏参加十月革命40周年纪念活动。十分精明而又极为党诈的苏共中央总书记赫鲁晓夫,很重视毛泽东的到来。在一次午餐时,他在餐桌旁对毛泽东暗示说:“兄弟党的同志们都很关心文件的起草情况呢2”…  相似文献   

11.
有急事打电话要找亲戚、朋友时,而他们人又不在或是在另外一个楼层。在这种情况下,人不在事情又要人转告,人在外而又要地人去找。此时,如果对方(接话人)是熟人倒还方便,如果是生入那就麻烦了。这就需要讲究在交际方法了。一、生人当熟人,买“一听如故”碰上生人接电话,一不要失望、二不要急着丢掉话筒。应该打主动战,先发制人,问清对、的姓名.当对方报出姓氏时,就要一边听一边辨别是男是女7是老是少?一边作出反应.灵活地把生入当作熟人来回话。这里有几种类型:如是女人接电话,就热烈地称呼;’‘哈哈,原来是\。小姐(x太…  相似文献   

12.
何武 《公关世界》2008,(5):28-29
如今,电话作为最便捷的通讯工具之一,被频繁的运用于人际交流中,特别是用于双方的初次电话沟通上,一次成功的初次电话沟通,会为双方进一步的交流提供更广阔的空间。因此,对于打初次求职电话的人来说,“会打电话”会使你的求职有一个好的开端。那么求职电话怎样打呢?  相似文献   

13.
在与人沟通的过程中,要注意“少说废话”,这是说话的技巧,也是人际交往的礼仪。千万别在别人说话的时候,或者应答之余,“画蛇添足”地加以解释或补充。要知道,当你的补充不合时宜的时候,很可能会误导对方的判断,甚至引起对方的误解。  相似文献   

14.
接过话头,一般是指针对别人的攻击,抓住别人提供的单方面事实进行反击。这种反击往往只有一句话,而这一句话由于紧紧扣住别人的话,并且是对其人所提供的单方面的事实的发掘,所以份量很重,使对方几乎没有再反击的余地。我们先来分析一些实例:著名的英国作家肖伯纳身材相当瘦削,一位肥头大耳的神甫一见之下,有意讥讽地说;“肖伯纳,看见你这般模样,谁都会以为英国人正在挨饿受冻呢!”削由纳立即答道:“看见你这般模样,谁都会明白英国人受冻挨”俄的原因。”对方的话本身存在表里不一的毛病,即犯了逻辑上“以编四F全”的错误,…  相似文献   

15.
珍藏着一个小小的秘密也许是一种幸福,但掩藏一段深深的隐衷却无疑是一种痛苦。在社会心理学中,把能被大家看到的那部分生活叫做“前台生活”,反之则称为“后台生活”。人不能没有“后台”,但如果把“后台”的帷幕掩得过于严实,那也会饱尝孤独和寂寞,若是内心本就痛苦,那就更是不堪忍受,即所谓:“痛苦不能与人分担,痛苦就会增加一倍”。一个人的孤独感如何,很大程度取决于他“后台”的公开状况,以及“后台”打开后与外界的交流情况。一个人向别人倾吐内心秘密时,也是他排泄孤寂之时,如果你的诉说能得到对方的共鸣和理解,孤独…  相似文献   

16.
“传播时空”引言/吕钦文当人们几乎是突然意识到自己进入了信息社会的时候,“传播”就成了高频率使用的语汇;而传播在现代生活中的功能、作用,也越来越引人注目。所谓“传播”,就是对各种各样信息的传递、输送、沟通和交流。这是一种信息共享的过程,即由于传播的实...  相似文献   

17.
“制定决策时慢条斯理,实行决策时雷厉风行”,这就是日本人典型的谈判作风。这与日本“慢慢地进行变革”的观念有密切关系,对于阻碍事情发展的障碍物,他们并不强求推动。也就是说,当急流受阻时,谈判者认为最好的解决办法不是将障碍物炸掉,而是在其周围找到一条出路,让水慢慢地流走。日本人慢条斯理地做决策,往往使谈判对手失去冷静,形成压力,从而大获全胜。假沟不合。在谈判交战中,日本人表面装糊涂,暗中筹划,富而待发,伺机使对方让步成诱使对方上当.有一次,日本航空公司就引进美制飞机的问题与美国某飞机制造厂商进行谈判…  相似文献   

18.
提起日本的历史与文化,不难想起美国人类学家本尼迪克特的《菊与刀》。在日本,“菊”是日本皇室家徽,“刀”是武家文化的象征,“菊与刀”正好象征了日本人的矛盾性格和日本文化的双重性——既生性好斗而又温和谦让,既穷兵黩武而又崇尚美感;既桀骜自大而又彬彬有礼,既顽固不化而又能伸能屈;既驯服而又不愿受人摆布;既忠贞而又心存叛逆;既勇敢而又懦怯;既保守而又敢于接受新的生活方式。  相似文献   

19.
一、“人肉搜索”何来?——略谈“人肉搜索”的技术背景和心理动机 从纯技术上定义,“人肉搜索”指的是一种利用网络等平台,互动地借助他人的力量收集信息的方式,这与Web2.0技术的发展是分不开的。从论坛到博客再到大型虚拟社区,人与人在网络上的交流不断扩展,产生“互问互助”也是自然而然的。搜索引擎是利用机器自动化地收集网络信息并有序化的一种技术,而“人肉搜索”则引入了人工,通过人与入之间的交流获取信息。  相似文献   

20.
现实生活中,有相当一部分人在听别人说话时常常是没精打采,心不在焉,或者不是对人家的话毫无反应,就是曲解对方的意思。这显然忽视了“听”在交际中的润滑作用,可能会妨碍彼此间的交流和沟通,甚至引起误会,造成隔阂,给工作和生活带来麻烦。那么,如何才能提高听的“水平”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