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4 毫秒
1.
高校贫困生心理与教育对策探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高校贫困大学生群体是一个需要给予特殊关注的群体,高等学校在关注他们经济困难的同时,更需要关注他们的内心世界,培养积极的情感和坚强的意志,使他们能顺利完成学业.为此,对高校贫困大学生应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开展多种形式的心理咨询、心理辅导活动,做好"心理解困"工作;指导他们正视贫困,帮助其树立自信心;建立多渠道扶助贫困生的机制;加强人际交往教育,引导他们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  相似文献   

2.
现代贫困大学生由于家庭经济条件问题容易产生很多的思想问题,他们属于一类特殊弱势群体,应当引起社会的关注。当今学校和社会等各方面都大多仅对这些贫困大学生进行一些经济方面的补助,而缺少一些思想政治教育,因此高校教育者们应该针对他们的特点和问题做好心理辅导工作,关注他们的心理健康。  相似文献   

3.
贫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和高等教育体制改革不断深入和发展,我国高校贫困大学生比例逐年增加,贫困大学生构成也愈来愈复杂。贫困生在思想与心理方面存在的问题也日益突出,如何解决这些问题不仅是高校研究的思想政治问题,也是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问题。针对目前我国高校贫困生存在的问题及其思想政治教育现状,提出了贫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4.
贫困大学生是在高校收费制度改革过程中出现的特殊群体,他们同时承受着物质困境和精神困境带来的压力.关注贫困大学生,帮助他们顺利完成学业和实现自身的全面发展,已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本文以物质解困和精神解困为基点,探讨帮助贫困大学生走出困境的途径.  相似文献   

5.
高校贫困大学生群体具有经济贫困;学习基础较差;就业困难;心理压力大;精神文化匮乏等经济、心理、学习、精神等方面的群体特征,全面掌握高校贫困大学生的这些特征,为高校制定有针对性的措施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助困育人":高校扶贫模式探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做好高校贫困生资助工作是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的具体体现。高校贫困生问题不仅包括人们通常关注的物质贫困问题,还包括更为重要的制约学生健康成长的心理贫困问题。只有坚持“助困育人”理念,坚持物质资助、心理帮扶和思想政治工作紧密结合,多管齐下,贫困生资助工作才能收到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7.
刍议和谐社会理念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契合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注入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新理念,构建思想政治教育新思路,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新思路,应包含以人为本,关注和帮助贫困大学生,建立健全校园救助体系,倡导诚信友爱的校园氛围,加强理想信念教育,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等内容.  相似文献   

8.
贫困大学生的思想教育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难点与重点,本文论述了高校传统的对贫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有限性,并全面探讨了加强贫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9.
高校贫困生心理危机成因及化解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随着高校改革的逐步深入,贫困大学生人数日益增加,他们的心理问题也愈益突出,已引起社会各界有识之士的普遍关注.对高校贫困生心理危机成因进行深刻剖析后认为,学校、社会要变单向的经济脱贫为经济、心理双向脱贫,加强对贫困生的心理引导,提高贫困生解困及竞争能力,才能有效地预防贫困大学生的心理问题,从而促进他们身心全面、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0.
随着高等教育收费并轨和招生规模的扩大,贫困大学生群体的数量也不断增大。在重视贫困大学生物质贫困的同时,应关注贫困大学生的精神贫困,注意满足贫困大学生的精神需要,通过采取普及心理知识、加强心理咨询、深化心理研究、提供救助等措施缓解贫困大学生的精神压力,促进他们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