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刘炜 《经理人》2010,(2):10-10
“中国制造”表面上是在做产品推陈出新,但实质上是同类“中国制造”在互相重复,从而产生竞争的“虚荣”,因为“中国制造”相信——你的产品不能大量销售,就不能被人广泛认知,就不能形成品牌。这就是中国至今缺乏国际品牌的原因。  相似文献   

2.
中国制造正重新包装,中国制造正图谋创新蝶变,要从“中国制造”转为“中国创造”,并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国家战略摆在经济社会发展的突出位置  相似文献   

3.
剧锦文 《领导文萃》2010,(16):140-143
“中国制造”已经成为时下一个世界性现象。但如果要给“中国制造”下一个较为科学定义的话,可能应该是这样:即原产地在中国,而市场在海外的产品。  相似文献   

4.
曾立平 《经理人》2007,(9):64-66
凭借独特的管理理念和制造体系,全球制造业的标杆企业——日本丰田公司实现了高速的成长,成为市值上千亿美元的巨无霸企业。当美国三大汽车巨头都被巨额亏损折磨得苦无出头之日时,日本丰田却在赚取越来越丰厚的巨额利润。但在中国这个“世界工厂”,众多制造型企业却忍受着“刀片利润”的折磨,在激烈的竞争中步履艰难。  相似文献   

5.
就在“中国制造”高呼“突围”时,中国国内的服务业仍杳然无声。面临国内同行和国外强势服务品牌的激烈竞争,中国的服务业面临的形势比“制造”业更困难,毕竟“中国制造”还有“突围”兴起的品牌和榜样,但“服务”“突围”无声的尴尬,更显国内服务品牌的苍白无力。面对经济全球化的加速,服务业的突围是必然提早来临,被动突围不如主动提前作好突围的准备。  相似文献   

6.
黎平 《经理人》2007,(12):84-84,86
“深圳制造”一度是“中国制造”的代名词,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竞争环境的变化,深圳的许多制造型企业正面临空前挑战。新形势下,“深圳制造”如何定位?深圳企业家应该以什么样的战略思维,解读当前深圳制造业企业所面临的挑战和机遇?“深圳制造”的出路在哪里?  相似文献   

7.
通过“国门”,中国源源不断地引进外部的资源、人才和技术,又源源不断地把“中国制造”输往世界各个角落。2008年,中国对外贸易进出口总额达到25616亿美元,比1950年增长2000多倍  相似文献   

8.
问题     
《领导文萃》2008,(21):7-8
“中国制造”的吸引力在降低;任期短使官员卖力求官要官;看国产大片就像看中国足球;专家对未来经济走势信心略有下降。  相似文献   

9.
郑旭 《经理人》2007,(12):24-24
10月19日,“中国制造”又背上了黑锅。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就“纳思达侵犯爱普生墨盒专利案”做出终审判决,判定涉案的爱普生专利有效。业内人士认为,尽管纳思达是外商独资企业,但是其在中国设立的公司在美国的“337调查”案中两次失利,受损最大的还是中国保护知识产权的声誉。  相似文献   

10.
被迫转型还是主动求变?“中国制造”的出路除了寻求技术化生存外别无其他选择。  相似文献   

11.
2000年11月,一则以宣传“中国制造”为主题的广告片,通过美国有线新闻网(CNN)在世界播放,为期六周。据悉,这则广告是在中国商务部支持下,由若干家中国进出口商会具体策划,一家外资广告公司制作的,目的是“塑造‘中国制造’在全球的良好形象”。广告播出后,引起国内外各界对“中国制造”境遇的关注。  相似文献   

12.
佟景国 《经理人》2010,(6):108-108,110
众多出口型制造企业,都在招聘研发人员开发新产品,建立国内市场营销网络,试图凭借全球市场所形成的成本、质量和制造体系优势,回归中国这一全球最强大的市场。但是,进入自主创新之路后他们却发现,中国人最引以为荣的中国制造优势——一般意义上的“中国制造”是具有生产新订单的能力,而不具备生产新产品的能力——反倒成为企业图谋创新的第一道“鸿沟”。  相似文献   

13.
如果我们把“中国制造”的前途依然寄托在对法治权利的突破和压缩劳动者的生存质量上,则永远走不出不得不依赖出口的周期律和恶性循环  相似文献   

14.
“大白兔”奶糖是上海冠生园有限公司生产的、已有近50年历史的著名产品,远销世界50多个国家和地区。2007年盛夏之际出口到菲律宾后,经抽验发现含有“甲醛”。事情一披露,立即在该公司和同行中引起轩然大波,生产厂家立即将“大白兔”奶糖送往国际权威性的检测机构(SGS)检验,结果是:不含“甲醛”!一场风波平息了。其实“大白兔”奶糖事件只是我国产品遭到国外刁难的众多产品中的一种,近年来欧美等国多次以各种莫名奇妙的“理由”对我国的出口产品以“质量问题”为由使其退回或召回,并给“中国制造”贴上“危险标签”。这股风的刮起确实使我国的出口产品遇到一股“寒流”。现在虽然“中国制造”的产品在世界各国和地区得到了普遍的认可,然而,“中国制造”的产品的确存在着档次不高和价廉未必物美的状况,也存在着质量问题。有些企业由于技术含量低,为追求一时的利润而粗制滥造、以次充好。降低了“中国制造”的形象。因此,“大白兔”奶糖所产生的问题完全有可能是假货出口所致。  相似文献   

15.
王育琨 《经理人》2004,(3):24-25
或许我们正陶醉于“中国因素为全球经济提供活力”、“机遇的新名字叫中国”等这样的口号,或许我们正为“世界工厂”落地中国而举杯庆贺。然而,“中国制造”现在正遭受着假冒伪劣和廉价仿制品的磨难。“世界工厂”的头衔,挥不去我们因缺乏自主知识产权而居于世界食物链下游的厄运。  相似文献   

16.
经济     
《领导文萃》2008,(22):6-7
经济转型,中国还有竞争力吗;中国以惊人的速度建设未来;金融权力正向中国转移;“中国制造”如何赢得世人信心.  相似文献   

17.
徐健 《经理人》2007,(9):26-26
中国最大的袜业企业浪莎揭竿而起,向全球最大的零售商沃尔玛说“不”的消息,在各路媒体上被炒得沸沸扬扬。在原材料、人工成本不断攀升,人民币升值等多重压力下,利润空间不断缩小的中国制造企业寻求突围,涨价自然是最普通也最直接的手段,如果双方合作的价格或者方式谈不拢,除了决裂,似乎没有第二条路。  相似文献   

18.
李永东 《经理人》2007,(11):24-24
今年上半年以来,食品、玩具、目化等许多企业出口产品遭欧美国家退货或质疑,佛山玩具商张树鸿甚至因产品召回而自杀,引发了一场“中国制造”保卫战。行业专家说这主要是国外行业壁垒和检测标准不同给中国产品带来的困境。中国企业家必须寻找途径为中国制造产品在国际正名,突破地域市场和行业标准的壁垒。  相似文献   

19.
上海 《经理人》2010,(9):12-12
为什么在研发能力和制造规模上都无法与传统手机巨头抗衡的“山寨”手机,能够以如此不可思议的低价格实现灵活高效的个性化创新?  相似文献   

20.
张振生 《经理人》2008,(5):100-100
“十一五”规划提出我国要建设创新型国家,走自主创新之路,中国企业要做产品的创造者,而不仅仅是制造者。作为精益思想的延伸,PLM(产品生命周期管理)正在全球范围内兴起,其应用横跨了整个企业,从设计、制造、配置、维护、服务到最终回收的所有方面,把人、信息和流程有效地集成在一起,统管企业的智力资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