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文章基于空间相关性,采用2007—2019年我国30个省份的面板数据,运用空间误差模型,考察制造业产业集聚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影响,并分析环境规制的调节作用。研究发现:经济高质量发展与制造业产业集聚水平具有较强的正向空间相关性;在环境规制的调节作用下,制造业产业集聚与经济高质量发展之间呈现“倒U”型关系;对于经济情况不同的地区和技术含量不同的产业,产业集聚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影响以及环境规制的作用存在差异;此外,利用门槛效应模型发现,高技术产业集聚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影响存在显著的门槛效应。  相似文献   

2.
基于2005—2017年中国省际面板数据,借鉴耦合协调模型测度高端服务业和先进制造业的产业匹配度,采用随机前沿模型测度经济发展质量,运用门槛回归模型探寻不同产业匹配阶段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核心驱动。研究发现:中国高端服务业和先进制造业的产业匹配度具有较大区域差异,不同产业匹配阶段下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核心驱动不同。产业匹配度越高,产业规模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促进作用越弱,当产业处于不匹配阶段或进入匹配阶段后,创新能力是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驱动,当产业处于不匹配向匹配过渡阶段时,资本投入则是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主要动力来源。  相似文献   

3.
2010年,四川初步形成汽车制造六大产业集群和七大产业园区。四川汽车制造业经济总量首次突破800亿元大关,年均增长30.7%,汽车制造业经济总体实力快速壮大。  相似文献   

4.
全省GDP迈上五万亿元,不是简单的数字扩容,而是量质齐升。推进高质量发展,意味着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升级,提升高技术产业占比就是方向之一。2021年,四川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19.4%,增速比规模以上工业快9.6个百分点,其中航空、航天器及设备制造业表现亮眼,增长32.5%。作为2021年四川入选全国百强县(赛迪年度全国县域经济百强榜单)的两个县级市之一,简阳是"5万亿的质量"反映在区县层面的一个缩影——有经济总量,同时也有临空经济为代表的产业亮点。  相似文献   

5.
吴振明 《四川省情》2022,(11):26-28
制造业是立国之本、强省之基、创新之源。四川历来重视制造业发展,把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作为治蜀兴川战略体系的重要一环。经过多年发展,四川制造业基础不断强化,规模不断扩大,逐步形成了门类齐全的制造业体系。但随着国内国际经济形势的深刻变化,四川制造业在发展过程中也面临着一系列的风险挑战,发展的不确定性增加,部分行业前行承压。  相似文献   

6.
贾翔 《四川省情》2022,(11):24-25
记者:王院长您好,从您多年从业经验来看,当前四川中医药产业发展的大环境如何?中医药发展迎来最好发展时期王超:当前四川中药产业发展迎来政策环境等多重利好。首先是迎来了最好发展时期。《“十四五”中医药发展规划》的出台,标志着中医药高质量发展已上升为国家战略。从四川来看,2021年获批成为国家中医药综合改革示范区后,发展中医药产业的支持力度也在持续加大。  相似文献   

7.
<正>制造业是国民经济的主体,是立国之本、兴国之器、强国之基。当前四川正处于工业化中期向中后期转型推进的关键时刻,着力发挥制造业在全省高质量发展中的“压舱石”“顶梁柱”“扛大旗”作用,对全省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四川制造业蓬勃发展总量规模稳步扩大2022年四川制造业增加值13308.4亿元,比2020年增加2561.6亿元;占GDP的比重为23.5%,比2020年提高1.3个百分点;占全国制造业的比重为4%,保持基本稳定。  相似文献   

8.
"5.12"汶川大地震给四川省的产业发展造成了巨大破坏.文章在利用区位商对震前四川省工业产业的比较优势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总结出震前四川产业发展的特点及不足,以此提出利用震后产业布局重新调整的契机,打造西部制造业中心的建议.  相似文献   

9.
高技术制造业作为制造业提质增效和抢占科技竞争优势的重要阵地,是推动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和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撑基础。近年来,成都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充分发挥投资的关键带动作用,着力招引培育重大高新尖产业项目,产业竞争力得到有效提升。  相似文献   

10.
我国要通过增强经济内循环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就需要深入研究经济内部产业关联关系。文章利用2012—2020年四期投入产出表数据,使用产业中间需求率、中间投入率、影响力系数、感应度系数和产业关联的拓扑网络分析等方法,全方位分析了各产业在经济内循环中承担的角色。研究发现:对经济内循环起到核心作用的产业主要有电气机械和器材、通用/专用设备制造业、造纸印刷和文教体育用品、化学产品和纺织品业;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品产业具有典型的产业自循环特征。  相似文献   

11.
经过多年的发展,中国制造业的快速发展引起了世人的广泛关注。目前对于中国制造业在产业全球化分工格局中的地位以及未来发展趋势,成为理论界内外争论的焦点。本文拟从实证分析入手,在分析中国制造业发展现状的基础上,运用相应的理论剖析在产业全球化发展的过程中,中国制造业在产业全球化分工格局中的地位以及发展趋势,并指出中国制造业进一步发展所应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12.
四川服务业在2009年快速发展,增速为12.4%,比全国高3.5个百分点,并扭转了2002年以来服务业占GDP比重持续下滑的局面。这对于2010年四川服务业发展来说,是一个全新的挑战和机遇。如何把握好服务业发展趋势,进一步提升服务业发展水平,使制造业服务业化、发展手段创新化、核心价值品牌化、服务产业集群化。打造四川现代服务业体系?我们拭目以待……  相似文献   

13.
当前世界能源发展面临着供需结构不协调、环境资源开发利用率低等不稳定因素,围绕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能源消费及技术升级需要,金融部门积极创新,加大金融服务供给,驱动制造业绿色低碳创新,助力制造业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鉴于此,构建2010—2019年中国制造业行业面板数据,通过建立固定效应计量模型及引入随机前沿分析方法,实证检验能源消费水平、金融支持力度和二者的交互作用对制造业绿色创新影响的驱动效应。实证结果表明:能源消费水平对制造业绿色创新呈负向作用,而提升金融支持力度有助于制造业绿色发展;能源消费水平和金融支持力度可经过交互作用形成对制造业绿色创新的促进作用;在“双碳”目标背景之下,消费升级和产业升级均加快了制造业绿色变革步伐;此外,外商投资和政府有效干预也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制造业绿色转型。为此,提出如下对策与建议:首先,制造业要转变传统生产思想,认真贯彻执行绿色创新理念,深度融入绿色发展格局;其次,鼓励银行业等金融机构继续加大对制造业绿色融资支持力度,并不断完善风险识别及管控措施;最后,政府应正确发挥宏观调控的作用,提高决策质量、降低决策失误。  相似文献   

14.
文章基于2012—2019年中国30个省份的面板数据,运用耦联评价法、随机前沿分析法测算制造业与数字经济产业融合度、制造业创新效率,实证检验产业融合对制造业创新效率的影响。研究发现:研究期内全国和东、中、西三大地区制造业与数字经济产业融合度不断提高,区域间呈现东—中—西的梯级差异,东北地区产业融合度呈下降趋势;研究期内制造业创新效率稳步提升,区域间呈现东—中—西—东北的阶梯分布;制造业与数字经济产业融合发展对制造业创新效率具有持续的显著的正向影响,且在区域间存在差异,东—中—西部呈现依次减弱的正向影响,东北地区呈现负向影响。  相似文献   

15.
陈智 《四川省情》2004,(1):17-17
为了进一步贯彻落实四川旅游发展大会和《四川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四川旅游产业发展的实施意见》以及省政府办公厅《关于开展旅游产业发展统计监测工作的通知》,及时掌握了解全省旅游产业发展情况,为省委、省政府制定旅游产业发展规划和宏观管理提供科学决策依据。日前,四川省统计局、四川省旅游局在成都联合召开了四川旅游产业发展统计监测工作会议.各市州统计局、旅游局领导和省级涉旅部门有关领导及业务人员共计120余人参加了大会。会议由省政府副秘书长崔广义主持,省政府副省长王怀臣出席会议并作了重要讲话。  相似文献   

16.
这一年,四川经济更强了,经济总量达4.66万亿元;四川经济更稳了,地区生产总值连续6年保持在7.5%~8.5%平稳增长区间;四川经济更靓了,高质量发展下结构优化、质量提升、效益改善成绩斐然;四川经济更"实"了,农业、工业、服务业现代产业体系成功布局蓄势待发;四川经济更"活"了,"主干"引领"多支"竞相发展的区域格局正在形成,四川经济更有奔头了,"十三五"规划主要经济指标完成进度符合预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取得决定性重大进展。  相似文献   

17.
<正>制造业质量竞争力指数是反映制造业质量整体水平的综合指标,也是《中国制造2025》的核心评价指标之一。为贯彻四川省委省政府“工业挑大梁”决策部署,四川省市场监管局联合市场监管总局质量基础设施效能研究重点实验室(中国航空综合技术研究所)开展了2021年度全省制造业质量竞争力指数测评,梳理制造业质量发展、质量竞争基本状况,有助于推动四川制造业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18.
《四川省情》2014,(12):10-15
四川家具产业发展历程 四川家具产业走的是一条自发式发展道路,经历了由小到大、由弱到强,从简单模仿到蜕变和崛起的发展历程。经历二十余年,四川家具产业实现了跨越式发展,取得了巨大成绩,其发展速度、品牌建设、市场占有率、龙头企业打造等方面一路赶超。四川已成为全国重要的家具生产制造和商贸流通基地,许多传统家具强省直呼“川军”崛起!  相似文献   

19.
制造业是江苏工业经济的支柱和主体。“十一五”期间,江苏制造业产业呈现快速发展态势,表现出重工业主导趋势明显、工业化程度持续提高等特点。但受发展方式、资源环境等制约.其产业层次总体不高、自主创新能力不强、产业集中度不高、产能过剩,建议采取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倡导循环低碳经济,统筹规划产业布局、全力打造高端制造业等措施,加快实现江苏由工业大省向工业强省迈进。  相似文献   

20.
一、内蒙古发展云计算产业的重要意义(一)有利于促进自治区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云计算产业的发展对金融产业、电子信息制造业、生物医药业等产业将起到很好的提升和支持作用,同时将为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尤其是新材料产业、环保新能源产业、动漫创意产业、视频应用产业等提供强大的支持,对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包括钢铁工业、机械装备制造业、轻纺服装工业等能提供科研创新的平台.利用云计算平台,围绕自治区优势特色产业,尽快在科研、原料采购、资源调配、生产、销售、仓储、运输等环节实现信息集成,促进产业升级,提升产业核心竞争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