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乡村工业普遍兴起,是工业革命前西欧的一个重大社会经济现象。严格说来,乡村手工业的发展古已有之。在自然经济条件下,家庭手工业是自给自足小农经济的重要成分。即使是工商业城市广泛兴起的中世纪西欧,家庭手工业仍在农奴经济和庄园经济中占有不可或缺的地位。本文所说的乡村工业涵义有不同,它是指商品经济条件下的乡村手工业,指在乡村从事的以交换为目的的手工业品生产。中世纪晚期以来西欧乡村工业的兴起及其作用,还未  相似文献   

2.
19世纪的英国社会经历了被称为“工业革命”的大变革,工业革命不仅意味着经济的巨大增长,而且意味着社会的整体变动。生活在这一时期的威廉·科贝特目睹了工业革命的复杂变迁和给乡村及城镇带来的极大变化。他敏锐地观察到物质文明高度发展的英国,社会矛盾也相当突出。科贝特办报撰文,针砭时政,宣传议会改革,尤其用13年的时间对不列颠岛进行了全面考察,并用期刊随笔的形式发表了系列文章,后汇集成著名的《骑马乡行记》。《骑马乡行记》反映了19世纪初英国社会尤其是乡村农业生活的流弊,对这一时期英国的社会问题进行了揭示和批判,他的文字中常常出现“古老快乐的英格兰”,流露出对工业革命前英国社会的守望和眷念,反映出工业化来临后英国文人对现实的不适和调整。  相似文献   

3.
“家内制”生产组织,是原始工业化英国乡村工业发展的有力促进形式,但随着国际市场的形成,生产的需求增大,家内制逐渐暴露其局限性,失去存在的基础。伴随乡村工业由分散走向集中,涌现一批新兴工商业城镇,冲破长期以来以伦敦为首的经济一体化格局,在即将来临的工业革命中展示了自身活力。  相似文献   

4.
英国工业资产阶级是工业革命中形成的新兴力量,其道德观随经济实力的强大逐渐获取主流价值观的地位,促进英国社会现代伦理观念的建立。研究英国新兴工业资产阶级道德观念形成的历史、社会及宗教因素以及二元性,可以对其在引领英国新兴文化价值观念方面的作用及工业化时代的英国社会有所了解,为高速发展的中国工业社会伦理道德观的建构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5.
从15世纪至工业革命三百年间,英国乡村工业的发展非常引人注目,而同一时期英国城市的发展却比较曲折。在英国近代早期,这二者有着密切的关系,而非彼此孤立的现象。乡村工业蓬勃发展的背后却有对城市较大依附性,城市工业向乡村转移是它摆脱封建束缚的表现。乡村工业发展的同时,城市内部经济结构也在发生质的转变,这个转变过程完成后,城市仍在社会发展中居主导地位。乡村工业发展的结果,使许多村镇也日益城市化,这是近代社会发展的一个重要特征。  相似文献   

6.
从15世纪至工业革命三百年间,英国乡村工业的发展非常引人注目,而同一时期英国城市的发展却比较曲折。在英国近代早期,这二者有着密切的关系,而非彼此孤立的现象。乡村工业蓬勃发展的背后却有对城市较大依附性,城市工业向乡村转移是它摆脱封建束缚的表现。乡村工业发展的同时,城市内部经济结构也在发生质的转变,这个转变过程完成后,城市仍在社会发展中居主导地位。乡村工业发展的结果,使许多村镇也日益城市化,这是近代社会发展的一个重要特征。  相似文献   

7.
从十八世纪六十年代至十九世纪中叶,在英国发生了工业革命。工业革命改造了英国,尤其改造了英国的海军,促进了海军的发展和近代化。而海军的发展和近代化反过来又促进了工业革命的发展,并保证了工业革命的顺利完成。大英帝国就是在这两者相互促进的关系中建立了起来。  相似文献   

8.
英国是世界工业革命的发祥地,棉纺织工业又是英国工业革命的先驱和“皇后”.它的显赫地位和作用,表现在各个方面.本文试图对这个问题进行系统的分析和论述.一英国工业革命的号角,首先在棉纺织工业响起.1733年开伊发明飞梭,英国工业革命的序曲和前奏开始了.1754年“工艺协会”成立(或译为“技术协会”,它的全称应是“鼓励工艺、制造和工业协会”),它和“皇家协会”一起积极鼓励人们新的科学发明和创造,特别鼓励纺织工业的发明创造.“工艺协会”1761年发表的文告指出:“本协会得知,当男女纺工因收获而在田间的时候,毛织品、麻织品和棉织品的制造者们便很难找到足够数量的工  相似文献   

9.
发生在18世纪中叶的英国工业革命,是英国历史发展的重要里程碑。到19世纪40年代工业革命完成后,英国成为“世界工厂”,成为世界最强大的国家。本文主要从英国工业革命发生的原因、过程,以及工业革命的社会后果等方面进行述评。  相似文献   

10.
19世纪的英国社会经历了被称为“工业革命”的大变革,工业革命不仅意味着经济的巨大增长,而且意味着社会的整体变动。生活在这一时期的威廉·科贝特目睹了工业革命的复杂变迁和给乡村及城镇带来的极大变化。他敏锐地观察到物质文明高度发展的英国,社会矛盾也相当突出。科贝特办报撰文,针砭时政,宣传议会改革,尤其用13年的时间对不列颠岛进行了全面考察,并用期刊随笔的形式发表了系列文章,后汇集成著名的《骑马乡行记》。《骑马乡行记》反映了19世纪初英国社会尤其是乡村农业生活的流弊,对这一时期英国的社会问题进行了揭示和批判,他的文字中常常出现“古老快乐的英格兰”,流露出对工业革命前英国社会的守望和眷念,反映出工业化来临后英国文人对现实的不适和调整。
Abstract:
In the 19th century, Great changes typically called "the industrial revolution" took place in British. It means not only the tremendous growth in the economy, but also the overall social changes. Living in this century, William Cobbett witnessed the complex changes of the industrial society, and the influence of the industrial revolution to both the countryside and town. brought the development of material civilization as well He keenly observed that the industrial revolution had as many social contradictions in British. Cobbett sponsored newspapers and wrote lots of political papers, appealled to parliament reform, above all, took a comprehensive trip to investigate the British society for 13 years. He wrote down his experiences into the periodical informal essays, and collected and published them in 1830 as a book named Rural Rides which revealed the social problems of England in the early of 19th century. His words often occurred in those papers such as My old merry England, from which we can find his nostalgia to the pro - industrial society, an emotion typically among the contemporary British scholars.  相似文献   

11.
在从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的转型过程中,英国城市实现了自身经济的调整,不仅摆脱了城市危机和乡村工业的冲击,进一步发展了商品经济,而且实现了经济的整合,在16世纪初步建立了全国统一市场,为英国最快、最顺利地完成社会转型,成为第一个工业国家提供了物质条件.  相似文献   

12.
贵州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必须尽快缩小或消除城乡和地区差别。城镇结构体系不合理,城镇规模增长迅速、城镇规划综合调控作用尚未充分体现;城镇资金缺乏,城镇发展人才匮乏等是制约城镇化发展的主要因素。更新观念,强化城镇规划对城镇发展的综合作用,搞好以县城为重点的小城镇建设,把城镇化与产业开发结合起来,加强城镇生态环境建设;消除不利于城镇化发展的体制和政策障碍,走贵州特色的城镇化道路,方能加快全省建设小康社会的步伐。  相似文献   

13.
农村转移人口在我国经济发展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是加快我国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的重要推动力.然而,农村转移人口在城镇就业过程中却遇到诸多问题.主要从农村转移人口自身的职业技能水平、随迁子女教育和城镇化的发展质量三个方面对农村转移人口等问题进行了探讨,并提出加强职业培训、制定政策解决农村转移人口随迁子女教育问题等对策,以期加快农村转移人口的市民化进程,促进城镇的健康发展和社会的长治久安.  相似文献   

14.
社会救助作为社会保障系统的一个重要部分,其改革和完善受到社会和学术界的普遍关注。小城镇地处城乡的结合处,其社会救助体系的完善对于促进农村劳动力的转移和社会保障体系的健全有着双重的意义。文章在实地调研的基础上,对现阶段小城镇社会救助的内容与方式、资金的来源与使用以及机构的设置与运营等进行系统分析,提出小城镇社会救助体系的构筑设想。  相似文献   

15.
论我国农村综合改革的基本内涵与外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村综合改革不仅涉及经济领域的改革,而且涉及政治、社会、文化等领域的改革,是一场重大而深远的制度创新和社会变革。下一步,我国应按照“整体推进”和“重点突破”相结合的改革思路,全面深化农地产权制度、民间融资体制、乡镇政府体制、农民义务教育体制、县乡财政体制、农村公共产品供给体制、农业科技推广体制等方面的配套改革,同时推进国民收入分配制度、财政体制、户籍制度、就业制度、社会保障制度等宏观领域的深层改革,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体制保障、财力支持和动力源泉,不断增强农村发展的内部活力,不断扩大基层社会的民主政治。  相似文献   

16.
宋代浙东市镇的经济形态与社会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宋代浙东市镇兴盛 ,工商业经济发展较快 ,其产业结构和市场体系日趋完整 ,居民结构、社区布局、社会管理和文化生活等方面逐步呈现类似城市的特征。市镇的发展 ,有力地推动了城乡区域经济的发展 ,促进了农村经济结构和社会的变革。  相似文献   

17.
土地是最重要的自然资源,但是,在中国农村,由于村镇建设缺乏科学的规划,不合理利用土地的现象比较普遍。通过村镇规划对土地进行集约化利用是解决我国农村土地问题的有效途径之一,因为科学的规划不仅可以促进农村经济、文化和社会的发展,还可以推动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和土地的有效利用。分析了土地集约利用的内涵以及有关土地集约利用的不同观点,然后总结我国农村土地利用存在的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在村镇规划中土地集约利用的措施与方法。  相似文献   

18.
民族村寨是民族地区农村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少数民族农业文化的基础载体。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推进,文旅业成为民族村寨发展经济、带动乡村文化振兴、产业振兴的主要路径,重要性日益凸显。从布迪厄的文化资本理论入手,以湘西部分民族村寨为样本,结合场域分析,构建了包括场域、文化、经济和社会资本在内的资本分化行动逻辑框架,从文化资源、文旅业发展及其社会组织关系、村落精英能力、社会网络等方面,对两种不同类型的民族村寨文旅业分化场域作了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治理策略。研究引入文化资本理论,拓展了民族地区村寨研究的路径与视角,深化了对民族村寨文旅业分化问题的理解和阐释。  相似文献   

19.
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与农村城镇化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制约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因素有许多.比如:封闭的城乡二元结构、城镇化滞后于工业化、农村劳动力素质低等.与之相应,我们可以通过农村城镇化、农业综合开发和农业产业化经营、发展农村第三产业、发展个体与私营经济、扩大劳务输出规模、提高农村人口素质和农村人力资本水平等途径来实现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而其中推进农村城镇化来发展小城镇是实现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根本途径.  相似文献   

20.
开发利用清洁的生物质能是低碳经济强调的一个重点,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具有丰富的农村生物质能源,大力发展农村生物质能产业,是我国实现低碳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在分析我国农村生物质能产业发展现状及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农村生物质能产业发展的三种模式和具体对策,来促进我国农村生物质能产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