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9 毫秒
1.
鲁迅开启和造就了20世纪中国乡土文学。鲁迅乡土小说透射出来的人格力量、文化器识、批判理性以及文本风格对整个20世纪乡土文学产生了极其重要的艺术影响,而他关于乡土文学本质的独特认识与理论建构也对现代乡土文学发生发展有着重要的规约、指导意义。鲁迅的乡土文学观与乡土小说实践是现代乡土文学艺术之源。  相似文献   

2.
论中国乡土文化热的中西语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乡土文化"研究不仅为我国建构民族国家发展模式提供分析与批判的知识基础,而且为我国立足于本土文化的民族自主性多重现代性奠定了精神资源.五四现代性话语建构中由鲁迅、茅盾等首倡的"乡土文学"范畴,与费孝通先生的<乡土中国>一起完成了现代中国"乡土文化"的本土话语方式.21世纪初"三农问题"的政治时代主题与"启蒙的反思"的文化价值主题,与"全球一体化"下的"地方知识"民族性诉求,成就了中国当代知识分子的乡土文化热.  相似文献   

3.
论乡土文学研究的人类学视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仅仅从地域文化的角度研究乡土文学的话,可以说乡土文学的价值被遮蔽了,有必要超越地域文化的域限拓展到人类学的视野,只有在人类学的框架内研究乡土性文学才能彰显其价值意义。人类学的兴起催生了乡土文化意识,为乡土性的文化探求奠定了学理基础;在乡土的文学表现中,自觉地体现了超越地域文化的人类学意识;乡土文学与人类学有内在的关联,结合点是审美性。  相似文献   

4.
20世纪三四十年代的京派乡土文学主要秉承了前现代文化资源,并从这一文化资源出发对现代文明进行了深刻的批判。从空间上,京派乡土文学的向度是指向乡土的,对乡土尚未遭受现代化侵袭的人性的美与爱进行了不遗余力的讴歌;从时间上,乡土文学是指向过去的,“回到过去”是它的总体情感倾向。这一切既源自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坚守,又是对现代文明的批判反思。从当下的文化立场看,京派乡土文学在继承中国传统文化资源批判现代文化的同时,已经不自觉地具有了后现代文化价值,并与生态批评产生了精神上的联系。  相似文献   

5.
中国的乡土文学,是20世纪中国文学的一个重要现象。马华乡土文学,指的是马来西亚华文文学中的乡土文学,富有浓郁的地方色彩。将二者进行比较,有助于我们更好地审视我国的乡土文学创作及其发展道路。二者的共同之处是从现代文明的角度烛照乡土之恶,从现代的审美标准来观照乡土中的民俗风尚,表达人类对返朴归真、自然和谐生活境界的向往。二者也有明显的不同,那就是马华乡土文学对原始风情的描写有其独到之处,对反映民族间的关系更加慎重,对文化传统的传承问题十分敏感。这些不同方面对于我国的乡土文学创作及文化建设也有一定的借鉴意义,即我国乡土文学应在表现文化的多样化上有所作为。  相似文献   

6.
乡土文学与现代文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现代乡土文学思潮的出现标志着乡土中国的新一代知识者已走出其民俗社会的传统背景,在期待着一个全新的世界;同时也标志着现代民俗美感的诞生与新的文明背景的出现,标志着乡土中国与现代文化的历史联结与审美关联,亦即乡土文学产生的美感条件与历史条件是现代中国的文化起点与文明诱因,其美学意蕴与文化实质是对传统社会尤其是民俗社会的反思与批判。这一文化思潮其背景深处的新的文明要素是关于国民性主题的思考与现代文明的建设,审美内核是现代民俗美感。乡土文学固然表现了地方特色与风俗画卷,然而更重要的是它对此所采取的批判态度与反思视角的现代文化内涵  相似文献   

7.
中国现代乡土文学综论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力图勾勒中国现代乡土文学创作的整体面貌:鲁迅是乡土文学的开山,他以峻切的现代理性和对农民的俯视精神,开掘出中国历史文化的深层积淀和国民的生存状态。二十年代的乡土小说流派,三十年代的四川作家群、东北作家群、“京派”等都以不同的审美风范开掘出民族文化心理的现代表现。“左翼”乡土文学体现着五四乡土作家的文化批判意识向阶级意识的转换过渡特征。四十年代的解放区文学实现了文化批判主题向阶级意识的转换,作家对农民的心态由俯视变为仰视。  相似文献   

8.
一导源于“改造国民性”这一大的文化主题下的“改造农民灵魂”的艺术实践,作为二十世纪中国乡土文学的一个重要主题意向,它赋予了现代中国乡土文学以强烈鲜明的理性品格。这一主题意向的发展,七十年中走过了一个近似圆形的轨迹,从“五四”勃兴,中经发  相似文献   

9.
20世纪中国乡土文学的批判主题和回归主题两大主题群落体现着乡土文学创造的理性精神 ,内蕴于文本世界的理性内涵 ,它包涵以“人”为本位的人道主义精神、崇尚科学文明的现代精神和对本土化思维方式的认同三个方面。民间理性为乡土文学的民族化进程注入了浓郁的哲学文化意味 ,呈现着民间话语的文化力量  相似文献   

10.
五四新文化运动在中国现代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它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广泛传播提供了很大的选择空间,为马克思主义和中国传统文化的契合奠定了现实的文化基础,中国传统文化的"大同"理想是马克思主义能在中国广泛传播的思想文化渊源,而中国先进分子的传统文化素养和近现代中国文化的发展又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广泛传播的思想源流。  相似文献   

11.
20世纪胶东文学作为胶东文化的形象传达与负载,在深层上与独具灵动的诗意风度、氤氲的仙气精蕴、浓厚的生命意识、刚健的人格追求、忧郁的伦理情怀等地缘特征的胶东文化密切联系在一齐,从而塑造了20世纪胶东文学基本的文学精神,强烈的现实主义取向成为整个胶东文学根本的内在特征,而这种深刻的现实主义情怀并没有妨碍其依据独特的地缘文化生发出的浪漫诗情追求,反而呈现出一种独特的内敛外柔的中和之美。同时,在文化心态上胶东文学也呈现出开放的多元性,所有这些都为胶东文学提高创造机能,形成广博而深刻的精神品质奠定了坚实的文化基础。  相似文献   

12.
近来澳门文学的整体风貌展现出都市文学形态日渐成熟的姿态,在创作方面,无论从澳门文学本土创作的规模上还是从题材布局上,无不显示着本土创作力量愈发坚实的趋势;文学研究方面,澳门学者和各地学者一致将目光转向了澳门文学的跨语言特征,以此论证澳门文学与汉语新文学的关系以及澳门文学特殊性所在,显示出较为鲜明的时代特色;澳门文学一贯善于从多元文化背景和丰富多彩的文学周边活动中汲取发展的养分,一年一度的澳门文学节以及各类纷繁的活动,为这座城市不断增添文艺气息。  相似文献   

13.
针对愈见明显的都市文化现象,主要使用个案方法,以陕西宝鸡一带地方方言为例,探讨方言变迁与文化转型:转型期地方方言的变迁,使地域文化经解构、转型、整合,最终达到重构;并立足传统与现代多元视角,为地域文化整合与发展提出了可行性建议.  相似文献   

14.
文章主要探讨了新时期"通俗文学"勃兴的社会条件,及其发展势头越来越猛的原因和文化价值.同时,指出了"通俗文学"存在着令人担忧的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15.
在中国高速现代化的背景下,传统文化的保护与存续面临着多重困境,谋求实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活态传承成为备受社会和学界密切关注的问题。作为贵州省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代表,承载着乡音、乡土、乡情的传统戏曲形式,黔剧在二百多年的发展中曾数次遭遇生存危机,但是,黔剧从业者在面对危机时采取了积极适应变化了的文化生态环境的自我更新中,于困境里重获新生。这是非物质文化遗产实现活态传承的典型案例,深刻地揭示了非物质文化遗产面对急剧变迁的社会时,应该以积极主动的自我调适和自我革新,才能获得持续存在和发展的基础和动力的深层意义。  相似文献   

16.
入湘三峡移民与当地居民的文化融合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三峡移民工程中,移民的安置处境是值得关注和探讨的问题。基于对湖南多个地区三峡移民居住地的持续调查,从社会文化学的角度分析移民和当地居民间存在的矛盾及其文化成因。移民和当地居民间经济文化、语言文化和心理文化等方面的差异,对他们的社会角色认知及定位产生了不利影响。这种不利影响导致的文化矛盾最终会引发一系列社会问题。有效促进移民与当地居民的文化融合,是最终解决这些问题的关键。在阐明了文化融合的重要性和意义之后,分析了其实施的可行性。最后,在实地调查的例证基础上,提出促进文化融合的几点具有可操作性的建议和对策。  相似文献   

17.
确认大学的文化身份,寻求大学的文化价值追求,建立大学的文化理想,这是大学发展的逻辑基点。大学只有着力推进文化传承创新,并贯穿和落实于大学的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等各项活动之中,从而实现大学的文化理想与使命。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包括中国比较文学在内的国际比较文学界掀起了一股文化热潮,给比较文学学科建设带来了挑战与机遇。不少学者倡导比较文学向比较文化转向,也有一些学者予以抵制。笔者在分析比较文学“文化热”的现状和产生背景的基础上,认为比较文学学者应以全球化的视野,积极吸收文化研究中的有益成份,同时坚持比较文学自身的文学性,注重个案研究,努力具备跨语言研究的能力,以促进比较文学学科的发展。  相似文献   

19.
乡土文学作为一种独特的文学样式,在中国文学的历史长河中具有重要的文学地位。乡土文学在其产生、发展的道路上,走过了艰难的岁月,也取得了令人瞩目的辉煌成就。然而,时至当代,以传统文化、民间文化为载体的乡土文学受到"现代化"进程的影响和制约,遭遇瓶颈、经典匮乏,为其寻谋发展出路成为作家们日益关注的焦点。笔者认为只有回归民间、关注民生,升华作品内在的主题表现力,深化乡土文化的审美体验,将乡土文学的表现手法加以创新,才有实现当代乡土文学发展的可能。  相似文献   

20.
传说是非常重要的非物质文化旅游资源,皖江地区流传着大量的地方风物传说。基于文献资料法、实地调查法,从皖江地区地方风物传说的内容和特色入手,挖掘其在表现地方特色文化及在旅游经济中的价值和作用,找出开发中存在的不足并探究解决的办法,以促进皖江地区民间文学与旅游开发的协调发展,期望对相似的文化旅游资源开发有所帮助和启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