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王符的深刻而丰富的思想,不仅表现在政治、经济和伦理上,而且反映在法律上.他所撰《潜夫论》一书,在十卷三十六篇当中,讲到法律的就有二十七篇之多,占了四分之三,而其中《断讼》、《述赦》、《考绩》等三篇,是专门讲法律的.因此,王符的法律思想,是《潜夫论》的主要内容之一,而且与他的政治、经济、伦理思想密切相关。(一)王符的法律思想,是从立法的宗旨开始的。而其立法的宗旨是些什么呢?在他看来,是为了  相似文献   

2.
《潜夫论》对经书内容引用很多.在引用方式上主要有明引和暗引两种,也存在只引经书名称或具体篇章名称而不引文句内容的情况.《潜夫论》对不同经书内容的关注度和侧重点有所不同,兼顾今古文经,体现了东汉中后期今古文经融合的发展趋势.《潜夫论》对经书的引用是汉代学术发展的一个必然结果,同王符的“明道、征圣、宗经”的儒家学术观有着直接关系,是王符对儒家经典的一种理解和诠释.对《潜夫论》引经书内容的分析既突出了王符的学术特点,也再次表明了经今古文问题的复杂性.  相似文献   

3.
东汉后期,王符不仅在社会批判思潮中表现最突出,而且在易学领域也颇有成就。在《潜夫论》中,他曾借鉴、吸收《周易》和汉代易学成果,推出了自己的自然天道观,构筑了一个宇宙生成、万物起源的图式。在认定元气为宇宙本原的前提下,王符力主天道无为而人道有为,从而发展了《易传》自强不息的思想。本于《易传》太和、中正之说,王符提出了社会和谐乃至天人和谐的政治理念。他继承、发挥《易传》的重德精神和尚贤、养贤之说,呼吁最高统治者注重仁义德治,重民爱民,尊贤任能,改革时政,从而缓和并解除社会危机。在治《易》风格上,王符致力于务实崇本。这些都是对我国古代易学和思想文化发展的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4.
《潜夫论》校读札记刘文英东汉王符《潜夫论》为中国古典名著之一,清人汪继培《笺》和前辈彭铎先生《校正》在校勘整理方面做过重要贡献。但现通行《潜夫论》汪《笺》、彭《校》合刊本,仍有不少地方难以解读。余于前年撰有《潜夫论·梦列》校补,见中华书局《文史》第三...  相似文献   

5.
<正> 王符(约公元100—170年)字节信,安定临泾(今甘肃镇原)人,东汉后期著名的进步思想家、哲学家。东汉后期,豪强地主大肆进行土地兼并,广建田庄坞堡,横行乡里,政治黑暗,吏治败坏,社会危机四伏。王符一生隐居著书,讥评时政之得失,揭露豪强劣绅的贪婪秽恶,不愿人知其名,所以,名其所著之书为《潜夫论》。《潜夫论》十卷三十六篇约十万言,涉猎的范围和领域相当广阔,论述到了哲学、政治、经济、历史、道德、法律、宗教、文学、人才,甚至军事等各个方面。它虽非东汉后期的百科全书,但确是时代的一面镜子。  相似文献   

6.
方军 《船山学刊》2006,(2):172-174
德治与法治是中国传统治道思想所关注的主要问题之一,本文以王符《潜夫论》为研究对象,探讨了东汉政治中德治与法治的关系问题,指出了德治式微和法治渐扬的治道方略之调适趋势。  相似文献   

7.
王符是东汉批判思潮的著名代表。他的主导思想是儒学,他根据社会现实需要从其他学派中吸取营养,从而完成了他的著作《潜夫论》。该著作既广批时弊,又阐发了作者的哲学思想。  相似文献   

8.
冯利华 《天府新论》2006,(Z1):216-217
《论荣》是东汉中后期的著名思想家王符的发愤之作--《潜夫论》中的第四篇.它反映了王符的荣辱观.《论荣》一文,文约义丰,言简意赅.无论是在论点、论据、论证方法上,还是在语言运用上,它都有较为鲜明的特色.它具有一定的文学价值.  相似文献   

9.
主持人语:这里发表的三篇文章,有一个共同点,可以概括为一个“新”字。就是新视野、新领域、新角度,一句话,都具有新意,更具有当代价值。《潜夫论》之于《周易》,王符在其书中,大量引证《周易》以论说自己的思想观点。高新民先生在其《〈潜夫论〉易学思想探论》中指出:“《潜夫  相似文献   

10.
王符,东汉中后期的进步思想家。在他所著的《潜夫论》一书中,民本思想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本文试对王符的民本思想作以初步探讨: 一、“民为国基”和“君臣法令之功效于民”的基本理论 王符的民本思想带有鲜明的时代烙印。他说:“帝以天为制,天以民为心。民之所欲,天必从之。”(《潜夫论·遏利》,下引此书只注篇名)“民安乐则天心顺,民愁苦则天心逆”(《本政》)。乍看起来,这些言论带有浓厚的神秘色彩;究其实质,乃是假天之威强调统治者必须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