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幽默就是一种游戏,幽默也是一种游戏精神。儿童的幽默通过游戏的情境得以表现,并促进儿童的发展,这个过程即是幽默游戏。儿童幽默游戏的产生和发展具有自己的特点。儿童的幽默游戏与认知发展密切相关。儿童幽默游戏对儿童认知、社会性、情绪情感、道德养成、行为塑造等方面具有积极作用。成人与教师应积极关注和支持儿童幽默游戏,通过儿童幽默游戏促进儿童身心发展,培养儿童的幽默意识与幽默能力。  相似文献   

2.
游戏是儿童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儿童学习的主要方式。民间游戏是游戏的重要表现形式,对其教育价值的研究具有重大意义。民间游戏的教育价值主要体现在对儿童身心完满发展的促进作用方面,具体表现为民间游戏在儿童生理发展、认知发展、社会性发展、情感发展及个性发展五个方面的教育价值。不足之处体现在:有关民间游戏的理论基础不足;民间游戏对儿童精神层面影响的研究略有欠缺;民间游戏在实证研究中缺乏普适性的论证及在实际运用方面未得到有效体现。  相似文献   

3.
影响学前儿童游戏的物理环境因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影响学前儿童游戏的物理环境因素构成游戏活动中物的要素或条件,它主要包括玩具、游戏场地、游戏时间等因素.科学建构和调控游戏的物理环境,促进学前儿童身心发展,是学前教育工作者的重要责任.  相似文献   

4.
文章旨在通过跨领域的理性视角,多维解读儿童与游戏的内在联系以及儿童游戏的文化价值,为儿童游戏的探索提供新的思路。儿童与游戏之间相互影响、形成的平衡发展状态是儿童游戏教育发展和儿童认知建构的基础,在平衡发展的基础上,游戏使儿童的成长“曲线”变得平顺而美丽。不同文化和教育经验的融入,在不同的时代让儿童和游戏之间产生“化学反应”,生成了具有时代特色和文化背景的儿童游戏,并使其不断更新发展。教育工作者和家长应博采众长,提炼出适合中国社会儿童教育发展的儿童游戏文化。  相似文献   

5.
游戏是幼儿喜爱的主动的活动,是幼儿反映现实生活的活动。有人把游戏称作儿童的第二生命。游戏对儿童的社会化发展具有很大的影响。奥地利心理学家弗洛伊德认为,游戏对儿童心理健康有着积极的作用。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则认为游戏是儿童智力发展的重要手段。因此,我们有必要了解儿童游戏活动研究的历史和现状,为进一步进行儿童游戏活动的教育教学研究提供必要的依据。  相似文献   

6.
游戏对婴幼儿的发展有重要的作用,因为它为儿童提供了发展认知能力、社会能力和运动技能的机会.但是,游戏的价值被许多残疾儿童教育者和家长所忽视.因为,残疾幼儿教育计划传统上一直强调特殊技能的传授,所以,许多情况下,游戏时间很少.再有,家长感到与残疾孩子一起充分游戏很困难.与前两个原因有关的更重要的原因是,儿童特殊需要的玩具严重不足.  相似文献   

7.
住在海边,玩在海边,特殊的地理环境产生了独具海岛特色、种类繁多的传统儿童游戏。主要有奔跑类游戏、生活类游戏、制作类游戏、竞技类游戏和技艺类游戏。传统游戏为海岛儿童带来了欢乐,也提高了他们的身心素质。实践证明,传统游戏也深受现代儿童欢喜,推广传统儿童游戏对促进儿童身心发展、传承传统文化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8.
学前期 ,在人的一生中是一个特殊的、极为重要的发展阶段。游戏是学前儿童最重要和最主要的活动 ,它贯穿于整个学前儿童的生长和发展之中。游戏与学前儿童的创造力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因此 ,作者试图从游戏与学前儿童的创造力的关系入手 ,通过对几种创造性游戏的介绍 ,来探讨如何在游戏中发展和培养幼儿的创造力。  相似文献   

9.
正游戏是幼儿的基本活动,幼儿园以游戏为基本活动是《纲要》倡导的核心理念,幼儿园游戏是课程实施的重要途径。儿童在不同类型的游戏中可以自由的活动,充分表现自己的一切,个性、能力得到综合的发展。对儿童在游戏中的发展评价需要教师通过游戏观察来进行,在游戏中观察儿童的行为,能全面了解儿童的发展状况以及发展的潜力,因此,观察是教师指导与评价幼儿游戏的前提与保证,游戏观察需要专业的支持,不同的观察量表与具体方法能帮助教师在专业的指导  相似文献   

10.
在现代西方心理学流派中,精神分析学派是最重视游戏问题的一个流派。弗洛伊德和其他精神分析学派学家都提出了自己对游戏的不同观点。学前儿童的社会性发展对学前儿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心理的健康发展都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良好的亲子游戏与亲子关系之间可以形成一种相互作用的良性循环,儿童在同伴游戏中的角色扮演能够促进儿童认知能力和自我意识的发展,培养儿童自我控制的能力。此外,游戏是儿童释放攻击性驱力的最好途径,有助于儿童学会在与别人交往时如何控制自己的情绪,掌握友好的交往方式,从而使儿童形成良好的社会性行为。由此,从学前儿童的亲子交往、同伴交往、社会性行为三方面阐述了精神分析学派的游戏理论对学前儿童社会性发展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采用观察法与测验法对72名郊县学前儿童的假装游戏行为特点及其与相关因素的关系进行分析。结果显示:随年龄增长,儿童独自的假装游戏行为减少,而与同伴一起的假装游戏行为增多;假装游戏行为存在显著性别差异;控制年龄后,儿童的语言能力与其假装游戏行为水平无显著相关;父母在儿童假装游戏行为发展过程中有重要影响作用。结论:郊县学前儿童假装游戏行为的发展变化明显,其家庭生活特征的潜在影响需进一步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12.
儿童游戏是儿童的生存方式,对于儿童成长有重要作用.对于儿童游戏的探讨,更多从文化学的角度来,研究游戏与文化的关系,从时代差异、民族文化差异、性别文化差异、制度文化差异四个方面来研究儿童的游戏行为差异性.重在说明游戏在传承文化上有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新时代幼儿园区域游戏课程改革应正确处理游戏、课程、儿童学习与发展三者的关系,以游戏为课程的生成源,依托 课程促进儿童的学习与发展。主要教育策略建议:坚持儿童本位,探索区域游戏课程生成之源;立足儿童问题,探寻区域 游戏课程生长之径;适时支架助力,探寻区域游戏课程发展之策。  相似文献   

14.
儿童游戏权的价值及其在我国的现实困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儿童游戏权的保障关乎到整个社会文化的和谐建设,关乎到教育的现代化变革与推进,更直接关系到儿童全面和谐的发展.对于我国儿童的游戏权的保护与实现,从民众观念、国家法规,到学校教育、公共空间,乃至电子化的大众媒体的影响等诸多方面,都在不同程度上存有影响、制约、甚至抑阻的不利因素,而成为牵制儿童游戏权益发展和保障的现实困局.  相似文献   

15.
学术界目前尚未对儿童游戏概念的界定完全达成一致认识,仅对其自主性、愉悦性、社会性、非功利性等特征取得较为一致看法。目前关于儿童游戏的虚构性特征认识在理论与实践上存在着脱节现象。根据儿童游戏行为与其所处真实情景相符合程度,儿童游戏可以在“虚构”与“真实”之间确定合适位置。可以将广义的儿童游戏定义为真实生活之外的行为,将狭义游戏定义为虚构性程度不同的行为,以有利于教育实践中充分实现不同游戏活动对儿童发展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游戏是儿童的特权,每个儿童的成长都伴随着游戏,游戏在学前儿童的生活和学习中不可或缺。学前儿童的游戏活动与学习活动密不可分,游戏随着学前儿童的兴趣而展开,学前儿童的游戏过程其实就是学习的过程。在游戏中,儿童不仅获得了精神享受,也构建了文化世界。教师只有明白学习活动和游戏活动的内在联结,才可以让儿童得到更好的发展,促进儿童身心健康成长。本文旨在说明儿童游戏和学习的关系,并向教师提出相应的建议和措施指导儿童在游戏中学习。  相似文献   

17.
本文从探讨儿童游戏及创造力出发,着重对儿童游戏中的创造性游戏(又称角色游戏)进行了综合论述,其中涉及到创造性游戏的历史、概念、作用及指导方式等,并对此加以分析.  相似文献   

18.
游戏是儿童生活的重要内容,也是儿童主要的社交方式,它是儿童健康成长不可缺少的伙伴。"跳房子"游戏作为一种传统体育项目,深受儿童的喜爱,是发展儿童综合素质的宝贵资源。但由于种种原因,这些传统游戏濒临失传,这对儿童健康成长极为不利。因此,在推进素质教育的过程中,在校园内积极开展"跳房子"等传统游戏,努力开发传统游戏资源,促进儿童健康成长,应是教育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职责。  相似文献   

19.
儿童游戏·游戏文化·儿童文化——基于文化学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文化学视野下,儿童游戏被看作是一种社会文化现象,是儿童早期社会文化学习的基本途径.儿童游戏文化的核心元素是文化特质,这种文化特质体现于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物质文化与制度文化及精神文化等之中.游戏是儿童生命存在的基本方式,儿童的文化就是游戏的文化,游戏的文化也是儿童文化的集中体现和最佳诠释.  相似文献   

20.
中国古代儿童游戏今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游戏是进行儿童教育的基本手段,在我国古代漫长的儿童教育中,教育者们已初步认识到游戏对促进儿童体、智、德等方面全面发展的重要作用;在实践中,无论是民间还是宫廷,更是创造出了种类齐全、花样繁多的游戏活动,这无疑是我们的一份宝贵遗产。充分认识与科学对待我国古代儿童游戏的价值,对发展和完善我国当代儿童游戏理论与实践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