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刻字纪事,始于“三代"。殷人多用甲骨契刻,周人多铭刻青铜器,他们给我们留下了宝贵的文化遗产和美的艺术造型。石上刻字纪事在战国初年已有,但保存下来的却很少。刻石记功德始于秦,汉代大为流行,始见石碑之称。铭刻金石的目的是希望流芳千古,以示后代,故自秦刻石以后,各代皆因袭。  相似文献   

2.
"互见法"是司马迁在创作<史记>时所创造的一种叙事方法.从艺术视角观照.司马迁在运用"互见法"的过程中,又创造性地使"互见"内容的双方或多方形成省略艺术、虚实艺术、详略艺术、互补艺术、存疑艺术等多种艺术形式,在坚持历史叙事"实录"性精神和确保历史事实真实性原则的基础上,又使<史记>篇章简洁,结构艺术性强.  相似文献   

3.
侯阳 《理论界》2009,(7):134-135
肌理是现代绘画创作中的重要表现语言,在追求艺术个性和现代精神特征的艺术功能方面发挥着巨大作用.本文从艺术创造的基本研究规律出发,结合版画艺术的内涵,分析列举版画创作中肌理研究与运用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肌理语言正确运用的原则,为肌理在版画创作中的合理运用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相似文献   

4.
生存的探索与艺术的选择──论无名氏与徐讦的小说创作宋剑华无名氏与徐牙是四十年代初期中国文坛上的两位引人注目的现代派小说作家(与新感觉派小说相区别而言),虽然他们的身世经历不尽相同,但是共同的志向使他们在创作倾向及审美趣味诸方面形成了许多相似之处,如刻...  相似文献   

5.
笔者借鉴传统中国画中的绘画艺术,通过体会中国画独特的艺术关感,从中国画的“意象”、“题款钤印”、“虚实”三方面来拓展版式设计的思路,旨在将中国画的视觉语言巧妙地运用于版式设计的创作之中,提高版面设计的艺术性和趣味性,创造出更加优秀的版式设计作品。  相似文献   

6.
艺术“空白”是当代电视创作中的一种审美现象,是编剧、导演在创作过程中为增强表达效果,体现作品的艺术性以及思想性而通常采用的一种表现手法。本文就电视是一种讲究“空白”的艺术以及“空白美”在电视艺术中的表现形式做一阐释,进而分析“空白”在电视艺术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刘艳 《理论界》2005,(12):185-185,F0003
在莎士比亚的戏剧创作生涯中,同喜剧、悲剧等艺术成就相比,他的历史剧常常被忽略。本文从分析莎士比亚历史剧创作的艺术成就入手,探索了莎翁对写作历史剧基本原则的新的创见。  相似文献   

8.
田校瑀 《理论界》2010,(12):130-131
戏剧创作的根本在于创造出灵活鲜明的人物形象。而这对于现代戏剧的先锋娱乐超前的创作来说这个原则也是适用的,而作为戏剧的整体来说,现代戏剧中除了迎合现代观众的审美品位之外,它还具有自身的特点,而在传统与现代的结合中,谋出新的路子,寻求新的艺术视听,尽早地归结到现代戏剧的本质中,成为了现代戏剧人所要思考的问题。  相似文献   

9.
蔡觉敏 《云梦学刊》2005,26(4):42-45
屈子文学有相当高的艺术性,这种艺术性与楚艺术的滋养是分不开的,这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楚艺术品的创作技巧影响到屈原的艺术手法,屈原的作品和楚艺术品一样,表现出具有装饰美、色彩美、曲线美及具象和抽象相结合的特点。二是楚艺术的精神影响到屈原,其生命力量影响了屈原作品的精神格调,使屈作表现出昂扬的生命力;其创新精神影响了屈原的创作,屈原也善于立足于楚艺术的基础上进行再创造。  相似文献   

10.
鲁迅是一位伟大的讽刺艺术大师。他创造性地把传统的和外来的讽刺艺术熔于一炉,又以新的探索和发现,丰富和发展了我国现代的讽刺艺术。他不仅提出了讽刺艺术一系列的美学原则,形成了他的讽刺艺术美学观,而且又创作了众多不朽的讽刺作品,在现代讽刺文学的发展史上,开拓了一条崭新的道路。  相似文献   

11.
毛泽东对中国诗歌运动尤其是对当代中华诗词的重大贡献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一是其诗词创作的思想与艺术水平达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以此向世人展示了中华诗词难以替代的艺术魅力和至今不衰的强大生命力;二是开创和确立了一代思想性与艺术性相结合,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相结合,典雅与通俗相结合,以豪放为主而又不废婉约的新的当代中华诗词之风;三是他在长期的学习、研究古今中外诗歌与长期从事诗词创作的过程中,在以领袖和诗人的身份指导中国革命文艺运动的过程中,深刻揭示了当代中华诗歌创作的一系列基本规律,指出了中国诗歌运动尤其是当代中华诗词改革和发展的方向。  相似文献   

12.
陈和西 《云梦学刊》2001,22(2):74-75
在艺术发展的道路上,西方现代艺术总是以"新"前卫"的艺术观念和风格样式代表着国际潮流影响着我国,不断减弱和同化我们的民族艺术.因此,要走出西方艺术的阴影,我们的艺术家就应该自觉地坚持民族的艺术特色,艺术只有走民族化发展道路,前途才会光明.  相似文献   

13.
刘宇凡  刘建辉 《河北学刊》2012,32(4):101-104
经过长期探索和反复锤炼,贾平凹在艺术创作上形成了鲜明的个人风格,显示出独特的艺术魅力,以写实为主调的艺术追求则构成其内在的发展动因.这种艺术追求符应于他的以乡土为根柢的精神皈依,易于形成为人称道的民族风格和中国做派,但在应对现代性追问时显得乏力,在实现中国当代文学的文化建构功能方面也存在一定的困难.  相似文献   

14.
目前,我国将电脑艺术设计广泛地应用于各个艺术设计领域,从工业设计、平面设计、建筑设计、室内设计到影视动画、电脑游戏……等等。由此可见电脑艺术设计专业市场前景甚好。电脑艺术设计专业的人才培养和就业已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如何来培养电脑艺术设计人才呢?他们的就业又将是一个什么样的处境呢?因此笔者借鉴许多前辈的优秀经验和观点阐述了对电脑艺术设计人才的培养和就业趋向的一些看法。  相似文献   

15.
艺术的自律与他律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10  
虽然关于“为人生的艺术”和“为艺术而艺术”的争论一直众说纷纭莫衷一是,由此引发的围绕艺术的“自律”与“他律”的争议也是现代诗学的一个没有定论的话题。但由于其中蕴含着对艺术实践的理论定位,理当重新予以讨论。重要的并不是进行二者择一的宣判,而是如何通过对争论的梳理来进一步认识艺术文化的人文本色。  相似文献   

16.
现代汉诗与民生问题之间具有一种密切的关联。长期以来,诗人在抒写民生主题时都采取一种居高临下的抒情姿态,因而影响了诗歌的艺术效果。直到晚近的诗歌,由于诗人调整了自身的姿态,变高高在上的俯视为一种切身介入,民生主题的表现得到有力的提升,从而丰富了现代汉诗的艺术探索。  相似文献   

17.
国产动漫在“中国学派”时期坚持走民族化的道路,秉承民间文学传统,借鉴民族艺术形式,凸显民俗文化底蕴。蕴藉传统文化精神,无论是表面艺术形式还是深层次的内容,都达到了相当的艺术高度.赢得了世界赞誉。这对当下陷入困境的国产动漫的艺术创作和发展创新有着深刻启示:在全球化语境下,内外交困的国产动漫如何才能弘扬民族传统.提升文化内涵,打造文化品牌,形成文化产业,实现经济效益,维护文化安全,从而在全球动漫竞争乃至大国较量之中立于不败之地?国产动漫应该技术与艺术融合,民族化与国际化并重,经济效益与文化效益兼顾,以民族化为根基,以现代化和国际化为两翼,以产业化和人文化为旨归,如此才能摆脱困境,自立于世界动漫艺术之林。  相似文献   

18.
李新亮 《兰州学刊》2010,(10):146-149
现代小说与传统小说的重大区别是更加关注小说形式的探索。借鉴其他艺术门类的手法成为现代小说形式实验的重要手段。音乐作为与文学相邻的艺术形式,这就给小说与音乐的联姻提供了很好的理论支持。现代小说主要通过借鉴音乐节奏、音乐曲式和音乐旋律来实现小说文本的音乐性,具体地说,音乐节奏体现在小说语言的声音层面,音乐曲式体现在小说的结构安排上,音乐旋律则主要体现在小说的意境营造上。现代小说的音乐性是小说文体形式的一次重要变革,它扭转了长期以来小说作为散文体仅注重文学语言的语义层面而轻视语音层面的创作实践,丰富了小说语言的艺术表现力。  相似文献   

19.
略论五四时期的写意小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季桂起 《齐鲁学刊》2001,1(5):123-126
五四时期的写意小说是体现着中国现代小说诗化革新倾向的另一种小说体式。写意小说以意绪或情趣为内容表现的核心,以写意为其独特的美学追求,在现代小说中显示出别具一格的特色。从体式类型上看,写意小说最突出的特征是其叙事内容的诗化倾向和描写方式的写意性。写意小说在五四时期的出现,显示出现代小说艺术素质的改变和小说审美意识、文体意识的解放。  相似文献   

20.
杨景龙 《河北学刊》2007,27(5):110-113
中国新诗目前存在的最大问题是诗体建设的形式问题,新诗作者普遍滥用自由,导致新诗文本的浅白、啰唆和枝蔓芜杂。因此,新诗作者应有意识地向中国古典诗歌学习,强化形式意识,注重新诗诗体建设,从而有效地提高新诗的整体艺术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