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江平教授是当代中国具有重要影响力的法学家之一,关注国家改革命运与法治进程,坚持市场经济、权利本位与依法治国,是他长期以来的标志性学术观点和基本定位。中国的改革已经持续了36年,当初改革的受益者逐渐步入"暮年","继承与接班人问题"也再一次困扰执政者如何选择未来的制度建构,于是人们再一次讨论政府与市场、再一次讨论政府与企业、再一次讨论改革与法治的关系。为了让读者能够进一步理解江平教授对上述问题的核心思想和见解,尤其是近年来他关于改革瓶颈与法治出路的思想观点,近日,云南大学法学院赵忠龙博士受本刊杨文德编辑的委托,在北京对江平教授进行了深度访谈。在访谈中,江平教授回顾了自己与中国法制进程的点滴故事,分析了当代中国改革的瓶颈,对改革与法治的关系、对中国改革开放的前景提出了自己独到的看法。"法治精神"、"权利本位"、"爱国情怀"是理解江平教授学术志业和基本思想的一根主线。  相似文献   

2.
名家访谈久久为功持之以恒——中山大学博士生导师卢瑞华教授访谈卢瑞华黄友松(1.3)比较法学与当代中国法制——中国法学会比较法研究会名誉会长江平教授访谈宋志国廖柏明江平(2.3)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亟待解决的问题——湘潭大学哲学系博士生导师王向清教授访谈王向清邓祝仁(3.3)我们为什么要读“《十三经》”——四川大学博士生导师曹顺庆教授访谈曹顺庆张金梅(4.3)黑社会性质组织治理呼唤理性研究——华东政法学院博士生导师邱格屏教授访谈邱格屏黄晓伟(5.3)进一步深化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基本问题的研究——东北师范大学当代中国马克思主…  相似文献   

3.
江平,1930年11月出生,陕西商县人。著名的法学家,中国政法大学终身教授、民商法专业博士研究生导师,国务院批准的有突出贡献、享受  相似文献   

4.
江平,1930年12月28日出生于大连,祖籍浙江省宁波市。现任中国政法大学终身教授、民商法博士研究生导师。曾任北京政法学院(中国政法大学前身)副院长、中国政法大学副校长、校长;全国人大代表、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全国人大法律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法学会副会长,中国比较法研究会会长。年届八旬的江平先生一直是深受学界敬重的知识分子。他坚持为中国的法治化进程鼓与呼,以极大的热情关注着当代中国的现实问题。他秉持知识分子的良知和勇气,每每在重要关头为私权呐喊,被称为中国"法学界的良心",其标志性名言"只向真理低头",已成为其人生的真实写照。日前,江平先生接受了本刊特约记者张弘的专访。  相似文献   

5.
张弘(新京报文化副刊部记者):最近读到你的新书<我所能做的是呐喊>,这个书名是否与你过去所受挫折太多有关? 江平(中国政法大学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其实,这本书根本不是我主动提出来要出版的,是法律出版社想搞一个法学家讲演集.  相似文献   

6.
承蒙陈夏红先生惠寄他所整理的江平先生的《沉浮与枯荣——八十自述》(江平自述,陈夏红整理,法律出版社2010年9月版)一书,一段时间以来,我把大部分精力用在了细读该书以及相关文献方面。循着江平先生的历史足迹,力求走进他那深邃而复杂的心灵。  相似文献   

7.
2006年4月22~23日,由中国政法大学举办的“中国与世界:公司法改革国际峰会”在京隆重召开。全国人大法工委副主任安建、国务院法制办副主任张穹、最高人民法院副院长奚晓明、中国法学会副会长孙在雍、英国伦敦政治经济学院教授保罗&#183;戴维斯(Paul Davies)、中国政法大学校长徐显明、终身教授江平先生、校长助理兼民商经济法学院院长王卫国教授先后在开幕式上致辞。来自十几个国家及国内商法学界、公司法学界的数十位专家学者及最高法院、证券监管机构等相关部门领导出席了会议。  相似文献   

8.
刘桂明(中国青少年犯罪预防中心秘书长,报告会主持人):首先请三位教授从不同的角度谈一谈《物权法》的立法背景.也就是上午江平教授没有讲完的话题。立法的背景,这是第一个环节;第二个环节谈谈“关于土地问题”;第三个环节谈论更多的是跟城里人有关的“业主问题”;第四个环节是有关问题的解答。  相似文献   

9.
刘桂明(中国青少年犯罪预防中心秘书长,报告会主持人):首先请三位教授从不同的角度谈一谈<物权法>的立法背景,也就是上午江平教授没有讲完的话题.立法的背景,这是第一个环节;第二个环节谈谈"关于土地问题";第三个环节谈论更多的是跟城里人有关的"业主问题";第四个环节是有关问题的解答.  相似文献   

10.
刘桂明(中国青少年犯罪预防中心秘书长,报告会主持人):首先请三位教授从不同的角度谈一谈《物权法》的立法背景,也就是上午江平教授没有讲完的话题。立法的背景,这是第一个环节;第二个环节谈谈"关于土地问题";第三个环节谈论更多的是跟城里人有关的"业主问题";第四个环节是有关问题的解答。  相似文献   

11.
本期话语     
本期是本刊今年改版后的第二期。每编完一期杂志,总是有说不完的感慨想跟朋友们交流,但往往又不知道从哪里说起。编刊物,很累,很烦,但苦中也有乐趣,其中最大的好处就是先睹为快,遇上高人新作妙论,那种阅读上的快感与精神上的美餐,即非外人所能道也。因此总是有一种冲动,就是把这些精神上的享受与大家分享。比如改版后第一期的陈平原教授的《大学精神与大学的功用》、阎步克教授的《历史这门学问》和贺卫方教授的《江平先生的道德文章》,所论主题各异,但无不脍炙人口、发人深省。绝非偶然的是,三位作者都是燕园名师。尤其是平原、卫方两位教…  相似文献   

12.
尊敬的江平老师、王家福老师、夏勇所长、陈盨副所长,女士们、先生们:能在这样一个仪式上致辞,我感到非常荣幸。在这里我有多重的身份,但最重要的身份是江平老师的学生。作为学生,我们都应为自己的老师在74岁的时候被聘任为法学研究所的荣誉研究员表示由衷的祝贺,想跟江老师说:  相似文献   

13.
尊敬的江平老师、王家福老师、夏勇所长、陈甦副所长,女士们、先生们: 能在这样一个仪式上致辞,我感到非常荣幸.在这里我有多重的身份,但最重要的身份是江平老师的学生.作为学生,我们都应为自己的老师在74岁的时候被聘任为法学研究所的荣誉研究员表示由衷的祝贺,想跟江老师说:祝福您!  相似文献   

14.
2009年是我国著名法学家江平先生八十华诞,国栋老弟嘱我写篇贺寿文章,理由是我进中国政法大学后,与江老师多有接触;不久前厦门大学出  相似文献   

15.
作为向澳门顺利回归祖国怀抱的献礼,由我国著名法学家江平教授作序,青年学者任万兴撰写的《澳门基本法与实体法论》已由中国民主法制出版社奉献于读者面前。作者以严谨的治学态度,通过4篇共计40万字,对澳门基本法、民事法律、商事法律、刑事法律进行了全面而细致的介绍与阐释,并构筑了本书独特的体系与架构。通观全书,作者立意于学习、研究和汲取。通过对澳门基本法与实体法的介绍与阐释,会使读者对澳门现行法律制度的特点、尤其是大陆法系的特点有更加深刻的认识,当今世界法制的趋同和交融是法律宏观运动轨道的终极,因此“拿来…  相似文献   

16.
杨年保 《云梦学刊》2010,(6):104-104
《沉浮与枯茶:八十自述》(江平口述,陈夏红整理)于2010年9月由法律出版社出版。全书共分五卷:第一卷,似水流年;第二卷,廿载逆境;第三卷,我的教与学;第四卷,大立法时代;第五卷,  相似文献   

17.
江平,法学家,中国政法大学终身教授、博士生导师。祖籍浙江宁波,1930年12月生。1948年考入燕京大学新闻系。1949年因加入反抗当时政权的民主青年同盟而辍学。同年,北平解放,参加北平市团委筹委会的工作。1951年8月,入选为新中国首批留苏学生,进入莫斯科大学学习法律。1956年底回国任教于北京政法学院。1957年遭政治迫害,直到1978年才得以平反,恢复教职。历任中国政法大学校长、七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七届全国人大法律委员会副主任、中国法学会副会长、《中国大百科全书·法学卷》“民法卷”主编和《中国大百科全书·法学卷》修订版主编等…  相似文献   

18.
江平在《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2005年第4期上从传统意义上国家与社会的关系入手分析认为,从马克思主义基本的国家观来说,国家本身是一个暴力工具,组织经济并不是国家的权力,随着理论的发展,现在认为国家具备一定的组织经济  相似文献   

19.
简论社会主义公有制问题□郑江平什么是所有制?马克思主义认为,所有制作为表现经济关系的范畴,体现的是经济上的占有关系和人与人之间的生产关系。每个社会中的生产关系都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即人们在生产、交换、分配、消费诸方面的经济关系体系。因此,所有制即是生...  相似文献   

20.
2007年10月20日上午,"首届高校学术期刊发展论坛暨《中国政法大学学报》首发式"在京隆重举行。王元化、刘绪贻、叶秀山、江平、陈光中、张晋藩等学界泰斗题词祝贺。教育部社科司出版处处长田敬诚、中国政法大学校长徐显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