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呼吸是歌唱的基础和保障,发声是声音的创造过程,共鸣是声音的美化强化剂,语言是歌唱的内容。四者缺一不可,互为表里,成为歌唱的基本要素,只有掌握运用好了它们的规律和特点,才能唱出优美动听的歌声。本文系统地阐述了美声歌唱的四个基本要素的重要作用及运用方法。  相似文献   

2.
气是生命之源,气功是人的呼吸在人的意念中的调解。呼吸是歌唱的动力,没有正确的呼吸,就没有正确的歌唱。歌唱中呼吸气息调节与气功中对气的理解有许多相近之处,在声乐教学中引入气功理论和方法,有助于拓展教学思路,有助于学生理解和掌握歌唱的方法与技巧。  相似文献   

3.
赖游 《南方论刊》2009,(10):92-93
歌唱是人们用来抒发、表达和交流情感的一种形式,是人的灵感和动作共同作用的结果。情感是歌唱艺术的灵魂,歌唱时只有做到了声情并茂,才能发挥出作品的全部艺术感染力,更完美地表现情感。  相似文献   

4.
张静秋 《天府新论》2004,(Z2):325-326
歌唱艺术是一门音乐表演艺术,歌唱是由感而发,深刻的理解和领会声乐作品的情感和内涵,是演唱中投入感情的基础.  相似文献   

5.
李凤莲 《兰州学刊》2003,(5):183-184
在复杂的歌唱感觉问题中 ,不论歌唱感觉的具体形式和实际内涵发生什么样的变化 ,歌唱感觉问题始终都是与歌唱心理问题紧紧结合在一起的。在实际歌唱实践中 ,它们不仅相互依存、相互支持、相互协作、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相互作用 ,同时也始终在相互制约和相互限制 ,有时甚至还会相互干扰和相互抗衡。因此 ,正确妥善地处理好二者之间的相互关系是非常重要的 ,所有歌唱活动的积极参与者都必须对此引起足够的重视  相似文献   

6.
贺杨 《理论界》2003,(1):107-107
什么是歌唱心理?用最浅显的话说就是对歌唱的想法。想法正确歌唱状态就好,学习进展就快。想法不当,心理状态不好,学习就要受到影响。初学声乐的人有两大敌人摆在面前即体质和精神,体质的敌人就是歌唱时肌肉高度紧张;精神的敌人是指歌唱时的恐惧的心理和缺乏自信心。当然,二者是互为联系的。因为恐惧,使得歌唱时失去控制能力,造成肌体僵硬,所以只有先解除恐惧心理,体质上的紧张程度才能逐渐减少。恐惧感的由来正是因为对歌唱的想法不正确,害羞、胆怯、丧失信心或失去理智的激动和兴奋等等,都是恐惧的表现。在歌唱中的表现为吸气不深,中途停顿、结巴、忘词或机械地、目无表情地”随便唱”。  相似文献   

7.
气韵美是一切艺术美的核心问题,歌唱艺术的最高境界就是歌唱的气韵美,笔者从“气”和“韵”的因果关系、歌唱气韵美的表现特征、演唱者主体气质的风采神韵,对歌唱气韵美的形成所起的作用等方面,对此问题进行了深人的研究,初步揭示了歌唱气韵美的基本特征和规律。  相似文献   

8.
党劲 《南方论刊》2011,(4):105-106
说话发声是歌唱发声的声音基础。说话发声和歌唱发声的机理是一致的。因此,我们完全可以用说话的发声方法进行歌唱的发声训练。由于说话和唱歌是同一发声原理,我们运用朗诵法和唱诵法来发展歌唱,借助于说话发声的生理功能,无论是从生理学还是从音响学角度来看,都是一种简单、直接有效的声乐训练的方法。  相似文献   

9.
歌唱是音乐和歌词语言文字的相互结合体,歌词语言在歌唱中占有十分重要的位置,歌唱语言的规范化和技能化在歌唱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通过演唱者的咬字吐字的艺术特定化处理和正确科学的发声以及流畅动听的音乐旋律曲调相结合,给听众塑造深刻的音乐形象。演唱者必须充分认识语言的规律和特征.掌握语言在歌唱时的特有规律,做到正确的咬字与吐字,充分发挥语言在艺术中的创造功能与作用,以便演唱时能更好、更完美地表达演唱作品的思想情感内涵。  相似文献   

10.
在中小学的音乐教学中,唱歌教学是最基本的教学内容。歌唱作为人的一种活动实践,它是在人的生理和心理的作用下进行的。心理诸因素对中小学学生的歌唱学习有较大的影响和制约,歌唱时的生理机能状态也需要一定的心理调控。过去的中小学音乐教师往往比较重视音乐知识的传授和歌唱发声技能技巧的训练,而忽视对学生歌唱心理调控能力的培养。本文将歌唱心理的一般知识同中小学的唱歌教学实际相联系,着重论述中小学唱歌教学中几个重要的心理因素,分析这些心理因素对学生歌唱学习的影响和作用,以提高中小学音乐教师唱歌教学的能力。  相似文献   

11.
浅谈声乐演唱的声与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声与情,一向是歌唱中血肉相连的两个部分。发声、咬字、吐字和情感的表达构成歌唱的整体,二者相辅相成,不可分割。"声"是歌唱的基础,"情"是建立在物质"声"的基础之上。通过优美的声音,表现丰富的情感,才能得到自然而舒畅的声音效果,才能有更完美的感情表达。  相似文献   

12.
浅谈歌唱中情感的运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基蓉 《南方论刊》2008,(2):99-100
歌唱艺术是最情绪化、最能触动心灵的艺术。歌唱的"情感"把握是否正确,对声乐的学习及演出的效果都有着重要的影响。"情"是一切艺术之所以感人的根茎。"情感"是歌唱艺术的灵魂。歌唱者必须掌握正确的发声方法及熟练的歌唱技巧;深入理解歌词意韵;全面把握歌曲曲调;融入歌唱者独特的理解与领悟,从灵魂中去诠释歌曲,才能引起观众的共鸣。  相似文献   

13.
李人亮 《北方论丛》2002,(5):119-121
学习声乐演唱与学习乐器演奏相比,在人们意识中存在着很多误区;声乐演唱技巧从外部形态来观察只是一些皮毛,发声器官的内部活动主要是靠人们的听觉去感知它.因此,了解掌握学习歌唱的入门方法和常见的问题,探讨进行嗓音训练的方法,培养自己的歌唱悟性和利用语性采学习歌唱,使自己的声乐演唱达到完美境界,是每一个学习声乐演唱者的目标.  相似文献   

14.
苏高丽 《阴山学刊》2001,14(4):88-90
放松是相对于紧张而言的,由于歌唱姿势不良、多余的运动及声音出来没有立即放松,是形成生理上紧张的主要原因.由于歌唱技巧不成熟、怯场及参加活动过少,是形成心理上紧张的主要原因.只有针对产生各种紧张的原因,找准解决的办法,才能因势利导,在放松中歌唱.  相似文献   

15.
通过对歌唱"内心听觉"理论价值的关注,认识到歌唱"内心听觉"对歌唱活动的调控作用,"内心听觉"对歌唱发声技能形成的调控作用.在此基础上,主张声乐教学的实践重点应该为:构建个体独特的歌唱表现模式.  相似文献   

16.
张景艳 《阴山学刊》2002,15(3):90-92
辩证地分析歌唱教学中,"支持力"与歌唱发声用"气"二者之间相互作用的关系,是正确指导学生把握歌唱技能、技巧的方法问题.  相似文献   

17.
本文提倡在各级各类学校的一些学科教学中,通过恰当地选用与教学内容密切相关的歌曲来帮助教师完成教学任务。对课堂歌曲活动中常常缺乏教师的感染和表率作用,即教师难于开口歌唱现象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和论证,从而得出结论:某些客观因素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教师歌唱技能的发挥,而教师主观认识上的一些偏差是影响教师歌唱教学技能发挥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8.
歌唱心理在声乐教学中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重视学生的歌唱心理活动,注重培养教师的教学心理和学生的学习心理,是声乐教学取得成功的重要手段之一。  相似文献   

19.
歌唱教学是以歌曲为教材,通过歌唱的形式实施音乐教育。《全日制初级中学音乐教育教学大纲》(初审搞,1988年国家教委颁布)中提出:“唱歌是学生进行艺术实践,表现音乐手段,是音乐教学的重要内容。” 中学的歌唱教学活动,要通过教师的指导和启发,引导学生用歌声正确地表达歌曲的思想内容和情感,从而提高音乐文化素养,陶冶情操,启迪智慧,促进身心健康发展。 由于歌唱是直接运用人体发声器官进行音乐艺术实践的音乐学习活动。因此,歌唱能使学生直接体验音乐诸要素──节奏、音高、力度的特点,真切地感受歌曲的意境、情感,从…  相似文献   

20.
符茵 《琼州学院学报》2010,17(3):103-104
本文阐明歌唱心理在歌唱中的重要性,指出影响歌唱心理的重要因素,并提出如何培养良好的歌唱心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