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在太行山区、丹河水畔,传颂着一位儿媳16年如一日侍奉公婆的感人事迹。这位孝敬公婆的好儿媳就是三十多次受到省、市、县(市)嘉奖,被高平市、晋城市妇联评为“三八红旗手”、“十佳好儿媳”、“十佳道德标兵”荣誉称号的高平市政协常委张敏同志。“老人们需要关爱”张敏的家是一个特殊的家庭。她有两个公公、一个婆婆,且三位老人都是七八十岁以上,体弱多病。为便于照顾,十几年来,她一直和三位老人生活在一起。1989年7月,她的亲公公因患脑血栓后遗症,半身不遂,大小便失禁。那时张敏的丈夫经常下乡,不在家,遇到这种情况,…  相似文献   

2.
刘世承 《老友》2014,(9):30-30
正江西省赣县梅林镇光彩社区有一位年过七旬的老人朱盛昤。这位曾在铁道兵部队国防施工中患上Ⅱ期矽肺病的老人,虽然老伴病故多年,但从未感觉到孤独无助。朱老说:"因为我有一个知书达理、勤劳善良的好儿媳——钟玉兰。"  相似文献   

3.
十多年来,城里乡下的熟人都说:“你真有福气,两个儿媳都那么好,不知你是烧下什么高香啦。”每逢这时,我总是乐滋滋地开玩笑说:“我是有福气呀,八八年切了胃,九二年老伴没了,九四年又摔坏了腿,如今成了一个多病孤独的残疾老人了。”嘴里虽这么说,但发自内心的欣慰,使满脸重迭的皱纹里充满甜蜜的感觉。 先说大儿媳桑彩秀,她是1987年来家的。那时我还在县水利局工作,老伴也还健在,儿子成家使我这个完好的家庭锦上添花。儿媳彩秀来家之后不仅活泼温顺,而且手脚勤快,什  相似文献   

4.
耳朵     
巫凉 《社区》2013,(23):23-23
早上在站台上,遇到一位老人,拉着我絮絮地说话:她80岁了,是北京人,年轻的时候在北京上大学,后来参加文工团,被部队的领导看上了。儿子和她一起住,儿媳每周三来看她。老人的逻辑不是很清晰,反复地讲,有时候自己意识到,会抱歉地说一声:“年纪大了,脑子不好用。”有时候,她把我当成一个熟人,看着我的眼睛说:“这样的话,我也只能和你说说啊。”  相似文献   

5.
杜品华老人原住四川省乐山市五通桥区辉山镇。两年前搬到了犍为县跟着她的养子生活,居住在县城内的一个单元楼里。老人的儿子、儿媳在县城做小买卖。记者到他们家时,只有老人和她的小孙女在。当时,杜品华老人正坐在客厅的沙发上梳头,她一边说:“请坐!请坐!”一边把满头的白发拢在后面,用皮圈去扎。没想到皮圈断了掉在地上,记者给她拾起来,她很麻利地将皮圈接好,扎到发髻上。动作娴熟,像一位少妇。老人说,她的眼睛看不见已有4年了。4年前,她不但能下地干活,还经常上山割猪草、拾柴。前年,她还拄着拐杖到辉山镇赶集呢。记者问:“听说你会看病,…  相似文献   

6.
铁成 《新天地》2016,(9):20-21
日前,上海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依法审理了因非法代孕而引发的监护权纠纷案件,并作出终审判决——无血缘关系“抚养母亲”获得孩子监护权. 一触即发的婆媳之争 2014年2月7日,上海一家跨国公司的董事长刘康因急性重症胰腺炎去世.看着哭成泪人的儿媳陈燕,婆婆王一梅泪眼婆娑地告诉儿媳:“你放心吧,我们会和你一起,把孙子孙女培养成人.”但很快两位老人就与儿媳发生了矛盾.  相似文献   

7.
老不离伴     
大儿子、儿媳从国外来信,一定要我和老伴去探亲,而且怕一起去不放心这个家,建议我们轮流去。这可使我们老俩发了愁。不去吧,儿子、儿媳盼着,两人一块去吧,还真放心不下这个家。轮流去,每人半年,那就意味着两人要分开一年多,这对花甲老人来说简直太长了。 老伴说:“我出去,留你一人在家怎么办?”我说:“我把你的大照片放在写字台前,就像你还在我身边一个样。”老伴回敬说:“我是怕你得了‘空巢综合症’,等我半年回来,你又呆又傻的连我也认不出来  相似文献   

8.
今年初,李素萍的父亲去世了,她一料理完父亲的丧事,便马不停蹄地赶到河北省张家口市宣化区西城的“家里”收拾,准备买过年烧的块煤。“便宜点的煤,也得300块钱一吨,最少得买4吨,再加上两位老人的房租,两项支出就得2500元,我还得想办法借或者赊。”她说。  相似文献   

9.
临汾市尧都区贾得乡小贾村,有一位104岁高龄的老人叫刘二女,大家都说老太太能有如此高寿来自方方面面的因素。首先,儿女孝敬功不可没。特别是儿媳巧云伺候老人几十年如一日,老人爱吃什么她就做什么,擀面的薄厚软硬也只有她心中有数。至于平日生活的料理,洗衣叠被,端屎端尿,从不厌烦。当人们问她:“你这样尽心,老奶奶有没有责骂过你?”巧云笑言:“她现在是‘老小孩儿’,谁都得爱护她,让着她,只要她心里痛快,怎么都行。”巧云善待婆婆扬美名,去年被临汾市尧都区评为“十佳敬老好媳妇”。社会上的关爱也使老人心情舒畅。2…  相似文献   

10.
我是一个离休干部,老伴系农村妇女,均已年近七旬。我早年身患高血压、胃炎、胃溃疡、骨质增生等症。老伴也因病动手术两次大出血,身体极度衰弱,并患有萎缩性胄炎、头晕、青光眼等病,常年为疾病所折磨。象我俩这样的病残老人,要是碰上个“气筒子”儿媳,肯定活不了几年就得去见马克思,然而幸运的是我俩娶下个好儿媳,是她对我俩无微不至的关心和体贴,才使我们乐以忘忧,乐以忘疾,乐以忘老地活到现在。  相似文献   

11.
贾云 《社区》2009,(28):28-29
8月26日中午,87岁的缪慧英老人被社区党委书记苏梅英扶到金塘“银龄大厨房”并告诉她说,“今朝大会餐”,原因有二:一是主打菜剔骨鱼头粉皮汤,营养且美味,适合高龄老人;二是岁岁重阳今又近,想听听社区“老顾客”们的意见。缪阿姨是个古戏迷,她一边品着鲜嫩的鳙鱼嘴,一边指着“银龄大厨房”的两位策划人苏梅英、蒋忠文说:“一位何仙姑,一位吕纯阳,你们说咋办就咋办。金塘八位活神仙,把我们这些老弱病残服务得舒舒服服的。”  相似文献   

12.
李墨英今年59岁,是一位普通的退休工人。她孝敬婆母的事迹在小区里被传为佳话。提起她,人们都说:“墨英是打着灯笼都找不到的好儿媳。” 李墨英的婆婆孙谖芳,退休前是天津铁路分局唐山生活供应段的一名会计,儿子叶小东是唐山水电段的工人。孙老太太27岁那年丈夫就离开人世,多年来孤儿寡母艰难度日,幸运的是她后来有了个好儿媳,使她在浓浓的亲情中度过了后半生。  相似文献   

13.
中阳县城内南街,居住着一位离休干部,他叫穆忠义。老穆瘫痪在床已经7年了,但他生活得很好。邻里们都说:“老穆有个好儿媳。”老穆今年82岁。75岁那年,老伴病故,时隔不久,他得了半身不遂,生活不能自理。于是,雇了一个保姆伺候。做了1年多,由于老穆大小便不能自理,人家嫌挣钱少不干了。老穆有四儿四女,孩子们商议后,决定一家一个月接去伺候。轮了1年多,轮到四儿子安生家时,老穆不肯走了。弟兄们商议之后,也认为老四两口子有时间,生活稳定,弟媳李俊平伺候老人最合适。4年时间,俊平待公爹同亲生父亲一样。夏天,她把老人扶到院子里乘凉;冬天,扶着…  相似文献   

14.
在美国,三天两头过节。这不,10月31日才过完鬼节,11月27日又是感恩节。 感恩节是法定公假之一,儿子儿媳不用上班,孙子孙女也用不着上幼儿园,一家人快快乐乐过节多好!一大早,全家人忙开了:整理内务的叠好被子铺好床,家俱擦得一尘不染,房前房后收拾得干干净净;负责采购的不但买回牛奶、面包、肉类、蔬菜、水果,还特别加买了南瓜饼和火鸡;负责做饭的我看到这只八九磅的火鸡心里直发怵,真不知道如何烹饪为好,幸运的是儿媳说:“奶奶,我来,我在美国同学家学习过烤火鸡。”谢天谢地,她这轻轻的一句可帮了我的大忙,免不了心生感激;两个小孙子跟在大人身后跑前跑后,甚是高兴。  相似文献   

15.
她叫杨完仙,是老干部王会政的儿媳,这个普普通通的农村妇女,她的名字在她偏僻的家乡——沁源县官滩乡家喻户晓。 我第一次见到她是在1988年的夏天,那时她跟随丈夫在郭道住,我是她三儿子的班主任。那天我去家访,一推开门,看见沙发上坐着一个年近八旬的老人,双目微闭,悠闲自在,双脚泡在脸盆里,旁边小凳上坐着一位微微发胖的中年妇女,正弯着腰给老人洗脚。她看见我进去很不好意思地和我打招呼,给我让坐,并对我说:“人老人,腿直了,洗脚的事自己干不了。”我随便问了一句:“是你爸爸?”她笑了笑  相似文献   

16.
在河南豫剧的传统剧目中,有许多是涉及孝敬老人题材的,如《墙头记》《两子争父》……在这些剧目中,大都有一个特点——儿媳不孝。《墙头记》中的两个儿媳不孝,老人被推上墙头无人过问;《两子争父》中的儿媳不孝,老人被冻饿昏死在路旁  相似文献   

17.
我家有3个儿媳。十多年来,她们与我们两位老人相处和睦,即使生活中有了矛盾,也都是和颜悦色地说话、争执,过后谁也不计较谁,和好如初。特别是我老伴张新风,性格温和善良、任劳任怨,深得儿媳们的尊敬与爱戴。  相似文献   

18.
为母亲补鞋     
母亲尽管年事已高,可远不是那种朝不虑夕的老人,凡事总要未雨绸缪,从长计议。比如,我不久前回老家探望她时,正赶上老人家脱去冬衣,她拎着那双毡鞋左看右看,说:“鞋后跟磨薄了,鞋帮子也开裂了,得赶在下一个冬天来临前修补好。”母亲是“半解放脚”,市面上卖的鞋子不是大,便是小,总不合脚。所以老人家一辈子只穿家做鞋。视力好时,母亲自己做着穿;后来是姨妈给做着穿。可如今姨妈也卧床不起了,而儿媳、孙女又没有做手工鞋的能耐,于是,母亲穿鞋就成了不大不小的问题。  相似文献   

19.
好儿媳     
陈小丽 《老友》2009,(2):29-29
永丰县古县镇石井下王村有个数十年尽心侍奉伤残婆婆的好儿媳。她叫陈脚英,今年58岁。提起她,村里人个个都会竖起大拇指,特别是那些上了年纪的老人们都说:做她家的老人真幸福!  相似文献   

20.
双孙     
人老了,身体就会出现许多毛病,今天头晕,明天腰痛,不是血压增高,就是胃酸过多……离退休还有两年,我就想着退下来好好地休息休息,在家颐养天年,就算是为了长寿吧。没想到还没退休,自家的事就增加了拖累。儿媳生了孩子,不只是一个,一下子来了俩,都是带“把儿”的。我的老伴是负责计划生育工作的,谁见了都说她政策掌握得好,说我们真是有福气。“有福”,就意味着“麻烦”来了。自从儿媳在医院检查出怀上了双胞胎以后,我们对儿子、媳妇的关照就进入了“实质性”的阶段,也就是说钱要贴了,力要投了,一切都是为了下一代。我们曾经向儿子、女儿宣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