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章月娥 《社区》2010,(21):12-12
在分析“杀童事件”的共性时,前文提示,作案者都是社会底层人物,平均年龄是42岁,他们面临下岗、被淘汰等危险,在巨大的生活压力下采取了极端行为。这也提示我们,在我们关注弱势群体的时候,往往会更关注传统意义上的“老弱”,而事实上中年男性承受着更大的心理压力——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大学生各类极端事件屡见不鲜,对大学生的生活、学习、发展产生了较大的冲击和影响。当前,对大学生心理失衡进行研究并寻求解决的途径有着非常现实的意义。  相似文献   

3.
以唐骏“学历门”事件为例,分别从网络舆论形成的心理场、网络舆论背后的心理失衡与媒介表达、网络舆论中网民的媒介期望与心理均衡三个方面论述了网络舆论形成的心理机制。在网络舆论形成的心理场中,网民由社会事件引起心理失衡,到寻求网络媒介的舆论表达,再到心理均衡,是网络舆论形成的重要心理动因。  相似文献   

4.
就业视角下的大学生极端心理危机事件预防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当前,部分大学生在激烈的就业竞争和巨大的就业压力下易产生严重的心理失衡,为预防由此引发的极端心理危机事件,首先要分析原因,然后采取针对性预防措施。主要原因包括社会就业环境的影响、家庭高期望值的压力、学校就业工作的失位,以及个体自身心理因素等,针对上述问题,社会要为大学生营造良好的就业环境,学校要给大学生提供坚强的就业支撑,大学生自身要注意培养成熟的就业心理。  相似文献   

5.
赵杰昌 《社区》2010,(21):16-17
校园惨案频发,人们在强烈谴责犯罪嫌疑人穷凶极恶的暴行的同时,应注意到这些事件的背后往往是由于犯罪嫌疑人经过长期的心态扭曲.心理不健康造成的,而这些犯罪嫌疑人一开始都是人们常说的“失意者”。那么,付不起高额费用的普通居民上哪里得到心理疏导、心理抚慰呢?而我们身边的“心理咨询”真的能帮助我们渡过“心苦”吗?  相似文献   

6.
以唐骏"学历门"事件为例,分别从网络舆论形成的心理场、网络舆论背后的心理失衡与媒介表达、网络舆论中网民的媒介期望与心理均衡三个方面论述了网络舆论形成的心理机制。在网络舆论形成的心理场中,网民由社会事件引起心理失衡,到寻求网络媒介的舆论表达,再到心理均衡,是网络舆论形成的重要心理动因。  相似文献   

7.
目前,我国高校危机中大学生的心理失衡状况已非常严峻,如何消解和调适高校危机事件所带来的心理创伤,成为新时期的新情况.大学生危机心理失衡有调适的理念上存在缺失、调适的载体存在缺位、高校、家庭以及社会对大学生心理失衡行为存在忽视等原因.高校要从加强危机管理机制的建设等方面完善危机大学生心理行为调适.  相似文献   

8.
心理平衡是一种心理状态,也是一种调节过程;是健康的基石,也是一种健康的生活方式.现代社会生活节奏过快,竞争日益激烈,工作压力过大,由于天灾人祸、社会不公、生活事件等无法逃避的现实和个体认知偏差、错误比较、适应不良的主观因素,使许多人陷入心理失衡的沼泽.心理平衡是一种动态过程,只要辩证看待问题,变换思维角度,培养乐观心态,提高承受能力,应用防御机制,放慢生活节奏,即可恢复失衡的天平,提高生活品位和质量,增加入的主观幸福感.  相似文献   

9.
为了找出隐藏在抄袭行为背后的心理动因,对社会上比较典型的抄袭事件进行了探讨和分析。分析结果表明,利益驱动下的心态失衡,心存侥幸而产生的投机心理,业绩主义引致下的自我膨胀是产生抄袭行为并使其蔓延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0.
心中的界限     
主题点评 当今时代,人们在追求自己的人生目标中,非常欣赏这样一句话:“一切皆有可能”。其实,这句话并没有错。但是有些人尤其一些心态浮躁的血性青年,喜欢片面理解它,并由此生发出“永不言败”、“永不言弃”之类的豪言壮语。应该肯定,这种在困难面前不妥协、不服输的精神是可嘉的。在人类的历史长河中,确实有这种怀大志以百折不回的精神取得了最后的成功。同时我们不能不看到,那些徒有勇气、幻想,而主观上严重脱离实际的盲干家,大多还是折戟沉沙,结局惨不忍睹。所以,我时常劝告一些年轻的朋友,既不能在困难面前裹足不前,也不能不顾主客观条件而一意孤行、蛮干到底。只有理智清醒地面对人生的挑战,永远保持积极向上、宠辱不惊、坦然面对人生得失的良好心态,才能使自己永远立于不败之地,才不致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第一段]  相似文献   

11.
在目前已经发表的关于毛泽东的所有传记性研究论著中,白鲁恂的《作为领袖的毛泽东》,无疑应该是特别值得注意的一本。该书为走近历史伟人毛泽东的心理世界,作了一次最重要、“最典型”,甚至也是迄今为止最成功的尝试。尽管由于知识背景、政治立场等原因,白鲁恂只是“走近”,而没有真正“走进”毛泽东的心理世界,但对我们全面理解毛泽东而言,这一尝试即便今天也仍然具有相当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2.
乔芙 《社区》2010,(15):46-46
人体的每个器官都有自己的特定功能,与我们的意识和心理都有严格的特定联系。当我们的心理失衡时,特定的器官也会不正常,从而导致某种疾病。要想痊愈,除了遵医嘱治疗外,还要调整好自己的心绪。从这个意义上说,我们的健康在我们自己的掌握之中!现在我们来—起看一下几种常见疾病与心理陛格因素的相互关系:  相似文献   

13.
当今高校由心理问题引发的大学生自杀事件越来越多,来自学习、就业、情感等方面的压力出现是这些现象的诱因。在分析大学生心理失衡原因的基础上,提出了在高校中建立一种较完善的心理危机应对机制,通过社会、学校及个人的共同努力来减少和杜绝大学生自杀事件的发生。  相似文献   

14.
“9·11”事件的根源在于现代性本身,其实质是;在全球化进程中,两种极端文化价值普遍主义之间的严重对抗,面对全球化趋势和世界的多元文化共处这个事实,走出“9·11”事件所反映的人类面临的困境,全球联邦的构想有着特别的价值。当务之急是,加强各民族国家,各文明,宗教之间的平等交往与对话,努力推进现代文化及其制度的创新,最大程度地实现社会公正和全球公正。  相似文献   

15.
《社区》2008,(16):52-53
一.什么是心理创伤 专家提示 “心理创伤”指经历重大灾害时所受到的严重伤害。 要领这种伤害可能是身体方面的,也可能是心理方面的,而身体上的创伤亦会带来心灵上的震惊。这些不幸事件并非经常发生,而一旦遇到,任何人都会感到非常困扰。这些事件通常对个人或亲友的性命财产构成严重威胁或损害;  相似文献   

16.
随着科技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语言被赋予了丰富多彩的内涵。一般来说,代表、捐献都是正常的物理事件,在现代社会中,是一种正常的语言现象。但很多语言使用者在这类词的前面加个“被”字形成新型句式来描述自己的一种心理状态。基于对“心智哲学”中“属性二元论”的理解,试图对特殊“被”字结构的心智运作规律进行分析。并在心理“随附性”的基础上,探寻新型“被”字结构体现的深层语言规律。  相似文献   

17.
张悦然作为第三届“新概念”作文大赛A组一等奖的获得者与不少“新概念状元”一样成为了诸多媒体、书商、读者的强烈关注对象,她创作的作品数量之多,速度之快在“80后”作家群中也是首屈一指的,本文主要论述了她作品所体现出来的极端、酷冷的写作特点,并结合她的作品进行了具体分析。  相似文献   

18.
《李有才板话》:“功利”心理的隐性批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有才板话》深层的意义是对农民精神状态中极端“功利”心理的隐性批判。“功利”心理阻碍了农民人格完整的形成和农民的彻底的翻身解放,是农村基层政权组织严重不纯的生成条件和生存的土壤。  相似文献   

19.
影响新疆社会稳定的因素是一个复合体,危害新疆社会稳定的最主要因素是宗教极端思想的蔓延与传播,这是宗教极端势力产生的根源及本质,其宗教极端思想传播渠道包括借助媒体传播、假借宗教名义传播、借助校园开展渗透、以威副利诱方式传播等四种;其外显特征一是频繁制造暴恐案件并声称对事件负责以显示其现实存在,二是极力营造泛清真化氛围,三是在各重要节日、活动节点制造影响,四是歪曲社会治安事件,制造民族冲突,五是境内外勾连,利用国际舆论歪曲现实,六是制造暴恐活动不针对特定民族,七是宗教极端思想渗透形式多样。对此,应正视新疆的分裂与反分裂历史根源,建立打击宗教极端现象的法律支持体系,引导民众正确认识民族间的层次性差别,大力培养与时俱进的基层宗教人员。  相似文献   

20.
毋庸置疑,目前的生态建设更多的是政府行为,生态保护力度呈现出从上到下的递减趋势,在贫穷落后地区更是如此。如何将政府行为变为社会各界的自觉行为,这是生态建设“长治久安”的必要社会基础。贫穷落后与生态环境恶化往往呈现出互为因果式的恶性循环,这是导致西部广大地区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举步为艰的关键所在。现在有的地方出现了“两个极端”现象──从过去只重视发展而不重视生态环境的极端,走向只重视生态环境而轻视地方群众生存和发展的极端。任何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的政策措施,如果不与当地的经济发展和脱贫致富相协调一致,如果不坚持人本主义的基本原则,都是不可能长久的,有时甚至可能激化矛盾,造成地方或区域的社会问题。这是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中应该引起高度重视的问题,在西部贫穷落后的民族地区尤其应该如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