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中国经济:真的会"崩溃"吗? 主持人:前一段时间,西方一些国家对中国经济颇为"关注",一位名叫罗斯基的美国教授发表了<中国GDP(国内生产总值)统计发生了什么>一文,对中国GDP统计数字产生了怀疑,而后有一个华裔的美国人章家敦出了一本书叫<中国即将崩溃>,他预测说,在未来5年内中国经济将彻底崩溃,这是继西方的中国、威胁论之后的180度大转弯,中国经济真的是像他们所说的那样吗?  相似文献   

2.
中国全国人大常委会原副委员长成思危近日在美国旧金山出席他的英文著作《美国金融危机:分析和启示》发行活动时表示,唯有投资教育才能保证中国的未来。成思危表示,现在国际社会对中国发展有两种理论,一是“中国崩溃论”,认为中国早晚都要崩溃。二是“捧中国论”,夸大中国的发展成果。“二者部不客观全面。中国实际上还是一个发展中国家,我们还有很长路要走。”成思危说。  相似文献   

3.
今年5月10日出版的英国《金融时报》曾刊发一篇题为《中国放弃“绿色GDP”计划》的文章,我国官方在最短的时间做出了反应,否认了该报道的说法。但据《新京报》12月10日报道援引发布中国第一份绿色GDP核算研究报告的绿色GDP课题研究小组在12月9日“2006绿色中国年度人物”颁奖现场发表获奖感言时透露,绿色GDP没有获得地方政府普遍支持,已有不少省份提出要求退出核算试点(去年环保总局和国家统计局在10个省市启动绿色GDP试点)。  相似文献   

4.
从“崩溃论”到“威胁论”。一拨又一拨的国外经济界人士对中国经济现状的评判和分析“看走了眼色”。于是,又一轮对中国经济的点评开始了,不过,已经从对现实的“指点”变成了对未来的“预言”——[编者按]  相似文献   

5.
广东出版界最近推出了一套“影响新中国经济建设的10本经济学著作”。它们是:王亚南《中国经济原论》,马寅初《新人口论》,薛暮桥《中国社会主义经济问题研究》,厉以宁《非均衡的中国经济》,卓炯《论社会主义商品经济》,孙冶  相似文献   

6.
编者按:不久前英国《经济学家》杂志发表了以“下一次会是中国吗?”为题的一组文章,认为中国的国有企业问题、国有银行的果坏帐问题,以及日益增长的大规模失业有可能引起经济崩溃。本刊编译和转载这组文章以供读者参考,但并不意味着我们同意文中的观点。文中的注释系...  相似文献   

7.
正科技创新是推进一国经济发展的动力和源泉。创新型国家科技创新对经济增长的作用非常明显,美国、德国的科技创新对GDP的贡献率高达80%,而我国不足40%(庞瑞芝、范玉、李扬:《中国科技创新支撑经济发展了吗?》,《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14年第10期)。要加快我国创新型国家建设,需要提升科技创新能力,改变我国产品制造处于全球价值链低端的现状,生产科技含量高的产品,改变我国经济发展模式,实现从传统  相似文献   

8.
美国人眼中的“大中华”王缉思,朱文莉“大中华”的含义80年代后期,《经济学家》、《商业周刊》等酉方报刊开始用“大中华”一词来表示中国大陆、台湾、香港、澳门间扩大了的经济联系和政治统一的前景。美国人最早公开讨论“大中华”概念,是在1990年3月美中关系...  相似文献   

9.
《科学咨询》2002,(15):30-31
"中国崩溃论"始作俑者 主要观点: 美国匹兹堡大学经济学和历史学教授托马斯·罗斯基在2 000年的一项研究认为,中国政府的统计数据夸大了最近几年的经济增长,其中,1998年的实际增长率最多只有2.2%,而不是官方公布的7.8%.罗斯基提出了一系列论据,最主要的一条是,如果统计数字真实,那么1998-2000年三年间中国的GDP累计增长24.7%,但与此同时,能源消费却下降12.8%,这意味着单位能耗下降30%,这是不可能的.  相似文献   

10.
黎冲森 《经理人》2010,(10):88-89
当中国读者看到书名《当中国统治世界》时,可能既憧憬,又诧异。在西方世界一会儿“中国崩溃论”、一会儿“中国威胁论”甚嚣的氛围下,中国怎么可能统治世界呢。  相似文献   

11.
趋势     
世行预测:2008年中国GDP增长9.6%世界银行发布的《中国经济季报》预测2008年中国(不含港澳台地区,下同)国内生产总值(GDP)增速将会实现9.6%的稳定增长。报告指  相似文献   

12.
中国社科院经济学部12月5日发布《经济蓝皮书:2013年中国经济形势分析与预测》,预计2012年GDP增速7.7%左右,比上年回落1.6个百分点;2013年GDP增速8.2%左右,高于今年水平。蓝皮书课题组表示,对明年中国经济走势只是谨慎乐观。课题组提醒,我国政府需对2013年国际经济及中国经济可能面临的下行风  相似文献   

13.
国际焦点     
美国确认中国不存在“汇率操纵” 美国财政部近日公布了针对主要贸易对象的《国际经济和汇率政策报告》,报告认为包括中国在内的美国主要贸易伙伴并未操纵货币汇率以获取不公平贸易优势。根据美国《1988年综合贸易与竞争力法案》的要求,美国财政部每半年要向国会提交一次有关主要贸易伙伴的《国际经济和汇率政策报告》,涉及中国、日本、韩国、欧元区、英国、巴西、加拿大等经济体。  相似文献   

14.
《领导决策信息》2011,(31):26-26
近日,首份关注中国GDP发展质量的报告——《中国科学发展报告2011》由中国科学院编纂完成并对外发布。这是我国首次就各地区GDP的质量进行排名。中科院表示创建“GDP质量指数”的主要目的就是将现行GDP“单一追求数量属性”改造成“数量质量综合度量”的评判工具。  相似文献   

15.
<正> 自1978年实行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尤其是进入20世纪90年代,中国经济以年均约10%的高经济增长率快速前进。即便在21世纪全球经济普遍衰退、各国平均经济增长率不到3%的大背景下,中国经济仍以7%以上的增长速度一举进入了经济总量排名世界第六的骄人位置。在人们惊叹中国经济增长一枝独秀的同时,也时时掺杂着诸如“中国威胁论”,“中国生存论”, “中国经济崩溃论”, “中国经济数据水分论”等不和谐的声音。但不论人们如何看待,中国经济高速增长之谜已成为全世界各国共同关注并争论最多的话题之一。克鲁格曼称中国的经济增长是科幻小说,他看不懂。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教授梭罗对中国经济增长数字的质疑是: “谁能告诉我,如果体质健全的香港经济增长率为零,那么中国7.3%的高经济增长率如何能办到?” “谁又能解释,中国如何在一年内将通货膨胀率由10%降到零,并在此期间保持稳定的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16.
《领导文萃》2008,(20):8-8
西方书店充斥着《中国即将崩溃》和《不祥之兆》之类的书籍。这些书是基于这样一种看法,即专制的中国要么拥抱民主,要么被新兴中产阶级和全球化浪潮扫到一边。中国领导人奉行“有中国特色的资本主义”,这其实是实用主义。中国政府正在根据自己的需要学习、调整和重建。不论怎样。中国共产党如今要比30年里任何时候都要强大。中国要走向何方?中国官员不愿意谈论他们国家将变得有多伟大——世界已经对“中国崛起”够警惕的了——但中国经济看似将像过去30年里那样轰然前进.而此时西方似乎要度过数年艰难时光。地缘政治力量也将相应转变。(澳大利亚《卡姆登港信使报》2008年9月8日)  相似文献   

17.
股票市场炒未来20世纪最后1年,美国纳 斯达克股市上升85.6%,网络股雅虎连创58次新高,涨辐最大的是网络股QUALCOM,从26美元上升到659美元,带动道琼斯股票指数上升25.2%。全世界最大涨辐的股票是香港的盈科数码动力,8个月上升500倍。21世纪新年伊始,中国网络股大幅攀升。给人一种启示:要思考股票市场的“新概念”。美国股指升幅过大并开始剧烈波动,引起了对美元贬值和股市崩盘的担心,关于美国经济崩溃并引发全球经济危机的说法不绝于耳。如何认识美国“新经济”和股票“泡沫”,关系到预测全球经济前景,也关系到中国股票市场的…  相似文献   

18.
外刊外报     
《领导决策信息》2014,(32):10-10
正中国海洋生态系统退化速度惊人美国《科学美国人》月刊8月8日造成中国沿海生态系统变化的主因是经济增长,而非人口增长。威胁在沿海栖息的2.8万海洋物种以及中国13亿人口,其中一半人口住在实现工业化的沿海地区。中国沿海地区GDP和人口流动反映了沿海退化现象。  相似文献   

19.
2011年7月末,中科院在其发布的《中国科学发展报告2011》中提出了“质量GDP”的概念。顾名思义,它是希望中国能摆脱传统的唯GDP思维,真正走上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相似文献   

20.
监测时间:2006年2月1日-2月28日监测范围:报纸:《人民日报》、《经济日报》、《中国信息报》、《中华工商时报》、《第一财经日报》;各省地方党报。网络:新华网、人民网、中国网、中国经济信息网、中国宏观经济信息网;各中央部委网站。中央部委发布国家统计局:2005年GDP增长9.9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