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对省内近 60所高校图书馆向社会开放服务的方式与手段、服务的内容与特征方面进行了调查。分析了省内高校图书馆向社会开放服务少的主客观原因 ,提出了应畅通信息渠道 ,进行专题服务 ,突出馆藏特色等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2.
我国高校图书馆向社会开放,为社会提供多元化服务在业内已达成共识。但落实起来却步履艰难,成效甚微。本文针对目前高校图书馆向社会开放中存在的问题,借鉴国外高校图书馆的一些经验,从理念、服务方式及措施等方面提出一些建议,望能以此促进我国高校图书馆社会化服务进程。  相似文献   

3.
实现信息资源向社会用户开放服务,能使馆藏资源得到更高层次的开发利用。高校图书馆的信息文献资源、人才技术力量与现代化技术设各的结合,是参与经济建设、社会信息开发的优势。向社会开放服务是高校图书馆深化改革的重大举措。  相似文献   

4.
试论图书馆向社会开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校图书馆向社会开放是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需要,对图书馆自身建设也将起到很大促进作用。完善目录检索体系,多角度揭示馆藏;有针对性进行用户教育;开展多种形式的外借服务及现代化复制技术服务是做好向社会开放工作的关键。  相似文献   

5.
实行开放服务,是高校图书馆深化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是市场经济条件下高校图书馆工作迈向新台阶的根本出路.一、对高校图书馆开放服务涵义的界定高校图书馆开放服务应包含二重内容:其一是指高校图书馆工作人员走出馆门,为校内各层次读者群服务;其二是指高校图书馆工作人员走出校门,为整个社会服务.高校图书馆开放服务有两个显著特点:一是变被动服务为主动服务,改变传统、封闭的服务方式;二是突破原有的服务范围.  相似文献   

6.
论高校图书馆面向社会──开放服务与管理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阐述了高校图书馆面向社会开放服务既是现代图书馆的重要标志之一,又是当前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下高校图书馆工作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提出了高校图书馆实行开放服务的必要性和可行性,以及高校图书馆的有利条件、对社会的贡献,自身的社会价值和经济价值。  相似文献   

7.
高校图书馆作为学校的文献信息中心,不仅要为本校的教学和科研服务,而且也要肩负起为本地区文化经济建设服务的重任,面向社会开放,实现信息资源的共享,但这种开放不应是全方位的,高校图书馆应根据自身的管理模式、馆舍、馆藏文献资料及馆员服务能力等方面的情况,确定向社会开放的程度。  相似文献   

8.
本文主要论述了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高校图书馆应该根据“稳住一头,放开一片”的指导思想和要求,在做好高校传统服务的基础上,要向社会开放.广招用尸,寻求市场,发展高校图书馆信息服务业,同时提出发展信息服务产业的构想。  相似文献   

9.
网络环境下高校图书馆信息服务社会化探微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高校图书馆实现信息服务社会化是时代的要求。本文分析了高校图书馆实行信息服务社会化的有利条件,论述了高校图书馆信息服务向社会扩展的意义和发展趋势,探讨网络环境下实现高校图书馆信息服务社会化必须解决的问题及应该采取的方法与措施。  相似文献   

10.
信息资源共享已经成为高校图书馆提供公共文化服务的主要趋势,著名图书馆学家G·诺德曾提出"图书馆应该向一切研究人员开放"的发展思路。本文从图书馆开放服务模式对比研究的角度,借鉴国外大学图书馆的具体实践,提出改进我国高校图书馆服务模式的对策。  相似文献   

11.
中德文化差异比较—从中德称呼语的不同谈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从比较汉语和德语中对称呼语的不同定义以及两个文化群体对家庭称呼语,泛亲属称呼及家庭称呼语社会化的不同运用出发,并通过研究与此相关的社会现象,探讨其根源文化的差异.而这种文化的差异又是和教育传统的差异紧密相连的.文章指出,在研究跨文化交际的今天,只有扬长避短,找到两国教育的正确融合点才是至关重要的.  相似文献   

12.
对1891年的热河金丹道起义,早期学界研究认为,是长江领域的反洋教斗争在辽西地区推向高潮的一次斗争,是反帝反封建的斗争。但是在笔者们梳理史料过程中,发现事实非如前所说,而实为蒙、汉民族间的一次血腥仇杀。蒙、汉民族为此都付出了沉重的代价。怎样看待民族冲突,是一个值得探讨的话题。  相似文献   

13.
“大众化教育”的来临对过去“精英教育”的教学模式提出了挑战,大学数学作为高等教育中几乎涵盖所有专业的一门重要的基础课程,在多元化的高等教育体系中不可能再维持过去单一的教学模式,它应采用分层次教学模式,即从学校层次、学科层次及学生层次上进行分层次教学。  相似文献   

14.
关于新形势下高校科研队伍建设的几点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社会的发展 ,科技的进步对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 ,高校不仅肩负着人才的培养重任 ,同时也是科技发展中一支重要的力量。本文探讨了加强科研队伍建设的重要性 ,以及目前科研队伍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提出了解决问题的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5.
心润之策--论中国普通高等学校艺术教育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应该有自己的普通高等学校艺术教育的理论与实践模式;中国普通高等学校的理论艺术教育学也应有独特的学科结构及其理论内涵.  相似文献   

16.
清代江西溺女风俗中的"奢嫁"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奢嫁之风是清代江西社会奢靡风气的一种表现,也是明清商品经济发展的产物,商品经济越发达的地区嫁资越昂贵;同时,在传统社会中,嫁妆是女儿在诸子平均析产方式下间接参与娘家财产分配的最常用的方式,因而富裕人家为了防止女儿分割财产,更愿意采取溺女这种方式来维持他们原有的经济地位和社会地位."奢嫁"是当时社会各阶层尤其是富裕阶层溺女的主要经济原因.  相似文献   

17.
在中国近代历史研究中,教案史是一个重要的研究课题,而地区性教案的研究又是近代中国教案研究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内蒙古地区因其在清朝独特的地位和清政府对此地区有别于内地的管理方式,其教案的发生又有其特殊性,因此对于内蒙古地区教案研究将更具典型意义。通过对内蒙古地区教案现有的研究成果进行归纳总结,希望以此为基础为日后内蒙古地区教案问题更深入的研究提供一定的帮助。  相似文献   

18.
关于加快我国城镇化进程的四个问题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走中国特色的城镇化道路,既要求我们加快人口的城镇化和区域的城镇化,更要实现经济意义上的城镇化;传统的城市化道路可以说是一种失败,因此应该扬弃;至于国外比如美国、英国等国的城镇化道路可资借鉴但不可照搬.  相似文献   

19.
对中日两国的“新民族主义”进行了比较分析,指出了两者在产生根源、表现特征和所发挥的政治功能上的异同,认为,中日两国的“新民族主义”都具有狭隘、非理性的特征,但由于中国的新民族主义与国家当前的整体利益不符,所以它并没有成为主流政治意识形态;而由于日本的“新民族主义”与日本右翼力量相融合,所以在一定程度上已上升为国家主流的意识形态,从而更具有危险性和危害性。  相似文献   

20.
《穿裘皮大衣的维纳斯》是奥地利作家利奥波德·莫索克的代表作,它讲述的是一段关于男性受虐倾向的故事。小说中男性带着强烈的受虐倾向,自愿成为女性的奴隶,被女性鞭打、虐待。有人说在这个小说中男女之间的性别关系发生了改变,女性终于成为了男性的主人。然而,通过对小说人物和情节等的分析,就会发现,小说表现出的依旧是男权文化下的男尊女卑性别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