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网络问责已成为当前我国民主政治进程中的一大亮点。网络问责拓宽了公民政治参与的有效渠道,强化了官员问责中的异体问责功能,渐进地推动着我国问责制的发展进程。网络问责建立了新型的问责方式,实现了公民问责模式的转换;降低了官员的犯错可能,增强了官员和公众的责任意识,对推动我国问责制发展具有积极作用。引导和规范网络问责,进一步推动我国问责制的发展完善,主要对策包括:培养问责主体的社会意识;建立网络问责的激励机制;加大问责信息的公开和审查;发挥同体问责的保障作用;加强被问责官员的权利救济。 相似文献
2.
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深化行政体制改革的一个重要内容就是建立责任政府。建立责任政府必须推行问责制,从观念、法律规范、制度等方面实行问责制将有助于重塑责任政府。 相似文献
3.
政府生态问责制是生态文明制度建设的重要内容,但当前的政府生态问责制起步阶段的生态责任难以判断、执行阶段的生态法律缺失、处理阶段的生态问责不到位,从而使生态文明制度建设陷入困境。因此,转变政府生态问责方式、加强执法力度、建立官员退出机制成为加强生态文明制度建设的必然要求。 相似文献
4.
论“官员问责制”与建立“责任政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责任政府"是现代民主政治的一种基本价值理念,是我国中央政府及地方各级政府行政追求的目标,要将官员的职位与责任直接挂钩的"官员问责制"推行、贯彻到底,就必须以古为鉴,将"官员问责制"有效提升到建立"责任政府"这一制度化层面;同时正确处理党政关系、党纪和国法关系,健全对政府官员的监督制度体系,大众的参与也有利于促成"责任政府"的建立. 相似文献
5.
民主集中制:过去、现在与未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民主集中制作为无产阶级建党的一项根本组织原则与制度,经过集中制、自我集中制与工人民主制的发展以及俄国孟什维克和布尔什维克两党的激烈交锋,逐渐获得了丰富的内涵与意义。民主集中制通过第三国际向其他民族国家进行现代性输出后,在为这些国家政党提供组织原则与制度建构的同时,也产生了一定的消极影响。由于民主集中制自身的复杂性及其产生的特殊历史背景,导致人们对民主集中制的阅读与理解产生一些偏差与误解。在现代政治文明中,民主集中制的丰富内涵不仅与政治主体、政治合法性、权利和权力存在关联,而且与人民主权原则、基本人权原则和法治原则之间存在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6.
我国农用地使用制度的过去、现在和未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国正处于一个大变革的时代 ,而农用地制度变革一直是农村变革的主题 ,是理论界和决策层关注的热点 ,因为它关系到农村、农业、农民这一社会稳定和发展的根本问题。本文立足于充实和完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使其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新形势这一基本目的 ,透视了建国后我国农用地使用制度的历史演变轨迹 ,对我国农用地使用制度的现状格局给予了分析评价 ,在此基础上归结出我国农用地使用制度改革的国策和政策依据 ,提出了我国农用地使用制度改革的目标取向及市场结构模式 ,并对其宏观协调保障机制建设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7.
建构问责制政府:我国政府创新必由之路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建构政府问责制是基于民主授权关系和社会基准价值所形成的对政府及其官员行为的制度规范和道德规范之必然要求。一个有公信力和有效率的现代政府应当而且必须是有责任性并可问责的政府。我国自去岁抗击非典以来 ,对在政府工作中失职或渎职的部门和官员严加查处的动向显示 ,我国推进政府问责制之新政已然发轫。政府行为须问责的理念和实践在抗击非典中激发 ,推进政府问责制之重要性和紧迫性正日益清晰地为人们所认识。我国现实政治生活中长期存在政府责任性不足和问责乏力的状况表明 ,依据善治和法治的理念加快建构政府问责制是我国政府管理创新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8.
行政问责制是我国政府治理新兴的热点、亮点问题,具有重要的政治意义。但行政问责制要从“新制”走向“良制”,还需要创新制度设计,从问责主体、问责对象、问责范围、问责程序、问责标准、问责方式等多方面努力完善,才能构建起一种有效的行政问责制,使其发挥应有的功效。 相似文献
9.
10.
论我国行政问责制的法律缺陷及制度完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于晓光 《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21(5):11-17
行政问责制来源于西方民主政治的思想,现已成为中国当前政治文明建设中的制度创新。但是,从实践状况来看,我国行政问责制虽已初步建立并取得了一些效果,但仍存在一些法律缺陷。完善我国行政问责制要从两方面入手,是针对行政问责制本身缺陷的健全和完善,二是针对与行政问责制相关的配套制度的完善。 相似文献
11.
林利民 《高等函授学报(社会科学版)》1994,(1)
一、申美美系发展变化的历史考察1789年,美国商船“中国皇后号”首航来华,中美两国首开交往记录,迄今200余年,其间中美关系大体可分四个历史时期。自1789年“中国皇后号”首航来华,到1937年中国抗日战争爆发,是中美关系发展的第一时期,历时近一个半世纪,其基本特征是两国开始相互接触,相互交流。这一时期又分为两个阶段。在前一阶段,中美关系发展比较迟缓,原因盖在中国对外闭关锁国,美国则致力于开发中西部,不太重视对外扩张。进入本世纪上半叶,两国交往进程加快,双方经济文化关系,皆有长足发展。1500名美国传教士,深入中… 相似文献
12.
2008年,由于不断发生伤害公共利益的事件,从三鹿奶粉事件到山西襄汾尾矿库溃坝,再到深圳龙岗区大火和登封市煤与瓦斯爆炸事故,一大批官员被追究责任不作为或不恰当作为,从中央到地方,高到部级,低到县处级;或引咎辞职,或遭免职;涉及到几十名官员,出现了一个问责高峰,2008年也因此被称作行政问责年。本文通过论述行政问责制的概念内涵和制度的建构,针对我国行政问责实践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3.
在我国推行行政问责制的几年来,行政问责已由2003年"非典"时期的"问责风暴"逐渐向规范化、制度化、法制化的行政问责制过渡,并日益成为我国政治文明新的增长点。但行政问责制在我国尚属新生事物,处于较薄弱状况,面临异体问责缺位、问责程序不完善以及问责文化土壤缺乏等诸多现实困境。针对上述问题,总结实践经验,从完善问责主体、健全问责机制、培育问责思想等层面提出一些有针对性的建议,以期形成一套比较完善的问责体制。 相似文献
14.
《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8,48(3):36-42
官员责任追究制度作为中国特色民主政治建设中重要的制度创新,改革开放30年来取得了巨大进展,在制度化水平、责任追究范围、权力控制等方面取得了长足的发展,有力地推进了政治文明进程,规范了官员的行为,促进了良好行政生态的生成。但官员责任追究制度也存在着制度需求与制度环境缺陷之间、制度安排与实施能力有限之间、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之间的种种矛盾。破解这些矛盾,需要加强责任追究制度的研究,强化权力运行的责任取向,实现责任追究的制度创新。 相似文献
15.
为纪念“五四”运动70周年,天津“历史与未来研究会”召开了以“中国女性”为主题的理论研讨会,就中国妇女的历史、现状和前途等诸多问题进行了广泛、热烈的探讨与争鸣。一、历史的回顾:从社会的最底层到初步的平等中国妇女的历史是这次研讨会上讨论较多的一个议题。与会者认为,在漫长的中国历史中,妇女处于“地狱中的地狱”的悲惨境地,没有独立的人格和尊严,被认为是传宗接代的工具,并被视为“祸水”。 相似文献
16.
中华文化的过去、现在和未来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文化是国家和民族的标志,它可分成不同的层次和类别。中华文明丰富多彩,错综复杂。中华文化来源是多元的,商周以来,中原文化逐渐向外扩散,并吸取周边各种文化,从而成为中华文化的主体。任何文化,单凭自己的内部力量,难以有大的发展。中华文化在成长和细密化过程中各种学术异彩纷呈,并以其博大的胸怀广泛吸收异质文化。20世纪的历史,是中华民族从封闭消沉走向文化自觉的历史。民族的文化自觉决定着文化走向和建设的快慢、质量的高低。当前,应该对中华民族大家庭各民族文化遗产进行保护和抢救,鼓励发展雅文化,建设好大学校园文化,建设好地方文化。 相似文献
17.
18.
蒋介石是近代中国重要的政治人物。长期以来,受意识形态的影响,对蒋介石的评价基本上都是负面的,是学术研究的禁区,人们不愿涉足。改革开放后,在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精神指引下,史学界对蒋介石的研究逐步开展起来,对蒋介石的评价也渐趋客观,对蒋介石早年的革命活动、与中国共产党的关系、20世纪二三十年代执政后实施的政治与经济改革、坚持抗日战争、丢失大陆的原因,以及败退台湾后对台湾发展的影响和对大陆的关系等方面,都作了比较深入的研究,提出了有价值的研究成果。近几年,蒋介石研究成为两岸学术界和社会上关注的热点,如何把这一研究活动引向科学的发展道路是值得人们思考的。 相似文献
19.
20.
《文史哲》2021,(1):33-49+165
马克思主义在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受到敌视,但在学界一直是不容忽视的学说,论著汗牛充栋,多有关经济、哲学与政治,史学方面的研究虽相对较少,但马克思史学仍是西方,尤其是欧洲史学界的一大宗派,出了不少名家与名著。本文聚焦于西方马克思主义史学,略论其今昔代表性著作,先简略介绍马恩唯物史观,继则论述马恩史学的后继者——以普列汉诺夫与托洛茨基为代表的俄国史家,以及两位东欧马克思学者葛兰西与卢卡奇。西方马派史家在冷战期间受到极大的压力,同时马派史家也有一场有关马克思主义激烈的论辩,辩论没有结果,多少造成裂痕,有些马派学者走向虚无的后现代主义。不过,马克思史学在西方经过风雨与挫折,并未式微,唯物史观仍然是历史研究难以忽略的理论。史学与时俱进,马恩史学自有其未竟之业,展望未来,西方马派势必会顺应时代而踵事增华。马克思自谓其学说背景原是近代西方社会,如何以东方经验完善唯物史观,则有赖于中国马克思主义学者的努力。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