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以《爸爸去哪儿大电影》为例,从中国电视真人秀节目的发展、转型以及在现代传媒语境下中国电视节目对当下人文精神的展现三方面入手,探讨中国的电视节目向大银幕的转型与发展。  相似文献   

2.
本文针对少儿真人秀电视节目的娱乐性和教育性进行探索,发现少儿真人秀节目往往是通过娱乐人物、精彩的游戏实现其娱乐性。通过鼓励思考、快乐成长的价值追求,实用的生活与学习技巧,家庭和睦、亲子教育的主题思想来实现教育性。  相似文献   

3.
张悦 《现代妇女》2014,(11):405-405
真人秀节目是20世纪90年代后期兴起的一种新的游戏节目形式,它将游戏规则设置的人为性和参与者表现的真实性以及场外观众参与的互动性结合起来,将游戏节目的智力竞赛和体能竞赛结合起来创造出一种崭新的节目形式。我国电视行业也学习借鉴了欧美成功的真人秀节目范例,并结合本土特色,取得了一些成就,如《爸爸去哪儿》、《中国好声音》《非你莫属》等节目。但是随着电视真人秀节目迅速成为一种引起广泛关注的节目类,其形态特征、面临的问题与挑战、未来的发展方向等诸多方面,都需要进一步的完善和提高。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火爆内地荧屏的《奔跑吧兄弟》《两天一夜》《爸爸去哪儿》《我们相爱吧》《真正男子汉》以及近期播出的《四大名助》《妈妈咪呀》等真人秀电视节目,都是从韩国引进的节目版权,在继承了韩国真人秀电视节目的成功经验的基础之上,节目制作团队根据中华民族的价值观,做出了符合中国观众欣赏习惯和欣赏需求的本土化改造,因而获得了骄人的收视率。然而,相比之下,笔者所在城市的地方电视台——吉林省电视台的真人秀节目收视率却不尽如人意。吉林省电视台的真人秀节目虽然符合当地观众的取向品位,却很难有符合中国大众口味的真人秀节目,作为地地道道的吉林人,不禁反思为什么吉林省不能做出更加优秀的真人秀节目呢?吉林省电视台真人秀节目的发展任重而道远。  相似文献   

5.
随着中国电视的不断发展,近20年来,不得不说中国娱乐节目以直线上升的迅猛态势提高着在中国电视中的地位。而"真人秀"节目在中国娱乐节目当中,又以绝对的优势占领一席之地,充斥着电视荧屏,成为广大观众对于娱乐节目观赏的主要选择。纵观2013,2014年两年中,"中国好声音""中国梦之声""爸爸去哪第二季""一年级""变形记""我是歌手第三季""一路上有你""花儿与少年""奔跑吧兄弟"等,"真人秀"以选秀比赛和生活体验等各种各样的形式掀起了娱乐节目的高潮。这是继2005年选秀节目"超级女声"后,"真人秀"再次披上华丽的"铠甲"再战电视荧屏并掀起又一轮收视狂潮。本文就跟随"真人秀"节目在中国发展的脚步,来分析中国娱乐节目的创新,不足与发展。  相似文献   

6.
国防教育类节目作为一种较为特殊的社教节目类型,旨在通过节目普及军事国防知识、国防观念,使群众更加了解国防状况。然而近些年的发展过程中因为节目形式老套和内容过于枯燥,收视并不理想。伴随着社会公众对"真人秀"类节目的兴趣不断提升,这一类节目取得了较好的发展。在这一热潮的影响下,大量不同类型的电视节目创作都在尝试着与这一娱乐元素相结合。其中也包括了国防教育节目。本文即以我国国防教育节目为研究对象,分析国防教育节目在"真人秀"热潮下的发展,并有针对性的提出相关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7.
电视艺术作为最大众的文化载体,其娱乐性、教育性、审美性一直三位一体的共生共存并被众人津津乐道的讨论。2013年,无论中国还是韩国,《爸爸去哪儿》都堪称佳绩。不仅在收视上大比例稳居第一,在网络搜索频次、数量上都是佼佼者。本文从韩国原版《爸爸去哪儿》作为出发点,探究分析下真人秀节目在中国发展的历程以及其他国家真人秀节目对本土的影响。电视栏目从一定程度来讲是本土文化、社会的一面折射镜,也寄希借助该热点节目,管中窥探中韩教育理念的差异以及节目制作的异同。  相似文献   

8.
荣光 《现代交际》2013,(12):72-73
当前,越来越多的引进国外版权的电视节目引起观众热议,中国电视逐渐摸索出一条将国外节目制作模式与本土文化消费市场相结合的成功途径,从粗放型制作转为精细型运作。可贵地将节目制作置于传媒产业链中,兼顾观众心理和市场营销的需求,使节目更加“接地气”。以热播中的真人秀节目《爸爸去哪儿》为例,阐述新时期引进电视节目如何成功实现本土化改造和运作。  相似文献   

9.
近几年,中国各级卫视频频推出真人秀节目,其影响力越来越大,影响了卫视的竞争格局。本文对真人秀节目的产生、发展以及利弊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0.
一道独特的电视文化新奇观真实电视(又称真人秀)泛指由制作者制定规则,由普通人参与并录制播出的电视竞赛游戏节目。1999年10月,荷兰艾德蒙电视制作公司制作了一档名为《老大哥》(BigBrother)的电视节目,制作组精心挑选十名背景不同、性格各异的选手,让他们在一处秘密地点封闭地共同生活。这段生活的所有细节  相似文献   

11.
电视真人秀节目作为近几年电视节目中异军突起的节目形态,深受广大电视观众特别是青少年的喜爱和追捧。真人秀节目形态多样,贴近现实生活,承载丰富的思想文化内涵,探索、挖掘其背后蕴含的榜样暗示、情境感染、情感感化、艺术陶冶、自我教育等隐性教育方法,具有积极的育人作用和社会价值意蕴,有利于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导向作用,促进传统文化教育力量的回归。  相似文献   

12.
真人秀节目的火爆引发了人们对于各种节目话题的讨论,对于人性的探讨。真人秀节目最贴近人们的真实感受和真实体验,因此对于人们现实价值导向也是最为明显。国内真人秀节目在近几年才得以发展,这与人们的精神文化生活的丰富是密切联系的,如何利用真人秀节目对人们的价值观念进行积极的引导是本文所要深入研究的问题。  相似文献   

13.
年年清明,今又清明,清明节是中国重要的传统节日之一,它不仅拥有丰富多样的节日仪式,也是中华民族精神和信仰的象征。本文通过传播学的相关理论,对2013年电视荧屏上出现的清明节电视节目进行分析,意在增强电视节目策划者对节日电视节目仪式的创新意识,增加电视传播传统节日文化的责任感。  相似文献   

14.
随着市场经济日益深化,"买方市场"出现并渐趋成熟,公关广告作为一种新型的广告形式随着公共关系的兴起和发展逐渐进入人们的视野,它以公共关系活动与广告的联动效应为企业带来利益.万科集团是中国房地产业的一个神话,它的成功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成功地运用了大量的公关广告.  相似文献   

15.
从中国电视荧屏上出现第一档真人秀开始,到今年也不过短短十几年。这短短的十几年间电视真人秀制作、发行、内容、广告等经历了数次发展变迁,现在真人秀节目凭借着良好的节目内容,幽默风趣的语言内容,一下子成为现阶段综艺节目的 "新宠"。目前,国内"真人秀"节目为电视台带来良好收视成绩的同时,也为电视台带来了丰厚的经济回报和良好的社会口碑。  相似文献   

16.
恋爱、婚姻观念,作为一定社会结构中男女两性选择、结合所持的态度,是一定的生产方式所决定的伦理观念在人们头脑中的反映.它具有复杂的社会内容,并随着社会的发展变化而变化. 七十年代末从中国农村兴起的,进而发展到全国各地城乡的经济体制改革,极大地  相似文献   

17.
电视节目主持专业是高校课程中重要组成部分,它同时也是一门专业性特别强的学科。高校对于电视节目主持的培养过于理论化,导致电视节目主持专业大学生就业仍然存在较多的问题。"参赛教学模式"在电视节目主持中的运用能够更好地培养学生主持能力与技巧以及实践操作能力。本文通过研究分析电视节目主持课程"参赛教学模式",对电视节目主持专业大学生日后就业以及自身能力素质的提高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8.
乡村电视节目传播与当下的社会现状密切相关.在建构和谐社会的前提下,在新农村建设的基本发展思路之下,几乎每个人都意识到了乡村发展与城市的融合问题.中国的农村发生了巨变,乡村电视节目也应紧跟时代步伐.本文对新“三农”电视节目传播进行简单的思考.  相似文献   

19.
朱夏莲常说:"不要预先计划你的生活,你应当顺其自然地发展。"在一般人看来,身居要职的领导通常雷厉风行,敢作敢为,而作为世界知名的惠誉(北京)信用评级有限公司高级主管的朱夏莲却显得平易而随和。她轻松自如地"驰骋疆场",对中国各大银行的信用评级进行监察,作为公司的财经代言人频频出现在相关电视节目中,并在一些报刊上发表评论。  相似文献   

20.
冯佳妮 《现代交际》2014,(3):81-81,80
每个地区都有专属于当地的方言,在现代社会,在全民推广普通话的大背景下,方言的存在环境越来越窄,而方言所包含的地域特有文化也变得岌岌可危。电视作为大众传媒的一种形式,其传播效果和覆盖广度相当可观,而以方言电视节目为载体来传承本土的方言文化是当前媒体传播的又一形式。本文意义在阐述方言节目的兴起与发展的同时思考方言文化的传承,并对方言节目现状进行一个分析,探讨在普通话大环境下,方言节目如何继续发展提出自己的见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