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居延汉简助词有"之、者、所、是、第、以来、等、云云"8个,大多承袭先秦汉语而来。根据用法和功能的不同可以分为结构助词、表数助词、列举助词3个小类,其中"所"既有结构助词的用法,也有表数助词的用法。结构助词"者"与先秦时期的用法基本一致,"所"和介词"为"构成被动句的用法得到了发展,"之"、"是"使用数量很少,用法衰落,与汉语史上这两个词的发展趋势吻合。表数助词"第"虽然产生于汉代,但在居延汉简中使用频率非常高,用法灵活多样;助词"以来"容易与和它同形的短语"以来"相混;"所"表概数的用法较为简单。列举助词"等"在有的简文中连续出现,用法得到了很大发展,使用数量多、使用范围广;"云云"汉代产生,具有书面语色彩强的特点。  相似文献   

2.
居延汉简文字在汉字发展史上具有很重要的地位,它处于汉字从篆书向隶书的过渡阶段.其中的字体成分相当复杂,能够反映出汉字发展过程中的很多现象.我们运用汉字构形学的理论和方法全面考察了居延汉简文字的状况,研究了居延汉简文字的特点及其在汉字发展史上的地位,为汉字构形发展史的描写提供了断代依据.  相似文献   

3.
《六祖坛经》中的副词共5类81个,其中时间副词9种36个,范围副词5种16个,程度副词2种4个,语气副词4种13个,情状方式副词9种12个。其使用特点有三:一是体现出了上古汉语、中古汉语、近代汉语三个不同的时间层次;二是单音节副词占优势;三是合成副词有双音组合副词和附加式复合副词两大类,并以双音组合副词成词为主要方式。  相似文献   

4.
劳榦对居延汉简的整理与分类,继承了罗振玉、王国维编著《流沙坠简》的做法而有所变通,按照简牍的种类将居延汉简的释文分为文书、薄录、薄籍、信札、经籍、杂类六个大类,每一种类之下又按性质与内容分为若干小类。在治史旨趣上,劳榦经历了由汉简为本位的历史考证向以汉代西北边疆史研究为重心的转变。他将居延汉简与传世文献相互印证,对汉代西北边疆的烽燧制度、官制系统、防御建置、河西四郡设置年代、西北边郡经济发展、民众生活风貌等问题进行了多重维度的考证,开创了民国时期两汉史研究的新局面。  相似文献   

5.
范围副词一般可分为两类:总括范围副词和限止范围副词。本文研究的是前一类。笔者根据语法形式与语法意义相结合的原则,把总括范围副词进一步分为两小类:第一小类的意义相当于“一起”、“共同”,第二小类的意义相当于“都”’、“全”。本文的这一部分只谈第一小类。本文主要从出现频率、语义指向、与主语、谓语结合的紧密程度、分布特征四个方面对这一小类词进行描写,进而探究造成范围副词用法特点差异的历史原因。  相似文献   

6.
居延汉简是以官文书性质为主的简牍,其中包含了大量的官印资料.目前学术界对这批简牍上的官印关注较少,我们尽可能穷尽地统计出这批简中的官印,以探讨简牍中所抄写的官印特点,以及相关的官印制度等.经统计居延汉简中共计约有82枚完整的官印,我们将对这批官印按其官职大小分类,并归纳这些官印的特点及研究意义.  相似文献   

7.
"居延汉简"泛指出土于居延地区的所有居延新旧简,居延汉简研究始于20世纪40年代,至今70多年以来在相关的政治、经济、军事、历史文化、社会生活等诸多方面取得了丰富的研究成果。同时这批简的语言文字研究成果也颇为丰富,文章将从字词考释、词汇语法研究的兴起、文字理论系统的探索三个方面,对居延汉简语言文字研究成果进行归纳总结,兼论居延简语言文字研究的新趋势。  相似文献   

8.
1 930年发现的居延汉简文书档案记录了居延地区经济、政治、军事等方面的情况 ,为研究汉代社会历史提供了珍贵的第一手资料。劳利用丰富的汉简资料研究汉代的历史、地理等领域 ,不仅对居延汉简作了释文 ,而且在河西四郡设置年代、屯田、赋税及烽火制度研究 ,以及考察历来从文献资料上不得其详的边郡独特的制度 ,诸如烽燧、官制、戍卒等方面 ,都取得了超越前人的成就 ,成为居延汉简研究的集大成者。  相似文献   

9.
程度副词与比较结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程度副词是现代汉语中程度量的标记词。根据对“比”字句及特指问句的适应能力 ,程度副词可分为三类 :主要用于程度比较的“更”类、程度确认的“很”类以及兼具二者特点的“最”类。“很”类程度副词所依据的常识标准或心理标准在句法上无须出现 ,这是它们的无标记用法 ;此类程度副词也可以出现于某些有明确比较对象的比较结构中 ,这是它们的有标记用法。程度副词的历时发展表明 ,相对程度副词与绝对程度副词的区分并非历来如此 ,《红楼梦》中“最”与“极”功能的相通性 ,正反映了历史上这两个程度副词之间的内在联系  相似文献   

10.
居延汉简是一部重要的出土文献,自1930年出土以来,国内外学者对其进行了深入研究.其内容除两汉官吏文书和私人书札之外,还有相当一部分与医药相关的内容.本文搜集整理了学界现有研究居延汉简涉医类简文的相关专著、论文30余篇进行梳理,将其分为医疗卫生、卫生制度、药方等五大方面,分析存在的问题和未来研究趋向,并提出个人见解.  相似文献   

11.
程度副词可分为"绝对程度副词"和"相对程度副词"两类.本文对辽宁省黑山县方言中几个"很"类(绝对程度)副词的用法进行了分析讨论,内容包括副词的语法特征,如句法功能、组合能力与重叠形式等;副词所表程度义的等级性及其对所修饰成分的选择性;该副词与其他方言中相关、相类词的用法的异同辨析.  相似文献   

12.
本文选释湖南娄底方言中的一些与今通语有较明显差异的副词的意义和用法。例句中用“~”代替被释副词的一个字,该副词有几个字,就用几个“~”。将所释副词分为六类:程度副词、范围副词、时间副词、语气副词、情态方式副词、否定副词。若某词兼属其中两类,则按该词释文中排在前面的一类归并。壹程度副词一蛮,多,好(一)表示程度很高。相当于“很”、“特别”。“蛮”的分布很广,基本上可用于所有性质形容词前,是一个通用的程度副词。“多”和“好”只用于某些隐含数量意义且表数量之大的形容词前,如“高、长、深”等,不能修饰如“矮、短、浅”…  相似文献   

13.
利用语料库对中国英语学习者的增强语副词使用情况进行调查研究.研究发现中国英语学习者对该类词既有使用过多又有使用过少的现象,但从总体上看,他们过多使用了增强语副词,而且过多使用的词主要集中在more,very,much和too四个词上.这种现象主要是由于学习者的词汇量较小和母语负迁移而造成的.此外,中国英语学习者使用增强语副词的能力随英语水平的提高而提高,高水平学习者所使用的增强语副词范围更广,使用增强语副词的能力更接近于本族语者.  相似文献   

14.
本文依据《居延汉简》《居延新简》《肩水金关汉简》中的戍卒家庭信息,试图探索汉代居延地区的家庭规模与结构。西北地区地广人稀,每户家庭规模较小,但结构并不单一。这样的家庭规模与结构除了政府的法律导向外,也应考虑居延当地的自然地理环境。  相似文献   

15.
古汉语中“更加”类副词数量众多,历时更迭频繁,不同时期有不同的成员.“更加”类副词的形成过程表现出平行引申和殊途同归的规律.汉语“更加”类副词与人类认知心理有密切关系,在“程度磨损”和求新求异的共同作用下不断发展变化.  相似文献   

16.
居延汉简指示代词全部承袭先秦汉语而来,有些虚词的用法与先秦时期的相同,如"之、其"所形成的分布格局等;指示代词在继承的同时也有发展,如"是、厥"的衰落、"通、此"的大量使用以及指示代词的集中化倾向等.这些体现了语言发展的渐变性特点.  相似文献   

17.
路方鸽 《南都学坛》2012,32(4):18-20
"稍入"一词仅出现在居延汉简中,前辈学者依《周礼》"稍"、"稍食"的用法及郑玄注将其释作"官吏禄禀之所入"。从《周礼》中"稍"及居延汉简中"稍入"的用例分析,"稍入"指小额的收入,是独立于赋钱的一项额外收入,主要包括私有茭和地租收入。因此,"稍入"也是汉代边塞财政收入之一,并非赋钱一种。  相似文献   

18.
南皮话属于冀鲁官话区沧惠小片。南皮话的程度副词比较有自己的特点。它一般只作状语,不作补语,不像鲁通话的“极”“很”那样灵活,但是数量上比较多,不下十个,并且用法及含义又有区别。本文从他们的表达程度、感情色彩等角度给予了细致的分析,并在此基础上对这些程度副词在南皮话中的使用情况进行了详细的分析与描写。  相似文献   

19.
总括范围副词分为两小类。前文已论述了“皆_1”类,本文论述“皆_2” 类。如前文一样,作者仍从出现频率、语义指向、与主语、谓语结合的紧密程度、分布特征四个方面对皆_2类词进行描写,进而论述皆_2类词的来源及其语义指向差异形成的原因。  相似文献   

20.
利用语料库对中国英语学习者的增强语副词使用情况进行调查研究。研究发现中国英语学习者对该类词既有使用过多又有使用过少的现象,但从总体上看,他们过多使用了增强语副词,而且过多使用的词主要集中在more,very,much和too四个词上。这种现象主要是由于学习者的词汇量较小和母语负迁移而造成的。此外,中国英语学习者使用增强语副词的能力随英语水平的提高而提高,高水平学习者所使用的增强语副词范围更广,使用增强语副词的能力更接近于本族语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