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宿州市埇桥区地下水硬度的平面分布特征及其成因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宿州市是以地下水为主要供水水源的城市,地下水水质的优劣直接影响着当地居民的身体健康。通过对埇桥区内66个地下水样点EC、TDS值的测试,得出区域内TDS达标率为66.67%的结果,并运用Surfer绘制了区域内地下水硬度(由TDS表示)的平面分布图,发现该区地下水硬度分布具有中部高、南北两侧低的特征。结合该区工农业发展现状及地质背景,推断地下水硬度变化与人口密集程度有关,但目前尚不排除基岩埋深变化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采用热力耦合数值模型定量分析埋深对压气储能内衬洞室稳定性的影响.通过建立洞室内空气能量和质量守恒方程、洞室传热控制方程以及热弹性受力变形控制方程,从而建立压气储能内衬洞室热力耦合计算模型.对不同埋深时的压气储能洞室其受力变形特征进行模拟,对一个周期内的应力及变形进行分析,获得了不同埋深对压气储能内衬洞室稳定性的影响.数值模拟结果表明:埋深对密封层第一主应力和第三主应力影响不大.埋深越大,衬砌拉应力越小,而压应力越大;埋深只影响衬砌一个周期内前几个小时以及后几个小时的第三主应力值,对其余阶段应力影响不大.埋深越大,围岩压应力越大,第一主应力波动幅度越小;埋深增加,第三主应力增加.埋深越大,水平位移越小.每个时间节点洞顶竖向位移均随埋深的增加而减小.  相似文献   

3.
湛江市的干旱状况及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在地球水圈的水文循环中 ,森林植被面积和结构的变化对降雨量无任何影响 ,但能有效地促进降水渗入地下 ,形成表层壤中流和地下水径流 ,进而增加地下水储量。本文分析了湛江地区地下水资源开采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以水文循环、资源利用的价值补偿理论和外部性理论为基础 ,结合湛江地区的实际情况 ,提出了相应的地下水资源管理措施 ,以及生态工程和水利工程措施 ,以开源节流为宗旨 ,以求得地下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相似文献   

4.
通过水平静载缩尺试验对不同桩径(240 mm,300 mm,360 mm)及不同埋深(1. 0 m,1. 5 m,2. 0 m)的"砝码式"钢管桩基础进行研究,并结合数值模拟软件对"砝码式"钢管桩基础的桩径及埋深对其水平承载特性的影响进行分析,得到"砝码式"钢管桩基础的水平承载特性和桩径及埋深等影响因素的关系.最后借助数学软件,结合试验数据拟合出适用于"砝码式"钢管桩基础的极限地基反力法计算修正公式,并验证了修正公式的可行性.研究结果可为日后"砝码式"钢管桩基础在工程中的应用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5.
柽柳(Tamarix chinensis)—碱蓬(Suaeda glauca)是黄河三角洲地区的代表性植被,当地人们常用它们来改良盐碱地.为了探索柽柳—碱蓬改良盐碱地的机理,本文研究了黄河三角洲湿地柽柳—碱蓬群落下土壤剖面可溶性盐离子和养分的分布特征,研究结果显示该地区可溶性盐离子主要以氯离子为主,土壤为富钾土壤,可溶性盐离子和各种养分的含量具有明显的层次性,主要分布在土壤表层.本研究为进一步充分认识该地区柽柳—碱蓬群落下的土壤状况,以及保护该地区的土壤和改善土壤的盐渍化状况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6.
基于离散元软件PFC3D建立了土壤盾构离散元三维模型,研究隧道埋深以及振动激励对推进力和扭矩的影响。对土壤模型施加初始应力以模拟隧道埋深,同时对刀盘的推进方向和旋转方向分别施加主动余弦激振,分析了掘进过程中刀盘在振动激励下的运动方程和受力机理,记录了掘进过程中刀盘推进力及扭矩。结果表明:随隧道埋深增加,刀盘所需推进力以及扭矩会相应增加,其中700 m埋深与300 m埋深相比,推进力相比增加了22.7%,扭矩增加了12.6%;隧道埋深一定的情况下,对刀盘的推进方向和旋转方向分别施加振动后,刀盘的推进力和扭矩与匀速掘削相比均有所减少,其中对旋转方向施加频率为15 Hz振幅为6.36e-3 rad的振动后,推进力减小了2.08%,扭矩减小了1.2%;对推进方向施加频率为15 Hz振幅为0.318 mm的振动后,推进力减小了1.67%,扭矩减小了3.28%;而且改变振幅后,刀盘受力呈现一定的变化规律,随着推进方向振幅的增加,扭矩呈明显的减小趋势;随着旋转方向的振幅增加,推进力呈减小趋势。隧道的埋深对开挖的推进力和扭矩影响比较大,而对刀盘施加振动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小推进力和扭矩。  相似文献   

7.
对东帕米尔高原海拔3 000~4 100 m范围内的高寒土壤的有机质含量进行分析,揭示其随海拔高度变化的分布规律,并与土壤pH值及可溶盐含量进行相关性分析,探讨造成该区土壤有机质分布的原因.研究表明,该区土壤有机质含量丰富,平均值为20.943 g/kg,但不同采样点土壤有机质含量悬殊,标准差为8.370.随着海拔高度增加,有机质含量先增加后减小,在海拔3 600 m左右出现极小值.土壤有机质和可溶盐含量、土壤pH值均呈明显负相关关系,表明土壤含盐量和pH值对有机质积累有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8.
通过顶管法室内模型试验,研究了玻璃钢夹砂管与回填中砂之间的摩擦系数。分析了埋深、管径和压实度对管土摩擦系数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1)松砂条件下,管身摩阻力随顶进位移的增大呈线性增长,当顶进位移增大到2~3时,管身摩阻力达到峰值,最后趋于稳定;随着埋深的增大,摩擦系数逐渐增大,但增量逐渐变小,其值在0.26~0.28之间。(2)管径的变化基本上不会对玻璃钢管道与砂土之间的摩擦系数产生影响。在管径不变的情况下,随着埋深的增加,管身摩阻力也随之增加。(3)随着压实度的增大,摩擦系数也随之增大,压实度从75%增至95%时,摩擦系数从0.26增至0.32,说明压实度的变化对玻璃钢管道与砂土之间的摩擦系数的影响很大。  相似文献   

9.
在分析研究形成地下水的自然条件前提下,对地下水含水岩组进行了研究,分析了地下上给、迳流、排泄条件及其变化,分别对浅层地下水资源和深层地下水资源进行计算,进而评价出东大岗地区多年平均可采资源,为可持续性开发利用地下水并落实南阳市行支计划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0.
为了准确揭示湖滨带不同植被类型的土壤呼吸差异,并为湿地生态系统碳收支研究提供基础理论依据,采用LI-8100A开路式土壤碳通量测量系统,测定东平湖湖滨带3种典型植被类型(香蒲、芦苇、人工杨树林)的春季土壤CO2通量特征.结果表明:(1)3种植物群落中,人工杨树林的土壤有机质明显要高于其他2个原生湿地土壤.(2)3种植物群落的土壤CO2释放速率日变化趋势都均为单峰曲线;土壤碳通量速率最高值在12:00-14:00,最低值出现在6:00.以人为扰动过的土壤,即杨树林群落土壤呼吸速率最大,日平均值达到2.26 μmol/(m2·s).(3)土壤CO2释放速率与近地面大气温度的相关性要高于与土壤温度相关性.分析表明,同一气候区相同环境因子对不同植物群落土壤呼吸的影响作用不同,且因其自身具有明显的日变化,从而导致对土壤呼吸的调控作用也具有明显的日变化模式.  相似文献   

11.
沪深300股指期权定价研究根据沪深300指数的时间序列特性,选用随机波动期权定价模型(SV-T)分析沪深300股指波动率结构的变化特征,并根据数据特点,将连续的SV-T模型离散化,得出具体的波动率数值,从而为沪深300股指期权进行定价,进而说明SV-T模型对沪深300股指期权的理论定价切实可行,成为期权市场投资者的有效工具.因此,要加大股指期权定价的规范性研究,稳步推出股指期权产品.  相似文献   

12.
以典型样地取样的数据为基础计算南充金城山的物种多样性指数,并运用灰色系统理论的关联度分析对物种多样性及其生态因子的相关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南充金城山乔木、灌木、草本三层植被组成单一,8个生态因子对三层的多样性指数影响不一致,乔木、灌木层海拔略占优势,而草本层土壤的pH值略占优势.  相似文献   

13.
目前,世界上新发现了众多深层油气藏,深层油气资源及成藏逐渐成为研究的热点。沉积有机相可以辅助对烃源岩的生烃潜力做出较好的评价,进而指导油气勘探。通过对东营凹陷下始新统沙四段烃源岩沉积特征及沉积环境、有机岩石学、有机地球化学、孢粉相等的分析,主要运用特殊元素比值、有机碳含量、镜质体发射率和孢粉相模式,将沙四段自下而上划分为盐下段的弱还原冲积扇沉积有机相、盐间段的强还原盐湖沉积有机相、盐上段的还原深湖—半深湖沉积有机相3 个有机相带。其中,以盐上段的还原深湖—半深湖沉积有机相烃源岩中保存的有机质最佳,具有良好的勘探前景,盐间段次之,盐下段较差。  相似文献   

14.
从埋深、煤厚、构造和水文方面探讨了河东煤田北部煤层气富集的地质控制规律,指出在河东煤田北部,煤层的埋深直接影响煤层储层压力和保存状态,煤层的埋深与含气量呈正相关关系;煤厚变化与含气量也呈现正相关的关系;构造对煤层的沉积分布、煤层含气量具有明显的控制作用;水文地质条件对煤层气具明显的封堵作用。  相似文献   

15.
唐代女子元服代表了中国古代女子元服发展的一个高峰,由于异质文化渗入民间且影响深久,女子元服著用规制兼具开放性、包容性、多样性和异质性的组合特质,多变且繁复。本文着重以唐代典型女子元服形制为对象,就唐代女子元服的演替、继承、接续和交融做一细致的爬梳,对异域化、多样化元服时世装风貌发展变化进行解读,进而揭示唐代女子元服的历时性嬗变特征和极度化两重审美特质,并从社会学的角度揭示其流变。  相似文献   

16.
植被覆盖度是研究地表植被状况的重要指标,以黄河三角洲为研究区域,利用该地区1995年、2004年和2010年的三期Landsat-5TM影像数据,提取NDVI,采用像元二分模型,反演植被覆盖度及动态变化趋势,并对植被覆盖度变化的原因进行了浅析.研究结果表明,黄河三角洲地区自1995年以来随着耕地面积的增加,以及由于当地政府对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视,落实环境保护政策,植被覆盖度整体上有了明显提高,Ⅰ级植被面积从1995年的203.8212 km2增加到2010年的1055.6694 km2,生态环境有了较大的改善.另一方面,随着的城市的快速发展,建筑用地及工业用地的增加,出现了局部地区植被退化,植被覆盖度降低.  相似文献   

17.
对黑岱沟露天煤矿排土场土壤酶活性进行了研究。分析了土壤恢复年限、土壤垂直分布(0~30cm)、植被种类及三者的交互作用对土壤蔗糖酶、纤维素酶、过氧化氢酶活性的影响,并研究了土壤理化性质与土壤酶活性的相关性。结果表明,土壤恢复年限、土壤垂直分布、植被种类及其交互因素对三种土壤酶活性均有极显著影响;土壤蔗糖酶、纤维素酶、过氧化氢酶与土壤含水率无显著相关性;土壤纤维素酶与容重呈显著负相关(P<0.05);三种酶与土壤有机质碳呈正相关,其中蔗糖酶和纤维素酶与有机质碳相关性极显著(P<0.01);三种酶与土壤全氮均呈显著正相关(P<0.05),其中蔗糖酶与全氮呈极显著相关(P<0.01)。  相似文献   

18.
以镇海至安吉公路段杨湾小净距隧道工程为例,选取典型断面(埋深30 m和69 m),运用有限元数值软件MIDAS GTS/NX对三种常见开挖方法(上下台阶法、单侧壁导坑法、CD法)进行数值模拟研究.对比分析整体竖向位移、总位移、拱顶沉降值和应力变化等规律,指导项目进行施工方案优化,在保证安全前提下,选择更为高效的开挖方法.通过现场监控量测对数值模拟数据进行验证分析,可为类似工程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9.
利用空间代替时间的方法,研究了流溪河流域马尾松林、以针叶树为优势种的针阔混交林、以阔叶树为优势种的针阔混交林和常绿阔叶林4种不同演替阶段林下凋落物储量及水文特性.结果表明:随着植被向地带性顶极群落演替,各个不同阶段凋落物总储量越来越大,分解的强度越来越大,且半分解层凋落物的持水性能和吸水速率与群落的成熟度有明显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20.
土壤本身对污染物具有一定的自净作用,本文对污水地表漫流土地处理系统处理生活污水中出水水质、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及污灌区绿化植被生长状况等方面进行了研究。通过研究表明,出水COD的去除率达到67%以上,TP的去除率达到51%以上,NH3-N的去除率达到了75%以上,TN的去除率达到了50%以上,出水浓度均达到了城镇污水处理厂二级排放标准;土壤容重增大、土壤N、P、K的含量均有显著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有所增加表明对提高土壤肥力有一定促进作用;处理区绿化植被生长良好,无病害出现,景观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