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新中国成立以来,抗战胜利纪念话语随着国际国内政治形势的变动而嬗变。新中国成立初期,由于国际国内形势比较紧张,抗战胜利纪念话语围绕反对"美国非法对日媾和"、"美帝国主义"及亲近苏联展开。1966年"文化大革命"爆发后,抗战胜利纪念活动几乎处于停滞状态。改革开放后,为了改善中国与世界、共产党与国民党的关系,中国面对比较平稳的国际国内形势,抗战胜利纪念渐渐趋于理性,国民党的抗日贡献得到承认,国际社会对中国抗战的支持和援助也得到公平客观的评价。进入新世纪,抗战胜利纪念的政治色彩渐趋淡化,承载着越来越多的民族情感,越来越强调历史本身及其意义与作用,希望通过铭记历史、纪念历史有益于未来中国的建设和发展。随着时代的变迁,因应时代的需要,不同历史时期的抗战胜利纪念话语展示出不同的主旨内涵。  相似文献   

2.
王礼锡不但是诗人,同时又是诗歌理论家。 他注重继承中外诗歌遗产,强调从抗战这一特定的时代以及抗战中的中国这一特定的地域来继承我国千百年来优秀的民族涛歌遗产。他重视诗歌的形式,注重运用平仄,注重诗歌用韵。他对我国传统诗歌有很深的造诣,研究李贺,发明尤多。  相似文献   

3.
王礼锡与陆晶清是爱国诗人.在“五四”文学革命运动中,陆晶清开始创作新诗,1922年她考取北京女子高等师范学校国文科,当时鲁迅给她们讲中国小说史.她与鲁迅课外联系较多,经常向鲁迅请教,也得到鲁迅的关心.1926年陆晶清还和石评梅编过《世界日报》,发表了很多文学作品.陆晶清敬仰孙中山,孙中山先生“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须努力”,一直鼓舞着她奋斗.陆晶清在主编《河北国民日报》副刊时认识了王礼锡.王礼锡于1930年赴日本东京,陆晶清1931年赴日本与王礼锡在日本结婚.婚后三个月回上海.她协助王礼锡编辑《中国社会史论战》,她与王礼锡一起,与丁玲、冯雪峰、郑伯奇、戈公振、陈望道等发起组织中国著作家抗日会.她的《唐代女诗人》的出版,填补了我国女性文学研究的空白.后又出版了诗集《低诉》和散文集《素笺》、《流浪集》.王礼锡出版有诗集《市声草》、《今日中国》,他曾见过世界著名作家高尔基、巴比塞.陆晶清现已是86岁的老人了,是“五四”时期女作家,在大陆上硕果仅存的,只有冰心和她二人了.  相似文献   

4.
1931年日本在中国发动的"九一八"事变,是法西斯主义侵略战争的开始。中国抗战对象——日本所具有的法西斯主义特征以及国际社会对"九一八"事变侵略性质的认定,表明中国人民的抗战揭开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序幕。太平洋战争爆发以后,中国成为亚洲反法西斯主战场,有力支持了苏军对德作战和盟军太平洋战场对日作战。驼峰线的开辟和中国远征军赴缅作战,进一步证明中国抗战与世界反法西斯战争息息相关。中国坚持抗战和远征军表现出的国际合作精神,以及中华民族付出的巨大牺牲,使得中国成为世界反法西斯五个重要国家之一,而中国国际地位的提升也恰恰说明,中国抗日战争的作用得到了世界人民的承认,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一部分。  相似文献   

5.
论桂林抗战文化的国际性曹裕文桂林,在八年抗战中享有盛名.是国内大名鼎鼎的文化城,同时也是国际上一个久负盛名的文化中心,即是说它的抗战文化具有国际性。桂林的抗战文化,其所以具有国际性,是由以下因素构成的。一、日本帝国主义侵略的国际性,决定中国抗战的国际...  相似文献   

6.
抗日战争期间,英国工会发起的大规模支援中国和对抗日本的行动是国际抗战的重要组成部分。自九一八事变到全面抗战爆发,英国工会对中国抗战的态度经历了从精神支持和军事中立到积极援华的转变过程。随着日本加紧对中国的侵略以及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全面爆发,英国工会逐渐扭转了对中国抗战的中立态度并确立了“援华抑日”的行动策略。英国工会通过持续宣传中国抗战的正义性,积极发起物资援华和抵制日货运动,并推动英国政府和国际社会采取切实行动支援中国抗战。英国工会“援华抑日”策略的推行,彰显了工会的国际主义精神和中国人民的抗战精神,为中国抗战营造了有利的国际环境。工会对中国局势的关注尤其是对中国抗战的国际宣传,增进了国际社会对中国的认识,促使英国政府和国际社会正视中国的国际地位,为中国国际地位的改善与提高提供了有力的外部支持。  相似文献   

7.
抗战爆发后,中国的抗日外交呈现出官方外交斡旋与民间外交努力官民互动、相辅相成之局面。国际宣传处因时成立,并积极开展以舆论宣传为主的民间外交活动,为中国抗战的胜利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相似文献   

8.
抗战时期,在宋美龄直接领导下,新生活运动促进总会妇女指导委员会改组成领导战时妇女工作的全国性的妇女组织.为领导和团结妇女从事新运工作,宋美龄参与“新运妇指会”一系列的公开活动,直接领导全国妇女从事抗战工作,并动员政要夫人和海外华侨妇女从事妇女工作.宋美龄并通过报纸、期刊杂志、电台、发表演说等方式,动员和宣传中国妇女参加抗战事业,向国际、国内宣扬战时妇女工作.宋美龄领导战时妇女工作亲历亲为、团结各党各派,其相对开明的做法,使“新运妇指会”得到社会各界认可,奠定了“新运妇指会”在战时的成就.  相似文献   

9.
赵波 《江西社会科学》2003,2(1):157-160
全面抗战爆发后,苏联率先为中国提供易货借款,支持中国反抗日寇侵略的正义战争。本文考察三次易货借款发生的时代背景、款项的支用情形及中国政府的偿债安排与努力,认为:苏联提供的易款对中国的抗战事业弥足珍贵;中国抗战之初外交困顿局面的改观以及战时国际强国地位的逐渐取得,借款功不可没。  相似文献   

10.
八年抗战对中国文化造成的损失,似乎无法统计,就抗战中牺牲的文化人,开列一张名单也并非易事。这中间,有自毙的陈三立、被敌机炸死的温健公和张曙以及潘美年、不幸病殁的王礼锡和吴承仕、惨烈牺牲的郁华、刘湛恩、朱惺公、姚名达等等。日本飞机向中国平民狂轰滥炸,死人无算,刘仁航先生就是这样殉难的。高增德编的《中国现代社会科学家大辞典》收集学人之多为它书所不及,如山西学人即达百余人,然而暇不掩瑜,不免一些小疵,如“山西人”刘仁航,其实是江苏下邳人氏。刘仁航,字灵华,号静机,是诗人、佛学家、哲学家、养生学家、素食主义者,女权主…  相似文献   

11.
中国人民的抗日战争,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中东方反法西斯战争的主战场。中国抗日战争的胜利,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抗战的胜利,是第二次国共合作抗战的胜利。抗日战争中有许多宝贵的历史经验,特别是国共合作的统一战线,不仅是抗日战争取得胜利的法宝之一,而且为我们今天解决国内国际问题提供了宝贵的经验。邓小平同志提出  相似文献   

12.
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的生存环境极其险恶,但作为一个有着远大理想与政治抱负的现代政党十分重视对日本战俘的教育、改造工作,把它看作是建立广泛的国际反日统一战线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不少日本战俘经过教育感化,最终转变了其顽固的反华立场,积极投身到中国的抗日事业中去,为抗战的最后胜利贡献了应有的力量.战后回到国内的不少人则积极从事中日友好工作.为两国邦交正常化和友好关系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13.
全面抗战爆发后,在日本封锁中国沿海港口以及封闭滇越铁路的情势之下,抗战初期斯筑成的滇缅公路一度成为中国抗战大后方陆上唯一的国际交通线.由于相关国家时滇缅公路所采取的不同立场和相异态度,滇缅公路的运输前后经历了不同的三个阶段.作为抗战全局层面上的一个焦点,滇缅公路反映了当时异常复杂的国际关系.  相似文献   

14.
一、问题的提出 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日本的战败投降是亚洲太平洋遭受日本法西斯侵略的各个国家和地区人民乃至世界反法西斯阵营共同抗击、奋战的结果.除了正面战场、解放区战场等一些具体问题,总体上如何评价中国抗战,在国内史学界似已不成问题.但是国际"二战"史学界特别是欧美和前苏联的一些有影响的"二战"史著作,看法却大相径庭.  相似文献   

15.
洪岚 《广东社会科学》2007,7(6):119-123
1933~1941年南京政府为增强抗战实力,对国联实施"经济外交"政策,通过技术合作谋取国际社会的经济技术援助。技术合作首先在交通、水利、农村建设、文化教育等领域展开;"七七"事变后国联派出防疫队,帮助中国建立卫生防疫体系,积极预防和控制各种流行性疾病的传播。  相似文献   

16.
抗战时期,周恩来领导中共中央南方局通过赴外宣传、文化活动、新闻报道等方面,加强对苏联的国际统战工作,进一步促进中共中央与苏联之间的交往合作,争取苏联对中国抗战的理解与支持,增强中国的抗战力量。  相似文献   

17.
关培凤 《兰州学刊》2007,(1):190-193
"苦撑待变"是太平洋战争爆发前国民政府的抗日外交战略.一般认为,该战略是在全面抗战爆发后提出的,其特征是消极待援.本文认为,"苦撑待变"战略是在全面抗战前数年就产生的.它的提出是国民政府对中国国情与国际地位、对日本侵略野心和国际形势演变趋势正确判断的必然产物.中国政府为实施这一外交战略,进行了积极的外交活动,这主要表现在进行舆论宣传、努力争取外援、呼吁制裁侵略及反对妥协和倡议反侵略国家进行合作等方面."苦撑待变"的实质是积极促进国际形势朝向有利于中国的方向演变,而非一味消极待变.苦撑待变战略的实施,使中国赢得了国际社会的尊重,促成了国际形势的演变,因而是成功的外交战略.  相似文献   

18.
中国抗战历史文化留下了特定时期的一种民族印记。中日战争国际共同研究是中国抗战历史文化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过去十年中,中日历史共同研究分为政府推动和学界推动两个方面,学术会议作为重要载体,名家云集,观点荟萃,研究成果丰硕。重庆正在大力推进的中国抗战大后方历史文化研究与建设工程对于深化中国抗战史研究、推动"二战"历史研究的深入,对于促进"中日战争国际共同研究"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相似文献   

19.
2011年11月25日至29日,由北京大学历史学系和西南大学中国抗战大后方历史文化研究中心共同举办的"中日战争暨抗战大后方史料整理与研究学术讨论会",在重庆西南大学举行。会议论文分别为北京大学历史学系承担的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攻关项目"日本侵华史料整理与研究"各子课题的研究论文,以及重庆中国抗战大后方历史文化研究中心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相似文献   

20.
张春 《理论界》2002,(1):28-28
中国加入WTO后,我国将开放会计市场,中国会计市场的开放意味着不仅国际“五大”以及其他中小的会计师事务所都可以到中国从事审计、鉴证等业务,也可以对国内的企业提供全面的会计服务,这必将给我国会计领域带来严峻的挑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