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美国风险投资业的发展特点及对我国的启示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美国风险投资在投资主体、投资客体以及在投资机制方面具有投资素质多元化特征。风险公司主要采取合伙制,投资主要在高科技产业领域,投入时间一般集中在风险企业的成长阶段。对我国建立风险投资机制的启发是:发挥政府在风险投资中的导向作用,建立法律支持系统,提高完善风险投资运营机制、完善融资体制等。  相似文献   

2.
在高技术已成为在全球企业竞争主体的环境下,高技术企业风险控制也成为财务监控的趋势.按照高科技企业发展的各阶段的融资特征、人力资本属性以及政府作用,构建了高技术企业财务监控主体系统.以银行借贷资本的介入为一临界点,将高科技企业财务监控归纳为无借贷资本模式和有借贷资本模式.在无借贷资本模式下,政府、股权投资者、人力资本所有者具备风险投资的属性,愿意承担企业的高风险,并强烈要求参与企业的经营决策,强调构建力量制衡的内部监控系统.银行借贷资本具有强烈的规避风险属性,在其加入监控体系后,内部监控逐渐向外部监控转变,强调信息披露的及时性与准确性.  相似文献   

3.
论风险投资的风险控制机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春华 《求是学刊》2001,28(5):60-64
中国风险投资失败率高最根本的原因 ,是由于我国风险投资机构的组织和运作不规范 ,未能建立有效的风险控制机制。结合国外成熟风险投资的风险控制机制 ,具体分析企业治理结构中的风险控制和风险投资运作过程中的风险控制 ,其结论是我国风险投资机构更大的问题是在企业治理结构上 ,最重要的因素是人的因素  相似文献   

4.
风险投资与创业板市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马书琴 《求是学刊》2001,28(1):55-58
:风险投资作为支持科技成果转化的工具 ,已成为学术界研究的热点。本文探讨了风险投资的特点及作用 ,分析了发展风险投资的关键是建立风险投资退出机制 ,即发展创业板市场。文中对拟开设的创业板市场的特征、企业选择标准及市场风险防范做了较为详细的论述  相似文献   

5.
美日政府技术创新支持政策差异主要体现在三方面:就政府补贴政策来看,美国主要依靠市场力量实现资源的有效配置,政府更多的是对研究开发活动和技术创新企业提供贷款担保,而很少提供直接资助.日本政府则直接干预企业的研发活动,实行直接的经济补贴,代替市场规划产业和技术的发展方向、速度和规模;就税收优惠政策看,美日两国都有完备的技术创新税收优惠政策体系.但是由于美日经济体制和文化的差异,税收优惠政策也不尽相同;就风险投资政策来看,美国对技术创新的风险投资完全建立在市场机制基础上,企业的风险资本很少受到银行业和保险的左右,因而能够更客观灵活地选择技术创新项目.而日本由于风险投资制度的不完善,很难把风险资本集中在高技术企业的技术创新活动上,这方面日本处于劣势.借鉴美日两国创新支持政策优劣差异,对我国创新支持政策的构建无疑有着很好的启示.  相似文献   

6.
我国风险投资后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广财 《学术交流》2004,(9):114-117
风险投资是一种高风险的投资行为,受到社会各界越来越多的关注。我国风险投资处在初级阶段,取得高赢利的风险企业比例很小,主要原因之一是国内的部分风险投资机构存在"重投资而轻管理"的思想,监控机制不完善。  相似文献   

7.
风险投资是解决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所需资金的重要渠道。风险投资具有投资对象的科技含量高、创新能力强,投资风险大、周期长,投资收益高,作用大,投资地域集中于高等学校科研院所和高新技术产业园区,投资退出机制灵活、方式多样,投资形式权益化,投资模式多轮比,投资策略组合化等特点,我国的风险投资起步晚、规模小,存在风险资本结构单一、投资运作机制不完善、投资效率与收益较低,对知识产权的保护不力、中介服务环节薄弱、政策法规滞后等问题。依法运作和有效监管是促进风险投资健康发展的保障,制定我市风险投资管理地方法规非常必要,也有可能。  相似文献   

8.
培育中国风险投资主体,是关系我国发展风险投资成败的关键。要按照培育风险投资主体的原则,大力发展风险投资公司和风险投资基金,引导私人和大公司进行风险投资。为此,应采取有效措施发展有限合伙制风险投资公司,鼓励外商进入中国风险投资业,为风险投资主体设计全新的激励和约束机制,造就一个活跃繁荣的风险投资市场。  相似文献   

9.
风险投资发展影响因素评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影响我国风险投资业发展的因素主要分为内部发展因素和外部支撑环境两个方面,内部发展因素主要包括风险投资家水平、内部激励机刺和约束机制、回报水平等,外部支撑环境因素主要包括金融退出环境、法律环境、项目市场发育水平、政策支持度等;从风险资本自身发展水平和风险资本支持体系发展水平两个角度构建了风险投资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运用了层次分析法和模糊综合评价方法对我国风险投资业发展水平进行评价;通过评价结果的分析,阐明了我国风险投资业目前还存在风险资本结构不尽合理、退出不畅、缺乏投资经营管理经验、专业人才匮乏等问题.  相似文献   

10.
基于PPP模式的公积金住房项目融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经济适用房建设离不开必要的资金支撑.PPP模式作为公共部门与私人部门相互合作的融资形式,通过引入私人资本有助于解决资金短缺、融资不畅的问题,保障了住房项目长期、稳定的资金供给.从经济适用房项目的确立到选择PPP模式完成融资,大致经历着项目的提出与构思、项目决策分析、融资决策分析、融资谈判与合同签署以及项目融资的实施这样五个阶段.可见,PPP模式项目持续周期长,并且价值含量大、参与方众多.有利于扩大资金来源,有利于降低项目风险,有利于确保政府监管的主体地位,为使合作各方实现共赢的初衷,应设计行之有效的市场准入机制、激励机制、风险分担机制和政府监督机制作为配套保障.  相似文献   

11.
谢沛善 《创新》2009,3(6):17-20
目前,广西创业风险投资基金市场发展面临诸多困境,有必要通过加快出台有关法规政策文件;推动开发性金融支持广西创业风险投资基金工作联席会议制度的建立;积极落实国家对创业风险投资的财税支持政策;培育和完善区域风险资本的退出机制;注重创业风险投资中介服务平台建设;加强创业风险投资专业人才引进、培养和激励制度建设等措施促进广西创业风险投资基金市场发展,推动区域自主创新能力的提高与北部湾经济区开发建设目标的实现。  相似文献   

12.
风险投资作为一种特殊的投融资活动,需要有相应的法律和制度进行调整和规范。但是,由于我国风险投资起步较晚,目前基本法律法规尚不完善,而现行有关法律法规的内容已经对风险投资业的发展产生了限制性影响。如我国现行《公司法》、《合伙企业法》等的相关规定,均没有考虑风险投资行业的特点。因此,应当在尽快制定《风险投资法》的同时,对现行相关法律法规加以完善,建立起一套规范和扶持风险投资业发展的法律和政策体系。  相似文献   

13.
大学生创业融资研究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国外对创业融资的研究以资本结构理论为主线,为我国大学创业融资的研究提供了理论观点和研究方法。国内对大学生创业融资理论和实践的研究主要集中于创业融资需求与供给、创业融资渠道、创业融资风险、创业融资支持体系等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14.
新时期北京发展中小科技企业创业风险投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创业风险资本是联接高新技术成果和生产力之间的桥梁,发展创业风险投资是促进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关键。针对北京创业风险投资业发展现状,根据发达国家的创业风险投资业的经验及创业风险投资理论,本文提出建立以国有资本为主导与民间资本为主体的融投资模式,构建多层复合资本市场体系,疏通退出瓶颈,改善投资主体内部治理结构,增强创业风险投资机构活力,加强北京创业风险投资运营管理。  相似文献   

15.
刘云  魏喜武 《创新》2010,4(5):77-79
创业投资家和创业企业家的"囚徒困境"是制约中国创业投资进一步发展的主要障碍之一。对短期利益的追求和缺乏信任是造成中国创业投资"囚徒困境"的两个重要原因。在金融危机背景下,"囚徒困境"的演化将朝着有利于创业投资家的方向发展。金融危机虽然能改变博弈的结果,却未能改变"囚徒困境"的成因。  相似文献   

16.
In this paper, we explore whether factors such as financial markets and accounting qualities contribute to 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 (FDI). We use a unique data source: the survey data from World Economic Forum, to measure the efficiency of the financial markets and the quality of accounting standards. With this unique data, we demonstrate that financial markets and accounting quality are important factors of FDI inflow into a country. In particular, FDI is positively correlated with the strength of financial audits and reporting standards and venture capital availability for all countries. We also show that accounting quality measures are more important for developing and emerging countries than for developed countries. On the other hand, financial market measures, especially the access to venture capital, have a bigger impact in attracting FDI flow into developed countries. These results support the hypothesis that local financial markets and accounting quality affect FDI. The results have strong policy implications for governmental regulatory agencies.  相似文献   

17.
关于人力资本价值及其有效实现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人力资本是一种物化于人力资源所有者身上的长期消费资本.人力资本价值的形成过程就是教育等投资和接受这些投资所放弃的机会收入等价值在劳动者身上凝结的过程.有效实现人力资本价值应着重考虑建立以人力资本为核心的个人所有制,协调人力资本与其他产权主体的利益关系,建立以产权激励、机会激励为核心的激励机制等方面问题.  相似文献   

18.
Objective. Growth in the share of high‐technology employment is critical to discussions of the postindustrial transition. Do new state and local technology policies create growth in the share of high‐technology employment? This article examines this question along with the effects of location and agglomeration advantages, identifying sources of qualitative growth in the U.S. economy. Methods. We examine change in the share of high‐technology employment in metropolitan statistical areas (MSAs) in the United States between 1988 and 1998. High‐technology employment is measured from the BLS Current Employment Statistics Survey. The scale of state and local technology policies are measured from a comprehensive survey of state and local technology programs. A generalized linear model (GLM) estimates the effects of technology policies along with regional proximity, location, and agglomeration factors. Results. Technology grant and loan programs and research parks have direct effects on the share of high‐technology employment, along with private venture capital firms and military R&D. Research parks also magnify the effects of private venture capital firms, while public venture programs and technology development policies compensate for agglomeration deficits. Rapid population growth provides a more conducive context for these policies but does not directly influence growth in the share of high‐technology jobs. Conclusion. State and local technology policies compensate for and magnify the effects of agglomeration advantages, indicating that state and local government can play a strategic role in high‐technology development.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