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全面深入地阐释反垄断法的基本精神,提升对反垄断法的理解和认识,是健全反垄断法治的基本要求.运用法学原理与方法阐释反垄断法的基本精神,有助于观察与解释竞争现象,有利于指导反垄断法的制订与实施.反垄断法内含着竞争、自由、公平和公益精神,反垄断法是竞争促进法、自由保障法、公平奠定法与公益保护法.反垄断法的精神常常表现为具体的反垄断法价值及其追求,而反垄断法的适用实际上是反垄断法的价值冲突及其选择过程.  相似文献   

2.
杨亚男 《兰州学刊》2005,4(5):183-185
反垄断法作为经济法的核心内容,是国家运用法律手段限制垄断行为、规范竞争秩序、保护自由竞争的重要工具.在市场经济日趋完善的中国,一部系统完备的反垄断法已是呼之欲出.本文拟从分析反垄断法的目的和中国经济发展的特点,透视中国反垄断法的规制对象,明确中国反垄断法所起作用的范围,并对行政垄断,自然垄断应否纳入我国反垄断法规制对象作以探讨.  相似文献   

3.
合理原则视角下的反垄断法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反垄断法的价值在市场规制体系中占据主导地位,它对于反垄断法的实施起到了重要的导向作用.合理原则作为反垄断法的主要原则,完整地体现了反垄断法的效率价值.我国新近制定的反垄断法,充分反映了市场效率的要求,但部分规定仍存在不足,导致法律实践层面对效率价值的背离.  相似文献   

4.
竞争是促进人类进步的重要手段之一,反垄断法就是一部关于"竞争"的法律.通过反垄断法,可以在法律框架下对一些限制竞争的行为或垄断行为进行规制,并对其他组织或个人起到预防或威慑的作用.我国的<反垄断法>于2008年8月1日正式实施,该法在总则第1条明确提出,"维护公共利益"是反垄断法制定的主要目的,并且在具体条款中也规定"公共利益"可以作为反垄断法豁免适用的依据.本文将对我国及国外部分国家反垄断法上的公共利益地位和内涵作一探讨,以加深对反垄断法的理解和认识,修正误解与偏见,科学地指导反垄断法的实施和完善.  相似文献   

5.
论我国反垄断法的消费者本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反垄断法体现了经济法的本质特征,是经济法的核心。反垄断法的法律本位应有明确的权利主体,而不是抽象的社会整体利益;从反垄断法的法律价值、反垄断法上的利益,反垄断法的制度设计与实施机制来看,可以说反垄断法是以消费者为本位。  相似文献   

6.
滥用市场支配地位作为反垄断法制度的三大支柱之一,各国反垄断法都做了规定,我国反垄断法也不例外。但我国反垄断法对该制度的规定过于简单,在反垄断实践中没有发挥其应有的指导作用。本文将结合我国反垄断法及配套法规,以及美国相关经典判例,检视相关市场的界定、市场支配地位的认定及滥用市场支配地位的法律规制等相关内容,指出其中不足并提出完善建议。  相似文献   

7.
反垄断法是规范市场行为、维护竞争秩序的“市场经济宪法”;反垄断法适用除外制度是反垄断法中最能体现其特征的制度之一。反垄断法适用除外制度具有立法形式多样性、立法内容普遍性和变动性等法律特征。在经济全球化和法律趋同化的进程中,反垄断法适用除外制度也会逐渐趋于协调,发生一些重大变化。探讨和研究其发展趋势,对我国构建反垄断法律体系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反垄断法的国内法属性已经突显出与全球市场竞争的不一致性.反垄断法的国际化已经提到了国际社会的议事日程.国内反垄断法如何应对经济全球化,即国内法属性的反垄断法如何走向国际化,成为各国政府急需考虑的问题.反垄断法的国际化并不暗含着国家主权的丧失.反垄断法的国际化并不会削弱或者限制国家主权.运用国家主权相对转让的理论可以推动反垄断法国际化的进程.  相似文献   

9.
谭袁 《理论界》2012,(9):48-51
我国地方市场上也存在着严重的限制竞争行为,而我国《反垄断法》中主要规定的是中央机关的实施,地方相关机构没有或只有有限的执法权,这不利于对地方市场上垄断行为的规制。反垄断法地方性实施具有巨大的价值,我们需要在反垄断法及相关配套法规中对其加以规定,以健全我国反垄断法的实施体制。  相似文献   

10.
关于反垄断法研究的回顾与前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关于反垄断法研究的回顾与前瞻包锡妹一我国法学界对反垄断法的理论研究起步较晚,80年代后期初露端倪,90年代,特别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立以后,才逐步成为理论界研究的热点。回顾十年来理论界对反垄断法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问题:(一)反垄断法的出台时机...  相似文献   

11.
反垄断法的行为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问题的提出理论界对反垄断法作为“自由企业的大宪章”的作用已有共识,但在对反垄断法的定性问题上却存在重大分歧。有的认为反垄断法是结构法,有的认为反垄断法是行为法,还有的认为反垄断法是行为法和结构法的结合。本文认为反垄断法是行为法,其主要是对市场主体实施的限制竞争行为予以规制。纯粹的垄断结构或称垄断状态,不是反垄断法的规制对象。根据《布莱克法律辞典》的定义:“垄断是赋予某个人或公司或更多的人或公司的一种特权或特别优势,正是由干这种专有权利(或实力)的存在,上述人或公司才能从事一种特别的事业或贸易…  相似文献   

12.
矫立辉 《南方论刊》2007,(11):38-38,34
《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垄断法》于2007年8月30日终获通过。本文结合反垄断法的理论研究情况以及新通过的《反垄断法》,针对反垄断法的规制对象展开初步探讨,分析了《反垄断法》对此的具体规定及其成功之处,也指出了其中一些小小的缺憾。  相似文献   

13.
对行政性垄断的规制是我国反垄断法的特色和亮点,但《反垄断法》实施五年多来,在遏制行政性垄断方面成效并不明显。这是由于:反垄断法仅授予反垄断执法机构处理行政性垄断的"建议权",将行政性垄断行为排除于司法诉讼之外,规定了反垄断法的适用除外情况。为此,亟待健全行政性垄断的法律责任制度,重构科学合理的反垄断执法和司法体系,还有必要进一步整合反垄断法和反不正当竞争法。  相似文献   

14.
本文从反垄断法的法律精神出发,指出现代反垄断法应奉行“行为主义”的垄断控制模式,规制对象主要是各种非法垄断行为,提出了我国反垄断法规制对象的具体内容及发展趋势,研究分析结果为科学界定反垄断法规制对象的司法实践和发展完善反垄断法的理论研究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5.
论行政垄断并非反垄断法上的特殊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行政垄断是一种严重危害市场公平竞争的行为 ,反垄断法必须对其进行调整 ,但这种调整是有限的 ,而且传统的反垄断法已包含了相关的内容 ,因而行政垄断不是反垄断法上的特殊问题。本文从行政垄断的具体方式入手 ,探讨了反垄断法对于每一种行政垄断行为的作用 ,为上述基本观点提供了较充分的论证。  相似文献   

16.
反垄断法是维护市场经济秩序的基本法律制度之一.对反垄断法的分析,关键在于穿透规则的表象,探究规则所蕴含的人本主义精神.反垄断法制订与实施的精髓是维护和保障人权.它是人权维护法,具体表现在促进竞争、追求自由竞争与维护公平竞争等层面.  相似文献   

17.
在我国电信业重组和反垄断法实施的背景下,电信业的反垄断法适用问题是个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我国反垄断法在电信业的适用应遵循"一般适用、例外豁免"的原则,适用的重点是对经营者达成垄断协议的有效规制,并对反垄断执法机构与行业监管机构的反垄断职权进行合理界定.  相似文献   

18.
反垄断法的出台与否并不以规模经济获得了充分发展为基础,而是取决于是否存在着垄断现象以及反垄断的需要。就反垄断法的价值目标、立法模式、规制内容、其为经营者提供的抗辩机会以及各国反垄断法的实践情况来看,反垄断法并非意在遏制规模经济的发展。不仅如此,从某些意义上说,反垄断法还可以促进规模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19.
反垄断法是市场经济国家重要的基本的法律,制定一部统一、全面、权威的反垄断法十分必要。中国反垄断法的主要任务是禁止严重限制竞争的协议,禁止滥用市场支配地位,禁止限制竞争的企业合并,禁止行政垄断;反垄断法适用于所有领域,但可以采取个别豁免;反垄断法应具有域外适用的效力;反垄断的执法机构应具有很大的权威。  相似文献   

20.
陈兵 《社会科学》2013,(10):92-97
反垄断法作为舶来品,在我国的生成与发展不可避免地需要借鉴反垄断法治先进国家和地区的历史经验。通过对现阶段我国公用事业垄断行业和地方反垄断法实施中的"执法真空"等现象的观察,透过对美国反限制贸易与竞争法律形成期实施经验的考察,回顾和总结了当时反限制竞争与贸易法律对公用事业的规制和联邦与州在反托拉斯法实施上的措施。在此基础上,结合现实,从维护社会公共利益和推动地方反垄断实施两方面,提出了我国反垄断法现阶段实施的重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