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袁志筱 《人才瞭望》2006,(12):94-96
法国是西方发达国家之。其人事争议仲裁可追溯到1806年拿破仑制定《法国民法典》时,至今已历二百来年,发展比较完备。学习借鉴法国人事争议仲裁的一些先进东西。对搞好我国的人事争议仲裁,不乏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
关于建立和完善我国人事争议仲裁制度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如何建立和完善我国的人事争议仲裁制度,是目前我国亟待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也是今后怎样搞好人事争议仲裁工作的关键。下面,笔者就我国现行人事争议仲裁制度中存在的问题、原因及如何建立和完善我国人事争议仲裁制度提出自己的粗浅认识和思考。一、我国现行人事争议仲裁制度中存在的问题(一)国家没有上位法。国家人事部于1996年5月成立了人事争议公正厅,1997年8月向全国印发了《人事争议处理暂行规定》(人发〖1997〗71号)。这是我国出台的第一部人事争议仲裁部门行政规章。但人事争议仲裁与劳动争议仲裁和经济财产…  相似文献   

3.
宋香花 《人才瞭望》2008,(6):104-106
一、突出了劳动争议仲裁,避了劳动争议诉讼 出仲裁程序的有利之处,在于可以进一步发挥这一制度的作用,为劳动争议的处理提供快速途径。但是,劳动争议处理是一个完整的程序,从国务院的《企业劳动争议处理条例》到《劳动法》,都对劳动争议处理的调解、仲裁、诉讼三个阶段作了相应的规定。而《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从名称看,  相似文献   

4.
胡光成 《人才瞭望》2009,(12):40-40
《劳动人事争议仲裁方案规则》最大的亮点是,统一了劳动争议仲裁和人事争议仲裁的办案规则。对于该规则的公布施行,业内人士认为,两机构合并是大势所趋。  相似文献   

5.
叶建新 《人才瞭望》2003,(12):13-13
人事争议仲裁裁决执行难,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人事争议仲裁立法滞后。这是制约人事争议仲裁裁决执行问题的根本症结。现行《规定》确立人事争议仲裁实行一级仲裁制度,即仲裁委员会作出裁决后,当事人对裁决不服,只能向原仲裁委员会申请复议,而不能向其他仲裁委员会提出重新仲裁的申请;对人事争议仲裁制度是否是必经的法定程序,以及当事人对仲裁裁决有异议时,是否可以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该《规定》并没有作出说明。执行程序是保证具有执行力的法律文书得以实施的程序,对此,该《规定》中规定,发生效力的调解书、裁决书当事人…  相似文献   

6.
人事争议仲裁制度作为我国仲裁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在借鉴民商仲裁。劳动争议仲裁的经验和做法的基础上,经过人才流动争议仲裁的发展而建立起来的。《人事争议处理暂行现定》的出台是人事管理工作走向法制化的标志之一。目前,全国已初步形成了人事争议仲裁工作体系,备地人事部门都积极开展了人事争议仲裁工作, 但在具体人事争议处理过程中也遇到了不少问题, 亟待解决。人事争议仲裁的性质问题 有的地方立法把人事争议仲裁界定为人事行政部门的具体行政行为,当事人对裁决不服,可以依照《行政重议法》和《行政诉讼法》的规定,依法…  相似文献   

7.
人事争议仲裁和劳动争议仲裁作为我国仲裁制度的两个重要组成部分,在“化解争议纠纷、消除社会梗阻、构建和谐社会”中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虽然说人事仲裁和劳动仲裁都是借鉴民商伸裁的基本经验和做法并结合各自的特点建立起来的,在本质上有许多相同之处,但同时又存在着很大的区别。现结合在实际仲裁工作中的一点体会,对两者之间的区别与联系做一下简单的比较。谈几点浅显的认识。  相似文献   

8.
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党中央根据马克思主义的本质要求,充分总结人类社会的发展规律与中华民族的历史实践得出的基本结论。人事关系的和谐是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人事争议仲裁作为人事工作的重要内容,在保障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顺利实施、促进和谐社会建设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深刻认识人事争议仲裁在构建和谐社会过程中发挥的应有作用,树立人事争议仲裁工作的新理念,大力促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是所有人事争议仲裁工作者共同关注和研究的课题,也是人事争议仲裁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相似文献   

9.
史继科 《人才瞭望》2005,(3):107-107
“仲裁人事争议,应遵循及时、公平、合理的原则,以事实为依据,以法律、法规、规章为准绳。”此规定从法律上明确规定了处理人事争议时应遵循的基本原则。从理论上阐述:及时原则是实效原则,是指仲裁机构在处理人事争议时应尽快的核实事实真相,维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不受侵害。公平原则是指人事争议仲裁机构在处理人事争议仲裁案件时,必须站在中立的地位,分清是非责任,客观、公正地处理人事争议,  相似文献   

10.
方勇 《人才瞭望》2006,(11):105-105
我国的人事仲裁制度自人事部1997年8月发布《人事争议处理暂行规定》起已建立十年有余,经不断发展、完善,取得了很大的成效。下面笔者对有关问题提出自己的粗浅认识:  相似文献   

11.
《人才瞭望》2009,(1):45-45
请问:员工向当地仲裁部门申请仲裁,具体的仲裁申诉时效和办案时效是如何规定的? 解答:根据《劳动法》第82条的规定,提出仲裁要求的一方应自劳动争议发生之日起60日内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提出书面申请。  相似文献   

12.
随着知识经济的迅猛发展,公务员队伍建设、事业单位工作人员日常管理越来越多元化、复杂化,人事争议案件的案情也越来越错综复杂。人事争议仲裁裁决书作为有着特殊地位的法律文书,在整个人事争议案件中的法律作  相似文献   

13.
《人才瞭望》2009,(7):42-43
为掌握分析全市人事争议调解仲裁工作情况。提高全市各级人事争议仲裁机构和仲裁员审理案件的水平。推动人事争议调解仲裁工作向纵深开展,按照上级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的要求.开封市人事争议仲裁委员会办公室决定建立重大人事争议案件报告制度、人事争议典型案例通报制度和定期报送人事争议调解和仲裁工作统计报表等三项制度。市仲裁办将结合自身工作和县区报送情况,及时汇总,报送省厅,为上级部门指导人事争议仲裁工作提供依据。同时将定期对县区报送情况进行通报。并纳入对县区仲裁机构的年度考核,  相似文献   

14.
《人才瞭望》2005,(1):98-98
劳动与社会保障部《关于已撤诉的劳动争议案件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是否可以再受理的复函》规定:“……当事人撤诉或者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按撤诉处理的案件,如当事人就同一仲裁请求再次申请仲裁,只要符合受理条件,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应当再次立案审理,申请仲裁时间从撤诉之日起重新计算。”根据该规定,申诉人在仲裁委员会作出裁决前可申请撤诉,是否批准由仲裁委员会决定。  相似文献   

15.
张进 《人才瞭望》2009,(9):41-41
目前,人事争议仲裁工作面临一个重要问题:仲裁员队伍实力不强且彼此间沟通较弱。对此,业内专家建议组建人事争议仲裁协会。  相似文献   

16.
《人才瞭望》2008,(8):110-110
洛阳市人事争议仲裁委员会在全省率先出台了《人事争议仲裁当事人选择仲裁员试行办法》。办法规定,洛阳市人事争议仲裁双方当事人申请仲裁时,有权在面向社会公布的仲裁员名册里符合条件的仲裁员中各选择1名参与案件审理(应当回避和因故不能参加案件审理的仲裁员除外)。该办法还对人事争议仲裁当事人选择仲裁员的原则、仲裁员的聘任及仲裁庭的组成等作出了规定。  相似文献   

17.
《人才瞭望》2008,(6):110-110
近日从山东省人事争议仲裁工作会议上了解到,近年来,山东省人事争议仲裁工作取得了突破性进展。人事争议仲裁法规政策和制度体系逐步形成,人事争议仲裁组织工作体系基本建立,人事争议仲裁工作的社会效益日益显现。据统计,山东省各级人事争议仲裁机构自成立以来,共接待来访(信)33000人次,处理各类人事争议案件1200余起。  相似文献   

18.
张怀仓  赵宏 《人才瞭望》2006,(9):101-103
目前,人民法院处理人事争议案件的依据就是最高人民法院2003年9月5日开始生效的《关于人民法院审理事业单位人事争议若干问题规定》(法释[2003]13号)及《关于事业单位人事争议案件适用法律等问题的答复》(法函[2004]30号)。  相似文献   

19.
《人才瞭望》2006,(1):98-98
34,人事争议仲裁与国家公务员申诉控告之间的联系与区别是什么? 人事争议仲裁与申诉控告都是处理人事争议的,但差异也是明显的。  相似文献   

20.
为公正及时处理劳动、人事争议,规范仲裁办案程序,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日前公布了《劳动人事争议仲裁办案规则》。《规则》对其适用范围、仲裁方式、仲裁时效、受理范围、结案方式等都做出了详细明确规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