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894—1895年由日本侵略者挑起的甲午中日战争,清政府遭到惨败,被迫签订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通过条约,日本向清政府勒索了巨额的赔款,总额达库平银二亿零一百五十万两。这不仅是日本侵略者对中国人民的一次空前的战争掠夺,而且也是近代中国遭受凌辱的重要标记。这笔赔款对中、日近  相似文献   

2.
今年是中日甲午之战(1894——1895)结束100周年。这场战争终结的重要标志,乃是上世纪末的1895年4月17日中国清政府与日本政府签订的《马关条约》。条约规定战败的中国清政府向日本割让台湾、澎湖列岛及辽东半岛(后因俄德法三国干涉而归还中国),支付巨额战争赔款,让日本享受片面的最惠国待遇,以及对日增加开放通商口岸等等。在日本马关(下关)春帆楼签订的这项条约,是战胜国日本以极其苛刻的条件强加给战败的中国的,它使中国陷于严重的丧权辱国境地。中日甲午之战,是继西方殖民主义列强发动的中英鸦片战争(1840——1842)、英法联军侵华战争(第  相似文献   

3.
1894年,日本不宣而战挑起侵略中国的甲午战争。历时8个多月,以清政府的失败而告终。1895年4月,腐朽的清政府被迫与日本签订了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这个条约割地之多,赔款之巨,出卖主权之严重,是继《南京条约》以来的又一个最严重的卖国条约。它标志着帝国主义对中国的侵略进入一个新的时期,给中华民族带来无穷的灾难。本文就甲午战后帝国主义抢夺中国铁路利权和瓜分中国作一论述。  相似文献   

4.
八国联军侵占北京的结果,引出了一个《辛丑条约》,《辛丑条约》规定中国向列强支付一笔巨额的赔款———庚子赔款。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这笔本是屈辱的赔款竟和中国教育紧紧地联系在一起。文章追溯了庚子赔款的来由、支付及退还情况,重点阐述了各国退还庚款的主要用途及对当时中国教育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鸦片战争(第47页) 一八四○年——一八四二年英国侵略中国的第一次战争。战前英国向中国大量倾销鸦片,严重地毒害了中国人民。面对英帝国主义的经济掠夺和奴役,清政府中林则徐等人在广东厉行禁烟,并在广州虎门海滩当众焚烧英国进口的鸦片二百三十多万斤(其中有美商鸦片一千多箱)。英帝国主义借机向中国发动侵略战争,腐败的清政府战败,被迫签订了丧权辱国的第一个不平等条约——中英南京条约。按照条约的规定,英国除了掠夺二千一百万元“赔款”外.还强占香港作为它侵略中国的基地,强迫清政府开放上海、宁波、福州、厦门、广州五处做通商口岸,等于敞开中国的大门,任凭侵略者自由出入,日后侵略者逐渐在各口岸设置“租  相似文献   

6.
自从1840年英国列强用坚船利炮发动侵略中国的第一次鸦片战争.强迫清政府签订了侵略中国权益的第一个不平等条约《南京条约》以后.西方列强看到英国从中国身上割去了一块大肥肉,非常眼红,于是各列强像饿虎恶狼扑向羔羊一样扑向中国。从1840年至辛亥革命前的70多年中,西方资本帝国主义列强用军舰大炮、政治讹诈、欺骗诱骗等战争的和非战争的手段侵略中国,并迫使清政府先后与英国、美国、法国、俄国、德国、日本、瑞典、挪威、葡萄牙、丹麦、比利时、西班牙、奥地利等国签汀了各种不平等的条约章程等共400多项。  相似文献   

7.
内债演变为外债,又以外债为担保发行内债,这种内外债的相互演变是近代中国公债的一大特征。内外债的起因是战争耗费和战争赔款。列强的侵略、掠夺和破坏造成近代中国社会经济的严重危机,导致历届政府的财政困难达到极点,出现巨额的财政赤字,不得不仰内外债的发行来弥补。而弥补财政赤字的内外债掩盖了经济运行中的深层次矛盾,导致了债务上的恶性循环。内外债的相互演变就是这种恶性循环中的一环。  相似文献   

8.
"台湾地位未定"是美国为使中国分裂合法化而炮制的谬论,此后成为国际上特别是岛内台独分子进行分裂活动的主要理论依据,民进党执政后吕秀莲公开发表"台湾地位未定"的言论,为台独张目.按照"未定论"的推理逻辑:日本取得台湾是基于<马关条约>,而此后再无条约说明日本把台湾归还中国;<开罗宣言>和<波茨坦公告>只是意向性声明而不是条约,在国际法上无法律约束力,台湾问题在国际法上尚未解决.然而,事实上,<马关条约>完全属不平等条约,违反国际法的一般准则,<开罗宣言>和<波茨坦公告>均为国际法意义上的有效条约,因此,"未定论"的逻辑前提和法理依据均经不起推敲.  相似文献   

9.
19世末纪末,正值世界自由资本主义发展到顶点开始向帝国主义阶段过渡之时,日本于1894-1895年对中国发动了一场侵略性战争,即中日甲午战争,战争结果以中国失败被迫签订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而告结束。时过百年,重温这段历史,不能不得出这样的结论;甲午战争虽然是日本侵略中国的战争,但是它却和欧美资本主义开始进入帝国主义阶段并企图进一步瓜分中国密切相关。从甲午战争刚刚拉开序幕,到《马关条约》的签订,直至后来的“干涉还辽”,帝国主义列强之间始终是互相掣肘、互相利用,他们各自利益虽然不同,但目的只有一个─侵略中国,扩大自己的殖民统治势力。特别是有些帝国主义侵略者,他们虽然在中日甲午战争中没有直接向中国开战,但它们却以各种卑鄙的方式参与了这场战争。  相似文献   

10.
试析1874年日本对台湾的侵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874年日本借口琉球漂民事件发动对台湾的侵略,是近代日本对中国进行的第一次侵略,是日本对中国发动不断扩大的侵略战争的序幕。由于日本的狂妄野心、狡猾无赖和清政府的软弱妥协、应对失策,结果以受害方中国向侵略方日本赔款换取日军撤出台湾,对以后中外关系发展产生了极其恶劣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