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杜维超  刘杰 《创新》2011,5(2):79-81,92,127,128
学术界传统上将以"天职观"为主要内容的新教伦理作为马克思.韦伯社会伦理的核心内容,实际上新教伦理之于韦伯更多的是一种事实描述而非价值判断。通过对《学术与政治》一书的解读,展现了韦伯社会伦理对抽象层面的新教伦理的现代实践性超越,在个人领域,韦伯的职业伦理坚持学术的"科学精神",力求价值无涉;在公共领域,韦伯的政治伦理坚持价值关怀,主张政治激情的精神。  相似文献   

2.
张洪江 《社科纵横》2010,25(3):68-70
伦理精神是时代道德精神的精华。当前中国正处于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的过程中,计划经济时代的道德政治化的伦理精神无法满足当前的需要。在社会转型时期,需要构建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新时代的伦理精神":扎根历史":实现儒家伦理精神的现代转换";兼容并收":吸收西方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伦理精神;汲取现实":发扬原有的社会主义伦理精神。  相似文献   

3.
在中国廉政思想发展史上,孔子功居首位。他把"行仁"看做是为政的核心,把"修德"作为从政的保证,把"正己"看成施政的前提,把"慎利"视为廉政的关键,从而深刻点明了廉政思想建设的人性保障,奠定了廉政体系建设的伦理基础,并且为廉政工作的开展找到了最基本的切入点,给廉政制度建设点准了"穴脉"。深入挖掘孔子思想中廉政精神之精髓,对于大力推进当前的廉政建设工作将具有极其深远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4.
杨仲航 《社科纵横》2007,22(11):46-48
在中国传统行政伦理中,不论是儒家还是道家,都讨论官员个人的行止与荣辱问题,"知止"是对封建士人的一项基本道德要求;政府官员个人行为的价值判断以及如何形成和维护正确的价值判断,依然是当代廉政建设的主题之一。防止与惩治腐败是公共行政伦理建设的重要方面。从"知止"这一传统行政伦理概念中得到有益的启示,强调公务员的责任意识和荣辱观念,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促进政府廉政建设有着积极的现实意义和当代价值。  相似文献   

5.
论中国公务员行政伦理建设的路径选择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祝丽生  郭燕 《社科纵横》2006,21(12):54-55
行政伦理是行政机关工作人员的职业伦理道德。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现代化的发展,中国公务员的行政伦理有了很大的进步,但市场经济本身的弊端也带来了一些伦理失范现象。制度缺失所造成的公务员角色冲突和公务员自身现代职业精神的缺乏是导致公务员行政伦理素质欠缺的主要原因。公务员法的出台是公务员行政伦理建设制度上的完善,但同时我们还需要进一步加强信念伦理的构建。  相似文献   

6.
黑格尔所论述的国家是作为理念意义上的理想类型的国家,即国家是伦理普遍性和单一性的统一,是作为伦理共同体与公民这一伦理主体之间的统一,是具有伦理实体和伦理精神的伦理共同体.国家共同体是由国家公民组成的,公民是伦理主体,公民与国家之间的关系是伦理主体与伦理共同体之间的关系.黑格尔的公民与国家关系理论,对于当代中国现代国家理念的确立和国家制度的建设,对于公民意识教育和公民社会建设,对于提升公民对国家信任感和依赖感,促使公民自觉承担国家责任、履行法律义务等,具有重要的启迪意义和价值.  相似文献   

7.
任建东 《唐都学刊》2007,23(3):33-35
以自主性、服务性和权威性为运作特征的社会中介组织,使其在运作中必然要求自身具备信仰法律、信任政府、服务至上、严格自律的伦理要求。在培育这一伦理精神中完善法律规范是其基本保证,建立严格的市场准入制度和责任追究、业务失误赔偿制是其关键,提高中介组织队伍素质是其根本。  相似文献   

8.
袁祖社 《唐都学刊》2011,27(3):27-31
人类社会永恒的道德诉求主题之一,就是民生问题。在当代中国,这一问题关系到和谐社会建设的根本。胡锦涛总书记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指出:"必须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更加注重社会建设,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努力使全体人民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推动建设和谐社会。"2011年两会描绘了"幸福中国"的美好图景,而民生是这一美好图景的原色和底色。党的十七大以来,着力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和谐成为当代中国党和政府一切工作的重心。解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民生问题,需要各项切实有效的政策、制度保障,更需要学理层面的理论关切。民生关涉人的生计、生活以及发展的各个方面,它不仅是经济、政治和社会问题,更是一个伦理问题。当代中国社会改革发展的关键时期面临着一系列的民生问题,譬如,民生资源分配中的公正问题、国民生活幸福感问题、人的生存尊严问题等,即构成民生伦理的应有和基本的问题。开展并深化民生伦理问题的研究,对切实解决当代中国的民生问题,促进伦理学学科的发展有着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学科价值。保障民生、改善民生从某种意义上说就是让人民过上幸福安康的生活。为了推进对民生以及民生伦理问题的关注,我们组织了一组相关文稿。本组文稿既有对民生伦理与和谐社会建构的基础理论分析,也有从制度层面对民生伦理问题解决的深层思考,同时还有基于中国城市化进程中的有关问题,对民生伦理的思索。期望这组文稿对民生问题的研究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慈善文化在构建和谐社会的历史进程中,正日益成为一种重要的精神力量.作为消费伦理对文化向度的一种折射,慈善文化是财富伦理思想的重要心理积淀,是大众消费行为伦理化的风向标,是社会消费心理和谐的调节器,因而慈善文化建设是建构新时期消费伦理的重要支撑.慈善文化建设的现实路径,必须普及以仁爱关怀为价值维度的慈善理念,完善以民族特色为底蕴的传统文化,建立以社会公正为主导的责任伦理,倡导以现代公益制度为内涵的互助精神.  相似文献   

10.
韩国公共伦理制度建设及其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邵任薇 《探求》2006,(5):45-48
公共伦理制度化已成为世界各国公共伦理管理的普遍趋势。本文重点介绍了韩国公共伦理制度建设的概况,主要涉及伦理立法和机构管理的内容。借鉴韩国公共伦理制度建设的成功经验,我国的公共伦理制度建设应做到对公职人员道德要求实事求是,分层次提出不同的要求;既要道德“自律,”更要强化公共伦理制度的“他律;”公共伦理制度建设应注重实效性,防止流于形式。  相似文献   

11.
陈杰 《学术交流》2013,(6):38-41
伦理与法律实质上具有内在统一性,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离不开法律和伦理的调节和规范。商法从中世纪商人法到近代商法再到现代商法的演变过程依赖于伦理道德的引导,这些因素都凸显出商法的伦理基础。商法的伦理性特质不仅体现为商人群体自主创造和发展的、彰显商人精神的商事习惯,还存在于商法精神实质之所在的商法基本原则和充分展现商法人性关怀的商法规范等商事制度方面。商法需要技术性规范和伦理性规范的共同支撑。从伦理视角看待商法是为了平衡和改变当前我国商法体系过于注重技术性属性而忽视了商法伦理属性的现状,因此,创新我国的商法制度,必须注重伦理因素的考量:一方面,确立体现商人伦理精神的商事习惯的商法法源地位,将仅具有道德约束力的商事习惯吸收入法,在立法上承认商事习惯的法律效力,在司法上承认商事习惯可作为裁判依据。另一方面,把依赖工具理性设计出的商法制度建立在价值理性的基础上,将伦理精神贯彻到商法规则的设计中,不仅应检视现有的商法规范是否体现了伦理精神的要求,还应构建符合我国国情的体现时代精神需求的商事伦理文化。  相似文献   

12.
吴灿新 《探求》2010,(3):76-77
由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制度伦理研究:寻找公共道德理性的生成路径》一书,是中共广州市委党校李仁武教授主持的国家社科基金课题“马克思主义人学视野中的制度伦理建设问题研究”的最终成果。该书从理论和实践的双重维度拓展了制度伦理研究的新视域,是一本具有较高学术价值并值得推介的伦理学新作。  相似文献   

13.
丛梅 《社会工作》2011,(12):91-93
我国当今社会,老年人的物质需求已逐渐得到满足,老年人的精神赡养便成为了老龄人赡养的重要方面。近期关于老年人精神赡养如何实施的话题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社会和政府在构建社会养老保障制度的同时应该着力从伦理的角度出发,建设一种精神赡养的社会伦理网络,使得老年人精神赡养得到广泛的伦理支持。  相似文献   

14.
牛文浩 《创新》2012,6(5):48-53,127
我国民营企业在经历急剧发展后其中不少中小企业迅速步入了衰退期。义利关系认识的缺陷以及诚信文化的缺失从内部为其衰退准备了条件;政府经济伦理意识模糊所导致的不健全的法律政策及歧视性的融资制度则从外部加速了其衰退进程。因此,只有从民营企业经济伦理及相应制度建设、政府经济伦理及相应制度建设两方面入手,才能有效阻止我国民营企业衰退现象的发生。  相似文献   

15.
我国当今社会,老年人的物质需求已逐渐得到满足,老年人的精神赡养便成为了老龄人赡养的重要方面.近期关于老年人精神赡养如何实施的话题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社会和政府在构建社会养老保障制度的同时应该着力从伦理的角度出发,建设一种精神赡养的社会伦理网络,使得老年人精神赡养得到广泛的伦理支持.  相似文献   

16.
行政决策的制定和决断依据一定的规章制度、法律法规,但还有一种无形的力量影响着行政决定的做出,即行政伦理。伦理一词用于行政视域有着更为重要的意义,从行政伦理的角度权衡行政决策也是行政制度中科学化人性化的体现与进步。在众多涉及影响行政伦理的因素中,网络民意越来越多成为人们关注的话题,民意尤其是具有代表性的网络民意在行政伦理的发展道路上发挥着越来越突出的作用。本文从网络民意与行政伦理的关联着手,分析网络民意在行政伦理建设中的重要角色。  相似文献   

17.
人类世界由诸多民族构成。民族与文化间的联系是深刻而密切的,而决定民族文化发展方向的是居于核心地位的伦理文化,可见伦理对于一个民族所具有的不言而喻的重要性。作为伦理钍的共体的民族与作为普遍物或普遍定在的精神的结合就是民族精神。民族精神是伦理精神的具体化,伦理精神内在于民族精神之中。伦理精神和民族精神实质上是一个精神,即民族作为伦理实体的精神。民族伦理实体一经形成,其内在的伦理关系与伦理秩序便处于相对稳定的动态平衡之中,并以“整个的个体”即主体的形式出现在由诸多民族伦理实体所构成的伦理世界之中。在全球化语境下,要增强作为伦理实体的中华民族的伦理认同,以提高中华民族的自觉、自信、自强及在世界文明对话中的地位,并为构建和谐世界、推动人类社会整体进步做出积极贡献。  相似文献   

18.
认为大学治理是集政治、科学管理和伦理于一体的复杂问题;伦理是大学治理的底色,认为大学治理需要伦理道德引领.大学治理的伦理建设首先要将"法治—德治—真理—幸福"塑造为大学的伦理价值目标体系;其次,要推进大学治理的主体伦理建设,构建大学内部治理的多元主体治理格局,确立多元治理主体之间的权责统一关系,保证多元主体有效参与大学决策;再次,要加强大学治理的制度伦理建设,将制度建立在公义基础上,促进大学成员的互信与合作;最后,要以关系理性的思维方式建构大学治理的价值规则,在多元价值之外创造通用的、公共的价值,推进大学的公共价值治理.  相似文献   

19.
当前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不能简单从技术层面来理解,而更需要从文化层面来考量。就推动社会管理创新、实现社会良性运行而言,制度伦理建设具有不可或缺的文化基础作用。社会转型过程中社会管理面临的诸多问题都缘于制度伦理的缺失。在实践中,需要通过加强制度伦理建设来引领社会管理创新,促进整个社会的良性协调运行。  相似文献   

20.
在博士论文中,马克思确立了自我意识哲学的主体地位。表面看是在阐释伊壁鸠鲁哲学,实际上"已经显示出了马克思的创造的智慧"。在他的理论视域内,自我意识是一个伦理原则,有着丰富的伦理内涵,展现了其在走向社会批判以前"伦理批判"的思想特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