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19 毫秒
1.
梳理《中国语言生活状况报告》中的旧词新义词语,分析它们在词语长度、构成材料、结构方式、词性分布、生命力、发展前景等方面的特点。  相似文献   

2.
通过对《现代汉语》第四版的旧词新义的词语进行整理,从词义范围的变化、新旧词义的关系、旧词新义现象产生的原因这三个角度进行定性定量分析,得出结论:旧词新义是一种语言及使用该语言的人们生活发生变化的真实写照,是一种特殊的语言现象。它常处于动态变化之中,随着时间的推移,其中的一些新义将会被淘汰,一些新的意义将会注入。  相似文献   

3.
毛泽东语言中词语超常搭配适应了特定的语言环境,是一种积极有效的与语境相适应的语言表达手段.毛泽东语言中词语的超常搭配的表达效果也是由一定的语境来检验的,语境适应主要体现在时代背景、地域环境、不同对象等语境适应.  相似文献   

4.
“陌生化”是20世纪初俄国形式主义理论代表人物什克洛夫斯基提出的。报纸常常以制作的陌生标题来吸引受众的注意力。报纸标题陌生化的语言手段主要有以下几种:标题所用的是新词或新义,标题表达的内容奇特或奇怪,其句法结构常用词语超常搭配的方法形成。  相似文献   

5.
明代冯梦龙编辑的民歌集<挂枝儿>保留了相当数量的新兴的口语成分原貌,是研究明代词语的宝库.这些材料虽经学者发明,但仍有新词新义值得作进一步梳理.例如"波""一向""的当""寡茶""闯寡门""统口""一丢"等等.这些词语不仅大型语言词典失收,其他论文论著也少提及.此文训释词语10条.  相似文献   

6.
当今词语的“变脸”的方式及其动因探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新世纪形成了词语发展的又一个高峰,旧词语的"变脸"已成了语言新陈代谢的一种常见方式。在大脑的类推和重新分析的思维机制下,人们用隐喻、转喻、仿词、别解、委婉、超常搭配或起用方言词、古语词等方式赋予旧词以新义,或者改变一个旧词的用法,从而弥补了语言表达的空位,满足了受众的求异心理,在经济省力的前提下达到最佳的交际效果。  相似文献   

7.
以《世事通考》及其“俗语类”所录词语为例,考察发现明代汉语俗语词的基本面貌一是来源广泛,二是双音节与多音节俗语词成为语言运用的现成单位.明代俗语词既有明代新产生的词和明代产生新义的词,也有前代产生的词和前代产生新义的词;在前代产生的新词新义中,以近代汉语阶段唐宋元时期产生得最多,体现了语言的继承性与稳定性.以此为基础可以认为,流行于某一时代的口语中的词,就是该时代的俗语词.  相似文献   

8.
《宁波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10,23(2):F0002-F0002,F0003
宁波大学人文与传媒学院宋闻兵副教授撰,中华书局2009年3月出版。 该书以沈约《宋书》词语作为研究对象,在明确《宋书》词语研究意义和方法之后,首先从内容和形式两个方面对书中词语的一般特点展开论述,指出新词新义的大量涌现和双音词数量的激增是《宋书》词语最主要的特征,同时对新词的判定标准、新义产生的途径和《宋书》双音词数量激增原因等问题进行深入探讨,得出基于专书词语实际情况的结论。  相似文献   

9.
旧词新义这一现象深刻反映着社会的变化与发展,从认知语言学有关的隐喻理论来看,它的产生、表现及其社会原因既有系统的内因,也有社会的外因.作为一种重要的语言现象,旧词新义丰富了我们的语言,使得我们的语言能够随着社会的发展而不断地完善和更新,从而保持了社会和语言的同步.  相似文献   

10.
从词汇学的角度,比照不同时期出版的英汉语工具书,我们认为英语意译词对当代汉语新词新义的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其影响方式有以下五种:1.英语原词的词义在汉语中空缺,通过意译导致汉语产生新词;2.英文单词一词多义,用汉语对应词的中心义项翻译英语对应词的边缘义项,导致汉语对应词词义增加;3.英文单词增加新义,导致汉语对应词新义增加;4.英文同根异词性的词在翻译中对汉语词性词义发生影响;5.英语中近义词译成汉语,代之汉语对应词词义变化。而中外关系的加强与中外文化的发展,为意译词的产生提供了丰富的源泉,促进了汉语新词新义的产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