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中外书摘》2011,(5):32-34
解决半截城市化 王小鲁(中国改革基金会国民经济研究所副所长、研究员) 进入2011年,中国从1978年开始的经济改革和高速发展就将进人第33个年头。在过去32年间,我国城市化率从17%上升到47%以上,提高了30个百分点;城镇人口从1977年的不足1.7亿人增长到2010年的接近6.4亿人(估计),增加了4.7亿人。  相似文献   

2.
《女性大世界》2005,(4):154-157
时尚舞台风云善变,一会儿前卫另类得使人惊叫,一会儿又复古典雅得令人静思,有时候创新改革到绝对未来感,有时候又怀旧轮回到无限过去时,那么,时尚究竟是摩登的古典还是颠覆的流行,是创新还是怀旧呢?  相似文献   

3.
最近,杭州推行的公车改革引起了全社会的普遍关注:到2010年,市局(副厅)级以下一律取消专车,让公车回归“工作车”的本色。如此大规模、高级别的“车改”被誉为全国首例。与此同时,杭州发放“车贴”的政策,也引发了不少议论。公众纷纷质疑,这些年和杭州差不离的公车改革,找出几十例来不是难事,杭州的此次改革能有什么新意吗?车没来,车贴来了,为何公务员的利益永不落空?中国的公车改革咋就这么难呢?  相似文献   

4.
改革前中国的社会结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今年是中国改革的第30年。改革以前,中国是什么样的社会结构呢?回顾一下这个问题,对于认识中国改革是必要的。 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 改革以前,中国是高度集中的经济体制,一切经济活动都纳入了国家计划。到改革之前,中国的计划经济体制已经运行了20多年。这个体制在改革初期的状况是:  相似文献   

5.
《中外书摘》2011,(5):85-85
《中国为什么要改革——思忆父亲胡耀邦》 作者从独特的视角对胡耀邦关于中国改革问题的理论思考和实践探索进行了分析,从回顾历史、反思历史的角度.为“中国为什么要改革”提供了思路和方向。  相似文献   

6.
《老人天地》2013,(12):4-5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中国改革开放的一个新起点。全会关烈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是对全面深化改革进行总体部署的纲领性文件,其16项60条从经济体制、政治体制、文化体制、社会体制、生态文明体制和党的建设制度改革等方面,全面回应了社会关切和民生期盼。决定指出,到2020年。要在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上取得决定性成果,形成系统完备、科学规范、运行有效的制度体系,使各方面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蓝图已出,改革将如何改变老年人的生活呢?  相似文献   

7.
魏明 《老年世界》2008,(12):34-34
从开始赚钱到退休.你可知道.你的一生有多少个理财阶段?你错过了多少个理财良机?单身期:参加工作到结婚前(2至5年)理财重点:该时期没有太大的家庭负担.精力旺盛,因为要为未来家庭积累资金.所以.理财重点应是努力寻找一份高薪而稳定工作.打好基础。也可拿出部分储蓄进行高风险投资,目的是学习投资理财经验。另外.由于此时负担较轻,年轻人的保费又相对较低.  相似文献   

8.
重庆市自去年8月启动了庞大的户籍制度改革,计划在未来10年实现1000万农民从农村户籍转变为城镇户籍,实现农民变市民。一年多以来,改革稳步推进,已有260万农民工自愿转户进城。然而,即使在自愿的基础上,改革最初也并不顺畅。  相似文献   

9.
冯先杰 《职业时空》2009,5(9):133-134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从小学到高中已全面展开,对学生进行创新精神的培养,是课改的重要理念。文章从新课程改革中存在的问题出发,以探索新课改中进行创新教育为重点.分析存在的问题以及新课程改革中创新教育的内涵,并进一步阐明新课程实验中创新教育的特征。  相似文献   

10.
李莎 《现代妇女》2013,(10):207-207
孙晓青作为解放军报的前社长,在其任职期间,对于新时期军报的改革有自己独到的见解。本文从读者之变和竞争之变两方面的忧患入笔,分析了忧患的内涵及改革之道,以期给军报改革与发展提供一点启示。  相似文献   

11.
对高校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后绩效薪酬改革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敏  舒强 《职业时空》2008,4(7):55-55
2006年,国家对机关事业单位进行了收入分配制度的改革。此次收入分配改革继续贯彻了按劳分配的原则,强化了以岗定薪、岗变薪变的薪酬管理制度,以及绩效在工作中的重要性,为下一步的人事制度改革打下了坚实的基础。绩效薪酬作为高校薪酬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尽可能地发挥教师工作潜能、体现按劳分配的薪酬管理原则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是改革高校收入分配制度的关键,  相似文献   

12.
在中国,在当前,我们首先要关心的是:如何让这样的关于正在到来的民主或未来政治的讨论不先被扯到传统文化、民族性和左右之争中?如何用哲学家德里达向我们指出的关于未来民主的哲学眼光,来指导我们中国的未来宪政和当前的政治筹划?我们也许应该从寻找讨论这种未来政治的话语空间开始。  相似文献   

13.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与中国经济增长趋势预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肖林 《科学发展》2016,(5):18-22
随着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推进,中国资源要素供给效率和供给质量将明显上升,经济结构将进一步优化,制度创新将进一步释放经济增长活力,中国经济增长潜力将转化为实际经济增长.基于中国经济增长潜力的释放,对中国未来经济增长趋势进行预测,从现在到2050年,中国长周期经济增长将逐步趋缓,并向世界平均经济增速收敛,到2050年可能回归至3%~4%的增速水平.  相似文献   

14.
钱学森先生走了,却留下一道发人深省的“钱学森之问”:“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人才?”这一问触及了中国高等教育的痛处,也让无数中国人感到困惑:国家投入了那么多的经费,为何高等教育离我们所期待的反而越来越远?其实,中国高校并不是没有改革。如果我们仅仅把改革理解为对原有事物与现象的改变的话,高校改革并不缺,而且其幅度之大、程度之猛烈,实乃“盛况”空前。  相似文献   

15.
一,科学预计中国人口老龄化的基本态势和挑战的严峻性 一是从长远看,中国未来人口老龄化的根本态势是重度人口老龄化平台期和重度人口高龄化平台期。过去,我们往往把应对人口老龄化的准备目标理解为“平稳渡过人口老龄化高峰”,这种观点没有科学依据。2007年,全国老龄办发布的《中国人口老龄化发展趋势百年预测》表明,从现在到2051年,老年人口迅速增长并达到高峰,总量从现在1.53亿增长到4.37亿,占总人口的比例从现在的11.6%猛增到31.34%。  相似文献   

16.
周振华 《科学发展》2014,(7):110-112
创建上海自贸试验区,是中央在全面分析国内外发展形势基础上做出的重要制度安排,是本届政府力图打造中国经济"升级版"的重要举措。《赢在自贸区:寻找改革红利时代的财富与机遇》一书,从自贸试验区的设立背景谈起,层层递进,通过国际经验比较,结合中国经济改革和发展的现实困境和难点,解读未来中国自贸区建设的定位与目标;最后,从不同的视角重点阐述自贸区建设将会带来的改革红利和发展机遇。  相似文献   

17.
《新供给经济学: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与持续增长》以实现持续增长为主线,从理论视角到实证分析,从全球视角到中国实践,第一次系统地提出中国新供给经济学的理论框架和思想方法.中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经济思想包含“供给侧+结构性+改革”3个纬度的内涵,构成了中国新供给经济学的核心观点.中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基于当今中国经济发展阶段,对中国改革实践的理论综合性集成创新,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新发展.  相似文献   

18.
《中国社会导刊》2011,(1):54-55
“Hello,Mr.my yesterday!”“Hello,Ms.my tomorrow!”——每到年底,你是否会想要跟过去或未来的自己唠唠嗑、通个信、寄个贺卡什么的?你可以通过定时邮件给未来的自己写信,  相似文献   

19.
4月28日,国家统计局举行新闻发布会,公布以2010年11月1日零时为标准时点的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快速汇总的主要数据。这次普查显示,60岁及以上人口占全国总人口的13.26%,比2000年人口普查上升2.93个百分点,其中65岁及以上人口占8.87%,比2000年上升1.91个百分点,中国老龄化进程逐步加快。这些数据对中国究竟意味着什么?未来中国该如何应对逐渐加速的人口老龄化?本刊特摘编各方观点,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20.
民政部部长、全国老龄办主任李立国不久前介绍,预计到2015年,我国60岁以上老年人口将达到2.16亿,约占总人口的16.7%。人口问题向来是我国最大的国情,作为人口问题在未来一段时期最突出的表现,“夕阳人群”不断扩大将给我国发展带来哪些隐忧?如何应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