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2 毫秒
1.
循环经济是内部和外部效应兼有的系统。根据发达国家的经验,必须建立个人、企业与政府三位一体,以各自利益为导向,并以互利关系相联结的有效运行机制。我国的循环经济发展机制存在政治、经济和技术等方面的现实障碍,从宏观、区域和微观三个层面加以分析,可以重点归结为效益动力机制、价格导向机制、产业组织机制和协同运作机制四个方面的机制障碍。本文分析了这些障碍的表现,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对策。  相似文献   

2.
藏传佛教寺院组织是一种特殊的组织形态。它既有开放系统的特点,又具有封闭系统的特征。它一方面受到外部宏观、微观环境的影响,另一方面其内部管理层又不断在做出应对和调整。本文以组织理论作为视角,在实地调研和文献研究的基础上全面分析寺院的组织环境,进而探讨现阶段我国藏传佛教寺院组织的发展路径。  相似文献   

3.
都市旅游可持续发展不仅受到来自都市旅游内部因素的影响,并且也受到都市旅游之外的都市及其区域中其他因素的影响。我们可以将影响都市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影响因素分为核心因素和环境因素两大部分:核心因素是指来自于都市旅游内部各要素间相互联系和协同运行而形成的影响因素;环境因素是与都市旅游发展紧密相关但又相对独立于都市旅游系统的都市及其区域的"大环境",是自然、经济、社会与文化环境的统一。  相似文献   

4.
研究发展战略,如果摆脱不了传统的框框,在新的挑战面前则可能违背经济规律发展的要求,使决策坐失良机。本文就开放式经济发展战略问题,谈一点粗浅的看法,以聆听教正。 一 任何一个区域,都是经济与社会发展的载体。在这个载体上的经济实体,是一个复杂的系统。研究经济发展的战略,其本质就是研究区域经济系统的发展战略。因此,有必要对系统进行一些剖析,才好“对症下药”。 1、区域经济系统是开放系统 系统,是指由一组相互依存或彼此间交互影响的事物,为达成共同目的而有机地结合在一起的整体。而开放系统则与外界有着各种联系,并受环境条件变化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在国际法律发展领域,法的基本层次大致包括国内法、区域法和国际法三个方面,中国与中亚经贸法律关系的构建,既有赖于内部法律完善,又奠基于外部法律协调。而与中亚法律问题有关的环境,是指该地区发展法律关系的社会背景与主客观要件,包括国际环境、周边环境与国内环境,政治环境、经济环境与法律环境。从宏观看,考察环境要素,目的在于揭示中亚法律发展时代特征,预测中亚法律发展未来趋向,形成我国合理科学的涉外法律体系模式。就微观言,分析中亚国家的政治体制、经济实力、优惠政策和法制状况,有利于知彼知己,求同存异,为从事…  相似文献   

6.
跨国公司撤资机理与金融危机的冲击效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跨国公司撤资是投资的逆过程,是未能实现其战略目标的结果.跨国公司撤资原因有内部决定因素和外部决定因素,内部决定因素主要是信息不对称、经营管理调整和垄断优势消失;外部决定因素则是东道国区位优势丧失、宏观环境的不利变化和政策制度变迁的竞争影响.金融危机是外部冲击的一种形式,通过恶化宏观经济环境、引致未来悲观预期和导致公司经营绩效变差来影响跨国公司的撤资决定.2008年的全球金融危机是中国特殊宏观背景下的外部冲击,使得全球和中国经济明显下滑,削弱了在华外资投资信心,放大了外贸冲击效果,但这种影响主要针对技术含量低、粗放经营的小规模跨国公司,优质跨国公司反而加大了对中国的投入,有利于中国外资结构的调整.  相似文献   

7.
企业潜亏是指企业帐面上表现为盈利,但实际上却是亏损的企业现状。企业潜亏问题的形成既与企业外部宏观环境因素(如价格、利率、市场变化)有关,又与企业内部基础管理工作相联系。企业潜亏问题的存在不仅将影响国家财政收入的正常增长,而且会扭曲企业正常的经济行为,掩盖企业实际的经营状况。  相似文献   

8.
中国与俄罗斯都是发展中国家,中俄之间的贸易组成一个动态的经济贸易系统,这个系统既受内部条件要素的限制,又受外部经济环境的制约,随着条件的不断变化,中俄经济贸易系统将发生时空的改变,针对不同时期的要素变化,需要应用不同的协调机制,才能达到新的动态的平衡,使之向有利于双方贸易合作的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9.
本文在系统梳理国际经济学有关理论尤其是最新扩展的基础上,就一体化理论对中国这样的大国经济内部区域经济整合分析的适用性,做了初步探讨。研究表明:国际经济学之一体化理论,总框架无一例外地定位于相邻国家,但对相邻国家间经济整合的分析,所涉论题本质上属于区域经济问题,且形成与拓展了一些好的分析范式与方法。一体化经济学的实证研究,核心论题围绕成员决策权限与利益分配展开。国际经济学框架下的一体化理论,在分析中国这样的大国经济,尤其是涵盖了港澳台多个单独关税区的大国的地区经济整合问题时,具有很大的适用性。对研究大陆内部区域经济整合问题,也有一定适用性,但须以对相关约束条件与制度环境的必要修正为前提。  相似文献   

10.
区域经济中网络的含义及本文的讨论范围在区域经济学中,经济中心、经济腹地和经济网络共同成为区域经济的构成要素。其中经济网络是一个非常宽广的概念,它不仅表示经济发展的地域联系,而且还表示这种联系的各种依托。在外延上我们可以把它理解为经济联系的渠道、系统和组织。作为经济联系渠道的网络,根据联系的不同性质、一般包括生产协作、生产流通网络、交通运输网络、信息情报网络和金融信贷网络等几个方面。这些网络就象人体中的血管,人体中如果某一根血管血流不畅人就会生病,区域经济某一方面的网络不畅,同样会影响区域整体的发展。  相似文献   

11.
政府信息系统成功实施可以从系统质量、信息质量、用户满意、系统使用、个人影响和组织影响等六个方面进行评价,而对政府信息系统实施效果产生直接影响的5个主要因素包括:内部组织管理因素、供货商的产品技术水平、外部技术环境因素、外部政策环境因素和信息化部门支持协调能力等,这5个因素均与应用成功呈正相关,其中内部组织管理和外部政策环境,以及单位层级和"一把手"的影响尤为显著,而管理模式、所在处室、专业背景、单位性质、学历等特征则对应用成功无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12.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和经济全球化浪潮的推进,区域产业分工与合作的动力结构和动力机制都发生了重要的变化.企业作为区域产业分工与合作的微观基础,其组织行为是影响区域产业分工与合作的决定性力量.经济全球化使企业的生产组织方式由传统的大规模、垂直一体化的生产方式向更为灵活的水平分工的企业网络转变.企业内部生产网络和外部网络的形成和发展成为区域产业垂直分工与水平分工的内外部动力,它们的叠加作用型构了区域产业分工与合作关系.  相似文献   

13.
何影 《兰州学刊》2008,(8):31-33
政治和谐不只是指政治系统内部诸要素之间的和谐,还包括政治系统与外界环境之间的和谐。政治系统外部的适应状况直接决定着政治系统内部的整合状况,政治系统的内部调整是以外部适应为前提和动力的,因此政治系统对外部环境变化的适应对于政治和谐来讲更为基础。政治系统要达到和谐状态,必须与经济发展、社会结构变迁、文化结构变迁相适应,在不断的调适中寻找与外部环境的平衡点。  相似文献   

14.
结构与信息间的关系是我们研究系统自组织演化的一个重要课题。从广义上讲,结构是在一定外部差异所形成的环境作用下,由系统内部差异构成的有组织整体;信息是系统结构内部及其与外部环境间各类差异的一种相互协调作用方式。它体现着一定差异间的组织方式及组织程度,信息作用过程体现着系统结构内部及其与外部环境之间在组织方式与组织程度  相似文献   

15.
区域发展自生能力是指区域经济系统在现有的条件和所处的发展阶段,具备或形成的对区域发展所需各类要素的集聚和优化能力,通过这种集聚和优化,促进形成区域生产要素引力场,从而使区域内各要素具备自主生长和自我造血的功能,并最终实现西部经济持续快速发展。区域发展自生能力强调的是区域内部各要素的作用,但是并不排斥外部力量特别是中央政府开发性资金的倾斜制度供给对区域发展的促进作用,它是外部力量更好地发挥作用的内在基础。  相似文献   

16.
不平衡发展是我国的基本国情之一,它主要表现为城乡发展不平衡、东西区域发展不平衡、产业结构和同产业内部结构发展的不平衡。这种不平衡性的长期持续和不断扩大,将成为我国未来社会经济发展的阻滞因素。我国不平衡发展,既受我国在世界现代化总进程中的特有位置等外部因素的影响,也受自然环境、社会结构、经济和文化传统等发展要素协调性差等内部因素的制约。不平衡问题具有相对的稳定性,我国观阶段应实行在平衡与不平衡中求发展的战略,即采取有效可靠的倾斜政策,以实现我国城乡发展、区域发展和产业结构较高水平上相对平衡的目标。  相似文献   

17.
戴鞍钢认为,在经济史研究中需注意主政官员的地位、政见和财力,他们往往对所在辖区的经济变迁影响甚大,这与当时的社会环境密不可分;应进一步拓宽视野,加强对具体社会环境的历史考察。吴松弟认为,在中国经济现代化的研究中,由于中国领土广袤,区域情况差异较大,经济社会发展亦不均衡,因而从地理学的角度进行剖析,从港口-腹地入手,对于弄清中国现代化空间展开的过程、主导因素及对各区域的深刻影响,对于探讨中国现代化的艰巨性、长期性和区域差异性,有着重要意义。李庆新认为,区域经济史研究需要建立并完善自己学科体系与理论,除了以多元的眼光向下、面向区域外,还要走出区域,把它放在更广阔的空间加以比照,确定其区域特性和它在整体中的地位,需要用联系的、整体的眼光审视区域之间、区域外部的联系与互动,关注外部因素对区城内部的作用与影响。王玉茹认为,运用经济学及相关理论来研究经济史,在于分析说明经济发展历史过程、借鉴历史经验,并通过对中国经济发展历史实践的研究检验经济学理论的合理性;中国经济史研究所取得的进展表明,经济学理论的日益被重视起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8.
采用唯物辩证法、资料分析法从课程论的角度对影响我国体育课程实施的因素进行了分析,认为影响因素主要有内部因素和外部因素。内部因素有:来自体育课程系统本身、学生主体、教师主体的影响;外部因素有:来自社会政治、社会经济、学校体育制度和体育课程实施的组织与领导的影响,并进行了对策分析。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内蒙古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发展速度较快,但仍未摆脱来自组织内部和组织外部因素的制约.就组织内部而言,资金供给不足、管理者与成员的专业素质偏低、运行机制不规范和农业专业技术薄弱等因素是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生产要素供需矛盾尖锐的直接表现;就组织外部而言,组织发展的制度环境有待改善、各方对政府与合作组织关系的认识模糊和农村公共产品供给不足是制约其发展的外部因素.内蒙古农民专业合作组织摆脱内外部的双重羁绊是其获得长足发展的必要条件.  相似文献   

20.
系统论认为系统是普遍存在的,世界上的任何事物都可以看成一个系统。职业教育的专业设置是一项系统工程,其受教育内外部诸多因素的影响。从系统论的视角下探索影响专业设置的因素,它们包括和专业设置外部运行的环境如技术水平、经济体制、产业结构等影响;专业设置内部自身的构成要素如课程体系、专业教育教学资源、专业中的人等要素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