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为优化河南省银行理财产品市场,发挥银行理财产品的投资功能,以河南省银行理财产品为研究对象,从供给的角度出发通过实证分析得出了河南省银行理财产品供给主体不够健全,现实供给状况与客户需求有很大差距,产品存在流动性较差、收益水平偏低及通货膨胀风险等一系列问题的结论。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优化河南省银行理财产品市场的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2.
刘笑飞 《社区》2010,(9):28-28
有不少认购银行理财产品的投资人,直到产品到期,仍然对理财产品说明书颇有不明之处,也有不少因为误解了理财产品说明书而空跑银行的情况。那么如何能有效地读懂银行理财产品说明书,除了迅速了解自己关心的问题,还需要关注哪些事项呢?  相似文献   

3.
遇到理财产品或信托到期无法兑现,当初销售该产品的银行应当承担什么责任,是一个涉及多方利益的重大问题。代销银行在法律上负有注意责任。如果银行向投资者提供了投资咨询意见,则银行必须承担受信责任;如果理财产品或信托产品被界定为证券,则银行可以被界定为承销商,承担相应的责任。总之,银行销售理财产品或信托产品,不能逃避其必须承担的责任。  相似文献   

4.
《人生与伴侣》2014,(6):59-59
很多人对银行理财产品的印象是:低风险、收益率高于定期存款。但银行理财产品绝不是垂手可摘的牡丹。在过去的一年里,多家银行爆出的银行理财产品“零收益门”、“负收益门”事件就是最好的警示。  相似文献   

5.
有不少认购银行理财产品的投资人,直到产品到期,仍然对理财产品说明书颇有不明之处,也有不少因为误解了理财产品说明书而空跑银行的情况。那么如何能有效地读懂银行理财产品说  相似文献   

6.
黄玫 《社区》2009,(15):32-32
银行理财产品在2007年以前曾经风光一时,一些想参与投资又比较惧怕风险的居民一般都会选择银行理财,以为这是一个避风港。其实,银行理财产品也不是完全没有风险,一些与资本市场挂钩紧密的产品,同样也可以把居民的钱袋子套牢。以下是一些推销低风险理财产品的人惯用的宣传方法,提示居民投资时注意避免踏入理财“陷阱”。  相似文献   

7.
近期,股市低迷、近40%开放式股票基金跌破面值……众多投资者的信心正受到前所未有的打击,稳健型理财产品重新受到重视。3月份以来,银行发行的理财产品全面转向稳健型,其中,信托类理财产品数量增长最快。债券型、票据型理财产品也迅速升温。  相似文献   

8.
投资者不但在做出投资决策时考虑理财产品的风险收益和投资周期等传统因素,而将其自身投资性格和商业银行发行的产品特点相结合从而选择适合自身的理财产品种类。通过调查统计将投资者根据性格特点分为三类,即:专业投资者,激进型投资者和消极型投资者,并针对不同类别群体特点从投资信心、对银行依赖、受信息影响程度等方面提出相应的理财产品设计建议,完善了理财产品的设计思路。  相似文献   

9.
信息披露是解决市场失灵的主要手段。市场现有自愿信息披露的边界与规制目标间存在差异,监管不足,诱发了市场一系列的问题。考察银行理财产品基本法律关系、分析产品运作模式、市场投资者与管理层的实际信息需求,银行理财产品目前应当建立以"强制披露为主,自愿披露为辅"的信息披露模式,强调运用强制信息披露制度,统一规范银行理财产品信息披露标准与内容。  相似文献   

10.
黄玫 《社区》2009,(10)
银行理财产品在2007年以前曾经风光一时,一些想参与投资又比较惧怕风险的居民一般都会选择银行理财,以为这是一个避风港。其实,银行理财产品也不是完全没有风险,一些与资本市场挂钩紧密的产品,同样也可以把居民的钱袋子套牢。  相似文献   

11.
在停摆三年后,银行理财资金进入股市,终于获得实质性进展。8月31日,中登公司有关负责人表示:“关于银行理财产品开立证券账户从事股票和债券交易,证监会和银监会正积极研究,稳步推进。”  相似文献   

12.
文国庆 《社区》2012,(4):53-53
2011年年末,由于监管层叫停了1个月以下的短期理财产品,导致市场上以1天、7天、14天等期限为一个投资周期的滚动型理财产品盛行,投资者只需购买一次,在不赎回的情况下,产品到期后投资本金会自动滚人下一投资周期,既满足了流动性的需求,也满足了高于银行储蓄回报的投资理财需求。不过,越来越多的银行推出滚动型理财产品,投资者在选择时也没那么简单,不同银行的产品存在不同的交易规则,投资者在选择之前,还是要先对滚动型理财产品做一下了解。  相似文献   

13.
银信合作理财是影子银行在我国最典型的表现形式,也是影子银行风险最聚集的领域,加强对其金融管制迫在眉睫。基于对影子银行系统银信理财产品风险与成因的分析,及其金融管制问题的梳理,从金融如水的创新视角研究我国古代治水智慧,归纳出对完善银信理财产品金融管制的借鉴之处。  相似文献   

14.
文俊 《金陵瞭望》2008,(10):29-29
近年来,国内居民收入不断提高,金融产品日益丰富,个人理财市场需求也日渐凸显。人们的理财意识也不断提高.很多的人开始投资股票,购买基金和银行理财产品等?  相似文献   

15.
孙希信  张兆利 《社区》2010,(12):29-30
时下,很多消费者几乎天天与银行打交道,交水电费、电话费,取现,买理财产品,总之,现在银行与人们的生活关系日益紧密。但是,很多消费者在与银行打交道的过程中,由于缺乏相关的金融知识,时常会出现被侵权而无法得到赔偿的现象。这里介绍几种常见的侵权情况,遇到这些问题时,您应该理直气壮地提出索赔要求。  相似文献   

16.
《社区》2011,(17):45
一段时期以来,银行短期理财产品发行受到居民热捧,一款年化收益率达到6.5%的短期产品,刚刚半天就售完了。短期理财产品真的有那么诱人吗?其实,短期理财产品并非适合所有人,例如一款7天、年化收益率6%的理财产品,10万元7天只有115元,加上发行期、到期时间大约是10天,最后收益也不过120元左右。  相似文献   

17.
王志刚 《新天地》2015,(2):46-47
理财中有一条永远不变的规律,就是收益永远与风险成正比,收益越高,风险必定越大。过年了,许多骗子盯上了老年人的钱包。他们表面上不偷不抢,却利用老年人缺少金融理财知识,以"高回报理财产品"为诱饵,轻而易举地骗走老年朋友多年的积蓄。而眼下,各大银行也进入到集中发行理财产品的高峰期。但在银行里卖的理财产品却未必都货真价实,所以您在投资前一定也多留个心眼儿,不要盲目跟风。  相似文献   

18.
金融 《社区》2008,(36):39-39
最近,很多银行门口又再度掀起了“购债潮”。由于2008年以来股市震荡,某些银行理财产品处于零收益或负收益状态,人们又把目光投向了国债。然而,很多投资者对于国债投资的认识并不是那么全面,事实上,国债投资与银行储蓄相比并不存在绝对的优势,有些时候投资国债的收益还会低于银行存款的收益率。因此,投资者应理性对待,合理配置自己的投资资本。  相似文献   

19.
由于我刚进入银行,柜面业务的操作还不是很流畅,简单的存取款、转账等业务还能应付,可是上柜第一天就遇到一位大伯来买理财产品,面对这样的复杂业务,我心中不禁暗暗叫苦。  相似文献   

20.
综禾 《社区》2011,(25):45-45
仔细阅读产品说明书是了解理财产品最直接、最准确的途径之一,阅读时要注意以下几点: 是否具有保本条款。理财产品分为保证收益、保本浮动收益和非保本浮动收益三类。对于保本浮动收益产品,银行会保证客户本金不受损失;对于非保本浮动收益产品,银行并不承诺保证本金,此时,客户应自行评估产品的投资风险,再决定是否购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