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是社会发展的基本动力,而社会主要矛盾是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社会发展动力影响着社会主义发展观的选择。作者从社会发展动力角度研究了中国共产党三代领导人的社会主义发展观的历史脉络,概括了三种发展观的本质特征,认为三种发展观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中是一脉相承的体系。正确理解和认识三种发展观的形成和发展,对于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具有重大的理论与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2.
邓小平借鉴西方国家新的发展理论,总结新中国建立以来社会发展中的经验教训,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实践中形成了协调发展的社会发展观。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经济、政治、文化协调发展是邓小平社会发展观的逻辑基点;立足现实,协调经济领域的重大关系是邓小平社会发展观的核心;以人为本,协调利益关系是邓小平社会发展观的归宿。研究邓小平的协调发展观,对于全面理解邓小平的发展理论,对于正确把握科学的发展观,对于应用科学的发展理论指导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有着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3.
论生态女性主义的和谐发展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生态女性主义和谐发展观在后现代思潮下以女性视角来考察社会危机和生态危机,提倡在生态觉悟的基础上发展社会和谐的理论,其主要理念包括:主张适度发展,反对无限制发展;倡导女神精神生态运动;生物区域主义,构建社区性经济和社团经济的理想;这种和谐发展观是一种可持续发展观,为女性主义运动和环境伦理学做出了新的贡献,但在某种程度上带有乌托邦色彩。  相似文献   

4.
全球风险社会的来临和风险话语的勃兴为反思现代性发展观提供了新的视闽。当代风险社会的生成在现代性发展观的本性中有其深刻的根源。现代性发展观的人类中心主义、以理性为基础的进步主义、经济主义和西方中心主义等核心理念与当代社会发展中各种风险问题的涌现有内在的逻辑关联。马克思超越了各种对现代性发展观的文化批判模式,以实践思维和经济哲学的批判理路扬弃并重建了现代性发展观。科学发展观可以而且应该被阐释为一种寻求新现代性的和谐发展观,这种和谐发展观能够在人类应对和超越风险社会中发挥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5.
本文分析了把社会发展仅视为单纯的经济现象的传统社会发展观对扶贫所导致的弊端,指出应当用全面的,以人为发展核心的社会发展观来指导扶贫,把扶贫汇入经济发展主流。扶贫是一种以经济效益为前提,以社区的成员的发展为核心的社会积极变迁。在扶贫中,要考虑社会保障,社会服务,社会心理和生态环境因素的作用,应该引入受益者民主管理机制和监督机制、社会保险机制,竞争机制和综合性评价指标体系等新的手段。  相似文献   

6.
试述“以人为本”的社会发展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面对新世纪国内外的各种挑战,中国共产党提出了“以人为本”的社会发展观。这表明我党对自身执政的规律、对社会主义建设的规律和对人类社会发展的规律的认识的进一步深化,必然会促进我国社会的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促进人的自由、全面和充分发展;促进人、自然和社会的统一发展。  相似文献   

7.
"发展"已成为现代社会进步、合理、繁荣等一切美好价值的代名词,不发展就意味着社会停滞和倒退,发展成为评价一切的终极尺度.正是在西方这种发展理念支配下,发展日益凸显出一系列带有全球性的问题与困境.事实上,西方现代发展的危机并不是发展的手段出了问题,而是发展本身出了问题,即西方发展的价值取向问题.因而,解决西方现代发展危机的唯一出路是建立一种科学的发展观--以人类生存为本的新发展观.  相似文献   

8.
"发展"是一个历史变迁中形成的概念.从宏观层面上说,发展一般是指国家或社会由落后向先进、由低级向高级、由不发达向发达、由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过渡、转化的进步过程.发展观是关于发展的本质、目的、内涵和要求的总体看法和根本观点.自近代工业革命以来,发展观依据人们对发展本质的不同理解,大体上表现为单纯经济增长的发展观、以满足人的基本需要为中心的发展观、可持续发展观、科学发展观等四种演化形态.科学发展观具有迥异于以往任何发展观的崭新特征,主要表现为发展价值的规定性、发展内涵的人本性、发展目标的整体性和发展路径的超越性.  相似文献   

9.
发展观的演进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魏海燕 《理论界》2005,(5):14-15
自从有人类以来,人类就始终面临着发展的难题,并且一直为发展而作着不懈地努力。虽然人类社会发展是一个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过程,但是人们对发展及其规律的认识,直接影响着一个国家或地区发展战略的制定,影响着发展道路的选择。树立一个什么样的发展观,将严重影响着一个国家经济发展程度。正确的发展观将有力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错误的或片面的发展观将带来一系列的严重后果。因此,发展观成为影响人类社会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人类社会发展观的演进纵观人类社会发展理论的历史演变,依据其对发展本质的不同理解,形成了五代不同…  相似文献   

10.
刘元柱 《东岳论丛》2001,22(4):71-72,115
所谓新发展观 ,是指从 2 0世纪 80年代开始形成的以人、自然和社会协调发展为中心的发展观念 ,它要求人们以一种多思维向度来研究发展。发展是经济、政治和文化的多元推进 ;社会发展必须体现主客体关系的真正和谐 ;发展应该是主体自身力量的全面恢复和展现 ;社会发展的实践力量是物质生产和精神生产  相似文献   

11.
李桂林 《江淮论坛》2010,(3):127-131
法律发展是一项目的性事业,法律发展受发展观的影响,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历经多次变化,先后产生了四种发展观。当代中国的发展观应该是以人权为中心,高度重视经济社会的发展,体现可持续发展的要求。根据新发展观的要求,人权保障、环境保护和社会保障等领域将是我国法律发展的重点领域,需要实行观念与制度上的变革。  相似文献   

12.
论社会发展观和中国特色的辩证发展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首先从发展观研究的起源和演变的过程考察分析了传统发展观及其弊端,新发展观的提出及其主要特征;其次简要概括了马克思主义的发展观并揭示其现实意义;最后论证分析了邓小平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社会辩证发展观  相似文献   

13.
论"三个文明"协调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十六大提出的“三个文明”协调发展具有特定的含义 ,它指的是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共同发展、不相冲突和相互促进。“三个文明”协调发展的提出 ,既体现了一种新的发展观———综合发展观 ,又体现了党对“三大规律”认识的深化。“三个文明”协调发展 ,对于解决发展过程中的问题 ,对于促进社会的全面发展 ,对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都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4.
发展哲学是理论化、系统化的发展观,发展观是人们关于社会发展的根本观点、根本看法。在发展实践的推动下,发展哲学演进到了新时代。在新的思想语境中,新时代具有中国特色的马克思主义发展哲学所应采取的一个合理的主导性形态,就是习近平发展哲学即习近平系统化、理论化的发展观。习近平发展观是以习近平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关于新时代中国社会发展的根本观点、根本看法。新时代的发展哲学深刻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一系列重要规律,这些规律主要包括人类社会和平发展规律、共同发展规律、人类文明交流互鉴规律、创新发展规律、协调发展规律、开放发展规律等。新时代发展哲学还深刻揭示了发展格局的重大变化,在经济全球化浪潮中,社会发展的全球格局逐步形成,全球格局表征着人类社会进入全球发展阶段,它是发展的人类主体、人类利益、全球场域的统一。  相似文献   

15.
可持续发展观是具有丰富内容的关于社会发展的观点 ,它在研究对象和内容上与唯物史观有很大的重合性 ,因此唯物史观是可持续发展观的重要理论来源 ,而可持续发展观的很多结论是对唯物史观的证实 ,并对唯物史观的发展提供了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16.
科学的发展观应当是以人为本的、全面的、协调的、可持续的发展观.要不断探索发展的新思路、新途径按照"五个统筹"的要求,进一步深化改革,为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提供强有力的体制保障;转变政府职能,为经济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实施城镇化战略,着力推进城乡统筹发展;以结构调整为主线,以科技进步为支撑,推动新型工业化进程,走可持续发展之路;实施对外开放战略,统筹国内发展与对外开放.  相似文献   

17.
马克思的发展观是一种科学人本主义发展观,它扬弃了抽象人本主义发展观和单纯物本主义发展观,科学阐释了"人"与"物"的辩证关系,分析了现代社会发展中的"物役性"现象及其根源和消解路径。马克思科学人本主义发展观是科学发展观的理论基础,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科学人本主义发展观中国化的最新理论形态。  相似文献   

18.
本文尝试从新理论基础、鲜明主题、目标模式、核心内容、动办机制及本质要求等方面阐述"三个代表"社会发展观,阐明"三个代表"社会发展观在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的理论地位和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的深远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9.
刘振洪 《阴山学刊》2006,19(2):112-115
科学的发展观是坚持以人为本和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是以人为本、统筹兼顾的发展观。面向21世纪的新的发展战略是一个多层次综合目标体系的发展战略;是追求社会经济全面发展的综合战略;是促进民族文化保护与创新、促进人类发展和社会转型的发展战略,更是一个促进经济持续增长与社会全面进步统一的发展战略。  相似文献   

20.
传统的发展现遇到的主要问题就是人类自身生产与物质资料生产之间的关系,在资本主义工业化的进程中,传统的以经济增长为核心的发展观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中国共产党提出的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是对可持续发展观的政治表达和具体贯彻,也是对可持续发展观内涵的拓展和贯彻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具体体现.符合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类自身生产的基本思想和人类自身生产与社会发展观演进的科学规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