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社会空间"视角是当代西方一种重要的城市问题研究思路,重点关注城市空间的"差异和不平模式",对国内城市贫困问题的研究具有重要参考价值。这一视角下的实地调查表明,在居住空间、日常活动空间和购物空间三个层面,较其他群体,城市贫困居民体现出了一定的空间差异性;进一步考察主体角度的空间认同和抗争,则发现当前社会转型期城市贫困在社会空间层面已经呈现出一些聚集和隔离的趋势。基于此,建议在政府主导下,在城市整体规划和改造过程中兼顾"空间正义",将"民生"和"减贫"纳入到主流日程规划中以应对未来城市社会空间问题。  相似文献   

2.
"社会空间"视角是当代西方一种重要的城市问题研究思路,重点关注城市空间的"差异和不平模式",对国内城市贫困问题的研究具有重要参考价值。这一视角下的实地调查表明,在居住空间、日常活动空间和购物空间三个层面,较其他群体,城市贫困居民体现出了一定的空间差异性;进一步考察主体角度的空间认同和抗争,则发现当前社会转型期城市贫困在社会空间层面已经呈现出一些聚集和隔离的趋势。基于此,建议在政府主导下,在城市整体规划和改造过程中兼顾"空间正义",将"民生"和"减贫"纳入到主流日程规划中以应对未来城市社会空间问题。  相似文献   

3.
戚攻 《社会》2004,(2):50-52
无论是把网络社会视为“现实社会的延伸”(戚攻,2001)、或一种“全新的社会存在方式”(童星等,2002)、一种“我们潜在的家”(埃瑟·戴森,1998),还是视为一种“流动空间”、“另类空间”(M.卡斯特尔,2001;胡泳,1999)等等,都表明网络社会(Network Society)作为一种社会实存已为学界认同。然而,关于网络社会的已有研究,主要在于探讨它的虚拟性特征,以及“人在两种互动环境中”的活动及方式的差异性;而对于网络社会这种“实存”在社会结构中的“位置”,以及它与现实社会结构的关系的研究,却是较为薄弱的,笔者拟从这一方面解析网络社会。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在中国的社会学中"文化自觉"及"理论自觉"的视角越来越被重视.本文通过皮埃尔·布迪厄提出的社会空间理论应用于日本社会时遇到瓶颈的案例,探讨这一视角对于其他社会是否也具有意义,以此对这一视角的贡献性及政策上的意义进行再思考.本文揭示出社会空间理论强调了差异化,而在日本社会,尤其在文化面上,被强调的是同质化.文化自觉这一视角对于当代中国社会学研究及政策实践展开都具有新的意义.  相似文献   

5.
《社科纵横》2018,(9):97-100
狄更斯《双城记》以发生在1789—1794年的法国大革命为背景,讲述了马内特医生和奈达代表的城市平民与德法日夫妇等代表的贫民的生存空间、空间迁移和空间重构等方面的故事。狄更斯借助于"公众空间"、"家庭空间"、"空间重构"等概念界说了城市空间的物质性、社会性和精神性,展现了英国伦敦和巴黎现实主义小说的空间诗学。狄更斯从城市空间迁移,生死空间迁移和阶层空间迁移各个方面描写了巴黎和伦敦的城市空间里马内特医生和达奈对自身身份的困惑和迷茫,同时,还揭示了空间变换后的身份焦虑和惶恐感。在社会空间视角导向下,狄更斯展现了因空间重构而产生的道德伦理危机,显示出狄更斯对真善美的赞扬和对丑恶社会无期鞭挞的人文情怀。  相似文献   

6.
城市民族社区研究在现代城市社会空间研究中占有重要地位,许多地理学家、社会学家和民族学家都将这个研究主题作为他们研究城市社会空间的重要方向.国外学者在大量研究的基础上,发表了许多个案研究成果.但是对城市实体空间与民族社区相互关系的探讨还很少,多数研究成果集中在社会学、民族学和经济学的分析和解释上.也有学者从行政地理(administrative geography)的角度研究民族社区的演变①.本文力图从城市地理学的角度解释空间相互作用对民族社区演化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据苏联《社会学研究》杂志1985年第1期报道,1984年秋,英国、匈矛利、意大利、波兰、苏联、美国、法国、捷克斯洛伐克八个国家的社会学家参加了国际社会学协会第21届研究委员会的工作,苏联科学院苏联建筑师协会和苏联科学院西伯利亚分院经济和工业生产组织研究所负责上述国家座谈会的筹备工作。讨论会的议题为:“城市与城市住宅结构形式的发展:理论、实践经验、前景”。围绕这一中心议题,与会代表与研究委员会的来宾们还讨论了“城市的发展和社会调整的理论模型与结构”、“城市与邻区的社会经济关系”等题目。代表们通过了联合公报,规定了下列课题为目前城市社会学的研究方向:1)地区共同体、城市和国家:现状与前途,2)经济、社会和生态过程在地区发展中的相互关系,3)新技术对都市化和迁移过程的影响,4)城市改革与居民参加这一改革,5)人造(城市)环境的社会意义,6)城市和地区的规划及管理。  相似文献   

8.
一直以来,在法西斯主义的研究领域中,学者们对于法西斯主义的意识形态、产生机制、文化背景以及历史影响等问题均持有不同的看法。黑龙江大学孙建茵副教授的译著——《作为群众运动的法西斯主义》展现了匈牙利布达佩斯学派思想家米哈伊·瓦伊达(Mihaly Vajda)对于法西斯主义批判的独特视角。书中,瓦伊达深入分析了法西斯主义的阶级基础、意识形态特征及其与"市民社会"历史之间的相关性,并从政治经济学的角度探究了法西斯主义兴起的原因。同时,他还批判性地分析了共产国际理  相似文献   

9.
为了解国外社会学2008年的主要进展和最新研究成果,本文选择了国外社会学界公认的4本英文学术期刊:American Journal of Sociology (AJS)、American Sociologied Review (ASR)、European Sodological Review (ESR)和Social Forces,以及权威学术年鉴Annud Review of Sociology,对当年发表且具代表性的论文作一简要介绍,同时与2007年发表的论文选题进行比较,大致了解2008年国外社会学研究的前沿选题,以及在研究视角、研究方法和研究命题等方面的最新进展和变化趋势.  相似文献   

10.
赫伯特·马尔库塞生于德国 ,创法兰克福社会研究所 ,193 4年为躲避纳粹 ,成为美国公民。曾在哈佛等大学任教 ,1965年成为加州大学圣迭戈分校的哲学教授。他以综合马克思主义和弗洛伊德学说而著称于世。本文作者W .W .舒马赫是德裔丹麦著名语言学家 (193 9~ ) ,本刊 2 0 0 2年第 3期发表了《〈赤裸裸的语言学家〉与维尔弗里德·舒马赫》 ,从中可以看出他一贯批评美国乔姆斯基一派学者。本文介绍了马尔库塞反对包括乔姆斯基在内的形式主义语言学派的立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