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从来论词,“言必称苏辛,论必批周柳”,本文却不人云亦云,而就自己寻绎之所得,提出开拓词的疆界、为词的发展立下第一功的并非苏轼,而是柳永,柳词实为“无意不可入,无事不可言”的苏词之先导。柳永将草创时期民间词的大众化传统和市民阶层的审美趣味结合在一起,他的词是有强大竞争力的。柳永不仅是一位以描写爱情著称的艳词作者,也是一位善于从各个方面反映“时代的生活和情绪”的出色歌手。在开拓词境上,柳永是有其特殊贡献的。  相似文献   

2.
诗词结构与诗庄词媚○孙绿江词,从它诞生之日起,便因其独具的文化因子而呈现出特有的柔媚香艳的风格特征。所谓“词为艳科”,“诗庄词媚”,“诗之境大,词之境狭”等等,都是在强调“词别是一家”,与传统的诗歌不同,婉约派也因此而被视为词坛之正宗。虽然在艳情诗中...  相似文献   

3.
马跃 《学术交流》2003,(11):156-159
柳永其人其词在中国古代文坛上是一抹鲜亮的色彩,他的情感经历与心灵体验都漫润在他的词中,特别是他的恋情词中。在官场上,他是一个失意者;在情场上,却又是一个“幸运儿”。他重情而又痴情,因而他的词作多抒写男女之情的深挚婉曲。官场失意的辛酸与对恋情的痴迷,构成了柳永带有某种悲剧美的恋情词。因此,对柳永的情感世界与心路历程进行审美阐释,对认识和把握柳词十分有意义和有价值。  相似文献   

4.
蒋晓城 《社科纵横》2010,25(12):86-88
无论是"男子作闺音"式的描写歌女思妇的恋情思绪、还是抒发词人自我情爱体验与心理感受的作品,唐宋艳情词都着意于抒情主体心灵深处的忧愁苦恨,充满了哀怨伤感的情调,洋溢着悲剧性的美。唐宋艳情词悲剧美的形成具有文学传统、社会历史、抒情对象特征等方面的复杂原因。  相似文献   

5.
沈文凡  王慷 《阅江学刊》2013,(3):122-127
宋代咏史词成为与咏史诗分庭抗礼的一种体裁。范仲淹开北宋怀古咏史词的先声,苏轼、王安石雄居于前,柳永用慢词写怀古题材,贺铸、周邦彦为北宋的怀古咏史词画上了句号。辛弃疾把怀古咏史词推到高峰,金陵怀古、赤壁怀古、京口怀古是南宋怀古词之大宗。金代的怀古咏史的巨擘为元好问。元代以写怀古词而著名的作家前数白朴,后推萨都剌。明代杨慎、吴易、夏完淳咏史词抒发对故国的沉重咏叹。清朝吴伟业、陈维崧、曹贞吉、纳兰性德等人的创作都达到了较高的艺术成就。  相似文献   

6.
关于魏晋南北朝艳情文学的组成及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于魏晋南北朝艳情文学的划定和评价,历来说法不一,且范围较窄。作者通过对该时期艳情文学作品的全面分析,认为艳情文学包括两层含义:一指辞采之艳,一指内容之艳。在这一概念支配下,文章指出:该时期的艳情文学应该由闺情诗、抒情小赋、南朝乐府民歌、新婚诗、同性恋诗等几个方面组成,而不应仅以南朝乐府民歌为准。该时期的艳情文学在中国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并对后世的艳情文学带来重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思妇词是李煜生活中期的作品。它与早期的艳情词及后期的亡国词最大的区别在于 :后二者是以直接的方式去反映现实生活、抒发自我情感 ;而李煜中期的思妇词 ,却是以间接的方式———最具柔弱特征的思妇范型、最具凄美色彩的悲秋伤春母题 ,来表达他在家难国危时期那孱弱苍凉的心态 ;同时 ,李煜在思妇词中 ,通过凄苦哀愁惆怅无奈的情感抒发 ,与暮春残秋凄迷溟朦的景色描写相交融的艺术表现手法 ,也无疑创造了一个与其艳情词及亡国词迥然异趣、“更饶烟水迷离之致”的美学境界。  相似文献   

8.
在词史上 ,柳永开风气之先 ,创作了大量的羁旅行役词。对于这类词 ,学术界多从题材的开拓、内容的雅化方面给予关注和研究 ,而对其创作过程中形式上所表现出的模式化特征较少进行分析。有鉴于此 ,本文即从对具体作品的分析切入 ,对这一系列作品的结构特征作尝试性分析  相似文献   

9.
凤录生 《唐都学刊》2001,17(2):86-90
道教与志怪传奇小说存在着渊源关系.首先,从道教的文化生成来看,道教一方面采中华文化之元气而结胎成型和发展壮大,同时又返潮回流,以各种途径给予中华文化以巨大影响,以同样文化为创作背景和表现对象的中国古代小说自然难免受其濡染.第二,从志怪传奇小说自身来看,对神仙恋慕,对怪异的崇尚使小说作者与道教难分难舍.第三,道教在世俗化的过程中自觉地利用小说来传教,从而使某些道教作品呈现出小说化的倾向.  相似文献   

10.
张先在词史上与柳永齐名 ,《白雨斋词话》称张先词为“古今一大转移” ,所谓一大转移 ,通行文学史 ,多认为他与柳永在宋初较多创作慢词 ,对慢词长调的发展颇多贡献。但宋时人们对二人的评价并不一致。《词林纪事》卷四引晁无咎语云 :子野与耆卿齐名 ,而时以子野不及耆卿 ;然子野韵高 ,是耆卿所乏处。张、柳同时而未曾见其交往的记录。《诗话总龟》卷三十二引《艺苑雌黄》曰 :世传永尝作《轮台子·早行》诗 ,颇自以为得意。其后张子野见之云 :“既言‘匆匆策马登途 ,满目断烟衰草’ ,则已辨色矣。又言‘楚天空阔未晓’何也 ?何语意颠倒如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