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目的 探讨尿微量白蛋白(mALB)、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与糖尿病肾病(diabetic nephropathy,DN)的关系.方法 测定185例DN患者的mALB、hsCRP、LDL-C水平,根据尿白蛋白排泄率分为正常蛋白尿组、微量白蛋白尿组、临床蛋白尿组,统计各组尿mALB、hsCRP、LDL-C水平;以100例健康检查者为对照组.结果 DN各组尿mALB、hsCRP、LDL-C水平均高于对照组,DN各组hsCRP、尿mALB水平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 hsCRP、尿mALB和LDL-C与2型糖尿病肾病的发生、发展有密切联系;hsCRP和尿mALB在早期诊断DN方面优于LDL-C.  相似文献   

2.
脂联素、高敏C-反应蛋白与2型糖尿病肾病关系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糖尿病患者血清脂联素、高敏C-反应蛋白(hs-CRP)在糖尿病肾病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测定正常人、糖尿病组(单纯糖尿病组、微量白蛋白尿组、蛋白尿组)患者共120例研究对象的血清脂联素、hs-CRP水平,并分析其与HbA1c、尿微量白蛋白等指标的关系。结果糖尿病组血清脂联素水平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而hs-CRP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糖尿病组中微量白蛋白尿组和蛋白尿组两个亚组血清脂联素水平明显高于单纯糖尿病组,而hs-CRP水平明显低于单纯糖尿病组(P〈0.05)。脂联素与HbA1c、尿微量白蛋白、hs-CRP正相关(F=6.29,P〈0.05)。结论脂联素、hs-CRP与糖尿病肾病发生、发展有关,检测血清二者水平可能对早期诊断和评估糖尿病肾病有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 研究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脂蛋白α(Lpα)、胱抑素C(CysC)、超敏C反应蛋白(hsCRP)与糖尿病肾病(diabetic nephropathy,DN)的关系.方法 测定检测192例2型糖尿病患者(DM)的24小时尿白蛋白排泄率(UAER),血清HCY、Lpα、CysC、hsCRP水平,根据尿白蛋白排泄率分为正常白蛋白尿(NA)组、微量蛋白尿(MA)组和临床蛋白尿(CP)组,统计各组UAER、HCY、Lpα、CysC、hsCRP水平;以120例健康检查者为对照组.结果 DM各组HCY、Lpα、CysC、hsCRP水平均高于对照组,DM各组间HCY、Lpα、CysC、hsCRP水平有明显差异(P<0.05);HCY、Lpα、CysC、hsCRP分别与UAER呈显著正相关(r=0.645,0.578,0.681,0.693,P<0.05).结论 DM组患者血清 HCY、Lpα、CysC、hsCRP水平随着UAER的增加而升高,可能与DN的进展有关,与UAER一样,都是诊断糖尿病早期肾损伤的有效指标,各项指标的联合检测对2型糖尿病肾病的诊断与评价具有重要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4.
糖尿病(DM)患者中糖尿病肾病(DN)发病率为20%~40%,它是终末期肾病的首要因素。持续微量白蛋白尿(30~299mg/24h)是DN的最早阶段,也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胰激肽原酶(胰激肽原酶)对老年糖尿病肾病(糖尿病肾病)患者尿蛋白、尿微量白蛋白及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收集我院2016年至2018年收治的老年糖尿病肾病患者92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6例。两组均采用标准方案治疗糖尿病,观察组每天臀部肌内注射胰激肽原酶40U;对照组注射相同体积的生理盐水,两组均治疗8周后评价疗效。结果经8周治疗后,观察组尿蛋白、尿微量白蛋白及Vmax,Vmin,RI的改善情况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胰激肽原酶能明显改善老年糖尿病肾病患者的尿蛋白、尿微量白蛋白及血流动力学指标。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在高原地区老年人群中进行尿中阿尔茨海默病(AD)相关的神经丝蛋白(AD7c-NTP)含量检测,对AD的早期诊断价值。方法采用ELISA检测40例AD和50例智能正常老年人尿中AD7c-NTP含量。结果 AD组和正常对照组尿中AD7c-NTP的含量分别为2.78±0.72ng/ml和0.96±0.45ng/ml,AD组尿液中AD7c-NTP的含量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中重度AD组尿液中AD7c-NTP的含量明显高于轻度AD组(P0.01)。结论在高原地区应用对疑似患者尿液中AD7c-NTP的含量检测,对AD的早期诊断和AD严重程度的评估是有显著价值的。  相似文献   

7.
目的详细探讨视黄醇结合蛋白在糖尿病早期肾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本研究中收集2015年3月至11月期间我院住院内分泌科单纯糖尿病患者30例,糖尿病早期肾病患者30例,以及同期经健康检查排除糖尿病肾病体检者30例作为研究对象。对比观察三组受检对象在视黄醇结合蛋白、尿素以及血肌酐指标方面的检出水平,并对上述指标进行对比检验。结果三组受检对象尿素检出值对比均无明显差异(P0.05),不具有统计学意义;糖尿病早期肾病组血肌酐检出值明显高于对照组与糖尿病无早期肾病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对照组与糖尿病无早期肾病组血肌酐检出值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不具有统计学意义;糖尿病早期肾病组视黄醇结合蛋白检出值明显高于对照组与糖尿病无早期肾病组(P0.05),糖尿病无早期肾病组血肌酐检出值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对糖尿病早期肾病进行诊断中,检测分析视黄醇结合蛋白水平有积极意义,是糖尿病早期肾病诊断治疗的一项重要生化治疗,值得引起临床重视。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2型糖尿病肾病(DN)患者血中脂联素、TNF-α等相关性。方法选择2型糖尿病100例,其中正常白蛋白尿组36例,微量白蛋白尿组34例,大量白蛋白尿组30例及正常对照组30例,测定其尿蛋白排泄率(UAER)、脂联素、TNF-α等指标。结果早期DN组和临床DN组血清TNF-α、脂联素水平显著高于DM组(P0.05或P0.01),临床DN组血清TNF-α、脂联素水平显著高于早期DN组(P0.05或P0.01);Pearson相关分析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表明,UAER和糖尿病的病程、TNF-α、Scr、脂联素呈正相关(P0.05或P0.01)。直线相关分析显示:TNF-α与脂联素无相关(P0.05)。结论 2型糖尿病患者TNF-α、脂联素水平的高低与糖尿病肾病的病变阶段密切相关;脂联素、TNF-α等因素共同参与了糖尿病肾病的发生与发展。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在高原地区应用尿中阿尔茨海默病(AD)相关的神经丝蛋白(AD7c-NTP)检验技术对AD的诊断价值。方法采用ELISA检测40例轻度认知功能障碍(MCI),40例AD和50例智能正常老年人尿中AD7c-NTP含量。结果MCI组、AD组和正常对照组尿中AD7c-NTP的含量分别为1.25±0.36ng/ml,2.78±0.72ng/ml,0.96±0.45ng/ml,AD组尿液中AD7c-NTP的含量明显高于其他两组(P0.01);中重度AD组尿液中AD7c-NTP的含量明显高于轻度AD组(P0.01);MCI组与正常对照组尿中AD7c-NTP的含量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在高原地区应用对疑似患者尿液中AD7c-NTP的含量检测,对AD的早期诊断和AD严重程度的评估是有显著价值的。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曼新妥联合疏血通治疗老年糖尿病肾脏疾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0例2型糖尿病肾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5例,两组均予常规降糖、降压治疗,对照组采用曼新妥10μg加入生理盐水100ml中静滴,1次/天,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联合应用疏血通6ml加入生理盐水100ml中静滴,1次/天,疗程均为3周。比较两组治疗前后24小时尿微量白蛋白排泄率(UAER)、血肌酐(Scr)及尿素氮(BUN)水平。结果观察组治疗后UAER水平均低于治疗前及对照组(P0.05)。结论曼新妥联合疏血通辅助治疗早期2型糖尿病肾病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缬沙坦对2型糖尿病肾病患者尿微量白蛋白排泄率的影响。方法 64例2型糖尿病肾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32例)和对照组(32例)。所有入选病例在糖尿病饮食基础上给予口服降糖药和(或)胰岛素,观察组给缬沙坦80mg/d,与对照组比较治疗12周及24周前后UAER的变化。结果观察组治疗12周后UAER有所下降(P0.05),治疗24周后UAER下降更为明显(P0.01),生化指标中SCr及BUN治疗后均有所下降(P0.05)。对照组治疗前后各指标均无明显变化。结论缬沙坦有益于减少糖尿病肾病UAER延缓DN进展及肾脏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老年2型糖尿病肾病合并高尿酸血症患者肾功能指标。方法选择2017年1月至12月在我院肾内科就诊的老年糖尿病肾病患者89例,依据他们是否合并高尿酸血症(高尿酸血症诊断条件:男性416μmol/L,女性339μmol/L)分为老年糖尿病肾病合并高尿酸血症组(48例)和老年糖尿病肾病未合并高尿酸血症组(41例)。对照组选择同期在我院门诊进行体检结论健康的老年人54例。比较三组对象空腹血糖(FPG)及部分肾功能指标[血尿酸(SUA)、血肌酐(SCr)、24小时-尿白蛋白排泄率(24h-UAER)]和肾病指数。结果老年糖尿病肾病合并高尿酸血症组外周血FPG,SUA,SCr,24h-UAER和肾病指数均明显高于老年糖尿病肾病未合并高尿酸血症组及对照组,同时老年糖尿病肾病未合并高尿酸血症组外周血FPG,SUA,SCr,24h-UAER和肾病指数也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P0.01)。结论老年糖尿病肾病合并高尿酸血症患者肾功能损害更为严重。  相似文献   

13.
目的 :评价 2 0 0例糖尿病患者血中检测指标在诊断中的意义。方法 :对 10 0例正常对照组、2 0 0例糖尿病组进行血糖、尿素、肌酐、糖化血红蛋白、胰岛素、尿微量白蛋白、C 肽测定。结果 :10 0例正常组、2 0 0例糖尿病组结果比较差异显著 ,阳性率分别为 6 4 %、4 5 %、4 4 %、72 .5 %、4 2 .5 %、5 5 %、38.5 %。结论 :血糖、尿素、肌酐、糖化血红蛋白、胰岛素、C 肽的联合检测有助于糖尿病的诊断。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依那普利联合氯沙坦治疗老年糖尿病肾病(DN)合并高血压的临床疗效。方法 70例DN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38例及对照组32例,对照组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氯沙坦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依那普利,两组均连续治疗12周。结果两组均有较佳的降压疗效,组间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血肌酐(Scr)、尿素氮(BUN)及24小时尿微量白蛋白排泄率(UAER)均较治疗前显著下降(P0.01),且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或P0.01)。结论依那普利联合氯沙坦治疗老年糖尿病肾病合并高血压疗效确切,其对肾功能的改善效果较单用氯沙坦更优,且不增加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老年高血压病患者早期肾损伤和尿微量蛋白的变化。方法对150例老年高血压患者和65例正常对照者,进行血压、尿微量白蛋白(ALB)、尿视黄醇结合蛋白(RBP)、尿免疫球蛋白(IgG)、血肌苷、尿素氮、总胆固醇、甘油三酯和空腹血糖各项指标观察。结果高血压病患者ALB、RBP、IgG和尿素氮显著升高(P<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收缩压和肌苷是ALB的独立危险因子(P<0.01,P<0.05);收缩压和舒张压是RBP的独立危险因子(P<0.01,P<0.05);收缩压是IgG的独立危险因子(P<0.01)。结论高血压病患者ALB、RBP、IgG和尿素氮显著升高,而其中的收缩压是ALB、RBP、IgG的独立危险因子,因此收缩压在早期肾损伤具有更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比较贝那普利与缬沙坦单用或联用干预早期糖尿病肾病(DN)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1例合并早期DN的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A、B、C组,三组均使用正规胰岛素治疗。A组口服盐酸贝那普利片10mg/d;B组口服缬沙坦分散片80mg/d;C组应用贝那普利10mg/d+缬沙坦80mg/d。三组疗程均为6个月。比较三组尿白蛋白排泄率(UAER)、尿β2微球蛋白(β2-MG)等指标的变化及药物不良反应。结果治疗6个月后,三组患者UAER、尿β2-MG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或P<0.01),C组患者的下降程度明显优于单一用药组(A组或B组)(均P<0.01),A组和B组患者相比较均无显著差异(均P>0.05)。三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贝那普利与缬沙坦干预早期糖尿病肾病均能减少尿β2微球蛋白,获得良好肾保护作用,但两药合用明显优于两药单用,且不良反应并无增加。  相似文献   

17.
目的以脑肌酸肌酶单克隆抗体(BCK-McAb)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对血清肌酸肌酶B亚基含量进行检测.并探讨正常老年人和老年人慢性肺心病血清肌酸肌酶B亚基含量变化的临床意义.方法ELISA检测B亚基含量,动力学法检测CK、CK-MB的活性.结果血清CK-B亚基含量在慢性肺心病急性发作期为x=(327.80±201.18)ng/50μL,缓解期和正常对照组分别为x=(5.4×10-4±3.2×10-4)ng/50μL和x=(6.8×10-4±2.4×10-4)ng/50μL.急性发作期与缓解期和正常人血清B亚基含量差异显著(P<0.05).结论BCK单克隆抗体酶联免疫吸附法可检测血清中微量B亚基.当慢性肺心病急性发作期CK活力尚在正常范围时,B亚基含量已明显升高.应用BCK-McAb ELISA检测血清中B亚基含量精确而灵敏,为临床病程变化、疗效判断及预后提供了快速灵敏的诊查途径.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老年早期2型糖尿病肾病患者血糖波动与氧化应激、炎症及单核细胞自噬的相关性。方法研究对象为2019年6月至2020年7月我院收治的老年早期2型糖尿病肾病患者116例,动态监测患者血糖波动以及炎症、单核细胞自噬、氧化应激,同时判定指标之间相关性。结果观察组患者MAGE、TG、8-isoPGF2α、MCP-1、IL-6、TNF-α指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HbAlc、FINS、TG、LDL-C、HDL-C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回归性分析发现,MAGE、8-isoPGF2α、MCP-1为血糖波动的重要危险因素。观察组患者LC3B-Ⅱ以及LC3B-Ⅰ等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糖波动为老年早期2型糖尿病肾病患者尿白蛋白肌酐比的重要影响因素,且和炎症、氧化应激、单核细胞自噬有较高相关性。  相似文献   

19.
目的了解社区65锣以上老年人尿液检查异常情况,并分析其原因。方法尿液干化学分析和显微镜镜检。结果636分标本各项目总异常俭出率77.20%。其中隐血检出率为35.53%,微量蛋白检出率为16.83%,白细胞检出率12.89%,尿蛋白检出率10.06%,葡萄糖检出率1.89%。尿蛋白、微量蛋白男性检出率高于女性;白细胞女性检出率高于男性。尿微量蛋白107例中的103例,尿蛋白64例中的62例在高血压、糖尿病患者中检出。隐血在高血压、糖尿病患者中的检出率显著高于非糖尿病患者。糖尿病患者自细胞检出率显著高于非糖尿病患者。结论老年人尿常规检测有利于发现隐匿性疾病,也有利于了解老年人常患的慢性病一高血压、糖尿病的病情进展状况及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替米沙坦联合金水宝胶囊对老年2型糖尿病早期肾病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老年2型糖尿病早期肾病的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40例(替米沙坦组),治疗组40例(替米沙坦联合金水宝胶囊组)。比较两组治疗前后24小时尿蛋白定量(UALB)、尿白蛋白/肌酐(ACR)、血清肌酐(CRE)、血清尿素氮(BUN)、β2微球蛋白、收缩压(SBP)、舒张压(DBP)、血脂(Lipids)。结果两组患者接受治疗后血压均有所下降(P0.05),但两组之间比较没有显著的差异性(P0.05);对照组的CRE,UA无明显下降(P0.05),而治疗组明显下降(P0.05);两组患者接受治疗后UALB,ACR,β2微球蛋白均有下降(P0.05),且两组之间有显著的差异性(P0.05);与治疗前比较,对照组的TG,TC,HDL-C,LDL-C均无明显变化(P0.05),而治疗组的TG,TC,LDL-C明显下降,HDL-C上升,且LDL-C与治疗后的对照组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替米沙坦联合金水宝胶囊可以减少糖尿病肾病尿蛋白的排泄,可以延缓甚至阻止2型糖尿病早期肾病的发展,其疗效优于单独应用替米沙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