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柯尔克孜人的起名风俗张光汉柯尔克孜族人的名字是父子(女)联名。如吐尔干买买提,他的名字叫吐尔干,父亲的名字就叫买买提。如果你要问柯尔克孜族人姓什么?那会让他们感到为难的。柯尔克孜族人过去起名时十分郑重。当父亲外出打猎回来,生的孩子就叫胡尔吉巴依;如果...  相似文献   

2.
我们发现,从2002年8月雪山音乐节开始,到2006年6月16~18日的“如果再来20年”纪念摇滚20年(沈阳)大型系列演唱会,在被称为“中国摇滚乐前沿的摇滚之父”崔健的一系列个人演唱会上,有一个纳西族老妈妈一直都是崔健指定的惟一嘉宾。崔健说:“她才是真正会唱歌的人,跟她相比我还是小孩子。她的原生态音乐太天然了,让我非常震撼,是我们很少有机会欣赏到的音乐。因为那是取自生活的一种纯朴的原生态音乐,是我这辈子学不会的……”这位来自丽江的民间歌手名叫肖汝莲,今年已经77岁了。  相似文献   

3.
我的文章涉及两个人,其实我主要想介绍的是一个人,那就是湘西凤凰土家诗人田星六先生。在湘西或中国的诗词界,应该有些人对田星六的名字略有所闻。了解稍多的,知道他是南社诗人。若再问,田星六究竟何许人?他的诗词文章写了些什么?恐怕不少人都有些茫然。沈从文的情况就不同了,毫不夸张地说,苗族作家沈从文已走出凤凰,走出湘西,名满中国,走向世界。人们常把沈从文与凤凰联系在一起,这一点恐怕连被称为“熊凤凰”的熊希龄也自愧弗如,从两位名人在凤凰的故居参观行情即可见一斑。不必讳言,我的确不乏借助沈从文的知名度来介绍田星六之意。但进…  相似文献   

4.
倪铭 《民族论坛》2008,(6):23-23
他是一个被救出的几岁大的孩子,被救后他向抬着自己的解放军叔叔敬了一个礼——媒体送给了他“敬礼娃娃”的爱称;她是一个在废墟中等待救援的小学生,她在那里唱歌,据说这样可以减轻疼痛,于是许多人被这废墟里传出的歌声感动了;他是在废墟中被埋了三天半的高中生,被救出后说的第一句话是“我要喝可乐,冰镇的”,无数关注地震灾情的人瞬间惊诧后更加为他的乐观动容,“可乐男孩”名号不胫而走。  相似文献   

5.
提起“计划”这个词,难免让人想到条条、框框之类的东西,似乎让人很有些不以为然。可“彭计划”这个名字在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却为很多人所熟知。这个与“计划”沾边的名字,在他的家人听来有一份骄傲与嗔怪;在他工作圈子里的人听来则更有一份“爱恨交加”的特殊感觉。 家里的“计划”不称职彭计划这个名字,烙印着那个已渐渐远去的时代的痕迹。据说1955年彭计划出生的时候,母亲精疲力竭,很想吃点红糖补补身子,父亲跑了几十里山路到乡供销社买红糖,却因为没有糖票只好空手而归。朴实的父亲因此有点感触,给儿子取名为“计划”。1989 …  相似文献   

6.
四川地震中,一位“不跑”的老师正被无数人传颂,他是谭千秋,德阳市东汽中学教师。地动山摇的那一刻,他张开双臂趴在课桌上,身下死死地护着四个学生,四个学生都存活了,他却永远地走了;一位撒开腿“跑”的老师也被无数人念叨,他是范美忠,都江堰光亚学校教师。地动山摇那一刻,他喊了一句“地震了”,便第一个跑出了教室。事后,范老师论坛上发帖声称:“在这种生死抉择舶瞬间,只有为了我的女儿我才可能考虑牺牲自我,其他的人,哪怕是我的母亲,在这种情况下我也不会管的。”  相似文献   

7.
人生,从两次逃离说起从旺堆老师扮演的角色中认识他的时候,我只是十几岁的孩子。恍然间,几十年就这样过去了,时间把旺堆老师变成了一个老者。然而,在他的古稀之年再见到他,不由让我感叹:岁月在老人的额头上刻下皱纹之时,也将睿智交付与他。说起旺堆这个名字,恐怕很多人都感到陌生,可是提起电影《农奴》中的强巴,大概很多人都能想起来。作为西藏第一部故事性的电影,《农奴》让世人第一次直观地了解到了那个时代西藏的社会制度,看到了那时的西藏人所度过的煎熬般的生活。当时年仅30来岁的旺堆老师扮演的强巴这个角色,和他的经历也有一些相似。…  相似文献   

8.
一次和朋友聊天,偶然谈到民族音乐,我问朋友:“你知道麦丁吗?”“嗯──不知道。”“那你听过《远方的客人请你留下来》这首歌吗?”“那是50年代就传唱到今的名歌了,我还能哼几句呢……”是呀!音乐作为听的艺术,我们用听觉感受音乐的美,却听不出作者的名字。 麦丁,1927年出生于广东顺德。1952年从北京师范大学音乐毕业后,分配到中央民族歌舞团,从此便全身心地投入到民族音乐创作中,与少数民族音乐结下了深厚的情缘。一定要写出好作品,用音乐来歌颂和赞美新的生活,这个愿望就像一曲激昂奋进的交响曲,时刻在激励着…  相似文献   

9.
陈新 《民族论坛》2003,(8):17-18
对云南丽江仰慕已久,但近日记者专程前往丽江,却是为着一位老人。这位老人就是云南丽江大研纳西古乐的发掘人、被称为音乐鬼才的宣科老先生。先生在年近六旬时因一篇反传统的论文而被英国牛津大学破格授予哲学博士学位。丽江怪人的恐惧乐源说震动乐坛“有人说您老是丽江音乐鬼才,是这样吗?!”因为事先有约,虽然宣科忙得一塌糊涂,但他还是在百忙之中抽出时间接受了记者的采访。“你这句话有两个错误!”记者话音未落,宣科即刻严肃地纠正道,“首先,你说我是‘丽江音乐鬼才’不正确!正确的说法应该去掉‘丽江’二字!因为音乐是人类通用的语言,宣…  相似文献   

10.
亲“亨宁”     
(一) 繁忙了一天的北京街道,早已安静下来.在东四12条辛寺胡同的院落里,人们差不多都已熟睡.张淑英一觉醒来,见丈夫李世甫还伏在桌上写着什么,就心痛地伸手去夺笔.“我今天就非改改你这熬夜的毛病不可!”说着把桌上的纸张往自己眼前一拉.当她正要把它们叠起来的时候,视线被一张信纸上的字吸引住了. “我是个朝鲜族战士,名字叫严承烈,  相似文献   

11.
国政 《民族论坛》2001,(1):32-33
我儿时也好文学那杯酒,常和小伙伴们躺在草坪上说家乡出的大文人,就说到孙健忠、石太瑞。那时说到他们的名字,我们就仰头看星星,遥远而亲切。如今不用仰脖子那么累了,却也难得见上一面。那日,孙健忠说你小子的名字天天听到,就是见不着人。这不,自那以后两年我们又没见过面了。  孙健忠永远是一脸的灿烂。他贪杯中之物,却又上脸,酒后面泛桃花的他话便更多了些。有的文学青年问他文学是什么,他说那是菩萨的球----人雕的。靠的是自己的勤奋和努力。有家杂志发了他的一个专访,其中说这么一个故事:说是孙健忠有一回去土家山寨走访…  相似文献   

12.
老阎的脾气真少见。古怪?倔强?在前去采访他的路上,我朝一位朴实、忠厚的乡下人打听:离民权县北关集还远吗?那人指指脚下:这就是。你找谁?我说:我找供销社副主任阎广明。你跟他熟吗?那人抢着说:咋着不熟?全河南都快跟他熟啦。那可是个好人。说罢,他便沿着那条曲曲弯弯的黄土路,  相似文献   

13.
今年4月下旬的一天,我接到一个来自安徽的长话,打电话的人是李少林,诉说的仍是他被单位辞退的遭遇。李少林在29年前认养过一位流落淮北的韩国“慰安妇”,演绎了一段异国“母子”情。我曾去安徽太和县实地采访过他和他的养母。然而,李少林这位“中国儿子”做好事并没有得到好报,当年的佳话留下了一个不甚圆满的结尾……  相似文献   

14.
在列维-斯特劳斯的诸多著作中,出版于1983年的<遥远的目光>无疑与结构人类学论述同属一个系列.在列氏看来,1958年出版的<结构人类学>第一卷是结构人类学的理论宣言,预示着一种新理论思潮的出现.到了1973年<结构人类学>第二卷出版的时候,结构主义方法已经不时髦了,列维-斯特劳斯认为他有必要重申一下这些方法和准则.而这本<遥远的目光>,原定的书名是<结构人类学3>(即<结构人类学>第三卷),但列维-斯特劳斯没有用此名,他认为,如果用这个名字的话,就会让人认为他是在"老调重谈",①这是他对书名来源的一种诙谐的解读.  相似文献   

15.
我不服!如果科克伦能做到而我不能,我心服口服。但情况不是这样,我能比他做得更好。”在科克伦跨越长江后第六天的第五届全国少数民族运动会上,24岁的阿地里·艾山江用事实证明了他并非轻出此言对于爱好冒险的人来说,今年是不平凡的一年。几年前,天才的美国魔术师...  相似文献   

16.
我终于来到了这片神秘,苍凉的土地上。黄土夯筑的西夏王陵呈现在眼前。准确地说,这里是西夏陵区。一座座小小“金字塔”被来自贺兰山口的风亲切地吹拂着。我希望能立刻找到西夏开国皇帝李元吴的陵台,我对这位不太知名的帝王有一种特殊的感觉……公元1038年,李元昊在都城兴庆府(今银川)即位,国号定为“大夏”,因兴庆府在宋朝疆界以西,故历史上称为“西夏”。它的国民是以古代党项族为主体的多民族联合体。西夏王朝当时与两宋、辽金并存。李元昊雄才大略,武艺超群。他一生胸怀大志,理想高远。24岁就领兵出征,攻战回鹘、力取甘州,  相似文献   

17.
那个春天里走来的女孩说到王晓棠,很多人记住的也许不会是她的身份,而是她的善良、正直、勇气,还有对艺术的敬业精神、对待人生的智慧!电影是王晓棠生活的重要部分。我想,春天在她的人生中一定是个特殊的季节。上个世纪的50年代后期,她的名字、她的形象、她的电影都是在春天,伴随着春野的清新出现在中国人的生活中。她那双明亮纯洁的大眼睛,仿佛被山风和清泉洗涤过,折射着那个时代人们对美好纯真感情的追求!当我们翻开王晓棠当年的那些略显陈旧的黑白照片时,我们的心仍被深深打动。王晓棠让我们想起上个世纪成为全世界人们心目中…  相似文献   

18.
崇尚真善美是藏民族的特质,大凡熟悉并和他打过交道的人都会说:格桑为人真诚,即便是他当上了州长、州委书记或省民委主任都没有架子,他那略被高原的太阳晒黑了的脸庞总是挂着诚挚的笑容。因此,无论是他的上级还是下级都会称呼他那藏族中吉祥的名字“格桑”。他逢人也...  相似文献   

19.
沿着澧水行至中源的尽头,有一座风景秀美的“小山城”,名叫河口。房屋沿河两岸平行分布,上游被大桥连接起来。组成一个狭长的H形。在河西下游末端。坐落着河口乡中心小学。“老黄”就在这所学校任教。河口乡位于贺龙元帅的故乡——张家界市桑植县。这里风光旖旎。村民勤劳、淳朴。老黄本名黄道雄,在这大山里从教已29年。附近的乡亲.几乎很少人知道他的名字。但说起“老黄”.几乎无人不知无人不晓。在乡里采访他的时候,“老黄呀……”老乡的话匣关不住,老黄的故事说不完。  相似文献   

20.
张家界的“看山人”文/胡港他的名字同张家界山上的任何石头一样普通,人象澧水河一样热情,象张家界山水一样朴实。他就是张家界市政府的副秘书长杨开业。他刚从深圳回来,个人的收藏展轰动了广州、深圳。在他的题字本上,有将军、作家、诗人、普通人的签名,当然也有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