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40 毫秒
1.
网络对青少年犯罪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互联网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它在给人们带来巨大方便的同时,也对我们的生活造成了一些负面影响,尤其是青少年沉溺网络已成为家长和社会都非常头痛的问题,而且随之而来的青少年犯罪也呈现出一些新特点。通过对资料的收集整理,根据青少年犯罪的新特征,分析了互联网对青少年犯罪的影响,提出了有关青少年网络犯罪的预防措施.  相似文献   

2.
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的普及,新的犯罪现象也孕育而生。通过对青少年网络犯罪的特点、主观性因素、客观性因素的分析探讨,对预防和减少青少年网络犯罪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3.
近十年,我国青少年犯罪研究重点集中于青少年犯罪现状、犯罪特征、犯罪原因以及犯罪预防这四个方面。多数学者根据青少年犯罪的现状来概括犯罪特征,并从网络、社会环境、文化与社会排斥等方面分析青少年犯罪的原因,提出完善立法、净化社会环境、刑罚矫正与有效社区管理等预防和治理措施。这些已有的研究成果将给我们进一步研究青少年犯罪带来很好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4.
金小红  应辰 《兰州学刊》2010,(8):100-104
近几年来,城市外来青少年犯罪问题成为广受关注的问题;在对某省未成年犯管教所未成年犯深入访谈的基础上,文章从社会支持和社会网络的角度分析了城市外来青少年犯罪的重要社会成因;外来青少年由于缺乏各种社会支持而受同龄群体的吸引,在同龄群体中建立起了封闭而又具有强力关系的社会网络,城市外来青少年犯罪的重要社会原因之一是:社会支持不足造成的封闭社会网络,封闭的社会网络导致城市外来青少年主动构建社会支持的能力不足。"互构"的社会支持系统对预防城市外来青少年犯罪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5.
青少年犯罪问题日益严峻,严重影响了我国社会的和谐健康发展。为了有效地预防和控制青少年犯罪,应在全社会构建一个以构筑家庭绿色防线、强化学校教育手段、完善社区控制体系、严格规制大众传媒、完善少年立法和设立少年法院等多位一体的青少年犯罪控制网络。  相似文献   

6.
信息在网络传播过程中的问题及解决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德勋 《理论界》2008,(6):170-171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成熟与完善,一些不良分子也参杂进网络媒介,大肆传播色情、恐怖、民族矛盾、国家分裂等危害社会稳定的不良信息,给民众、尤其是青少年心里造成了严重伤害。本文将从网络传播的利弊分析着手,研究网络传播的特点和基本途径,提出建立网络传播的基本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为净化网络、传播生态文明提供一些参考。  相似文献   

7.
预防、控制青少年犯罪,是国内外公认的极其困难、极其复杂的一个社会问题。我国青少年犯罪具有低龄化、女性化、暴力化和集团化等特点。其犯罪成因,既有社会不良因素的影响,又有教育的失误以及就业形势的严峻。因此,政府、社会和家庭要采取措施,预防和减少青少年的犯罪。  相似文献   

8.
计算机网络欺辱犯罪是传统欺辱犯罪在网络虚拟世界中的表现,但由于计算机网络的广域开放性和全面传播性,这一犯罪又与其同态的传统欺辱犯罪有着很大差别。美国宪法赋予了公民匿名发表言论的基本权利,这一权利价值也体现在计算机网络环境中。对于匿名计算机网络欺辱犯罪的规制,美国经历了无法可依到逐步建立起专门的刑事法体系的过程。在计算机网络欺辱犯罪立法与司法中,美国以宪法为依据保护公民在网络中的“非实名制”权利并兼顾计算机网络言论自由,由此为基础展开刑事惩治。我国既有刑法不能全面涵盖计算机网络欺辱犯罪,应该新立刑法规范实现有效规制。  相似文献   

9.
一、厦门特区青少年违法犯罪之现状1、侵犯财产型犯罪仍然是厦门市青少年违法犯罪的主要类型,并以纠合型犯罪较为突出近年来,侵财型犯罪占青少年犯罪总数的兀.7%左右,其中盗窃罪占一半以上。侵犯财产型犯罪是青少年违法犯罪中的传统犯罪类型,主要有盗窃、抢劫和诈骗等罪。近年来,除以上三种多发常见的侵犯财产型犯罪以外,还有数量虽然不多,但影响恶劣的敲诈勒索、抢夺等犯罪现象存在,这两类侵犯财产型犯罪多发生在城乡结合部及市区外来人口集聚地。其特点是,侵犯财产数额不大,侵害对象多系外来务工人员,多为突发性犯罪,犯罪方…  相似文献   

10.
青少年犯罪已被列入世界“三大公害”之一,当今世界不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无不为青少年犯罪问题所困扰。因此,各国都加大预防青少年犯罪的力度,形成了世界性的预防青少年犯罪浪潮。我国1999年11月1日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  相似文献   

11.
当前我国的改革正处在紧要关头,社会的稳定至关重要。要稳定,必须要有良好的社会治安,而青少年犯罪现象恰恰是影响社会治安的关键一环。因此,努力降低青少年犯罪率,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一、引发青少年犯罪的主要因素。这里是指外在因素,即社会因素.青少年的犯罪心理和行为,是一定环境下的产物,因此,消除社会各种可能产生犯罪的生活条件和弊端,铲除诱发青少年犯罪的土壤,是解决青少年犯罪问题的必要条件。目前比较突出的社会弊端主要有三:一日“黄祸”.由淫秽设物与淫秽录像构成的黄色妖魔,经黄贩们的推波助澜,形成了一个能…  相似文献   

12.
青少年犯罪既是西方发达国家难以治愈的社会顽症,又是我国我省群众极为关注的社会热点。我们不能低估,由于青少年所处的历史地位,其犯罪率的居高不下,势必严重危害公民的人身和财产安全,导致社会甚至政治的不稳定,对经济和社会发展构成极大的威胁。因此,高度重视青少年犯罪问题,研究和确立预防青少年犯罪的战略和策略,是一项刻不容缓的重大任务。一、青少年犯罪的现状及预防犯罪的态势青海解放后,对青少年犯罪的预防和控制比较有效,犯罪率和全国一样,远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但由于改革开放后容易引起犯罪的因素大量增加,在计划…  相似文献   

13.
青少年网络犯罪原因分析及其防治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分析青少年网络犯罪的现状、特点、原因,探询、提出防治对策,对于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和维护社会的和谐、稳定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社会意义。  相似文献   

14.
苏冰  史玉民  刘颀 《江淮论坛》2009,(3):145-153
本文以安徽省合肥市青少年学生为研究对象,对他们利用网络科普资源状况进行了调查分析。网络已经成为青少年学生获取科普知识的重要渠道,但他们对网络科普知识的信任度有待提高;他们对网络科普知识的作用持肯定态度,但认为其原创性、科学性和严谨性有待加强;青少年学生较为主动地参与网络科普传播,但对科普网站访问频率和停留时间有待提升。科普网站应在内容、形式和服务功能方面提升质量,以适应青少年需求。  相似文献   

15.
简讯     
《四川社科界》2007,(5):21-21
9月24日.泸洲市酒城讲坛在泸州二中举办了《偏向的人生航道——透视我国青少年犯罪现象》讲座。酒城讲坛讲师、四川警察学院副教授朱林兵总结了我国当前青少年犯罪的特点.剖析了当前青少年犯罪的原因,并对如何预防当前青少年犯罪提出了对策建议。这次讲座在全校进行了现场录播.对预防青少年学生犯罪起到了很好的教育和引导作用。  相似文献   

16.
早期的编造、传播虚假信息犯罪侧重于保护个体利益价值,而此后的有关网络诽谤的司法解释和《刑法修正案(九)》更关注一般性的公共秩序价值。刑法中编造、传播虚假信息犯罪的罪名体系初步形成。《刑法修正案(九)》关于编造、传播虚假信息犯罪的条文,虽然进一步扩大了“虚假信息”的范围,严密了刑事法网,但是它回避了有关网络诽谤的司法解释的立法正当性问题,又可能造成虚假恐怖信息与新设的四类虚假信息的界限不明等问题,是一次不完美的立法修正。应有的解决方案是,取消编造、故意传播虚假恐怖信息罪,将《刑法修正案(九)》中的“虚假的险情、疫情、警情、灾情”改为一般性的“虚假信息”。  相似文献   

17.
论网络犯罪及其社会控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本文首先从智能性、隐蔽性、超时空性和社会危害性诸方面探讨了网络犯罪的特点。然后从法律对策的局限性 ,引出了犯罪统计学、犯罪社会学、法律社会学的讨论 ,指出对网络犯罪进行社会学研究的必要性和意义。最后围绕“消除文化脱节”、“提高青少年心理素质”及“道德约束” ,在刑事制度的“上游”探讨了本文的主题  相似文献   

18.
当前大学生中的犯罪现象及对策●段兴利苏一星一、当前大学生中的犯罪现象犯罪是个古老而又现实的社会问题,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经济建设上取得了举世公认的成就,但与此同时犯罪现象也日益严重,尤其是青少年犯罪。据有关部门调查统计,目前我国犯罪总数中青少年约占7...  相似文献   

19.
丹麦预防青少年犯罪的机制--SSP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SSP是丹麦预防青少年犯罪的重要机制.这一机制是学校、社会和警察的一种合作形式.SSP合作的中心目标是建立一个地方性的网络以保护儿童和青少年在日常生活中免于各种违法和犯罪行为的侵害.从多年来的运作效果看,SSP已成为一种预防青少年犯罪的成功模式.  相似文献   

20.
“使用与满足”理论视阈中的青少年网瘾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青少年网络成瘾的成因极其复杂。从传播学"使用与满足"理论视角,本文认为网络工具使用特性、网络心理需求无法满足、网络信息内容多元及网络传播异化是导致青少年网络成瘾的关键因素。要矫治青少年网络成瘾,就需要切实提高青少年自身的"免疫力",努力实现高校、家庭和社会有机联动,进一步加强对青少年进行行为干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