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张戌凡 《社会》2006,26(4):173-187
自1986年贝克提出“风险社会”以来,风险一词逐渐成为理解和诠释当代社会的关键概念。贝克、吉登斯提出应在自反性现代化理论框架内分析风险社会及一般风险理论;而道格拉斯、纳什则倡导在社会文化维度上探讨风险与文化关系;尼格拉斯·卢曼(Niklas Luhmann)则是从系统理论出发进而阐析“风险”论题。目前国内对卢曼的关注日益显现,但大多集中在对卢曼宗教、法律思想的研究,对他“风险”理论的介绍和评价大多是语焉不详。其原因,一方面在于卢曼认为只有足够复杂的理论才能解释复杂的社会本身,因而卢曼提出的复杂的自我塑成理论本身便是难以理…  相似文献   

2.
科技和经济的不断发展所带来的副作用使人类社会逐渐进入一个风险社会,而当今全球化的力量正在不断地形塑出一个全球风险社会。德国著名哲学家、社会学家乌尔里希.贝克开启了一个独特新颖的研究视角来反观当代全球风险社会的崭新景观和困境弊端,并对此做出了全面、深刻的分析。贝克教授提出了风险社会理论,试图运用“反思现代性”作为现代性危机全球化后果的策略回应方案,并就“反思现代性”本质的诊断发表了富有启示性的观点。  相似文献   

3.
赵延东 《社会理论》2008,(1):199-212
随着现代化过程的不断推进和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人类面临的各种风险在数量和质量上都有了重要的变化,以至于有学者提出,现代“风险”已经改变了人类社会运行的基本逻辑和结构,成为现代社会的中心问题,我们已经进入了一个“风险社会”的新时代(贝克,2003)。人们已经日益认识到,为有效地控制风险,减少风险对人类带来的损害和影响,  相似文献   

4.
张绍斌 《南亚研究》2010,(1):111-124
《薄伽梵歌》是印度教宗教哲学的圣典,数论和瑜伽是其核心内容;《道德经》是道家思想的核心。“原人”和“道”在这两部经典中是核心概念。本文概括和确定两个概念的丰富内涵,并从本体论性质、本体论的意义及相关的人生论三个角度对两个概念和各自所属思想体系进行比较。所探索的问题和结论,有助于开拓《道德经》文本解读的空间,对进一步揭示以中印古代文化为代表的东方文化的内在特质有所启发。  相似文献   

5.
风险社会理论相关研究文献概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恩明 《探求》2008,(1):25-28
贝克的风险社会理论引发学术界广泛的研究兴趣。国内学者就西方风险社会理论核心问题及风险社会理论,对中国社会管理实践的指导作用和理论意义等相关方向进行研究,重点运用风险社会理论指导研究我国转型期社会风险问题;并基于风险社会理论提出解决我国当前改革转型期的社会风险问题的相应策略。  相似文献   

6.
以往所有的女性主义批判所依赖的现代性规范基础——理性本身是有问题的,处于西方哲学传统中心的理性概念是男权中心的。批判理论只有将福柯与J.哈贝马斯结合起来,在理论上把权力和理性之间根本的、不可调和的紧张状态置于其自我理解的核心地位,才能实现真正的批判,从而把女性主义理论推向新阶段。  相似文献   

7.
对女性主义社会性别概念的哲学透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晓宁 《学术交流》2003,(10):120-125
"社会性别"概念是女权主义理论的核心概念。后现代理论并不能克服女权主义理论及社会性别理论的局限性。而且,由于后现代理论自身的缺陷,它决不会引导女性走向最终的解放。  相似文献   

8.
概念的理解和运用,尤其是基本概念或核心概念的理解和运用,在学术研究中具有重要的工具或方法意义。半个多世纪以来,国内学者就“关学”概念的涵义问题先后提出了三种不同观点。由此看来有必要将“关学”视作一个具有内在结构的学术概念,从“时间”、“空间”和“学传”这三重维度进行综合性的说明,从而使“关学”概念结构成为一种新的诠释模式。这一新的诠释模式,可以为北宋至明清关学演化脉络的诠释工作提供一种更完整的参照和更明晰的思路。  相似文献   

9.
肖瑛 《社会理论》2007,(1):120-155
在“9.11”和SARS之后,“贝克”(U.Beck)已经成为国内外学术界耳熟能详的一位社会理论家,他的一些重要论著如《风险社会》(1986/2004)、《世界风险社会》(1999/2004)、《自反性现代化》(1994/2001)、《自由与资本主义》(2000/2001)、《全球化与政治》(1998/2000)、《全球化时代的权力与反权力》([2002]2004a)以及部分论文。  相似文献   

10.
问题的提出:有关讨论综述在关于世界新的技术革命和我国对策研究中,提出了许多值得认真研究的理论问题。纵览已经发表的有关文献,对于“什么是技术革命”、“什么是产业革命”这两个带有根本性的问题,还不能说已经取得了统一而清晰的理解。而对于这两个概念的不同理解,恰恰是造成认识分歧的重要根源之一。因此,对“技术革命”和“产业革命”这两个概念专门进行一些讨论,看来是不无必要的。  相似文献   

11.
任何一个哲学体系都有其核心或“基石性”概念。在生活即人的生成过程的意义上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核心概念是“生活” ,因为相对于物质、实践或活动 ,它能更充分地体现马克思主义哲学是一种人学 ,是一种主客体统一的思维 ,是一种生成性思维。生活不仅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石” ,而且是整个现代哲学的“基石”。  相似文献   

12.
所谓专名,是名词中的一类,即专有名词或专有名称。因而是语词、语言形式的一类。我们常说:“语词是表达概念的,概念是反映事物范围和本质的思维形式。”①可是当我们考虑专名时,例如:“鲁迅”,它表达单独概念,却是客观存在过的人物,没有反映该人物的什么本质。因而把专名说成是概念就造成矛盾,不能自圆其说。认为 “专名表达概念”是源于认为语词表达概念。这种观点是有问题的,有人批评说这种观点跟“用言语交流思想”之类关于语言的一般定义有关。例如约翰·洛克说:“语词的功用就在于能明显标记各种观念”,“语言是交流思想的工具或手段”…  相似文献   

13.
关于文化力的思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王国柱 《学术交流》2004,(12):138-141
“文化力”是相对于“经济力”、“政治力”、“军事力”而提出的概念。其实质是实现国家意志的民族精神、民众素质等精神因素的总和。文化力体现了文化作为人类认识世界、改造世界能力的印证本质。文化力已成为综合国力竞争中的核心竞争力,它已被当代国际社会所普遍认同。文化力可从多个角度来揭示,但主要的还是“精神力”和“知识力”两个维度它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制胜力,锻造文化力是建设先进文化的根本目标。  相似文献   

14.
傅颖 《社科纵横》2006,(11):183-184
从俄苏形式主义文学理论的核心概念———“陌生化效果”出发,在情节、叙述、语言三个不同层面上对爱伦.坡的早期小说《丽姬娅》进行具体的文本分析,并就文本中体现出来的反讽加以初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15.
从资产运营和广义资产证券化的角度来考察 ,资产证券化的理论体系包括 :一个核心原理———现金流分析 ,三个基本原理———资产重组原理、风险隔离原理和信用增级原理 ,从这个理论出发 ,选择资产证券化突破模式时必须遵循三个原则 :基础资产必须满足“资产重组原理”的要求 ;能为资产证券化在中国的进一步开展提供示范效应和经验 ;在制度和环境方面只能是两个选择 ,一个是选择与现行制度和环境冲突最小的交易形式 ,一个是最有条件突破现有制度和环境约束的交易形式。依据这三个原则对现有的八大建议模式进行考察 ,可以得出中国开展资产证券化有两个突破模式 :“住房抵押贷款模式” +“准表外模式” ;“基础设施收费模式” +“离岸模式”。  相似文献   

16.
俄罗斯的中产阶级——界线和人数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产阶级”是近 1 0年来社会学文献中最流行的概念之一。围绕该概念经常进行争论。“中产阶级”概念与“中间阶层”概念相似 ,源于西方社会学理论。M .韦伯、N .埃里亚斯、L .沃纳、D .戈尔多普等理论家使用了“中间阶级”概念并研究了相应问题。西方的中产阶级并不是单一意义的 ,它分为上、中、下三个部分。西方研究者对中产阶级的数量估计各不相同 ,通常中产阶级约占6 0 % ,而中产阶级的中层部分约占 2 0 %。研究这个问题的现代俄罗斯学者可以分为两类 :第一类学者断定 ,俄罗斯没有中产阶级。第二类学者认为俄罗斯存在中产阶级 ,但…  相似文献   

17.
“性”、“伪”是荀子哲学的核心概念。他借助于这对概念,不仅系统地阐述了“人性本恶”的主张,而且通过对“性伪之分”、“化性起伪”、“性伪合一”的具体解说,探讨了以礼为核心的整个社会文化的起源。其学说不仅具有重大的伦理学、文化学价值,而且具有不可低估的美学、艺术学价值。一、“性”、“伪”及“性”、“伪”的辩证关系荀子说:“不可学不可事而在人者,谓之性;可学而能,可事而成之在人者谓之伪,是性循之分也”①。具体说来,他所说的“性”,是由“情”、“欲”两个东西构成的,所谓“性者,天之就也;请者,性之质也;…  相似文献   

18.
全球化中的价值冲突与我们的战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当代经济“全球化”趋势的日益强盛,一个更为复杂的问题被提了出来:迄今一直呈现多元化面貌的世界文化,是否应该并且能够同步地走向“全球化”?这个问题关系着各文化主体的权利、地位和命运。目前世界上表现出了各种极不相同的反应。 全球化:德国社会学家乌尔利希·贝克认为:“……从现在起,在我们星球上发生的事情失去了地域的局  相似文献   

19.
作为我国社会结构的家庭,其变化趋势是以社会主义社会的发展为前提,受社会经济发展过程的特征所制约的。并且,家庭是以该发展过程为背景进行自己的活动。这里还是马克思发现的规律在起作用:家庭“必然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发展,也应该随着社会的变化而变化。”伟大的十月社会主义革命后,我国妇女地位的变化对婚姻家庭的变化产生了巨大的影  相似文献   

20.
自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提出对华“去风险”概念以来,美欧在该概念措辞上逐步趋于一致,并开始在全球范围内利用其主导的国际机制,联手推进“趋同存异”的对华“去风险”进程。美欧意图联合盟友和伙伴,拉拢目标发展中国家,在关键产品供应链、“经济胁迫”和“非市场政策”、出口管制和投资审查、新兴技术标准制定、关键基础设施建设等问题上,进一步朝着具体化、机制化、趋同化的方向发展。同时,美欧虽然均采用“去风险”的对华政策表述,在战略意图、实施路径等方面存在趋同之处,但仍在战略目标、优先区域等方面有所区别。美欧对华“去风险”战略给中国经济、科技、外交层面带来一定压力,但其战略目标能否完全实现,不仅取决于美欧之间政策的趋同水平,还取决于美欧正致力于推进的新规范在全球层面的接受度,仍然存在相当大的不确定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