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孟加拉国民族主义党政治地位的演变   总被引:11,自引:2,他引:9  
齐亚.拉赫曼将军创建民族主义党的初衷是为军人政治在孟加拉国的确立服务。但齐亚将军通过民族主义党完成了从军事管制到民主政治的转变,在孟加拉国的政治发展史上做出了辉煌业绩。以卡莉达.齐亚为领导的民族主义党在1991年、2001年的孟加拉国议会选举中,两度成为孟加拉国的执政党而组建政府(1991-1996年、2001-2006年),成功完成执政任期,并在2006年10月组成以孟加拉国总统亚杰丁.艾哈迈德兼总理的“看守政府”,为孟加拉国2007年议会大选创造了条件。由此可以证明:卡莉达.齐亚和民族主义党将是孟加拉国民主政治的捍卫者和执行者。  相似文献   

2.
孟加拉国的第九届议会选举在经历了两年多的艰难困境后,终于沿着民主政治的道路继续前行.从孟加拉国第九届议会选举看,孟加拉国政治发展具有民主政治继续推进、政党关注民生、朝野之间对立严重、执政党希冀合作等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3.
抗战时期, 蒋介石通过削弱、瓦解地方实力派, 利用政治体制的变化, 实现了个人独裁统治。蒋介石之所以能实现个人独裁, 主要是因为战时权力需要相对的集中, 也是国民党维护其执政党地位与战时世界反法西斯联盟的需要。  相似文献   

4.
近代西方民主政治兴起之后,选举逐渐发展为实现民主政治最重要的操作手段,当今时代已成为西方民主政治形式合法性最重要的基础.然而,在选举实践中产生的大量或无法克服的困难,使人们对选举作为民主政治的合法性基础又存在诸多困惑.  相似文献   

5.
孟加拉国政治现代化进程中的民族与宗教问题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孟加拉国是由主体民族--孟加拉族和20多个山区部族组成的多民族国家,其宗教信仰主要有伊斯兰教、印度教、基督教和佛教等.在孟加拉国存在的一系列民族矛盾与宗教矛盾,成为了影响孟加拉国政治现代化进程的重要因素,孟加拉国对民族问题和宗教问题的正确处理可以促进孟加拉国政治现代化的稳定、和谐与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6.
论解放战争时期解放区的人民民主政治建设张欣,朱光远革命根据地的民主政治建设是中国共产党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完善政权建设的手段,也是领导人民推翻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独裁统治,建立人民民主专政的目的。党在领导人民革命的各个不同历史时期,都十...  相似文献   

7.
执政党在民主政治建设中担负着双重使命,一方面积极推进民主政治建设,不断提高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能力,是时代和人民对执政党的根本要求,是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重要内容;另一方面坚持民主执政,不断完善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又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重要方面和关键环节.从这个角度看,民主执政的意义特别重大.  相似文献   

8.
周恩来对新中国民主政治建设的卓越贡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认为,周恩来对新中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作出了卓越贡献。他的民主政治思想可概括为:健全人民代表大会和完善多党合作制度;扩大民主与改革领导体制;实行民族区域自治政策;开展民主监督与改革领导体制;增强人民群众的政治参与意识,逐步地推进直接民主,民主和法制密不可分。民主集中制原则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发展的组织原则;政治体制改革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必由之路;用民主的方法化解人民内部矛盾。作为开国总理,周恩来以自己的模范行动实践他的崇高思想,为我们树立了光辉的榜样。  相似文献   

9.
无产阶级执政党领导的本质和内涵是密不可分的 ,它们解决了执政党领导为什么人和领导什么的问题。在列宁对无产阶级执政党领导的本质、内涵的论述的基础上 ,邓小平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进一步深入探索 ,对无产阶级执政党领导本质提出了“领导就是服务”的新论断 ,对无产阶级执政党的领导内涵即列宁所说的“政治领导”的层次作出了新的论述 ,从而丰富了无产阶级执政党领导理论 ,为我党领导体制的改革、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建设、依法治国的实现提供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0.
抗日战争时期,为实现民主、团结抗日和坚持党的领导,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根据地政权建设中,既坚持马克思、恩格斯、列宁的民主选举原则,又结合具体情况,进行了有益的探索。中国共产党坚持人民民主原则,主张抗日民主政权由人民选举产生,注重基层选举;主张选举权和被选举权属于抗日的民主的中国人,实现各阶级阶层联合抗日;实行三三制原则,团结各党各派和民主人士;同时强调中国共产党依靠质量的优势取得在政权中的领导地位,实行形式多样的投票方式,动员民众的参选热情。这些举措既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坚持人民民主选举原则的坚定性,又体现了根据具体情况、采取合适的选举政策服务于党的政治目标和国家任务的务实性。这些思想和实践对当代民主政治建设的启示主要有:坚持人民民主价值,需要健全人大代表选举的民主形式和机制;注重基层政权的民主建设,落实民主选举等民主措施;保障人民的被选举权,特别是基层劳动者及其代表的当选;在民主政治建设中,要依靠民主政策和党员干部的先锋模范作用,加强党的领导地位。  相似文献   

11.
党内选举是通过投票的方式实现党内权力授受的程序性行为,是构筑党内合法性的主要方式,是推进党内民主最基本、最直接的方式和途径。在市场经济和世界民主发展的双重背景下,通过党内选举来选择领导人,成为中国执政党巩固合法性基础的必然选择。推进以党内选举为核心的党内民主,有助于实现党内有效的政治整合,保持中国共产党的先进性,有效预防和遏制腐败现象。  相似文献   

12.
抗日战争的胜利给中国现代化的发展带来了重新起步的又一次历史机遇,民主和平抑或专制独裁成为中国两大政治威权的不同价值取向,重庆谈判、政协会议相继召开为政治民主化进程展现了新图景,但南京国民政府一意孤行使得和平民主的希望化为泡影,进而迟滞了中国现代化的历史进程.  相似文献   

13.
论中国协商民主与和谐社会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协商民主是近现代中国社会历史发展的必然选择,是中国共产党和各民主党派的共同创造.人民政协是中国协商民主的重要形式,协商民主与选举民主相结合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发展方向,是执政党完善领导方式、提高执政能力的重要途径,是协调人民内部矛盾、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要手段.  相似文献   

14.
在西方的学术研究中,协商民主已经成为补救选举民主内生性缺陷的一种理论范式.然而,这一理论路径并不切合中国具体国情.中国协商民主与选举民主“并驾齐驱”的历史与现实表明,我国更需要做的工作就是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在推动协商民主与选举民主有机融合的基础上,尽可能以民主参与的方式来扩大普通民众参与国家与社会管理的政治空间和机会.  相似文献   

15.
延安时期民主政治建设是这一时期历史发展的制高点,以陕甘宁边区"普遍、自由、直接、平等的选举制度"、"三三制的政权建设原则"、"边区参议会制度"为典范的民主政治建设是我们国家和民族民主政治史上极其光辉的一页,是社会主义时期政治文明的雏形,为现代政治文明建设谱写了令人骄傲的篇章。文章在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够做到这一点上进行了探讨。一,新民主主义理论的成熟,对民主政治建设成就起了基本的指导作用。二,切实保障人民民主自由权利,是民主政治建设成就的根本依据。三,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是民主政治建设成就的决定因素。  相似文献   

16.
社会主义国家,绝不是西方所说的那样,只要共产党领导(“独裁”),不要人民民主的“极权政治”国家,也绝不会成为他们所期望的那样抛开共产党领导、废除社会主义民主、实行资产阶级统治的“民主政治”国家,而是既坚持共产党领导又坚持社会主义民主的、将改善加强党的领导与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融为一体的,最终创造出比资本主义国家有更高更切实民主的新型国家。实现党的领导和民主政治建设的统一,是一个历史的具体的过程。总结我们四十年的经验教训,深知要达到这一目的,很需要动态地把握其统一的“度”。  相似文献   

17.
在十一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闭幕会上,与会的人大代表表决通过了修改选举法的决定。这一重要举措,受到了举国人民的高度关注。的确,大力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是全国人民的殷切期盼。而要切实发展社会主义民主,离开了选举是无从谈起的。从一定意义上讲,选举是民主的起点。因此,这次对选举法的修改,既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又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8.
一九四五年八月,抗日战争刚结束,中国又面临着两种前途、两种命运的大决战.人民渴望建立独立自由、民主富强的新中国.蒋介石却处心积虑要发动反革命内战,企图抢夺抗战胜利果实,消灭共产党和民主力量,在全国建立大地主大资产阶级专政的法西斯独裁统治.但是,他苦于全面发动内战的准备不充分,又慑于国内外要求实现和平民主的强大政治压力和我党领导的革命力量的威力,于是就在美帝国主义的授意下玩弄和谈政治骗局,以图欺骗人民,  相似文献   

19.
作为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属性,全过程人民民主为人类政治文明贡献了一种创造性的民主质态。面对当下“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与后疫情时代交织叠加的国际背景,全过程人民民主以全链条的参与优势、致善政的效能优势、历史经验的集成优势以及全人类共同价值的普惠优势分别破解了美西方缔造的“选举决定论”“西方优越论”“民主速成论”“民主失败论”之陷阱,有力回应了西方国家对我国的政治“围攻”,为廓清民主发展与政治现代化迷思、攻克“超大规模民主难题”、提供“民主—治理”复合型方案、推动人类政治文明多元化发展贡献了中国智慧。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重要时期,我国理当坚持以全过程人民民主突破各类民主陷阱,为加强国际政治合作与全球攻关、推进人类政治文明新形态贡献力量。  相似文献   

20.
从选举对民主政治的影响、选举的平等性原则、选举对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影响、竞争性选举等角度来论述此次选举法修改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认为城乡按照相同比例选举人大代表体现了民主理论的基本精神和价值要求,有利于公民更大范围地参政议政,这无疑会推动我国民主政治的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