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社会科学论坛》2011,(4):120-130
客:华夏文化包含哪些内容? 主:没有公认的说法。有人说:华夏文化是“文史哲”加上“科技”“艺术”和“宗教”。大致可以分为六个部分。一是文学:例如汉赋、唐诗、宋词、明清小说、现代文学。二是历史:二十四史和历代的正史和野史。三是哲学:先秦诸子历代名家。四是科技:经验科学、农业、手工业。五是艺术:文学以外有图画、书法、音乐、杂技。六是宗教:主要是佛教。这是一个大体的说法。  相似文献   

2.
道与无——对本体的形而上学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沈顺福 《东岳论丛》2006,27(5):157-162
道是本体存在的根本与主体,存在者存在的保证。这个最基本的保证,我们把它叫做纯粹本体。它具体为一、性、命、形、德、无。本体是整体;本体是性存在的可能性、出发点;本体是生命与命运;本体是形生生不息、动是存在的根本状态;本体是德道的实现,具体为道德实践,在德性与实践中主体实现了自己的自由;本体是无对于本体,我们不能说,因为我们只能够陈述现象。对本体的言说是一种悖论。本体必然表现为现象,现象因此具有合法性。纯粹本体与现象共同构成事实本体。二者不仅仅是合,而且是分,是一三三一的圆融。这便是存在的综合本体。  相似文献   

3.
论春秋五伯的争霸战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春秋五伯都有一套集政治、经济、军事与外交为一体的争霸战略。齐桓公的政治与外交战略是安民、尊王、亲邻与攘夷。军事战略是先代戎狄,后抑强楚。晋文公的政治、经济战略是尊王、利民、讲信、修礼、正官。军事与外交战略是联合齐、秦,侵曹伐卫,调动楚军北上而击之。楚庄王的政治、经济与外交战略是柔服中小国家,协调君民关系,发展综合国力,选拔亲、故人才。军事战略是加强军队建设,征代中问国家,团结齐、秦,克庸击晋。吴王阖间的政治、经济战略是任贤亲民,施恩行惠。军事外交战略是治兵奋、结晋、鲁,东并大越,西击强楚。越王勾践的政治战略是对内尊贤礼士,对外惑乱吴国。经济战略是奖励生产,蕃衍人口。军事与外交战略是遮掩军实,结齐、亲楚、附晋以制吴。  相似文献   

4.
论中国先进文化的基本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中国先进文化具有实践性、先进性、民族性、科学性、开放性等基本特征。实践性是中国先进文化的基础 ,先进性是中国先进文化的实质 ,民族性是中国先进文化的鲜明特色 ,科学性是中国先进文化的灵魂 ,开放性是中国先进文化的精神风貌。中国先进文化是以实践为基础的先进性、民族性、科学性、开放性的有机统一  相似文献   

5.
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是党的执政规律的内在要求 ,是我们党最高的执政理念 ,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本质体现 ,也是我们广大党员干部根本的价值追求和行为准则。但是 ,我们应当明白 ,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是一个常讲常新的话题。时代的发展 ,实践的推进 ,赋予了立党为公、执政为民以更新、更深、更丰富的内涵。一、以民为本的核心理念1.这是马克思主义的唯物史观所决定的。人民是历史的真正创造者。毛泽东同志指出 :人民 ,只有人民 ,才是创造世界历史的真正动力。人民是国家的主人 ,是决定我们国家前途和命运的最终因素、最根本力量。古人…  相似文献   

6.
物理学的基础结构注定要坍塌并将重建在一个新的基础之上,这是大物理学家惠勒的结论。现代物理学存在着两大根本缺陷:一是自身无法统一,二是不能完整地解释宇宙。天文历法是中华元文化的基础。在文字之外,天文历法是用太极、图书、八卦、九宫、占盘等表达的。中华元文化中的天文学解答的是全局性、根本性、规律性的问题,解答的是永恒法则。中华元文化可以孕育出领先于世界的文明,也一定能对物理学的重建有所贡献。  相似文献   

7.
真理、价值、情感是塑造当代中国青年大学生政治信仰的核心要素。其中,真理是根本,价值是关键,情感是基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是当代中国发展的马克思主义,是经实践检验的真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先进文化的精髓,是构成政治信仰的关键;爱国情感是维系中华民族的精神纽带,是万众一心、团结奋斗的基础。  相似文献   

8.
于继武 《中州学刊》2007,4(5):22-24
廉政建设是现代国家政治建设的重要内容。我国目前正处于社会转型期,廉政建设呈现出体系化、制度化的趋势,其力度进一步加大,以群众利益为出发点并重视廉政环境的培育。今后,要沿着制度建设是前提、发展是根本、权力监督是关键、利益协调是重点、社会环境是基础、人民群众是主体的思路,深入推进我国的廉政建设。  相似文献   

9.
一、情报与信息的区分信息是分散的、零碎的、未经过整序的、有真有假,这样的信息在网络上和文献情报机构多得是,其消除“不确定性”的作用十分有限。而情报是激活的信息,是由信息分析、整合而来的结果,是大脑思维的产物,是知识形态的东西。信息是原料,情报是产品。信息可以轻易获得,而情报则不同。情报的本质在于竞争性。“情报与人的智力活动密切相关,人是情报活动的主体,信息是情报活动的基础,情报过程是人的大脑对信息的加工、分析和综合的过程,情报是大脑思维对信息的反映。”情报分析是一种永远不可能被机器所替代的人本操作或人文现…  相似文献   

10.
创建高绩效政府是增进政府公信力的重要途径,是行政体制科学化改革深化发展的必然要求。政府公信力是政治民主化的重要目标,也是政府推进行政制度改革的基础。高绩效政府是公众信赖的政府、是效能优先管理科学的政府、是人民满意的政府。公信力的提升离不开规范政府绩效考核、健全民主监督机制、决策科学化民主化、完善行政法制,有赖于高绩效政府的创建。  相似文献   

11.
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产生原因及对策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李海丰 《阴山学刊》2006,19(5):121-124
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主要源自教育体制和家庭教育的影响,学习与生活的压力,理想与现实的矛盾,高校心理咨询工作的缺失,个性缺陷与性格障碍。解决的对策有:从思想上高度重视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把心理健康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有机地结合起来,努力提高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水平,做好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  相似文献   

12.
薛志东 《阴山学刊》2004,17(3):117-121
通过对包头师范学院2001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抽查分析,结果得出呈现中等程度心理疾病的人数占总人数的1/3以上;男女生的心理健康状况无明显差异;心理健康的主要问题表现在强迫症、人际关系敏感、抑郁、焦虑、偏执及精神病症.产生以上问题的原因主要在于这一群体的家庭出身、高考影响、学习压力、社会竞争压力等.解决问题的关键在于建立心理健康教育机构;学生工作机构应通过各种途径积极引导学生建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相似文献   

13.
大学生心理素质教育是高校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对于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发展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当代大学生作为特殊的人才群体,是社会主义事业未来的建设者和接班人。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大学生在学习、生活、就业、感情等方面所承受的压力日渐增多,产生了多种多样的心理矛盾和冲突,甚至一部分学生出现了较为严重的心理问题和心态危机。心理素质是衡量合格人才的重要尺度,大学生心理素质教育已引起社会各界的高度重视。文章根据大学生的心理特点和主要存在的心理问题,探讨了构建心理素质教育的调适方法和预防体系,以充分发挥思想政治教育的导向作用,有效地提高大学生心理素质教育的实效性,从而不断提高大学生的心理素质和适应社会的能力。  相似文献   

14.
大学新生心理健康状况及其成因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从2004、2005年新生心理测试结果出发,了解大学新生心理健康的基本状况,分析了新生存在的主要心理问题及其成因,不仅为今后大学心理健康辅导和心理危机干预提供有针对性的依据,而且指出新生心理健康教育是促成新生适应大学环境的最有效措施,并对如何搞好新生心理健康教育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我国职业技术教育事业蓬勃发展,但许多问题也随之出现,其中中等职业学校"问题学生"的心理及行为表现引起了众多教育工作者的广泛关注。本文对中等职业学校"问题学生"的心理特点及成因进行分析,提出改善"问题学生"心理及行为问题的有效策略,引导"问题学生"走出困境,使其能够正常地发展,健康地成长,是促进中职学校教育事业发展的重要方面。  相似文献   

16.
新世纪激烈的社会竞争,对人的心理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了解当代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标准,把握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和常见的心理问题,卓有成效地实施心理健康教育,是当代大学生健康、快乐成长并成才的基本保证。  相似文献   

17.
在外部条件基本成熟和国家鼓励性政策陆续颁布的前提下,我国越来越多的综合性院校参与了教师教育,为此项事业做出了积极贡献并成为教师教育的主要发展趋势。但是,在一系列的实践过程中,很多矛盾和问题也逐渐显露出来,例如新设办学点准入资格的标准,传统高师院校转型带来的问题,办学模式的选择,教育类课程的不足,对于教师教育的重视程度不足,学生心理因素对教育质量的影响等。本文分别就这些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相关的建议。  相似文献   

18.
当代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与对策略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社会转型和高等教育大众化时代的来临,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显得尤为突出,承受着来自于环境适应、学习成才、人际交往、恋爱情感、求职就业、家境贫困、网络成瘾方面的心理压力,从而出现心理问题。引发大学生心理问题的深层原因,可以归结为大学生自身心理发展阶段、社会、学校和家庭等四个方面的原因。高校必须高度重视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树立以人为本、全面发展的育人理念,要营造和谐向上、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环境,构建多元化、全覆盖的心理预防与援助机制,从而切实提高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19.
大学生心理素质教育亟需加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国现代化进程的加快 ,必然对当代大学生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当代大学生心理素质上普遍存在适应能力差、情绪波动大、意志力脆弱、自我调节能力弱等问题 ,远远不能适应社会发展的要求。为此 ,高校、家庭、社会必须对当代大学生的心理素质教育高度重视 ,多方位、多渠道加强大学生的心理素质教育。  相似文献   

20.
浅析新形势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大学生作为一个正在走向成熟而又未完全成熟的特殊群体 ,面对社会的变革 ,加之心理素质比较脆弱 ,极易产生各种各样的心理问题。这些问题的产生有主客观因素的影响 ,面对这种状况 ,要大力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通过多种途径和方法提高大学生的各种适应能力 ,培养其健全的心理素质 ,促进其人格完善 ,使其全面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