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南都学坛》2018,(2):20-23
七月十五中元节是华夏民族传统祭祀祖先的重要节日,它起源于佛教的"盂兰盆斋会",后来经过儒学孝悌和道学神论的不断修改完善,到南北朝时期逐步发展起来,特别是道教采用"援佛入道"的方式,把"盂兰盆斋"和"中元地官赦罪"的故事结合起来,再加上人们望秋告成的习俗,逐步形成了七月十五中元节大众祭祖的民俗节日。中元节民俗活动在整个北宋时期发生了巨大变化,它在继承前代的基础上,由朝廷寺院举行的大型"盆斋"祭祀活动转变为民间家庭祭祖的固定节日,让人们在这秋收之际不忘祖先恩惠。  相似文献   

2.
中国鬼节与阴阳五行:从清明节和中元节说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国有三大鬼节,即清明节、中元节和寒衣节。以往的研究总是将它们分别探究,其中关于中元节的起源通常又归因于佛教和道教。近年来一些研究者认为,佛教盂兰盆节和道教中元节在中国出现前,初秋七月中国已有祭祖祀鬼之俗,故而认为作为民间鬼节的中元节并非因佛、道而产生,但这样立论还是稍嫌不足。本文以阴阳五行阐述鬼节,指出中国鬼节产生的根据就在阴阳五行,中国诸鬼节实际上构成了一个完整的系统。  相似文献   

3.
本文主要是以日本盂兰盆节为焦点,探索日本的"年中行事"(即一年中所举行的节日庆典)与佛教之间的渊源。盂兰盆节作为宗教节日,于每年的七月十五日举行,因其正处于一年之中,因此又称为中元节。对于日本来说在佛教节日传入之前,每年的七月份也有种种节令活动,但只有在佛教的盂兰盆会习俗传入后才为原始节庆蒙上宗教色彩,成为或复合成为宗教节日。1全文重点讲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是以"年中行事"起源的方式为基础对其进行分类;第二部分是日本在佛教传入之前的"盂兰盆"2活动;第三部分是与佛教思想结合之后的盂兰盆节。  相似文献   

4.
梅山地区的人们十分迷信鬼神,崇尚天命。他们认为人世间的一切都取决于鬼神和天命,所以祭祀活动较为频繁。其目的是为了求得鬼神的福佑,免去灾祸。在梅山地区,一年之中祭祀活动最普遍最集中的时间是在农历七月半,俗称鬼节。关于鬼节的来由,传统上有道教的中元节说和佛教的盂兰盆节说两种观点。鬼节文化是儒道释多元文化杂交的混血儿,古代的秋尝祭祖仪式是其重要源头之一。  相似文献   

5.
周向前 《老友》2014,(11):66-66
正联合国一直在关注老年人问题,1982年召开了全球老龄化会议,以后又通过了《老年人宣言》及老年人的发展战略目标。1990年第45届联合国大会通过决议,确定从1991年起,每年的10月1日为"国际老年人节"。除了国际老年人节之外,许多国家还有本国的老人节、敬老日和长寿节,在节日中开展尊老敬老活动。其中,有的和本国的传统节日相结合,活动内容丰富多彩,也更有意义。我国的老人节,定在每年农历9月9日的重阳节。  相似文献   

6.
正月晦日曾作为历史上的一个重要节日存在有数百年之久.它最早见于记载是在北魏末年,一直到唐德宗贞元年间才为中和节所取代.正月晦日的节日习俗有水边湔裳、酹酒,祓禊度厄,帝王邀群臣泛舟饮酒.到后世晦日节逐渐演变为至水边宴会寻乐的节日.中和节取代晦日节后,晦日节的一些节俗内容也为中和节所沿袭,一直流传到近世.  相似文献   

7.
河灯歌节是资源县具有特色的一个传统节日,俗称“中元节”、“鬼节”、“七月半节”。河灯歌节是由资江和浔江两岸的灯节和五排苗寨的歌节嫁接传承而来。随着现代节日经济的大量兴起,资源县河灯歌节挖掘出了具有地方特色的无形的文化价值,成功地实现了自身的转型,其活动的形式越来越丰富多样。它给封闭的山区带来了巨大的发展机遇,走在文化传承和人为创造交叉路口的河灯歌节能否突破世俗节日的樊篱,对其未来的发展是很重要的。  相似文献   

8.
作为中国三大传统"鬼节"之一的"七月望",其节俗有着复杂的历史渊源与独特的形态特征.从文化史的视角考察"七月望"节俗的三大历史渊源,不难发现,儒家孝文化对"七月望"形态特点的形成产生了重大影响,决定其以祭祀祖先为核心内容的节日文化主题,并最终促使其成为一日贯三节(鬼节、中元节、孟兰盆节)、融儒释道文化于一体、历史影响长迭上千年之久的重大传统节日.  相似文献   

9.
中国的传统节日是农耕文明的产物,而且种类繁多,内涵复杂。其中有一类地方性节日,作为整个节日体系当中的一员,由于其本真性、相对完整性而日益受到重视。本文以贵州的侗族喊天节为个案,呈现喊天节的本真形态,阐释其与稻作区生产生活的密切关系。在强力推进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背景下,喊天节被当地民众形塑,民众的诉求也正在转型。面对这种形塑,在不改变其文化内涵的前提下,外界应该持一种肯定的态度。  相似文献   

10.
谭扬汉 《源流》2013,(2):60-61
2012年11月27日是农历十月十四日,肇庆市怀集县一些乡村家家户户宰鸡鸭、椿糍粑,邀亲请友吃节庆丰收,有的农家还送糍粑和鸡鸭给亲戚,乡村处处沉浸在节日的欢乐之中。早在前几天,怀集一些地方也在过"十月十"节、"十月十三"节,形式和寓意与"十月十四"节相同,都是邀请没过这个节日的亲友来家中吃节或"送节",以庆贺晚造丰收。这些传统的"十月节"古已有之,年年传承。如同"十月节"这样的民俗节日,怀集县每个月至少有一个节日,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