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充分营造美的氛围,让学生感受科学之美、生命之美,进而创造美. 一、开放导入,营造美的氛围 孙过庭<书谱>中说:"一点乃一字之规,一字为一篇之准".一个美好的开头就是一堂好的数学课的基调,就像一幅美的书法中的"点"、"字".  相似文献   

2.
又要上鲁迅的作品了,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年单元第一篇是<阿长与山海经>,一见到鲁迅的文章就头疼.鲁迅的文章用词生僻,语言晦涩,篇幅冗长,老师难教,学生难学.  相似文献   

3.
鲁迅先生在<看书琐记>中记载了高尔基很惊服巴尔扎克小说里写对话的巧妙,"以为并不描写人物的模样的,却能使读者看了对话,便好像目睹了说话的那些人".这说明好的对话对刻画人物的心理、感情效应等方面大有裨益.高中课本里的许多对话,写得非常精妙.我在教学中对其体现形式概括为"同位"、"对位"、"错位"三类,学生分析把握起来就容易多了.  相似文献   

4.
《新课程标准》指出:"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审美情趣,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因此教师须运用自身从文章中体会到的感情去熏陶感染学生,进行美的教育.  相似文献   

5.
全文以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自觉审美意识和高尚审美情趣,培养审美感知和审美创造的能力,引导学生在语文课堂中捕捉美、体验美、发掘美、理解美、感受美、进而创造美,让学生受到美的熏陶。  相似文献   

6.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阅读能力的培养.是语文课程改革的重要内容.教师应通过启发引导,使学生凭借语言文字品味文本,从多角度思考,读出疑问,读出新意,得出他人所没有的独特感情和新颖的结论,并由此扶得一种愉悦的心理体验.  相似文献   

7.
一篇优美的状物记叙文往往是用一幅幅生动的画面构成的,每当我们品读这些文章的时候,脑海中就会随之浮现出一幅幅生动形象的图画,给人以身临其境,如见其形的感觉,小学语文教材上的<燕子>就是这样一篇难得的好文章.  相似文献   

8.
我们曾陶醉于"高山流水"的美妙、"执手相看泪眼"的凄婉、"大江东去浪淘尽"的豪迈、"不为五斗米折腰"的正气、"为伊消得人憔悴"的无悔、"我以我血荐轩辕"的凛然……而今,美变得似乎无关紧要了,重要的是升学。语文也便失去了美的灵魂。而语文教学大纲明确规定要"培养学生健康高尚的审美观",《语文课程标准》也提出:"语文课程还应重视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使他们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促进德、智、体、美的和谐发展。"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  相似文献   

9.
初读<老人与海鸥>,笔者就被这篇课文深深地打动了.这篇课文以生动的笔墨又一次为我们解读了人与动物、人与自然的关系.怎样让这位老人走进学生的心灵,怎样让这篇课文传递的人文思想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呢?<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个性化的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要珍视学生独特感受、体验和理解."基于这一理念,本课让学生在阅读实践中自读、自疑、自悟.  相似文献   

10.
一篇好的作文,应是学生真情实感的流露.从美学的角度讲,作文应是学生把从自然界中、生活中、社会中发现的美告诉别人,让别人去欣赏,是-个发现美、表现美、欣赏美的过程.可见,作文实际上就是童心的表达,能让学生用"我笔"写"我心"便是作文教学的突破口.  相似文献   

11.
美育,是培养学生认识美、热爱美和创造美的能力的教育,也称审美教育或美感教育。通过审美教育来全面地培养人们对美的鉴赏能力,从而使自己的心灵净化、人品美化、感情高尚化。美育,是素质教育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生物教师在教学中应多角度让学生享受美、接受美的教育,提高认识美、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使他们形成正确的审美观和高尚的道德品质。  相似文献   

12.
上世纪五六十年代,有段文坛佳话兴味盎然、意蕴隽永:郭沫若和茅盾都非常敬仰鲁迅先生.有一次,他们谈起鲁迅先生的名言"俯首甘为孺子牛",深为鲁迅的精神所感动.  相似文献   

13.
审美教育即美育,它是高中语文教育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指出:"语文课程应重视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使他们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促进德、智、体、美的和谐发展."注重对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高中语文课程富含多元而丰富的审美元素,在语文教育教学中引导学生感受美、体验美、鉴赏美并创造美是每一个语文教师的天职.中学语文美育是"慢"的教育,它是一种渗透性的、浸润性的和潜移默化的教育,由于它功在净化、陶冶人的灵魂,其影响力和支撑力更为内在、更为广泛、更为深刻、更为持久.  相似文献   

14.
一、教学内容要体现数学美 1、利用对称美,开拓学生的视野.例如,在"轴对称图形"教学时,可以让同学们从日常生活中找出对称的物体,如美丽的蝴蝶、多彩的剪纸、优美的中国文字,对称的建筑等等,这些都能使学生感受到生活中的周边美,明确学习对称与现实生活的关系,还有反映我校校徽的对称美,更能让学生感受到几何美,从而激发学生热爱母校的情感和学习数学的兴趣.  相似文献   

15.
<掌声>是人教版"课标"实验教材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第八组的一篇精读课文.课文讲的是英子因得了小儿麻痹症,变得忧郁、自卑,不愿与同学交往,但后来由于同学们的鼓励与鞭策,变得活泼开朗起来.教材围绕"爱"的主题组织单元,目的是通过本组课文的学习,让学生懂得怎样去爱别人和向别人献出自己的爱.  相似文献   

16.
冉伟 《科学咨询》2013,(1):51-52
《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规定:语文课程"应重视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使学生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促进学生德、智、体、美的和谐发展"。由此看出在语文教学中,既要注重知识的传授、能力的培养,也要注重感情的熏陶、情操的陶冶,审美的品悟。如何让语文课堂熠熠生辉?让美读走入课堂使学生感受到语文之美,是提高语文课堂效率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17.
黄健 《科学咨询》2008,(6):I0001-I0001
先秦诸子散文<韩非子>上有一篇<曾子杀彘>的文章写了一件这样的事:曾子之妻之市,其子随之而泣.其母日:"女还,顾反为女杀彘."妻适市来,曾子欲捕彘杀之.妻止之日:"特与婴儿戏尔."曾子日:"婴儿非与戏也.  相似文献   

18.
一篇好的作文,应是学生真情实感的流露。从美学的角度讲,作文应是学生把从自然界中、生活中、社会中发现的美告诉别人,让别人去欣赏,是一个发现美、表现美、欣赏美的过程。可见,作文实际上就是童心的表达,能让学生用"我笔"写"我心"便是作文教学的突破口。  相似文献   

19.
甘玉 《科学咨询》2008,(8):53-53
艺术家创造美的形象,以之美化人的心灵,使之向善,此之谓美育.审美教育,亦称美育,是人类全面教育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是人类实现自我发展需要的一个重要途径.<纲要>中指出:"美育对于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观和审美能力,陶冶高尚的道德情操,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具有重要的作用."语文学科的人文性和工具性统一的特点,使它具备了实施美育的条件.<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在语文学习中,培养爱国主义感情、思想道德品质,逐步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在教学过程中渗透审美教育是语文课的重要内容.本文现从诗歌教学出发,就诗歌的美育问题,作一些肤浅的探讨.  相似文献   

20.
鲁迅先生告诉我们,写作固然要精熟的技巧,但更需要有进步的思想和高尚的人格.人们说文品即人品,一定不能忽视在作文教学中进行德育渗透.中国也有"文道合一" 传统教育思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