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社会总供给和总需求的平衡或失衡,是宏观经济分析的一个核心问题。舒元同志的《总需求·总供给·潜在总供给》一文,从理论上探讨了社会主义经济中总需求和总供给的理想模式,分析了我国近年来经济发展中的供需形势。我较早地读了该文的打印稿,很受启发。下面,我想就我国总需求和总供给应有一个什么样的格局的问题谈谈自己的看法,并与舒元同志商榷。  相似文献   

2.
在《经济问题》1985年第12期上,刊登了国世平同志的《计划是社会主义条件下价值规律第二个作用实现的主要形式》(下称《主要形式》)一文。在该文中,国世平同志就我在《也谈价值规律的第二个作用——与国世平同志商榷》一文的商榷意见进行了回答。我觉得,国世平同志的回答仍然难以令人信服,《主要形式》一文的基本观点仍然不妥。现对此再谈我的一点看法,以就教于国世平及其他同志。  相似文献   

3.
、,夕、、声1 tz11 .1“经济”是“文学的品格”吗 —对曹路先生《文学的经济品格》的学术批评汉英词典通病病历卡古代书论今注披言对大学文艺学的批评能这样吗 —就《大学文艺学的学科反思》与陶东风教授商榷自然主义文学在日本的产生及其本土化 —兼与米洋先生商榷《兰亭序》文理辩正 —与施蛰存先生商榷郑惠生(1:陈忠诚(1:刘启林(1:郑惠生(3:胡连成(6:32)刘启林(6:40)对中国工业化发展阶段的基本判断国家统一司法考试应解决的问题当议············,·········,··················一孙洪冲,国家、…  相似文献   

4.
我和李强同志合写的《李自成·多尔衮·郑成功——历史的“合力”之一例》一文(载1982年8月16日《光明日报》),引起王启荣同志的商椎(载《华中师院学报》1982年第4期)。我想,对恩格斯提出的历史的合力问题进行讨论是有意义的,它将有助于正确地领会这个理论,更好地把它运用于历史研究之中。读了王同志的论文  相似文献   

5.
文达三于1988年在《湘潭大学学报》发表了一篇题为《“诗中有画”辨》(以下简称《辨》)的文章,笔者读后觉得有诸处不妥,便写了一篇文章兼与之商榷,题为《试论王维诗“诗中有画”的主体内涵——兼与文达三同志商榷》(以下简称《内涵》)也在同刊1991年第1期发表;文达三阅后写了一篇《答赵玉桢同志》(以下简称《答》)的驳论文。观其文章,我认为,仍有必要澄清几个问题。  相似文献   

6.
(括号内为期、页) 中 文绝代歌手与斗上—一海N………………,………………………,………·宙n榆(1.49)《远大前程。的叙事艺术…………………··,………………··,…………米瑞恒(1,58)沦孔子的政治思想………………………………··,……………,………··刘福淇(1.62)论贾宝玉反君权思想的产生……………………………………………·,·尚友萍(1.71)论文学的心里功能——兼议文学的社会作用………’………·,…………张培英(1.75)法制文学初探……………··‘…………··’…·’·’…………………………··冀 冰(1.79)《古代汉语》…  相似文献   

7.
一九七八年第二期《杭州大学学报》刊载了拙作《稼轩词论两题》一文,其中谈到了辛词《永遇乐·京日北固亭怀古》、《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的作年、本事等问题,也顺便提到了自己对《鹧鸪天·有客慨然谈功名,因追念少年时事戏作》一词内容的理解.现在读到了《南京师院学报》一九七九年第三期常国武同志与我商榷的文章《重读辛词三首随札》(以下简称“常文”),感到十分高兴.“疑义相与析”,真理总会通过辩论而愈辩愈明的.由于上述三词是稼轩的重要作品,对广大读者影响极大,所以我愿意借此机会再把自己的看法作些补充和申说.  相似文献   

8.
文 学抒情诗的审美深化—一诗性论之—………。……二,··、·,…,………………杨匡汉(88。1)神物幻想与文化心理……………………·。………………………………·程 蔷(88。1)也谈辛弃疾的以文为词—一与谢桃坊同志商榷…………………………吴相洲(88:4)曹植辞赋理论概述………………………………………。……··。………··张斌荣(88。二)袁氏兄弟知见《金瓶梅》的时间考辨—……··二…·。…,…··,…·刘孔伏、潘良炽(88。4)晁补之世系考辨……………………………………………………………刘焕阳(88。1)晁氏赞文痊录…………………  相似文献   

9.
(括号内为期、页) 中 文《屈原列传》析疑………熊任望(1.12)李白世界观蠡见一………王亚民(1·20)吴敬梓思想论纲…····…··邓韶玉(1.28)论梁山英雄形象体系…”·汪远平(1·37)关于《缸楼梦》中一夫多妻 观念问题的探讨……严望(1.45)论陶渊明阶级成分的变化 .一兼驳陶渊明为“士族地主、..-地主”论………?…“王春来(1·55)我国古代文字起源 初探………………...沈一清(1·61)形声字的历史类型 及其特点…··………·赵平安(1·69)试论本字及有关问题 …··………·梁葆顺李占才(1·75)榕江方言词语考源………萧腾蛟(1·80)《水…  相似文献   

10.
<正> 《商业经济研究》一九八五年第二期,刊登了罗志方同志的“试论粮食经济的发展方向”一文。因对文章中的几个基本观点有不同看法,所以也来谈谈对粮食经济的发展方向的浅见,兼与罗志方同志进行商榷。 第一,对粮食的现状和趋势的分析  相似文献   

11.
我被一篇大洋彼岸华人恋故的中篇小说所吸引,那就是刊于《电视·电影·文学》1991年第2期上的《怎得人如天上月》(作者燕平)。它和我过去读过《小说界》上的《名人老古和他的室友们》(于濛)、《此岸,彼岸》(孙顒)、《在那片天空下》(李佩),《纽约三记》(严力)还有载于《上海艺术家》和《电视·电影·文学》上的《在东京的上海人》(程志达)和《澳大利亚——美丽的谎言》(皇甫君)等等作品一起,不时地来弹扣我的心扉。可是,当有同志建议我为它们写点什么时,我又感到无从说起。假如把作品比作文学的果实的话,在这有限的篇幅里我无法逐个地加以品尝,那就谈点“水果”的共性吧,然而这类作品至今还没个共同的名称,总不能就叫它们做“水果”文学吧!  相似文献   

12.
《西南师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78·1期刊载尹君《“二毛”解》一文,读了以后,有些不同的看法.因为牵涉到怎样理解古书文意的问题,所以提出来与尹君同志商榷.《“二毛”解》的论点是:《左传·僖公二十二年》(按原文误作二十三年)“不禽二毛”的“二毛”,“不是就黑白两色毛说的,而是就须发两种毛讲的,侧重点在胡须”.文中,首先从“事理上”作了一番“推究”;接着引《周礼·秋官·司仪》注为论据;最后据《国语·楚语》注以“毛”为“须发”作旁证.下面就这三点来略陈鄙见.  相似文献   

13.
古典文学研究 启民醒、写民魂、开民智、鼓民 ((H记》及其作者……………杨积庆(二)力、引导国民、振兴民族—……·杨国祥(3)谈曹澡的游仙诗…………………丁福林(1)——论鲁迅的义艺思想唐宋诗音解举例—………………·刘地生(2)从“杂”文家到杂又家…………姚馨丙(3)刘禹锡的诗歌理论………………孙琴安(2)——鲁迅创作道路一瞥 《兼隍》考辨—…………………·张亚权(2)论鲁迅杂文的艺术构思…………陈宏遂(3)试论陶渊明的辞赋—……··,……·陈 平(3)从《拿来主义》看鲁迅杂文的语钟惺生卒年考辨………··,……··祝 诚(3)言美—…  相似文献   

14.
梅在我国有长久的历史。两周已有关于梅的记载: 若作酒醴,尔唯麹蘖;若作和羹,尔唯盐梅。(《尚书·说命下》) 摽有梅,其实七兮。求我庶士,迨其吉兮。(《诗·召南·摽有梅》) 终南何有?有条有梅。(《诗·陈风·终南》) 墓门有梅,有鸮萃止。(《诗·陈风·墓门》) 鸤鸠在桑,其子在梅。(《诗·曹风·鸤鸠》) 山有嘉卉,侯栗侯梅。(《诗·小雅·四月》) 水火醯醢盐梅,以烹鱼肉,燀之以薪。(《左传·昭二十年》) 又东北三百里,曰灵山……其木多桃李梅杏。(《山海经·中山经》) 这些记载说明当时梅树分布很广,梅并非观赏植物,而是果树,人们常用梅子作为调味品,在日常生活中象盐一样使用着。  相似文献   

15.
周洪仁同志的《论联言判断及其种类——兼与于惠棠同志商榷》一文,较为系统地讨论了所谓形式逻辑的联言判断的种类问题,(见《郑州大学学报》1983年第4期。以  相似文献   

16.
“文法”一语,古已有之。始见于西汉太史公《史记》,已阅两千余载。但古往今来,内涵三有其变,外延渐趋狭小,亦属古今同形异义词,这是值得注意的。且看书证—— (1)程不识孝景时以数直谏为大中大夫,为人廉,谨于文法。(《史记·李将军列传》) ·· (2)弘大体,不拘文法。(《史记·汲黯传》) ·· (3)好兴事,舞文法。(同上) ··  相似文献   

17.
诗词撷英·盛唐七言歌行简论赵淑萍 ( 3 .3 1)论李白诗中的冲创意志孙 超 ( 4 .44 )韩国本《十抄诗》中的唐人佚诗辑考金程宇 ( 5 .5 )试论古典诗词中水意象的原型内涵  ——兼谈水与时间对应的意义章海凤 ( 5 .13 )·文艺美学·和谐 :中国古典美学的传统赵慧平 ( 2 .5 6)苏轼文学理论特征刍议崔际银 ( 2 .60 )解读宗白华意境创构的层次刘 萱 ( 2 .65 )·文学综论·《笛赋》为宋玉所作说刘 刚 ( 1.2 0 )唐代文学与文学传统毕宝魁 ( 1.2 6)思想者的艺术  ——论唐氵是、岑琦、骆寒超汉式十四行诗的文化蕴含李春林 ( 1.3 1)《露水情》…  相似文献   

18.
一 淮遇先生撰文于《西游记研究》(江苏淮安《西游记》研究会)第一辑,认为《西游记》第七十回孙悟空“杯酒化雨”的情节是从晋葛洪《神仙传·栾巴》移植而来,并转引《太平广记·卷十一·栾巴》为证。这个结论还值得商榷。因为这类故事在古代流传是颇为广泛的。就笔者所知,淮遇先生与其引用《太平广记》还不如引用唐李贤等注释的《后汉书·卷五十七·栾巴传》。据传载,栾巴字叔元,汉顺帝汉安元年(一四二年)与杜乔、周举等八人奉旨巡行天下,“班宣风化,举实臧否。”(《后汉书·顺帝纪》)是当时著名的“八俊”之一。唐李贤等注引葛洪《神仙传》说:  相似文献   

19.
<正> 《三国志·诸葛亮传》载《出师表》一文说:“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裴松之《注》引《汉晋春秋》说:“亮家于南阳之邓县,在襄阳城西二十里,号曰隆中。”由此引出诸葛亮隐居地是南阳或是襄阳之争。这一争论大约已有一千余年,迄今尚无定论。《河南日报》一九八七年八月八日发表了水仲贤先生的《诸葛亮隐居地碑文之我见》一文(以下简称《我见》),这是诸葛亮隐居南阳说之新见解。对此笔者尚有不同认识,愿提出来与水先生商榷。  相似文献   

20.
论自然资本主义(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第一位作者艾·洛文斯(A.B.Lovins)是洛基山研究所所长兼首席财务长官;第二位作者亨·洛文斯(L.H.Lovins)是落基山研究所首席执行官,该研究所是她与丈夫艾·洛文斯于1982年在美国科罗拉多州斯诺马斯共同创办的,是一个不以营利为目的的资源政策研究中心;第三位作者霍肯(P.Hawken)是史密斯—霍肯零售和目录公司的创建者,知识管理软件公司——数据融合公司的创建者之一,《使一个企业成长》(1983年)一书和《商业生态学》(1993年)一书的作者。洛文斯夫妇和霍肯担任世界各地企业的顾问,并共同撰写了《自然资本主义》(1999年9月)一书。3位作者在本文中认为,企业战略以更有成效地利用自然资源为目标,这能够有利可图地解决许多环境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