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回族经堂语的语言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回族经堂语,顾名思义,是回族经堂教育中所使用的一种语言。因为经堂语并不脱离于汉语,而只是一种在汉语基础上形成并通行于回族宗教教育中的语言。所以,在语言学的学科分支中,它应该归属于社会语言学,经堂语的语意内涵也应该是汉语言的变体——回族经堂社会语言。 作为汉语言的一种变体,回族经堂语首先给汉语言学的研究增添了新的内容,由于其宗教语言的性质,也可以把它和其它回教化语言进行比较研究,无疑,这将会给普通语言学理论增添新的材料。  相似文献   

2.
回族形成的历史轨迹及伊斯兰教在回族形成中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的回族人口仅次于壮族、满族,在少数民族中居第3位,足迹遍及各省市自治区。除海南省崖县的少部分使用“回辉话”外,回族普遍使用汉语言文字,并在日常生活特别是宗教生活中仍保留一些阿拉伯或波斯的语汇。农村中回族多从事农业,城市中则多从事商业。他们与汉族及其它各族在政治、经济、文化上有着多方面的紧密联系。  相似文献   

3.
本文对回族语言和波斯语的关系进行了研究。回族是中国56个民族之一,回族目前普遍使用汉语,但是在日常生活中还使用一些波斯语词汇。我们从研究回族先民语言到现代回族汉语代演变历程,来探讨回族语言和波斯语的关系。  相似文献   

4.
海南岛崖县的回族及其语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56年夏,我们在海南岛黎族苗族自治州调查各地的黎语方言时,在崖县羊栏区回辉乡发现了当地的回民使用着一种独特的语言。据当时初步了解,这种语言不是中东的阿拉伯语或波斯语,也不是已知的两广地区某些民族的语言,而是一种数百年前从海外带来的、保留至今的语言。这是一种非常奇特的现象。我们知道,居住在全国各地的回族,一般都以当地  相似文献   

5.
康家回族话的词汇特点席元麟我们称“康家回族话”是因为我国回族都转用汉语,就尖扎县康杨镇康家村绝大部分回族亦操汉语,然而宗孜拉、巷道、沙里木3个社回族却操着独具特点的话语(回族中也有一些操蒙、藏语的),故暂名。本文根据我们的两次调查材料,对康家回族话的...  相似文献   

6.
回族话是回族民族情感和文化心理的反映,它与伊斯兰教一起成为维系回族内部关系的纽带。南京回族话是南京回民重要的交际工具,也是回族语言的地方分支。它既保留了先民母语的部分"底层"形式,又与其他地域回族的语言存在明显的地域差异。  相似文献   

7.
河州是甘肃临夏的旧称,它以现在的临夏为中心,包括东乡族自治县、积石山保安族东乡族撤拉族自治县、青海循化撒拉族自治县以及甘肃甘南藏族自治州和青海黄南藏族自治州的一部分地区。河州话是生活在这一地区的汉族和回族所说的二种汉语方言,也是这一地区的其他少数民族相互交际的工具。河州话被划入汉语北部方言的西北次方言,但它具有很大的独特性,它与汉语普通话不仅在语音和词汇上有差异,更突出的是表现在语法方面。本文拟通过对河州地区回族历史来源的分析,以及河州话和阿尔泰语的对比,就河州话的产生进行一些分析。河州话是河州…  相似文献   

8.
一、引言 世居青海省的六个主要民族所操语言分属汉藏语系和阿尔泰语系。汉族,回族和藏族分别操汉藏语系的汉语和藏语,蒙古、土和撒拉族分别操阿尔泰语系的蒙古语、土族语和撒拉语。操着不同语言的这些民族,在青海这块土地上世代相处,无论是政治、经济,文化,还是在生活的各个领域都发生过广泛而密切的联系,加之邻省汉语河州方言区的汉族和许多少数民族如回、保安、东乡族的交往,相互都产生过一定影响。青海汉话的许多特点就是在  相似文献   

9.
广西平话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广西平话张均如,梁敏广西壮族自治区通用的汉语方言主要有西南官话、白话、客家话和平话四种。平话主要使用干自治区南、北部地区和湖南省南部与广西毗连的宁远、道县、蓝山和通道等县的部分地区。此外,在云南省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的富宁县也有使用平话的。广西平话大体...  相似文献   

10.
回辉登村是巍山地区最大的回族自然村.回族习惯法作为一项地方性知识,与国家法共同维护着回辉登村的社会秩序,并在村民的日常生活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我们认为,要解决国家法与回族伊斯兰习惯法调适的问题,必须在维护文化多元的前提下,给予民族文化和民族习惯法充分的认可和尊重,承认民族习惯法对于国家法的补充和协助作用,并最终通过构建两者间的协调机制来实现.  相似文献   

11.
导言中外历史语言学者一致认为汉语和藏语是同属于汉藏语系的两种主要语言。藏语(拉萨话)动词是语法范畴复杂,在句子结构中起决定性作用的词类。藏语动词有时态、人称、语气、及物不及物、自主不自主、使动非使动等语法范畴。汉语动词有体、语气、及物不及物、主动被动、使动、非使动等语法范畴。古代藏语部分动词有丰富的形态变化,经过长期的历史演变,在拉萨话中形态已归并简化,趋于消失,代之而  相似文献   

12.
1、我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字概况 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民族的语言种类很多。在55个少数民族中,除了回族、满族和畲族通用汉语以外,其余各少数民族都有本民族的语言。少数民族的语言按照谱系分类法,分别属于汉藏语系,阿尔泰语系,南亚语系,印欧语系和南岛语系。我国少数民族中使用汉藏语系语言的最为广泛,有29个民族,其中包括汉语和壮侗、藏缅、苗瑶三个语  相似文献   

13.
同心回民话中的阿拉伯语波斯语借调张安生同心北片回民话,是一种具有回族特色的汉语方言。这种方言中活跃着相当数置的阿拉伯语、波斯语借词。这些借词的音义表现、结构形式与其他地区回民话中的借词不完全相同。本文列举同心北片回民话中的常用借词200条左右,不包括...  相似文献   

14.
海南省现有回族8667人,三亚分布最多,有近7000人,聚居于回新、回辉两村。根据历史的记载和考古学家的鉴证,回族先民迁入海南岛从唐代已经开始,宋代时较为频繁,儋县、万宁和海口曾是他们的居住地。由于历史上的种种原因,他们有的再迁,有的汉化、黎化,其余聚居三亚市,形成目前惟一代表海南、具有独特伊斯兰文化和民族特色的三亚回族。其民族来源、语言结构、服饰文化、清真寺建筑艺术等引起国内外许多学者的关注。现将有关三亚回族的来源和去向作如下三方面的论述。一、阿拉伯人和波斯人的后裔唐代,广州、扬州、泉州作为中国的沿海通商口…  相似文献   

15.
马学林 《回族研究》2003,(3):107-108
回族穆斯林在应用汉文化、使用汉语言的同时,也保留和形成了自己的一些显著的民族文化语言特点,特别是日常使用的一些语言。由宁夏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回族穆斯林常用语手册》是这一方面研究取得的新成果。该书由何克俭和杨万宝搜集、撰写而成,并由王根明先生对词条中的阿拉伯、波斯文字进行了审校。通读全书主要有以下三个特点:一、创意新颖上个世纪80年代以来,由于回族学的研究有了长足的进展,不仅出版了一大批研究回族的书籍,而且还创刊了《回族研究》,成立了中国回族学学会,宁夏、云南、陕西等地还成立了省级回族学会或相应的机构,并…  相似文献   

16.
我国少数民族创造和改革文字的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基本情况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国家。五十多个少数民族的人口约占全国总人口的6%,分布在占全国面积50%以上的广大地区。除回族和满族通用汉语以外,各少数民族都有自己的语言。因为有同一个民族说几种语言的情况,所以语言的数目比民族的数目多。根据现在了解的情况看,少数民族语言在六十种以上。这些语言分属于汉藏、阿尔泰、南亚、南岛、印欧等语系。解放以前,十几个少数民族有自己的文字,三十多个民族没有文字。文字的体系相当  相似文献   

17.
回族形成于元朝和明朝前期,是中国信仰伊斯兰教的10个民族中人口最多的一个。回族成员讲汉语,通用汉文,绝大多数都是虔诚的穆斯林。纵观回族的发展历史可以看出,它有许多不同于汉族的鲜明特点。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1.宗教对回族的历史发展影响极深。 历史上,汉族社会始终没有形成统一的民族宗教,现在更是。而回族则有伊斯兰教的全民信仰。回族不崇拜偶像,他们的哲  相似文献   

18.
黑龙江方言是在民族融合和语言接触的过程中,融入了不同时期、多来源、多层次的汉语方言特征,同时受到少数民族语言影响,经过长时间的整合而逐渐形成和发展的。站话是黑龙江地区早期的汉语方言。本文主要从站话对黑龙江方言的形成在时间、地域上的影响条件,移民的历史以及语言内部因素的对比考察等方面,论证了站话是黑龙江方言的基础方言之一,对黑龙江方言及其东西两区的格局形成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保安语的词汇同蒙古语族其他所有语言的词汇一样,由固有词和借词两部分组成。固有词包括与蒙古语或蒙古语族其它语言同出一源的词、独有的词以及在这些词基础上形成的派生词和合成词。调查结果表明,保安语是我国蒙古语族诸语言中拥有与蒙古语同源词数量最少的一种语言。拿借词的情况来看,在蒙古语族诸语言方言中,保安语年都乎话拥有藏语借词最多,保安语干河滩话拥有汉语借词最多。  相似文献   

20.
壹、一般情况根据平乐县有关部门提供的材料,该县目前有壮族约17000人,占全县人口4.28%。壮族主要分布在同安、福兴、源头三个乡镇。源头镇原古营大队是壮族比较聚居的地方,1985年底共有3557人。讲壮话的村庄有白土、秧地、六朗、猪母、明村、莲塘、大洞(一部分) ;壮族讲汉语的村庄有金竹、石排、木村、石粉、古营,这些村庄老一辈人还讲壮话,可见改讲汉话是百年以内的事情。汉族村庄有迥龙和木兰两个。壮族村庄一般兼通汉语桂林话和平乐话,汉族村庄一般不懂壮语。从桂林到昭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