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3 毫秒
1.
网络与信息安全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是为我国培养信息安全技术人才的重要摇篮,而实验室是开展网络与信息安全教学的重要手段,各高校必须建设一个能全面满足网络与信息安全教学的实验室。本文分析了高校网络与信息安全教学实验室建设的必要性及其建设的方案和管理方法,并探讨构建高校网络与信息安全教学实验室的相关对策。  相似文献   

2.
好不容易联系到了2000年“友谊奖”的获得者日本教师松浦友子女士,当我们在杭州一家宾馆大堂见面时,我竟然把她当成了中国人。松浦友子用一口带有杭州口音的普通话笑着对我说把我当成中国人,这已经不是新鲜事了。 如果不是事先知道了她,如果我们不是安排好了这样相见,我一定会把她视为一个普通的中国江南女子,她纤瘦的身材,细腻的肌肤,她的南方口音,还有她的衣着,已经把她融入到了杭州的湖光山色和大街小巷之中,几乎不好将她与这个城市分开了。不过和她走在了一起,从侧面我还是看出了她的日本特征,她的额头和她的鼻子酷似…  相似文献   

3.
《今日中国》杂志法文部的改稿专家路易斯,卡提欧(LOUISECADIEUX)来自加拿大的魁北克省,但是她把中国当成了自己真正的家,并且已经定居7年了,亲眼看到了这个城市的发展和变化,亲身感受到了这个城市的魅力和活力。“如果可能的话,我愿意一直生活在北京,时间越长越好,”她言语间流露出对北京深厚的感情。 1994年,卡提欧第一次来到北京,她就被这个城市的热情和人们积极向上的气质所吸引。当时她是作为访问学者来华研究中国企业的。虽然以前她对中国知之甚少,但是她很快被中国人的智慧所吸引。于是她第二年又来…  相似文献   

4.
她是美国一位颇受人尊敬、桃李满天下的教育工作者,很多年前一次刻骨铭心的经历使她深深地爱上了中国,从此以能在中国工作和生活作为自己矢志不渝的追求。然而年复一年,她的这个愿望却因为种种原因一直没能实现,于是年过花甲的她毅然放弃了在美国令人羡慕的地位和薪俸,到中国做了一名没有任何报酬的志愿者。  相似文献   

5.
她来自美国,名叫Charlotte MacInnis,中文名字叫爱华。 仅仅听口音,你一定会以为她是一个地道的中国人,不仅普通话说得标准,举手投足,一笑一颦,都很中国化。  相似文献   

6.
证券公司信息安全问题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中国证券市场起步以来信息技术就在证券业了广泛应用。随着网络技术深入,证券公司信息安全问题日益突出,证券服务业作为一个开放的、社会化的行业,其安全也直接关系到国家和投资者的利益。网上证券交易数据都是涉及到资金和股票等敏感数据,如果遭受黑客攻击不仅影响证券市场的行情,还会对整个社会经济带来损失。这些信息安全问题一直困扰着证券公司的信息化发展。证券公司信息安全问题成了一个迫在眉睫的问题。本文概要分析了证券公司信息系统所面临的安全风险,从以证券公司的信息安全的角度对信息安全的问题与对策进行了初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7.
<正>我是个地道的中国女婿,娶了一位美丽善良大气的中国姑娘,生了一对混血宝宝。2007年,我和我的爱人相识相知相爱在浪漫之都巴黎,当时她在巴黎索邦第三大学留学,当年我就随她回到了她在中国的家乡——安徽大别山,我了解到,那是中国的革命圣地。第一次去她家乡我很不适应,因为那是一个偏僻的小山村,没有超市,交通也不便捷,  相似文献   

8.
“福原爱是日本乒乓球运动员,她算是中日交流的一个民间大使。她中文很棒,带点儿东北口音,从小受教于中国,对中国有很深的感情,现在的男朋友也来自台湾,这次里约奥运会,她受到中国观众的广泛喜爱。这是一个可喜的状况,中日民间需要多交流。”里约奥运会刚刚结束,旅日专家时卫国在接受采访时,不忘聊聊福原爱的话题。  相似文献   

9.
15年前,德国富商赫尔玛·阿·赛德尔女士,出资邀请10位中国知名作家访问德国。从那一年起,她就开始了对中国频频的资金赞助,至今已达数百万元。 赛德尔将祖上遗留的资金和自己一生的积蓄给予了从不认识的中国少数民族地区及贫困的个人,使许多人不解。胞弟说她是“疯子”,朋友说她是“理想主义者”。 2001年6月14日,在外交部苏惠民、龚荷花教授夫妇家中,我们见到了赛德尔。 81岁的赛德尔一头银发,浅蓝色的素装使她精神矍铄。她并不在乎别人对她不同的看法和称谓,只是风趣地说:“马克思和耶苏都是理想主义者,而我是…  相似文献   

10.
国家副主席胡锦涛10月8日在北京看望了老专家叶华,代表党和国家向她致以亲切问候,并祝贺她90岁寿辰。 胡锦涛说,叶华自1940年到中国起,几十年来始终对中国和中国人民怀有深厚感情,把毕生的精力都贡献给了中国人民的事业,用自己的摄影镜头把新中国发生的巨大变化,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的日新月异的变化介绍给全世界,为增进中国人民与世界人民的友谊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中国共产党、政府和人民对此表示深切的感谢和敬佩。他说,叶华把全部的爱都献给了中国。中国人民既把她看作最真诚的朋友,也把她看作我们当中的一员。他…  相似文献   

11.
从1990年杨澜作为一名电视综艺节目主持人起,她逐渐成为中国最有名的电视访谈节目主持人之一。她创办了杨澜工作室,采访的对象是国内外顶尖的商业人士。她和她的丈夫吴征一起,开拓了卫星技术、网络传输、收费电视、宽带内容提供,以及房地产业等领域。2001年夏天,杨澜作为北京申奥的“形象大使”参加了在莫斯科成功申奥的活动。同年9月,她的“阳光文化”接手了中国最大的门户网站之一——新浪网,从此走上了谋求网络和电视的结合、开辟新时代的道路。  相似文献   

12.
事业单位档案是事业单位历史与现在的纽带,是文明的见证者,是现实的服务者,档案安全保管是档案工作最基本的任务。近年来,随着社会体系的一系列变化,公共档案服务事业的极速发展,政府更是颁布了《政府信息公开条例》,这样一来档案的安全矛盾显而易见,再加上国家电子政务迅速发展,加速了档案信息化建设,对档案信息安全提出了新的挑战。因此,加强档案安全保障体系建设,确保事业单位档案信息安全已迫在眉睫刻不容缓。本文主要就事业单位档案安全保障体系建设问题进行了深入研究和分析,以切切实实确保事业单位档案信息安全。  相似文献   

13.
引智月报     
《国际人才交流》2001,(11):63-63
10月8日上午,国家副主席胡锦涛在北京看望了老专家叶华同志,代表党和国家向她致以亲切问候,并祝贺她90岁寿辰。叶华是中国籍德国人,1940年奔赴延安,曾任新华社摄影记者、第七届全国政协委员。她是已故著名文学翻译家、诗人萧三的夫人。胡锦涛同志充分肯定了叶华同志为中国外宣事业所做出的贡献。他说,叶华自1940年到中国起几十年来始终对中国和中国人民怀有深厚感情,把毕生的精力都贡献给了中国人民的革命和建设事业。叶华通过自己的摄影镜头把新中国发生的巨大变化,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的日新月异的变化发展介绍给全世界,为增进中…  相似文献   

14.
身着黑地红花的唐装,说着一口流利的普通话,如果不是一头金黄的头发暴露了她的身份,任何人都会把她当成一名地道的中国人。  相似文献   

15.
随着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和广泛应用,信息安全问题正日益突出显现出来,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本文介绍了网络信息安全的现状,探讨了网络信息安全的内涵,分析了网络信息安全的主要威胁,最后给出了网络信息安全的实现技术和防范措施,以保障计算机网络的信息安全,从而充分发挥计算机网络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我的父亲阿尔卡季·瓦西里耶维奇·托罗普采夫是苏联建筑专家,北京与上海展览馆等建筑项目负责人,1953年至1956年在中国工作,在此期间中国领导人曾多次与其见面。这期间我随父亲来到中国,亲眼看到了从废墟上站起来的中国,从数千年的历史文化中读出了她的伟大,深深爱上了她丰富多彩的文化,这一爱,就是一生。  相似文献   

17.
面对贡献,她笑言:“我做的只有一点点。”面对荣誉,她总说:“中国给我的太多,我要做得更好来报答社会。”面对媒体,她曾说:“中韩交流需要一座桥梁,我愿意成为架起那座桥梁的使者。”  相似文献   

18.
沈培艺作为中国当今舞坛的耀眼人物,可谓饱领风光,有许多公众的评价可以为她定位:《人民日报》称她有“一流的表演才华”;《光明日报》评她有“卓然不凡的艺术功力”;香港《文汇报》辟专版赞她是“中国古典舞蹈的杰出代表”;香港著名妇女刊物《清秀》杂志、新加坡《新明日报》、《联合晚报》誉她是“中国学院派舞蹈权威代表”、“体现了中国舞蹈家的最高水平和中国当今民族民间舞蹈的发展水平”;许多外国舞蹈同行称她是“用心灵塑造人物的世界第一流的舞蹈家” 这位丽人用她优美的舞姿在舞台上划下了一条闪光的艺术轨迹。 迟到的军人…  相似文献   

19.
中国梦,是中华民族最伟大的梦想,她不是一个抽象的梦,而是一个具体的伟大事业,她的实现有赖于每一个国民的尽心竭力,而大学生则是实现这个梦最重要的主体,他们对中国梦的理解和态度关系着民族的希望和国家的未来。本文正是在这个意义上对大学生的中国梦进行调查,为下一步的探讨研究做好准备。  相似文献   

20.
初识全莉,也许你无从知道她从哪里来,不知道她毕业于北大、拿了沃顿商学院的MBA文凭,更无法想象她辞去GUCCI的职位后专心搞起了“拯救中国虎”的慈善组织;但是听着她话语中的腔调和时时夹杂着的外文,看着她虽然素面朝天但却神采飞扬的面容,瞥一眼她那被阳光晒得黝黑的肩膀,你会觉得她的故事中所有的“不可思议”都成为了“可能”。 一个春天的午后,我敲开了全莉在北京的家门。门铃叮咚之后,面前闪现的是她生机勃勃、笑容灿烂的脸。 “你是全莉?太好了!”我不知道“太好了”三个字怎么会脱口而出;但是,她的笑脸掩映在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