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澳大利亚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就开始推行社会福利制度。澳大利亚鼓励生育,为每个儿童从出生到l6岁每月发放营养津贴。澳大利亚在对儿童给予比较完善的福利保障的同时,也建立起儿童权利保护制度。  相似文献   

2.
长期以来,我国的社会福利主要是通过举办社会福利机构,向老年人、残疾人、孤残儿童这样有特殊需要的群体提供基本的生活保障和服务保障,是一种补缺型的社会福利。随着时代的发展,补缺型的社会福利已经不能满足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要求,不能满足人民群众对社会福利事业的期望,因此推动社会福利转向适度普惠已成为社会福利制度转型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3.
陈鲁南 《社会福利》2012,(12):42-43
国务院在2011年颁布的《中国儿童发展纲要(2011~ 2020)》明确提出了建设适度普惠型儿童福利制度的目标.2011年~2020年是党和人民事业发展的关键时期.2020年则是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时间节点.在今后一段时期内,构建一个体系完善、保障合理的儿童福利制度,既关系到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的推进,更关系到国家未来人力资本的储备、民族复兴大业的完成.但是,在这一目标中,"适度普惠"的含义如何、通过哪些具体的政策来体现,仍然需要进行认真的探索和大胆的创新.近期,民政部社会福利和慈善事业促进司就适度普惠型儿童福利适度建设进行了多番研讨,提出了一系列构想,并拟在江苏、浙江、深圳等经济发达地区率先试点.  相似文献   

4.
新时期孤残儿童福利的保障需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喆 《社会福利》2003,(10):12-13
孤残儿童包括父母双亡的孤儿、被父母遗弃的弃儿以及患有各种残疾的缺陷儿童,保障他们的权益的一直是我国社会福利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各级政府一直致力于建立完善的社会福利机构,为孤残儿童创造一个集护理、治疗、康复、教育为一体的成长环境。随着社会的进步,孤残儿童福利事业得到了长足发展,然而福利机构所面对的服务对象也日趋复杂。 建国初期,儿童福利机构收养的是一些因贫困或受灾后家庭无力养育的孩子及灾后父母双亡的孤儿;  相似文献   

5.
面对当前儿童福利领域存在的突出问题,民政部社会福利和慈善事业促进司副司长徐建中指出,迫切需要认清形势,加强我国儿童福利体系的顶层设计,明确今后一个时期儿童福利发展的基本原则、总体目标、主体框架和发展战略,亦即中田未来儿童福利体系,此体系包含三个层级子体系:全面建立托底保障型儿童福利体系;全面建立适度普惠型儿童福利体系;全面建立普惠型儿童福利体系。要实现这样的未来,需要多元政策和体制机制作保障。为此,徐建中副司长提出五项具体措施,一是完善儿童福利法律法规政策体系,二是改革创新国家儿童福利行政管理体制机制,三是建立儿童分类保障制度,四是构建多元参与的儿童福利服务体系,五是加大儿童福利资金投入,强化人才队伍建设。  相似文献   

6.
刘喜堂 《社会福利》2007,(12):59-60
蒙古国的儿童社会福利制度主要包括针对母亲、儿童的福利津贴等,主要法律依据是2005年颁布的《社会福利法》和2006年颁布的《儿童、母亲及家庭补助金法》等。综合起来,蒙古国制定的福利性儿童和家庭政策主要包括:  相似文献   

7.
《求是学刊》2017,(2):100-106
残疾儿童、家庭贫困儿童、家庭监护缺失及监护不当儿童构成困境儿童群体。当前,我国困境儿童的发展权在从法律权利向现实权利转变的过程中遇到了"保障性"障碍,儿童福利制度的不完善突显出来。与成人群体社会福利目标主要体现为生存权的保障不同,儿童社会福利救助是与其发展权积极相关的,对于儿童而言,发展权是建立在生存权基础之上的,由受教育权和参与权保障的基本权利。加强困境儿童社会保障工作,完善困境儿童的社会救助体系是当前实现困境儿童权益保护的现实路径。  相似文献   

8.
民政部提出社会福利由"补缺型"向"适度普惠型"转变的战略决策,为我国社会福利发展趋向奠定了政治基础。此后,适度普惠社会福利成为国家和学界共同关心和关注的重要议题,也逐渐成为我国当前和接下来一段时期内的主导社会福利模式。在这种背景下,回顾和评价我国儿童社会福利发展取得的成效和存在的不足,从福利对象、原则、理念、内容、政策体系、以及责任主体等六个方面建构我国适度普惠儿童社会福利体系,并进一步提出其实施路径,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9.
儿童是人类的未来,为儿童提供福利服务是一项最大的造福人类的工程,也是各国政府以及国际社会极为关注的一项事业,与世界各国一样,我国的儿童福利事业在近些年来发展迅速,儿童福利服务设施已初具规模,并已形成了一个其他行业不能取代的服务行业。目前,医疗保健和学前教育设施在城市地区基本得到普及;特殊教育在很多发达城市已经纳入了义务教育体系;针对孤残儿童的各种社会福利设施和工作人员也呈逐年增长的趋势。截止2000年底,各级民政部门管理的专业儿童福利院有110所,收养儿童12,970多名,在职职工4,710多人。与儿童收养有关…  相似文献   

10.
日本有由国家和地方政府经营的公众组织,也有由非官方经营的社会福利社团法人 (包括社会福利公司 )。这些国办和非国办的组织,在实现其宗旨的同时,促进了日本社会福利的发展。  公众组织  在中央政府中,厚生省是社会福利的中心管理部门。其中,与社会福利有关的内设机构是社会福利局、儿童与家庭局及老人保健福利局。社会福利局负责低收入人群的保障工作,包括支援需要公众救济家庭、照顾肢体残疾人的相关事宜。同时,它也负责同社区有关的福利,例如社会福利委员会的活动、用于慈善事业的社会基金和义工活动。儿童与家庭局处理有关…  相似文献   

11.
温谋富 《社会工作》2009,(12):42-45
在我国,自闭症已经被列为精神残疾,那些被喻为“星星的孩子”的自闭症儿童也因此将可以享有残疾人社会保障政策提供的相应保障。但这类残疾与其他类型残疾不同的特点使该类型残疾儿童、儿童家庭产生特殊的社会福利需要,需要制定相应的社会政策保障他们教育、医疗、就业、生活等方面的权益。评估自闭症儿童的家庭社会福利需要,并倡导制定相应的社会政策,是社会工作者帮助白闭症儿童家庭解决困境的必然选择。经过评估,发现自闭症儿童家庭的社会福利需要主要有经济援助、教育支持、心理援助、健全社会保障体系、建构积极的社会支持网络等。  相似文献   

12.
立足社会发展实际推进儿童福利转型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儿童福利工作需要在做好孤儿相关工作的基础上,不断拓展保障对象、完善保障内容、夯实制度基石、建立服务体系,积极推动儿童福利制度向适度普惠型转变,这是落实以人为本执政理念、维护儿童基本权益、促进儿童全面发展的重要举措,是着眼国家未来长远发展、储备优秀人力资源的迫切需要,也是完善我国社会福利制度体系、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的内在要求。要准确把握适度普惠型儿童福利制度的基本内涵。这就是:立足经济社会发展状况、儿童  相似文献   

13.
为进一步贯彻甘肃省政府关于加强孤儿保障工作的意见精神,回顾总结近年来全省儿童福利工作,安排部署加强孤儿生活保障和推进儿童福利院规范化标准化建设工作,甘肃省民政厅于2011年7月25日在平凉市召开了全省孤儿生活保障儿童福利规范化标准化现场推进会。民政部社会福利和慈善事业促进司副司长徐建中出席,并对甘肃近年来孤儿生活保障和儿童福利院工作给予了高度评价。他指出,甘肃省孤儿基本生活费发放工作启动迅速、进展顺利,儿童福利机构设施发展较快、一些机构规模令人振奋,专项医疗救助工作全面开展、卓有成效,儿童福利机构规范化标准化建设水平有了明显提高。同时强调,甘肃省孤儿基本生活保障工作在全面体现了三个最早;最早以省级人民政府名义下发孤儿保障实施意见的省份之一、最早启动发放孤儿基本生活费工作的省份之一、最早开展儿童福利信息系培训班和利用信息系统上传孤儿信息的省份之一。  相似文献   

14.
陆颖 《社会福利》2010,(12):6-8
2010年11月30日民政部2006~2010年度关爱受艾滋病影响儿童项目工作总结会议在云南省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召开。会议旨在总结5年来关爱受艾滋病影响儿童项目工作,部署今后一段时期需开展的受艾滋病影响儿童福利保障工作。来自云南、山西、河南等艾滋病防治重点省(区)民政厅社会福利和慈善事业促进处负责人就5年来本省区开展的受艾滋病影响儿童福利保障工作进行了经验交流。国务院防治艾滋病工作委员会办公室、联合国儿童基金会中国代表处派员出席会议。会议期间,与会代表深入到陇川县实地考察了受艾滋病影响儿童安置保护机构,并带着学习和生活用品到傣族村寨入户慰问了艾滋病致孤儿童和他们的监护人。会议由民政部社会福利和慈善事业促进司徐建中副司长主持,陆颖司长出席会议并作了工作报告。  相似文献   

15.
在我国,自闭症已经被列为精神残疾,那些被喻为"星星的孩子"的自闭症儿童也因此将可以享有残疾人社会保障政策提供的相应保障。但这类残疾与其他类型残疾不同的特点使该类型残疾儿童、儿童家庭产生特殊的社会福利需要,需要制定相应的社会政策保障他们教育、医疗、就业、生活等方面的权益。评估自闭症儿童的家庭社会福利需要,并倡导制定相应的社会政策,是社会工作者帮助自闭症儿童家庭解决困境的必然选择。经过评估,发现自闭症儿童家庭的社会福利需要主要有经济援助、教育支持、心理援助、健全社会保障体系、建构积极的社会支持网络等。  相似文献   

16.
2014年,民政部社会福利和慈善事韭促进司儿童福利处紧紧把握儿童福利制度和体系建设两条主线,坚持稳中求进、试点探索、开拓创新、立足困境儿童分类保障制度、儿童福利机构建设、儿童福利基层服务体系建设等重点工作,不断开拓创新,勇于探索实践,使儿童福利工作取得了突破性进展。立足困境儿童保障大力推进三个试点首先,进一步推进适度普惠型儿童福利制度建设试点。在2013年试点工作基础上,2014年加大试点推进力度,进一步拓展试点范围。下发《关于进一步开展适度普惠型儿童福利制度建设试点工作的通  相似文献   

17.
陈静 《社会福利》2008,(5):40-41
社会经济的持续发展,对社会福利机构的规范化、科学化、制度化建设和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儿童社会福利机构作为社会福利机构的重要组成部分及实施载体,应该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民为本”,进一步强化规范化建设和管理,全面提升儿童福利机构在社会主义建设中的作用,促进社会福利事业又好又快地发展。  相似文献   

18.
任飞 《社会福利》2004,(4):15-17
随着社会福利机制不断健全,我国专为孤残儿童建立的生活保障机构——儿童福利院,也在不断完善中发展,它能够为孤残儿童提供合乎卫生的饮食以及正常生活的充分照顾,并提供医疗保障和基本教育,总体上满足了儿童发展中体能、智能等发展的需要。但如今,福利院儿童社交能力发展,已成为需要我们关注的一个重要问题。福利院儿童和社区家庭儿童一样,成人后将面临就业、住房等一系列实际  相似文献   

19.
陆颖 《社会福利》2012,(4):19-21
夯实基础着力打造普惠型儿童福利制度儿童福利事业关系到国家的繁荣昌盛、民族的崛起复兴。"十二五"时期一直到2020年,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儿童福利事业将会有大的发展,将会在更大的范围、更多的内容上保障儿童的切身利益。在国务院新颁布的《中国儿童发展纲要(2011~2020)》中,特别增加了"儿童与福利"一项内容,明确提出了"要扩大儿童福利的范围,要推进由补缺型福利向适度普惠型的转变"。在2011年国务院召开的第五  相似文献   

20.
《社会福利》2010,(4):F0003-F0003
2009年5月,儿童乐益会(中国)在民政部社会福利和慈善事业促进司以及沃尔玛集团的大力支持下,在陕西省汉中市和安康市启动了孤残儿童发展项目。该项目以汉中市儿童福院、安康市社会福利院为载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